朱元璋為何將皇位傳給孫子,不傳給能幹兒子朱棣?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稱帝時,皇后是馬大腳,太子是仁慈寬厚的朱標。可是朱標真的是命不該做這個皇帝吧,英年早逝。留下一個十幾歲的兒子朱允炆。他兒子還算幸運,朱標逝世不就,朱允炆成了新的皇位繼承人。
朱元璋
剛開始立朱標為太子,這個沒啥爭議,因為朱標是馬大腳的大兒子,也就是說朱標是嫡長子,無論從立長或立賢來說,朱標都符合。所以沒好說的。但是朱標死了,為什麼朱元璋不立其他比較能幹的兒子為繼承人呢?比如打仗彪悍的寧王,或者足智多謀的朱棣?
先說說朱棣為啥有資格繼承皇位?
明成祖朱棣
相比朱元璋的其他兒子,例如寧王朱權、晉王不光會打仗,而且更有謀略。例如,朱棣第一次做統帥出征,是攻打蒙古的乃兒不花,可是乃兒不花遠在大漠,所以朱元璋不放心,其實拍了兩路兵,這個朱棣也真是個令人可怕的對手,在一個下著大雪的夜裡,他帶兵直搗蒙古大將乃兒不花的大營,活捉了他,不費一兵一卒殲滅了北元的主力。
現在說說,為什麼朱棣沒有成為皇位繼承人
朱允炆
其實在朱元璋心裡,他最喜歡的兒子始終是大兒子朱標,就像一個家長有時候就是偏愛一個子女一模一樣,這種偏愛真的無法解釋。所以就父親對兒子的喜愛來說,朱標原聲朱棣,朱元璋有那麼多兒子,就分為兩個朱標和其他兒子。而朱標的死,更加加深了對兒子朱標的愛,而且把這種喜愛轉移到了建文帝朱允炆身上。
另一個原因,據一些史料記載,朱棣不是朱元璋和馬大腳的兒子,即朱棣不是嫡出而是庶出,朱棣當了皇帝後,修改歷史說自己是馬皇后所生,在古代來說,只有庶出就跟打醬油的一樣。嫡出才有資格爭奪繼承人。
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決定性原因,其實朱棣很像朱元璋,心狠手辣,朱元璋也看得出來,跟朱標的寬厚仁和,不喜殺戮完全相反。明朝已經把北元僅存的勢力消滅殆盡了,已經沒什麼打仗硬仗要打了,就連當時的朝鮮都已經歸順大明。明朝的戰略要從打江山轉變為守江山。朱允炆是年輕,可是他像他的父親朱標一樣寬厚待人,而且難得聰明。
所以,朱棣沒有成為皇位繼承人有三個原因:第一,相比其他子孫,朱元璋更喜愛朱標和朱允炆;第三,朱棣是庶出;第三:明朝需要一個守江山,治理江山的繼承人,而不是一個喜歡殺戮的皇帝,朱允炆符合,朱棣不符合。
鐵馬冰河wu歷史問答達人[url=]11-13 11:17[/url]48贊
踩自明太祖朱元璋奠基開國始,到明思宗(崇禎)朱由檢煤山自盡殉國止,在這276年的歷史時光中,有一位在位僅僅四年的悲催皇帝,他就是太祖朱元璋的嫡孫——建文帝朱允炆。
行腳僧、叫花子出身的草根朱重八 ,隨著後來其地位的提升,迭納數妃,逐漸妻妾成群,共生有25子。他很喜歡性格仁厚的長子朱標。朱元璋雖然親睞太子朱標,但認為他性格太過柔弱,難以駕馭那些立有大功、桀驁不馴的功臣勛戚們,因此他要在自己死前為子孫剷除羈絆。朱標的老師宋濂,是一代名儒,早年投效朱氏襄贊軍事,立有大功,被封侯賜爵,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朱元璋為開導太子,決定拿他的老師開刀。他命人找來一根滿是荊刺的木棍,命太子用手去拿。太子猶豫,面露難色。朱元璋因勢利導教訓他:「長滿刺的木杖你不敢取,我為你削棘如何」 ?太子聰慧,聽出了朱元璋的言外之意,但內心很不以為然,他委婉地勸諫道:「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 。意思是自古「上不仁,下必暴」,為君不能太過凶戾殘暴。朱元璋聞言惱羞成怒,隨手抄起一把靠椅朝太子擲去。此事說明朱元璋登基稱帝後,早已把那批追隨自己出生入死、建功立業的老夥計視為荊棘,必欲削之而後快。
之後,不光太子師宋濂難逃一死,眾多功臣宿將能夠善終的更是寥寥無幾。朱標在被立為太子後的第25年突然病亡。他遺有5子 。因皇太孫朱英早夭 ,愛屋及烏的朱元璋便將排行第二的孫子朱允炆立為大明王朝的第二代皇儲。
在朱元璋眾多的子孫中,有實力與朱允炆競爭儲君之位的唯有其第四子、允炆的叔父燕王朱棣。
史載,朱棣性格陰鷙驍勇,喜怒不形於色,加上他很有謀略,且屢立戰功,因此也很受元璋鍾愛。朱元璋曾說,諸子中四子朱棣最像自己。在諸皇子中,朱棣很受其父重視,地位僅次於故太子朱標。朱元璋將朱棣封為燕王,讓他擔負起抵禦北元勢力入侵的重任。朱棣在燕京(今北京)操練兵馬,北擊殘元,立功無數。那麼,太子朱標死後,心細如髮的朱元璋因何放棄財雄勢大、軍政經驗豐富的四子朱棣,而改立幾乎白紙一張的稚嫩皇孫朱允炆為儲君呢?
原來,燕王朱棣不是馬皇后所生,是庶出,不是嫡出。自西周制定禮法後,所有的封建王朝在選接班人時都是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定製來執行的,因此朱棣雖然才智出眾,但卻沒有被立為太子的資格。史載,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曾為改張立儲一事舉棋不定,經常夜不能寐。他發現愛孫朱允炆頭顱扁平,性格又酷似其父朱標,且過於善懦,為人處世優柔寡斷。他常常為此擔憂,害怕自己一旦立允炆為皇太孫, 性子仁厚、毫無從政經驗的他駕馭不了那幫驕橫跋扈的功臣勛戚,因此無法立威,無法應對各種錯綜複雜的兇險局面,難成重器,或許會將大明江山毀於一旦。
這一拖,就拖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這年,朱元璋早已年過六十,立儲一事已經刻不容緩了。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揣摩,他決定要立年富力強、歷練已久的燕王朱棣為太子。九月,他召集群臣,商議立儲事宜。朱元璋對眾臣說:「家國不幸,太子竟亡。古稱國有長君,方足福民,朕意欲立燕王為儲,卿等以為如何」?
不料,他的話音剛落,就如同捅了馬蜂窩, 引發了群臣的激烈反對。史載,翰林學士劉三吾立即抗奏道:「皇孫年富,又系嫡出,孫承嫡統,才符合古今通禮」 。其他大臣紛紛附和,表示不應違背祖制,父死子繼,嫡庶有別才是正統。
朱元璋大感失望,但又難以說服眾人,經過一番激烈爭論,他只好屈從現實。他含淚屈服於祖制禮儀,萬般不願地收回立四子朱棣為儲的提議,狠下決心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燕王朱棣本來志在必得,得知自己落馬後自然大失所望、恨恨不平。
《明史》記載: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太祖朱元璋崩逝。22歲的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成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是為明惠帝。他於第二年(1399年)改元建文,所以又稱明建文帝。隨著老謀深算的朱元璋去世和太孫朱允炆嗣位,一場為鞏固皇權和謀奪皇權的激烈鬥爭已經如箭在弦。
朱元璋為保大明江山基業長青、朱氏子孫千秋萬世永享富貴而煞費苦心,他殘酷無情地屠戮功臣,殫精竭慮為子孫削棘,堪稱手法毒辣,無所不用其極。 為避免同室操戈,他頒布「祖訓」嚇阻一切膽敢暗中覬覦皇權的不肖子孫,但事與願違、適得其反,他防得住外人,卻防不住家人。朱元璋死後不久,由他親自頒示的「祖訓」就被心懷不滿的四子朱棣踐踏與破壞,叔侄反目成仇,撕破臉面爭奪皇權。
史載,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奇僧姚廣孝的策動下,毅然起兵造反,對抗建文帝「削藩」之命 。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四年(1402)五月,燕軍過關斬將,勢如破竹,往南節節推進。之後,燕軍渡過淮水,攻克揚州、高郵、南通、泰州等軍事重鎮後,屯兵鎮江休整數日,待機進擊京師。帝都南京已經岌岌可危。建文帝見大勢已去,忙派親信去燕營求和,可是朱棣毫不理睬,揮師圍攻南京。朱棣的弟弟谷王朱橞和曹國公李景隆見燕軍圍城,忙打開金川門迎降,燕兵即刻魚貫而入。朱棣率燕軍入城,建文帝朱允炆在一場驚天大火中不知所蹤。
用武力奪了侄兒皇位的朱棣成了明成祖,他改元永樂,後遷都北京。
原創作品 歡迎探討 轉載請註明出處 剽竊必究
網路配圖
1評論勇哥讀史文史專欄作者[url=]07-30 22:34[/url]702贊
踩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妻妾成群、子女眾多。根據記載,朱元璋生育26個兒子和16個女兒。然而,這麼多子女中,聰明能幹的屈指可數。朱元璋最寵愛的長子朱標算一個,四子燕王朱棣算一個。
朱標溫文儒雅,慈仁殷勤,對兄弟十分友愛,在諸王中威信頗高。朱元璋對他給予厚望,完全是當作接班人在培養,還送給他「仁」、「明」、「勤」、「斷」四個字,讓他幫助自己處理政事。但是,朱標命運不濟,年僅37歲就因病去世。
朱棣的軍事政治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在軍事上,他是少數敢於在馬背上殺敵、酷愛行軍作戰的皇子之一;在政治上,他胸懷寬闊,智謀過人。一次,朱元璋出對「風吹馬尾千條線」,讓皇子們接下去。朱棣一句「日照龍鱗萬點金」,讓朱元璋很是嘆服。
照說,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完全可以把燕王朱棣列為繼承人。放眼看去,剩餘皇子中,也只有朱棣,才是最佳的繼承人選。
因為,二子秦王朱樉處事多有不當之處,還差點兒被朱元璋廢了王號。三子晉王朱棡生性殘暴,違法亂紀。五子周王朱橚也是爛泥扶不上牆,還因為擅自離開封地,到鳳陽秘密會見岳父馮勝而獲罪。至於其他的皇子,要麼沉溺酒色、胡作非為,要麼舞文弄墨、無心政治。
針對這種情況,朱元璋一度想立燕王朱棣為接班人。一次,他召集群臣,商議立儲事宜:「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群臣們面面相覷。皇子們個個擁有重兵,尤其燕王朱棣,更是人多勢眾,多年來凱覦皇位,人人皆知。群臣誰也不敢開口,不管支持哪個皇子,都會得罪其餘皇子,將來吃不了兜著走。
這時候,翰林學士劉三吾站出來,說:「即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何地?」意思是說,您如果立燕王為繼承人,那麼秦王、晉王怎麼辦?
一番話,說得朱元璋啞口無語,大哭而入。
其實朱元璋也心知肚明,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皇太子去世後,一般會改立皇太子的兒子為繼承人,而不是另立皇子。而且,就算另立皇子,首要之選也是二子秦王、三子晉王,而不是排行第四的燕王朱棣。
這就是所謂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朱標的長子早夭,次子是朱允炆,所以,劉三吾勸諫 讓朱允炆繼承皇位 ,稱「皇孫年富,世嫡之子,子歿孫承,適統禮也。」
當然,劉三吾等人支持朱允炆繼承皇位,也是有私心的。朱允炆像他父親朱標,仁慈寬厚,而朱棣像他父親朱元璋一,殺伐太重。在朱允炆手下當官,比在朱棣手下當官,日子會好過許多。
事實上也是如此。《大明律》中有一些過分嚴苛的條文,朱允炆曾向朱元璋提出請求,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對《大明律》中嚴苛條文進行修改,此舉深得人心。
燕王朱棣當不了朱元璋的繼承人,除了不是長子外,還在於他脾氣過於暴躁。朱元璋深知,假如朱棣做了皇帝,勢必對其餘皇子大動干戈,造成兄弟手足互相殘殺的人倫悲劇。
有鑒於此,朱元璋最終確定朱允炆為皇太孫。為了保證朱允炆順利接班,他大殺功臣,對藍玉、胡惟庸集團進行清洗,此外,還數次想對朱棣下手,派去探子搜羅燕王謀反的證據,試圖為朱允炆拔去最後一根刺。
然而,朱元璋沒能斗過病魔,1398年,時年70歲的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南京故宮)。同年,朱允炆繼皇帝位。僅僅一年後,不甘皇權旁落的朱棣,就以「清君側」的名義發起了靖難之役。
朱元璋本來是把皇位傳給朱標的,可惜朱標長瘤子死了,皇位傳給誰?這是個大問題。
朱棣能力好,為什麼沒傳給他?要知道朱棣前面還有兩個哥哥,老二秦王,老三晉王,都手握重兵,朱棣是老四,傳給朱標,那是老大,傳長那是天經地義,可是長死了,貿然繞開二和三傳給老四,會不會引發動蕩?這個法理上不好說。
但是皇太子朱標有兒子,即朱允汶,這個法理上沒問題。而且朱允汶本人性格非常好,也深得朱元璋的喜愛,又是自己鐘意的人,又沒有法理上的困擾,傳給孫子朱允汶比傳給朱棣要好些。
再一個問題,朱棣的血統有問題。朱棣後來搶位成功以後,修改「太祖實錄」竭力證明自己是朱元璋正牌皇后馬皇后親生,事實上朱棣絕對不是馬皇后所生。
事實上朱棣的生母是石貞妃,這個石貞妃是從元順帝那裡擄過來的,即以前是元順帝的妃子,擄來前叫弘吉剌氏。蒙古(黃金史綱)明確說,弘吉剌氏被擄時,藏在一個瓮里,當時已經有三個月身孕。
細觀朱棣像,朱元璋馬臉沒鬍子,從朱棣起忽然滿臉虯髯,一副外國大鬍子像,過來幾代以後,明朝的皇帝又成了白臉。
推薦閱讀:
※影響中國歷史100名人:原來他們都來自這些地方
※風流浪子?記載不詳?走近金牌編劇關漢卿
※從秦朝到清朝:細數歷史上的那些亡國之君們(6)-隋唐的悲哀
※清末首富,當了冤大頭還要當背鍋俠。
※聽趣聞:知府審石頭判案情,巧助夫婦解困境
TAG: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