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哪些逆天級的大牛健在?

剛才在想,這個時代還有哪些逆天級的大牛在世,發現真不少,比如發現DNA雙螺旋的沃森就還健在,這可是生物學領域劃時代的人物,足以比肩達爾文和孟德爾的大牛。

不知道還有哪些類似的大牛還健在?做了哪些青史留名的大貢獻?

註:必須是健在的。


1937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日軍兩個少尉軍官野田毅、向井敏明約定殺人比賽,看誰能殺夠一百個中國人。

這個競賽被隨軍記者詳細報道,其中時間、地點、所殺幾人十分準確,還配發了照片。

最終比賽結果是向井殺了106人,勝過殺105人的野田毅。

這件事報道完也就被淡忘了,畢竟日軍的勝利消息接連不斷,這種小事在皇軍眼裡不值一提。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在日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

高文彬無意中發現了這個報道,於是立刻通知南京,這兩名日軍軍官被引渡到南京,經過南京軍事法庭審判,二人均承認控罪。

1948年1月28日,在南京中華門外雨花台被執行槍決。

上圖這位老人就是高文彬,他生於1921年,今年已經97歲了。

他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位健在的全程參與1946-1948東京審判的親歷者,包括他在內的17位中國代表經過艱苦卓絕的起訴、舉證、辯論、審訊和量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前蘇聯代表團有70多人,美國代表團超過百人,為日本28名甲級戰犯辯護的律師團更是多達112人,中方派出了17人。

由於採用英美法訴訟程序,所以必須要有證據,而不是一紙戰犯名單就可以的。

面對此,日本戰犯百般抵賴,更有甚者直呼中日沒有戰爭。

由於抗日期間沒條件也沒意識搜索證據,勝利後日方銷毀了許多證據,中方搜索證據十分困難,高文彬就主要負責搜索證據。

上面的兩位殺人狂魔的報道就是他無意中發現的,發現之後經過半年的搜尋終於抓住了兩個殺人魔,這時兩人已經成了小商販,在法庭上百般抵賴,最終還是沒有逃脫法律的懲罰,在雨花台伏法。

在審判中,戰犯們醜態百出。

在被逮捕前,東條英機卻不敢剖腹,許多人都叫他趕快自盡,他一次洗澡後想要自殺,最終打偏心臟自殺未遂。

土肥原賢二,審判中故作鎮靜,臉部卻不斷抽搐。

松井石根,在法庭上沮喪萬分,呆若木雞。

板垣征四郎,在被告席上十分無奈。

大川周明,直接成了瘋子,並且把東條英機的腦袋當做太鼓敲打。

(經評論提醒,「日本法西斯主義之父」大川周明靠裝瘋逃過審判,梅汝璈曾就此事說:「這是對法律正義的嘲弄。」)

他們坐在被告席上時的恐懼感要比死亡恐怖多了。

我不知道高文彬算不算大牛,因為我聽過一些頗有見識的人說東京審判就是一場政治遊戲,他說了許多日本名字,說這些人沒有受到懲罰,處死的還有背鍋的人,言語之間似乎有惋惜之情。

我一時語塞,因為我對那段歷史並不算了解。

但我知道東京審判中,中方是儘力的,他們拼盡全力要讓日本戰犯受到應有的懲罰。

希望高文彬老人健康長壽。


沒錯,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高中生物遺傳學大大。

當第一次看到這張具有厚重年代感的黑白照片時,鄙人私以為沃森與克里克兩位大佬早已駕鶴西去。直到去年我在川大的明遠湖畔親眼目睹了沃森大佬神采奕奕從川A.FY666的勞斯萊斯車中跨出的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孤陋寡聞。放兩張圖,你們對比一下 。

最後祝老爺子健康長壽!

(再補充一下:圖一左下方的辣個男人是沃森。)


于敏 中國氫彈之父 還健在的「兩彈一星」功勛獲得者

1926年出生於河北寧河縣(今天津境內)

1949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

1951年北大物理系碩士研究生畢業,隨即被錢三強調到近代物理研究所

1960年開始了氫彈技術的理論探索

1965年調入二機部九院,大概同年提出「于敏構型」,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型的完整基本設計。目前已知氫彈的構型,只有美國的t-u構型和于敏構型兩種。

1980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1986和1988年,兩次上書中央建議加速發展慣性約束聚變研究

2015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目前,23位「兩彈一星」功臣只剩下5人,分別是于敏、王希季、周光召、程開甲、孫家棟。

他們都是逆天級的大牛!

向前輩們致敬!


楊振寧

~~~~~~~~~~~~~~~~~~~~~

感謝大家的贊,這是給楊老的,哈哈。說點個人看法,楊老不管是作為一個華人的學術成就還是對中國科研事業的貢獻,都值得中國人給予更多的讚譽和更中肯的評價。

想想吧,就算再過一千年,楊老仍將被物理學者和學生們了解,有幾個人能做到這點呢?

~~~~~~~~~~~~~~~~~~~~~~

我並不想提楊老的婚姻生活,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是評比成就,評比對人類的貢獻,與人家的私人生活何干呢?再者,楊老和翁帆的婚姻是你情我願的,無礙道德和法律,何至於不停地提出來調笑諷刺呢?

~~~~~~~~~~~~~~~~~~~~~~

下面是楊老的13項諾貝爾級學術成就,從知友 @王不二 的答案里引過來的,看看吧。其中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獲諾貝爾獎,而規範場論則被稱為「20世紀後半葉基礎物理的總成就」,其歷史地位是可以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提並論的。

(A)統計力學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變理論)。論文序號: 52a,52b, 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體問題)。 論文序號: 57h, 57i,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楊-Baxter方程)。論文序號: 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論文序號: 69a。

(B)凝聚態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論文序號: 61c。

B2. 1962 ODLRO(非對角長程序)。論文序號: 62j。

(C)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受恆)。論文序號: 56h。

C2. 1957 T,C andP (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論文序號: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探討)。論文序號: 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論文序號: 64f。

(D)場論

D1. 1954 Gauge Theory(楊-Mills規範場論)。論文序號: 54b, 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論文序號: 74c。

D3. 1975 Fiber Bundle(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論文序號:75c。

~~~~~~~~~~~~~~~~~~~~~~

做一個更正,既然提到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那就應該提到李政道,他在這一重要發現中至少有50%的貢獻(諾貝爾委員會認為李政道貢獻更大)。當然,相比楊老提出的規範場論以及其他多項貢獻,李老的學術成就還是稍遜一籌。

~~~~~~~~~~~~~~~~~~~~~~

評論區有些人感覺是心態崩了,換句話就是酸,他們無法接受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還能擁有令人羨慕的婚姻生活,自己卻是個一事無成的loser!我說話就這麼直接~

~~~~~~~~~~~~~~~~~~~~~~

最後一次更新,關於楊振寧為中國做了什麼?其實隨便百度一下就可以了,以下內容總結自百度百科:1.引導許多美籍華人科學家回國交流,

2.70年代參加保釣運動並成為該運動領軍人物.

3.不斷為中國科研事業建言獻策,並直接推動清華,復旦等一大批高校的科研事業發展,比如清華的物理學發展

4,利用自身影響力,不斷促進中美關係,

5,利用自身影響力為中國引進一大批頂尖華人學者,並募集多個基金會,設立多個獎學金。

可以說,從50年代直到現在90高齡,楊振寧為中國的發展是不遺餘力的做貢獻!

所以問題來了,評論區那些噴子,你們為祖國做了什麼?


樓下這個高1米8,重1500公斤的大牛,拿了幾千贊。

不知道這個高1米95,重1700公斤的能拿幾個贊? 我猜最多200個。


偏個題

之前收到了《浙大校友》期刊,發現施一公的爺爺居然還活著!

施平,1911年9月出生於雲南省大姚縣。1983年4月至1985年7月,任上海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1985年7月,於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離休。出生的時候宣統還沒退位呢!


這個問題提的好,尤其是知乎越來越娛樂的今天。

我就順手答一個,中國最牛的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這個獎不浮躁,因為寧缺毋濫。

理論上每年選出兩人獲獎,但是歷史上2002年空缺一人、2004年空缺兩人、2006年空缺一人、2014年空缺一人、2015年空缺兩人。

從2000年到2017年共選出29人,目前健在的僅剩17人;2010年以前獲獎的16人,目前健在的僅剩6人。很遺憾去年吳文俊院士也離開了我們,我們國家真的很缺數學大家。

讓我們來看下下圖:

這些科學家年紀最大的是程開甲院士,已經99高齡,年齡最小的是趙忠賢院士,也已經77歲了。但願國寶們都能永葆健康!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可以說沒有他的話日本的動畫事業會大大的遜色。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後的精神支柱人物。宮崎駿在打破手塚治虫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鬥又為後代動畫家做出了榜樣。

1922年,法國影評家埃利·福爾滿含感情的預言:「終有一天動畫片會具有縱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層次……會有德拉克洛瓦的心靈、魯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開朗基羅的活力。一種視覺交響樂,較之最偉大的音樂家創作的有聲交響樂更為令人激動。」八十年後,世界動畫界最接近埃利·福爾夢想的,首推宮崎駿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宮崎駿的電影混剪短片

這是粉絲為了向其致敬而做的混剪。 From dono

宮崎駿的第一部動畫電影。《風之谷》 1984年

本片根據宮崎駿同名漫畫改編,並分獲1985年羅馬奇幻電影節和1985年電影旬報最佳影片獎、1985年每日電影大藤信郎獎。

「火在一天之內把森林燒成灰燼,水和風卻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時間來造林。」這是一部極其少見的環保題材的動漫電影。

《天空之城》 1986年

雲層背後未知的神秘和美麗、繁華與凋零,就讓它們永遠消失,真正純凈的美只能消失,那顆孤獨的樹最後徜徉在無盡浩瀚,加上無比熟悉的配樂,何止感動;對飛翔的熱愛,永不言敗的少年和少女,充滿童心的婆婆,天空某處,定有一個無人涉足、只為自己保留的小小世界。

《龍貓 》 1988年

森林裡藏匿著一種神奇的生物,它的名字叫多多洛。

它有著圓滾滾的龐大身軀與軟軟的毛,晚上會領著自己的小朋友在樹枝的最頂端吹出悠揚的樂曲,下雨的時候戴著一頂荷葉小帽,要回家的時候則召來它威風凜凜的龍貓公交車。

《魔女宅急便》 1989年

很溫馨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成長的。又是一部關於飛行的動畫,很喜歡這樣類型的片子,能鼓舞人的夢想。在這個陰天,小時候天真的願望飛過了我所寄居的小城開出了淺淺的花。我知道那些童稚的夢漸漸飛遠難以再現。而未來仍有現實等我安靜而恬穩地描繪。電影氣氛輕鬆愉快,適合反覆觀看。

《紅豬》 1992年

在這樣一隻因為追悔和贖罪反而超越了世俗政治、國界甚至地心引力的豬面前,你才能真正感受什麼是自由。就連片中那群愚蠢粗俗卻心太軟的海盜,在我的眼裡都變得可親可愛。宮崎駿作品裡沒有真正的壞人。有時候,他們反而是最好玩的那些人之一。

《側耳傾聽》 1995年

看完側耳傾聽的晚上,在反覆把主題曲聽了四五遍之後,我覺得心裡有什麼東西被放下了。十字當頭的年齡,心裡塞滿了希望和理想,未來無限寬廣的在眼前。請勇敢的活著,不要麻木的生活,不要說社會就是這樣現實殘酷,請你不要被所有的物質虛華的東西所誘惑 而忘記自己,忘記最初的自己,請一定找回自己的心 !!自由的飛翔~~

《幽靈公主》 1997年

《幽靈公主》被譽為是宮崎駿最好作品。我們的生命太短,來不及見證那些遙遠到令人恍惚的詞語,比如天長地久,海角天涯,碧落黃泉,滄海桑田。蜉蝣蛻蛹朝生暮死,松柏年輪累累無窮,世事無常,我們都知曉。因此愈發努力生存,執手攜老,代代相傳的希望,直至滄海桑田。

《千與千尋》 2001年

千與千尋--沒看之前一直以為這是兩個人的名字,結果是一個人的,前一個是被給予的名字,後一個是被剝奪的。這個故事其實是屬於兩個名字的,琥珀川與千尋。宮崎俊有著天下最迤儷的幻想,他給你的比你想要的還要好。好,伴隨著苦難,卻不伴隨著虛假。好的好,不是殘酷的好,不是駭人的好,不是為了毀滅而建造的好。

《哈爾的移動城堡》 2004年

當我們無知但無畏地望著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的眼睛是閃亮的,好像一望無際的水面。愛情是任性的黑翼天使被純真的魔法解救,可是要等多久呢,等到你來的時候,我的眼睛還閃亮嗎,我還擁有那純真的魔法嗎?如果不巧,就只是癱坐在椅子中央的老婦,想年輕時候的夢。

《懸崖上的金魚姬》 2008年

真正的大師作品是不見刀斧痕迹的,與之相比,當今許多刻意往故事裡滲透思想理念,卻弄得滿篇匠氣的動畫相形見絀。因為什麼是美,什麼是善良,什麼樣的電影才能喚起人們心底普遍的美好——自在人心。

影片的結局宮崎駿留給我們一個深深的遺憾和彷彿嘲笑一般的嘲弄我們:「你敢不敢明明知道分開的後果卻還要跟一無所知一樣全部付出?」

《起風了》 2013年

這部電影也許是宮崎駿中最平淡的一部電影。雖然畫面、色彩那麼明媚,但卻是宮崎駿最「陰暗」的一部電影。風吹起你的帽子,吹起你的手;風把你的夢想,吹到天上;風把你的愛人,吹進天堂。這也是宮崎駿電影生涯中的最後一部電影。

2015年,宮崎駿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宮崎駿的動畫片是能夠和迪斯尼、夢工廠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東方力量。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這些令人反思的訊息,融合其中。他這份執著,不單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視,連美國動畫王國迪斯尼,都要斟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發行版權。

宮崎駿的動畫也是我的童年,只要一提到宮崎駿,便會想起關於童年的一切,憶起天空很藍,陽光溫暖。有人曾說過:「宮崎駿是我人生路上摔倒後最想見的人,不是因為他可以拉起我,而是他讓我點燃內心的火焰,有勇氣繼續面對人生。」我真的非常贊同。

對了,老爺子今年已經77歲了。年華易逝,但童心不老,願老爺子長命百歲。那些年,我們都是被宮崎駿愛過的孩子。

有小夥伴私信我資源,可以到我的個人公眾號「妙蛙影音」,回復宮崎駿就可直接獲取我整理的老爺子的電影合集了,同時我也整理了許多電影影單。

覺得回答不錯,點個贊吧~


Noam Chomsky 大佬健在。

如果沒有他,恐怕我們所有人都還留在信任所有政府所有媒體的那個階段。功不可沒。

現在90歲了,還總是那麼活躍有存在感。每周發生什麼國際大新聞,或某國大新聞,本來覺得已經比較理解了,主要因為被媒體立場洗腦。但是只要耐心過了幾天,他也總能在某隨機平台冒出來,能看到他的客觀見解,去了解雙方最貼實最黑暗自私的真相,以及手段。

年級這麼大了,還總能一劍見血地批判所有事情的每一邊,讓人不斷地學會全新的概念。直到現在都還是如此。他不去拉幫結派考慮誰的利益,他不去建立固定思想體系,就是堅持做自己,堅持不斷地輸出與眾不同的觀點,就事論事,搞得一清二楚。誰都是壞人自私,誰都有目的,誰都用了各種手段欺騙自己的人民。

Chomsky十歲(三十年代)寫的第一篇文章,分析了西班牙內戰巴塞羅那淪陷以及歐洲法西斯主義的崛起

這麼多年下來,它讓人理解到了太多做人做事必須掌握的知識。理解到每一個academic(學術分子),不分專業,核心責任就在於坦白講事實講真話,在於盡量反對眼前所有看到的謊言和邪惡。理解到讓生活的意義何在。理解到每一個思想傳播的背後都有詭計。理解什麼是合理正面造反方式,什麼是不合理負面的造反方式,什麼是過度成瘋成邪教,什麼是太淡耍酷,什麼是正常助人而不害人的行為。理解到看待世界萬物萬事的真正中庸做法,也只有懷疑所有人的初心。理解到希望和絕望的界限。理解到什麼是進步,什麼是倒退落後。理解如何防禦自己作為普通人被他人洗腦利用的概率。理解權威對於不同群體不同的洗腦及強迫壓住手段,進行系統化的理解。理解每一件事情都應該先講實話再講觀點。理解每個人首先要針對自己當前的邪惡控制為主導,也不應該浪費時間去針對其他東西。等等很多東西吧。

我認為,只要支持別人的權利系統,也都是一種罪惡

很多人說他是20世紀最重要的公眾知識分子。但在我看來,這麼說也是不夠到位的。其他知識分子都帶有明顯意識形態立場,提供居內對外的工具倫理。而他只是單純給世界各地人提供逃脫任何意識形態的工具,其價值超越了所有知識分子。毫無個人利益目標,毫無黑白對比,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境界,也不能跟任何人相提並論。他超越了太多他人所看不到的偏狹占隊。有時候他也被評為最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因為他對所有國家都很排斥,但這麼說也太過於侮辱簡化他本人思想意識了。

整個教育體系就是一個複雜篩選工具,把過於獨立思考的人排除掉,把不樂於服從別人的人給排除掉 - --也是這種體制最大的失敗點。

另一方面,他給我的最大感覺就是他從來不願意重複說同一件事同一個想法。不樂於重複講一樣的東西,所有的話都是一次性獨立的思維匹配。那麼多其他的20世紀思想家,也一樣算得上個人偶像,包括什麼Feynman、Sagan之類的(我就不一個一個列出來了啊,怕漏掉了誰),其實往往也都有這個毛病。就是不斷地乘機重複使用同一個好使觀念來吸得關注。Chomsky倒是沒有給人這個感覺,所以在我心裡確實高了一個級別。他希望觀眾群眾不斷地自作分析,也當做每個人已經看過他所有其他東西再發言。長期看他更多內容才能感覺到吧。這樣避免講廢話的精神,也一樣對我個人很有影響力。Chomsky非常之特別。

我反對政治上的法西斯,當然也反對經濟上的法西斯。在社會各個體制尚未收到所有群體人民參與控制之前,討論民主也都是屁話。

Chomsky是不是我的太陽,我的老爹?也不一定吧。因為也有不贊同他的地方,比如說他之前的,對任何國家都敢於洗地,包括什麼柬埔寨紅色高棉之類最極端的,過了很久才改了說法,我覺得他也有這方面的忙點吧。或者它對於AI人工智慧的看法,有時候反而顯得太過於天真。但總之來講,還是感覺認可他觀點比認可誰都要多得多。因為,他的東西不僅刺激到了表面現象和目前現實辯論,更是刺激到了最內心的衝突。更善於讓人重置已有固定思維,更善於引人懷疑一切根本教養,但同時又讓人找到了更深遠的希望點以及耐心容忍。

之前我以為自己能了解他,自從大一的時候,因為有這方面的許多基本欣賞,所以當時已經因他而改變了我很多方面。後來(最近幾年)才發現我之前是真的沒了解到點子上。也就是說,之前我也是過濾掉那些不愛聽不敢聽的細節,或者有一些涉及到個人身份尊嚴的東西也不敢於聽進,但後來還很幸運能夠穿越這些個人意識限制了。說實話,我到了最近幾個月才終於真正明白他所說的控制關係到底是啥,因為只有體會,不以言傳。

要麼你不斷地重複別人都習慣愛說的話,要麼你敢說出一件真相。一旦說出真相,就會讓其他人覺得你是火星來的。

我幸好也有機會見過他本人那麼幾天,七年前他來到了北京,我也在。那時候還很大程度上並不懂他在說什麼,有點可惜。正好我的碩士專業(NLP 自然語言處理)也接近於他的專場。他在北大的演講,我也參加了,而且感覺非常可惜。估計那個場子也沒幾個人internalize明白他到底在說什麼。觀眾所聞的問題也都很膚淺表面。讓我感到有點大人小用。他能傳達的意思,本來那麼深刻,然後都丟失了。那天還丟給了那種中國委婉不論正事的環境,也是醉了。

民眾不僅不明真相,連意識到自己不明真相的條件都沒有。

Chomsky啊,為什麼你的很多東西沒有被更多中國人挖掘?這麼頂級的思想,每周都有收穫,卻有很多人看不到聽不到?好可惜啊。上次(好像是昨天?)聽他講了一番。。。西方權威媒體針對其他比較聰明群體才有必要進行洗腦,利用它們的自覺去互相鬥爭。然後對於普通老百姓則是安撫讓他們放棄任何思考自覺而已。比如,讓老百姓專註於明星娛樂之類的事情,最多崇拜一些與自己無關的偶像,減少他們跟自己身邊令居勾結達成共識的可能性。他就在說兩種洗腦的區別。然後我就在想,放到西方很有道理,但是放到中國也不太對,因為中國也有標語之類的現象,輸出洗腦所針對的也就是最普通的人群。跟他的這個理論相反,或者真應該進一步分析原因吧。可惜的是中國人沒人看到他這些,因為語言障礙之類的,或者很少有人提出來這種深刻的東西吧。

大家都在著急如何阻止恐怖主義。其實非常簡單,先別自己去搞了。(Chomsky也人為恐怖主義威脅論是美國故意用來取代冷戰共產主義威脅論的一種操控人民聽話的做法,而且很荒謬,因為誰都在搞這種恐怖)

Chomsky在其他學科方面的貢獻也挺大的。創造了很多全新的專業領域。數學計算機也有一定的貢獻。我也是從那個出發點才最早開始了解到他的。他也是一個沒有正規學問背景的人,後面貢獻做到這麼廣泛又深入,改變了學科界那一套,處處找規律找證據,也是很值得讚揚和佩服的。就不在這裡多討論哪些方面。。。因為他的核心貢獻就在於一個點:讓人類自我意識提升,讓更多人(至少跟過西方人)不斷地意識到自己社會上的醜陋,自己的偏見,自己思想立場被誰控制利用,等等。而且不用陰謀論方式去討好讀者情緒弱點,反而不斷地強化讀者獨立思考自我批判的能力。這點對於人類崛起的價值實在是太高了,太永恆了,無敵厲害。

Chomsky寫了很多書,但主要得先看他的"Manufacturing Consent"

(如何翻譯這本書名:「偽造支持的方法論」?說的就是各個國家政府如何討好人民來盲目支持自己)

(要是不先讀這一本,去看其他任何國際政治類歷史類書籍也都是白讀。看了以後,之前看的所有看法都會變的,seriously)

Chomsky健在。。。Chomsky健在。。。萬壽無疆。哪天真過世,肯定比所有今天政治家都更有長期傳染力了。因為多數其他人說話都被自己利益和現實所捆綁。Chomsky反而顯得是一名時空穿越者。提供了一種方式,讓世界人民暫時放棄各種思想控制,打開了新眼界。

不過,只要太還在,總感覺這世界還有個理性聲音,有希望了。


史蒂芬·金先生,1947年生人,今年已經71歲高齡。

一些年輕的讀者可能不熟悉這個名字,但斯蒂芬·金先生的作品,你們一定都聽說過,甚至還可能對其甘之若飴。

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比如《閃靈》,比如《迷霧》。

不管是國內的豆瓣,還是國外的IMBD,以他的原著改編成電影的《肖申克救贖》,評分都是史上最高。(當然我個人覺得更應該是《教父》。)

在驚悚小說,或者說整個暢銷書界,史蒂芬·金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上面用電影來介紹這位大師,完全是因為在國內知道史蒂芬·金的人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多,用電影來介紹這位大師,可能對於沒有看過他作品的讀者來說,會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

但如果你熟悉史蒂芬·金先生,就明白了他的地位,已經完全不用電影來襯託了,單單靠他的作品,就足夠偉大,或者說逆天。

他的作品銷量有3億5000萬冊,被譽為「每個美國家庭都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則是史蒂芬?金的小說。」

他不像哈珀·李這樣的作家,一生只寫了一部作品。

史蒂芬·金的高產和勤奮是出了名的,他至今一共寫了四十餘部小說,從1974年第一部《魔女嘉莉》問世以來,基本上就是每年一部水準極佳的新作。

作為他的讀者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和《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被無數讀者催稿的凄慘處境完全不同,有一次馬丁採訪斯蒂芬金的時候,他還對馬丁的處境表示同情,說他的讀者就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嬰兒」。

最後祝願斯蒂芬·金先生長命百歲。

如果有想看他作品的朋友們,我可以推薦看一下《四季奇譚》、《閃靈》、《它》、《屍骨袋》。如果時間不夠的話,也可以看一看他作品改編的電影,反正你閉著眼睛隨便拎出來一本他的小說,基本上都能找到相應的影視作品。


希望老爺子一直安好

附加一句,我敲喜翻老爺子的《千與千尋》看了不下五遍(?&> &


隨便說幾個人文社科方面的吧...

哈貝馬斯,1929年出生,法蘭克福學派的大佬,可能也是法蘭克福學派目前碩果僅存的大佬了。學當代社會學理論肯定會重點講他。

安東尼·吉登斯,1938年出生,也是社會學理論的大佬,前排有答主已經提到了。不過和哈貝馬斯比,還是差了一個數量級。

沃勒斯坦,1930年出生,世界體系理論的創始人。《現代世界體系》四卷本皇皇巨著。如果不是專門查了查,我一直以為這位早已作古了,沒想到還健在...

戈登·伍德,1933年出生,歷史學大佬。最著名的書當然是《美利堅共和國的締造》,幾乎稱得上是歷史學領域的「當代經典」了。

馬里翁(Jean-Luc Marion),1946年出生,應該是現在在世的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了,主要是做現象學,之前是德里達的學生。

波考克,1924年出生,政治思想史中「劍橋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馬基雅維利時刻》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赫赫有名。

昆廷·斯金納,1940年出生,同為劍橋學派大佬,最著名的作品是《現代政治思想的基礎》。

約翰·鄧恩,1940年出生,同為劍橋學派大佬,和前面兩位並稱三劍客。

哈維·曼斯菲爾德,1932年出生,政治思想史中「施特勞斯派」的代表人物。列了劍橋學派不列施派總覺得不太對哈哈

就這些吧...


看到有人提到于敏教授我補充兩句。

這是一位從沒有出過國,也永遠不會再有機會出國的人。年輕的時候組織上找他隱姓埋名搞研究。他義無反顧。所以沒有機會出國。據說同一批被選中的有後來的科大方校長。方說我不去。後來果然跑到美國去追求自由了。

當他的名字再次為人所知,已經是全世界最最頂級的核物理學家。他只要踏出國門一步,就面臨生命危險和喪失自由的危險。沒有人會讓於老冒這個風險。而且於老也不在意出不出國。

幼年的時候,於老親眼目睹日本人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姦殺擄掠,早已把一生的志願與國家民族綁在一起。他求仁得仁。

說句題外話,於老歷史文學和藝術造詣不是一樣把你們虐成渣嘛。


物理學皇帝--楊振寧

成就不勝枚舉,簡單說一個:

楊—Mills規範場論,被普遍認為是20世紀後半葉基礎物理學的總成就,與Maxwell方程、Einstein方程共同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人形自走圖書館--默里·蓋爾曼

美國物理學家,提出了質子和中子是由三個夸克組成的,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們說他有「五個大腦」,1979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斯蒂文·溫伯格說他「從考古到仙人掌再到非洲約魯巴人的傳說再到發酵學,他懂得都比你多」。

24歲發現了基本粒子的一個新量子數——奇異數,28歲建立了正確描述弱相互作用的V-A理論,32歲提出了強子分類的八正法(相當於介子和重子的門捷列夫周期表),35歲創立了夸克模型(quark),40歲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些重大理論突破中的每一項也曾由別人獨立地提出過,但只有蓋爾曼一人對所有發現都有原創性的貢獻

洞悉時空的弦理論代表--愛德華·威滕

猶太裔美國物理學家、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他是弦理論和量子場論的頂尖專家,被美國《生活》周刊評為二次大戰後第六位最有影響的人物,當代物理學家中H指數最高的一位。他已經出版超過350部著作,主要是量子場論、弦理論、拓撲和幾何形狀的相關領域。威滕被他的同行們廣泛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威滕具有深刻的物理直覺和高超的數學能力。他專長量子場論,弦理論和相關的拓撲和幾何。他的主要貢獻包括廣義相對論的正能定理證明,超對稱和莫爾斯理論,拓撲量子場論,超弦緊化,鏡像對稱,超對稱規範場論,和對M理論存在性的猜想。

世界帶來答案--斯蒂芬·溫伯格

斯蒂芬·溫伯格,1933年出生,美國科學院院士、文學和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國家天文學會會員,美國哲學和科學史學會會員,美國中世紀學會會員。1979年因弱電統一理論與格拉肖和薩拉姆分享當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溫伯格是擁有最高的一些研究效應指標的的頂尖科學家,例如H指數和創造力指數,這充分證實了他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統一場論是愛因斯坦繼創立相對論後畢生追求的目標,弱電統一理論現已為許多實驗所證實,它使現存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實現了部分統一,使人類在揭示自然奧秘的征途中又前進了一大步。

他們每個人都是神一樣的存在。



不一定算大牛,但地位絕對杠杠的:前蘇聯最後一任書記、總統-戈爾巴喬夫

成功把蘇聯整崩潰了的男人,蘇聯政治笑話精選的常客

沒錯!他還活著!

不僅活著,還進軍了娛樂圈,在多部電影中扮演自己,專註宣布蘇聯解體20年

他還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一起為音樂劇彼得與狼完成了配音,該劇在2004年獲得了格萊美獎。我估計評審看到參演人員名單的時候腿都哆嗦

當然退休了也不能忘記撈錢,戈爾巴喬夫同志在1997年和外孫女合拍了一個必勝客的廣告。在廣告中他親自為外孫女切披薩並稱讚美國快餐非常好吃。如果不是因為身份敏感的話,這是一幕非常溫馨的日常:

當然因為意識形態的問題,該廣告片並未能在俄羅斯播出

後來這哥們還代言了LV,不過時間已經來到了2007年,冷戰背景已經逐漸被人們所忘卻了,壓根兒沒多少人認出他來,廣告反響比較一般

同一年,美國聖地亞哥集團總裁威廉伯爵,那個可以左右美國總統選舉的男人,代言了金坷垃。成功讓這款農業的核武器進入了中國的千家萬戶。直到今天,這款產品都在網上被人深深懷念著,無數人為它作曲謳歌其功績

同樣是前國家最高領導人,同樣是退居幕後的大佬,戈爾巴喬夫一點一點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威廉伯爵卻依然活躍在B站鬼畜區和眾多其他品牌廣告牌上,高下立判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兩個國家的大佬退居二線後待遇會差這麼多呢?甚至再往深層次里推,為什麼冷戰後期蘇聯連麵包都供給不上了,而美國人民卻還可以悠哉悠哉地吃著必勝客呢?

因為在美國,人們種田都用金坷垃!吸收兩米以下氮磷鉀,小麥畝產一千八。蘇聯不用金坷垃,糧食生產不發達。美國不能支援他,所以它解體了。

你看吧,每一粒金坷垃威力都相當於一顆原子彈。甚至可以說,原子彈沒能讓蘇聯解體,但金坷垃做到了

廣告里說的,並不都是騙人的!


一噸半的算逆天嗎?

在世界上最崇拜牛的印度,誕生了一個神牛,足以刷新各項有關牛的世界紀錄。

據《Barcroft TV》6月6日報道,來自印度哈里亞納邦的Naresh Kumar稱自己擁有全印度最大最貴的一頭公牛。這牛名字叫做Sultan,高5英尺11英寸(約1.8米),長14英尺(約4.26米),重達3000多斤,體重是其它普通公牛的兩倍多。至於價值嘛,更是驚人,竟然高達2200萬人民幣,能在北京2環買3、4套房了。

牛大食量自然就大,這個世界最大的牛自然也具備了世界最大的飯量。

據Naresh Kumar講,Sultan每天要進食10公斤牛奶、15公斤蘋果、20公斤胡蘿蔔、10公斤的穀物和10到12公斤的蔬菜,每天在飯上的花費就達到33英鎊左右,約290元人民幣,快頂一個北京普通白領一天的工資了。

主人Naresh Kumar帶著大公牛Sultan散步

而且,Sultan還有個特殊嗜好,喝酒,恩,你沒有聽錯,還喜歡喝威士忌。主人Naresh每天早上會帶著Sultan散步鍛煉身體,走完5公里後,Sultan在晚上就可以享受到一瓶威士忌。恐怕這瓶威士忌的錢還沒有算進日常食物中,為了這牛的健康,主人也是操碎了心啊。文字轉自百家號

~~~~~~~~~~~~~~~~~~~~~~~~~~~~~

好神奇,這個機靈居然抖成了我第一個破千贊的知乎回答,多謝各位。

文字完全是轉的,我也很好奇那個房價是什麼操作,這還是2017的文章。。


如圖


現在活著的逆天級的大牛中,最牛的不應該是金庸嗎?

金庸,出生於1924年,今年已經94歲,身體棒棒硬,估計活到一百多歲沒什麼問題。

1955年發表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距今已經63年。

大家想像一下吧,如果你自己的第一本書出版於63年前,是什麼感覺。

何況,金庸之前已經發表了很多其他著作。

香港回歸要立法,他是立法起草委員會的委員,因為他以前是學法學的。

1948年身無分文來到香港,飛機上一位好心的老大爺借給他十塊錢,金庸白手起家創辦報社「明報」,明報後來成為香港最大的報社,金庸卻以一億港元的價格將報社轉讓。

1973年至1989年,金庸先後多次受到多位國家領導人的邀請接見。

有位女同學,看到很多電視劇開頭都有原著金庸四個字,她一直不知道金庸是個人名,一直以為金庸是一家古老的圖書出版機構。

一個古老的江湖傳說,現在竟然還活著。

他家族的牛人不少,但都沒牛過他。

表兄:徐志摩

同宗:穆旦(查良錚)

姑父:蔣百里(民國著名軍事戰略家)

表姐:蔣英(錢學森的夫人)

表外甥女:瓊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波更新(更新於2018年2月5日23:00)

應 @江湖人稱梁東東 的提議,以及回答評論區質疑最多的幾個問題,更新一下解答和金庸的幾件牛事。

1、關於身無分文坐飛機

答:身無分文是真的,坐飛機也是真的,借了人家十塊錢同樣是真的。當時金庸在上海《大公報》報社工作,《大公報》由於內戰停刊,1948年3月,《大公報》在香港復刊,需要派一名電訊翻譯去香港工作。上海這邊的報社給金庸買好了飛機票,金庸確實是一分錢沒帶,因為香港報社那邊的同事說好了會來機場接他,但是卻沒來。舉目無親的金庸站在風中是很凌亂的,幸虧同機來的香港國民日報社長潘公弼老先生借給了他十元港幣,他才找到了單位。

以上出自金庸後來寫的《來港前後》,刊登在1948年5月5日的《大公園地》復刊第19期。

2、關於金庸的家族及査伊璜是不是明史告密者

金庸,原名查良鏞(查zhā),出生於浙江海寧縣,海寧的査家是幾百年的名門望族。明代查氏中進士6人,中舉人17人。清代,查氏有進士14人、舉人59人,僅康熙年間就有10個進士。金庸的先祖叫查慎行(1650~1727),是康熙四十二年的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是當時著名詩人,為"清初六家"之一,康熙皇帝曾親書「嘉瑞堂」匾額賜予查氏宗祠。

查慎行有位族叔叫查伊璜,字繼佐,是明崇禎六年(1633年)杭州鄉試的亞魁(第二名)。

清朝順治年間,浙江湖州有個富戶叫庄允誠,庄允誠有個兒子叫庄廷鑨,庄廷鑨讀書多但是雙目失明,讀了很多當時人著作,寫了一本《明書》(也叫《明史輯略》),裡面有暗諷滿清的字眼。庄廷鑨死後,其父庄允城將《明史輯略》出版,為了增加此書的光彩及向當時的文人名士致敬,擅自將江南十八個人的名字印在書上作為「校閱姓氏」,查伊璜排在第一個。査伊璜得知後,非常震驚,怕擔干係,遂於順治十七年(1660)向杭州學道檢舉,但學道不認為《明史輯略》有什麼問題,所以未予理會。順治十八年(1661),知縣吳之榮向鰲拜告發《明史輯略》為反書,文字獄案發,康熙二年(1663),逮捕為此書作序者、校閱者及刻書、賣書、藏書者共處死七十餘人。査伊璜也被下在獄中五個月,但査伊璜申辯自己曾經先於吳之榮檢舉,所以後來被無罪釋放。

金庸在《鹿鼎記》中所述,前半部分與史實相同,但略去了査伊璜檢舉一節,並把査伊璜從獄中被釋放,說成是大力將軍吳六奇所救。

以上是綜合了清朝沈起所著《查東山先生年譜》、清末張岱所著《快園道古》、近代印鸞章所著《清鑒》等著作後整理。

3、關於金庸與其他幾位大牛的關係

①穆旦原名查良錚,是金庸的堂兄,比金庸大6歲,這屬於關係最緊密的。

②金庸的母親叫徐祿。徐志摩的父親叫徐申如,也是海寧的名門望族,徐申如最小的堂妹就是徐祿,所以徐志摩的父親就是金庸的堂舅,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關係也還算近。

③蔣百里的妻子是日本人沒錯,但日本女子佐藤是蔣百里的第二任妻子,蔣百里的原配夫人叫作查品珍,查品珍是金庸同族的姑母,也就是堂姑,所以蔣百里是金庸的堂姑父,同理可得,蔣百里的女兒蔣英是金庸的堂表姐。

④金庸有位堂姐叫作查良敏,查良敏的丈夫叫作袁行雲,袁行雲的父親叫作袁勵准,袁勵準的弟弟叫作袁勵衡,袁勵衡的女兒叫作袁行恕,袁行恕就是瓊瑤的母親。也就是說,瓊瑤是金庸的堂姐的丈夫的堂妹的女兒。再簡化一點說,金庸是瓊瑤的舅舅的小舅子。根據她大舅她二舅都是她舅這一定理,經過換算可得:瓊瑤叫金庸叫舅舅,瓊瑤是金庸的外甥女。

……這個關係就有點遠了,算是八竿子能打著一點的親戚……

4、鑒於多位知友評論說我給蔣百里的備註太簡略,我修改一下:民國著名軍事戰略家。

5、關於金庸恨表哥徐志摩的傳說

這個傳言的依據是《天龍八部》中的採花惡人叫「雲中鶴」,徐志摩曾經用過一個筆名也叫雲中鶴。這裡要澄清的是,雲中鶴這個筆名,徐志摩只用過一次,基本沒人知道,只是近幾年被好事的網友翻出來了。

徐祿雖然是徐志摩的姑媽,但徐祿只比徐志摩大一歲。

所以,大表哥徐志摩去世那年,金庸只有7歲。

金庸知道徐志摩用過「雲中鶴」這個筆名的概率,無限接近於零。

清朝《七俠五義》中就有雲中鶴這個名字。

所以,這基本上是個巧合。


袁隆平


來個冷門的。

釀酒領域的專家,秦含章。

秦含章生於1908年2月,現在已經110歲了,同志們110歲啊!他出生時,慈禧還沒死,中國還是光緒年間。

以下是秦含章部分簡歷。

能活到110歲,不管是哪個領域的專家,都算是逆天的大牛了。


那必須是貝聿銘,貝老先生,100多歲的老爺子了!!!

之前寫過一個回答

我的知乎回答:有什麼相見恨晚的小知識? 就在昨天晚上,刷微信公眾號,知道了一件驚人的事情! 貝聿銘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34501/answer/160990934?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C.R. Rao

C.R. Rao

從年紀來說 C.R. Rao 1920年出生,今年98。比某前國家元首和某國家元首的1926年還要早。

從學術來講,他的博士導師是Sir R. A. Fisher。 R. A. Fisher被稱為現代統計學之父。此外他還有38個榮譽博士學位。

Fisher的成果包括但不限於提出隨機抽樣的概念,提出了方差分析判別分析,以及點估計假設檢驗等等。Fisher 信息就是以他命名的。他之於統計學就如同牛頓之於物理學。

Sir R. A. Fisher。感覺非常有型。

我知道他還活著的時候,就有一種牛頓的學生還活著的感覺。感覺接觸到了學術界的上古大神。我個人感覺他對統計學的貢獻不比Fisher小。他的很多成果都成為統計學很基本的知識,比如Score Test,Cramer Rao lower bound, Rao blackwell定理。國內出版有他的《統計與真理》。

美國統計學會稱其為「活的傳奇」(a living legend)。

2002年,由布希總統授予了他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稱其為「新時代的先知」(prophet of new age)。

布希總統授獎

2016年的時候(對,就是兩年前),他接受美國統計學會的採訪,說他這輩子對統計學主要做了三件小事:正交陣列, 分數統計量和二次熵(orthogonal arrays (OAS), score statistic, and quadratic entropy)。

他作為印度人,對印度人從事統計學也有很大影響,上個世紀很多有名的統計學家都是印度人。現在被中國人趕上可能是聰明的都去搞IT了。

最最厲害的是他還沒有從學術圈淡出,去專心養老。2016年還有一作的文章,2017年還有二作的文章。


喬治·索羅斯

匈牙利裔美籍猶太人,今年87歲。

這人可以摧毀幾個東南亞國家數十年的經濟積累,一夜之間擊垮英格蘭銀行,也可以大力推動慈善事業,發展進步主義政治及社會運動。

錢多到可以直接/暗中操作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哲學理念等,干預國家進程和未來,絕對是世上最有爭議的億萬富翁之一。

如今依然有人成天查他死沒死,很多人還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齒的,稱他為惡魔,邪惡的化身。但不可否認他在基金管理,投資投機方面真的很牛,他的市場理念,投資哲學,以及能與國家財力一爭高低的能力確實可被稱為逆天。

每當出現像今天這樣全球股市暴跌的日子,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伊麗莎白女王

頭銜全稱為「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比這更複雜的全稱還要在「國教護衛者」後面加上如下頭銜:「愛丁堡公爵夫人、梅里奧內斯女伯爵,格林尼治女男爵、蘭開斯特公爵、馬恩島領主、諾曼底公爵、最尊貴的嘉德勛位騎士團領主、最尊貴的巴斯勛位騎士團領主、最古老和最尊貴的蘇格蘭勛位騎士團領主、最光輝的聖帕特里克勛位騎士團領主、最傑出的聖邁克爾和聖喬治勛位騎士團領主、最卓越的英帝國勛位騎士團、優異服務勛位騎士團領主、帝國服務勛位騎士團領主、最崇高的印度寶星勛位騎士團領主、最傑出的印度帝國勛位騎士團領主、英屬印度勛位騎士團領主、印度功勛勛位騎士團領主、緬甸勛位騎士團領主、皇家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勛位騎士團領主、英王愛德華七世皇家家庭勛位騎士團領主、功勛勛位騎士團領主、榮譽勛位騎士團領主、皇家維多利亞勛位騎士團領主、最威嚴的耶路撒冷的聖約翰醫院騎士團領主、加拿大勛位騎士團領主、澳大利亞勛位騎士團領主、紐西蘭勛位騎士團領主、巴貝多勛位騎士團領主、忠勇勛位騎士團領主、軍功勛位騎士團領主、皇家警察功勛勛位騎士團領主……」等。

2.6日更新

是被哪個大佬光顧了嗎 突然多出幾百個贊…知乎小白瑟瑟發抖


褚時健 老爺子已經91歲了,從紅塔山集團的一把手到階下囚,85歲高齡再次創業,褚橙名揚四海,可以稱的上逆天改命了。

他是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和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褚橙創始人,先後經歷兩次成功的創業人生,被譽為中國煙草大王、中國橙王。

1979年-1994年,褚時健成功將紅塔山打造成中國名牌香煙,使玉溪捲煙廠成為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大型煙草企業。1994年,褚時健當選全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褚時健成為」中國煙草大王「。

1999年1月9日,71歲的褚時健因經濟問題被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01年5月15日,因為嚴重的糖尿病獲批保外就醫,回到家中居住養病,並且活動限制在老家一帶。2002年,保外就醫後,74歲的褚時健與妻子在玉溪市新平縣哀牢山承包荒山開始種橙開始第二次創業。2004年獲假釋;後減刑為有期徒刑17年,2008年,減刑至有期徒刑12年。最終減為12年,2011年刑滿釋放。

2012年11月,85歲的褚時健種植的「褚橙」通過電商開始售賣,褚橙品質優良,常被銷售一空。褚時健成為「中國橙王」。


基辛格。對,中美關係破冰那位。


李政道和楊振寧,還在世的諾獎得主之中,最早獲得諾獎的(1957年),1957年之前的諾獎得主都去世了。然後就是沃森(1962年)。(僅限於個人得主,組織得獎實在無法統計)


于敏,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台鎮,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註:另外一個有名的于敏先生是中國著名電影藝術家、曾創作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2014年已駕鶴西去,享年一百歲。

圖1:于敏院士

圖2:作家、電影藝術家于敏

「中國土專家一號」

于敏組織領導的研究小組率先發現了實現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找到了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形成了從原理、材料到構型的完整物理方案。最關鍵的是,于敏完成了氫彈最關鍵的基本構型設計,外媒稱中國的氫彈構型為「于敏構型」,認為它是與美國提出的「泰勒·烏拉姆」構型各自獨立發展的氫彈構型。于敏構型至今仍是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機密之一。目前已知能夠控制核聚變並可以武器化的,只有美國的t-u構型和于敏構型兩種,于敏構型在氫彈小型化上甚至還要超出前者。並無出國留學經歷的于敏被日本物理學家朝永振一郎稱讚是「中國土專家一號」。

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彈一星」功勛、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最高領導人親自頒獎,以表彰他長期以來對新中國國防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

於老爺子,真·國士無雙!


盧本偉,無神論的證明人,時代先驅,大科學家,天天喊開掛死全家,到現在還活著,證明真的沒有神。


你這個問題早一個月提出來多好,我就可以回答徐家福了。

現在只能悼念了……


大德魯伊袁隆平


逆不逆天,大不大牛。


難道不是英國女王嗎?

我之前總覺得丘吉爾是歷史書里的古人,女王是爺爺輩的人……

後來才發現,丘吉爾和女王是同時代的。

———————————————————

更新一下下,評論區有同學提出女王不是大牛的?嗯……在我看來她就是大牛啊,直接象徵著英國,還有女王外交做的也很出色,聽說英國民眾都很喜歡她呢,真是個可愛端莊優雅的奶奶。

逆天級?超長待機還不夠逆天?

最後,本來是抖機靈的回答,卻意外的收到了這麼多贊,謝謝大家。其實丘吉爾給我感覺就是古人歷史書裡面的老古董知道不?而女王給我感覺是現代人就是我們現代的社會主義新時期的人(當然那時候我還沒學歷史)……


艾瑞絲-克里

我知道你們可能現在還不清楚她是誰,沒關係,再仔細瞅瞅。

對的,這就是初中生物書里的那個蛋白質的堆積體。多次獲得世界健美小姐冠軍。

顫抖吧,人類。


李偉信,九十年代中期加入貝聿銘設計事務所,主管上海辦事處,成為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得力助手。李偉信在全國各地設計了不少項目,還多次到上海的知名高校講課。也算是中國建築行業的大牛了。

所以說,奮鬥在任何時候都來得及,改行在任何年齡都不算晚。你條件再差,也不會比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差吧。


當然是演算法教父:高德納Donald Knuth啦

希望老爺子早點寫完他的大作,這樣的人應該長命百歲~~


音樂界的可以不?

電影配樂界的翹楚:Ennio Morricone(埃尼奧.莫里康內),很多人可能都不認識這個人,但是很多人肯定知道《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黃金三鏢客》、《一代宗師》。沒錯,這些電影的配樂全都出自Ennio Morricone之手。配樂是電影的靈魂,一部電影如果沒有音樂做鋪墊,情緒感染力將大打折扣。

埃尼歐·莫里科內(義大利語:Ennio Morricone,1928年11月10日-),義大利作曲家,生於羅馬,曾為超過500部的電影電視寫過配樂。2007年他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曲家。他獲得兩次格萊美獎,兩次金球獎,五次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等多項音樂獎項。2016年以《八惡人》榮獲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獎。

Love Theme - Ennio Morricone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天堂電影院》中最經典的配樂之一。每次聽這首曲子的時候,就想起toto和alfredo在電影院放電影的場景。生活不是電影,生活難多了。

Deborahs Theme - Ennio Morricone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美國往事》中的配樂,一曲望見noodles的一生。

Playing Love(《海上鋼琴師》配樂) - Ennio Morricone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海上鋼琴師》,調子一響起來,腦海中立馬浮現出1900在船艙里彈琴的畫面,那麼孤獨,那麼純真。

Malena - Ennio Morricone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Monica是真美。

好的配樂大師有很多,John Williams,Hans Zimmer,久石讓,梅林茂,譚盾。但我最偏愛的還是Ennio Morricone。無他,只因為他配樂的電影,總能帶給我震懾靈魂的感動。


葉嘉瑩,1924年生,著名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中央文史館館員、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獲得2015-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在將西方文藝理論引入中國古典詩詞研究方面很有建樹,著作等身,有《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王國維及其文學研究》、《迦陵論詩叢稿》、《迦陵論詞叢稿》等等。去年93歲壽辰,新書出版。1941年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時值戰亂,父親與家中斷絕音信,同年母親病亡,生活艱難。1945年開始從事教學生涯,至今已70餘年。1948年隨丈夫遷居台灣。1969年定居加拿大。1976年大女兒意外去世。1991年,捐出半數退休金,設立「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活動基金」。2016年定居南開大學。2017年4月作為致敬嘉賓參與了"朗讀者"的錄製。

自60年代起,她一直在國外從事詩詞教育,為傳播中國古典詩詞做出了巨大貢獻,1979年開始在國內講學。期間一直還從事研究,筆耕不輟。她十分關心國內詩詞教育,一直呼籲國內要從小培養誦讀習慣。

我記得做高中語文閱讀理解時,在人物傳記篇讀到過她,寒假最近正在讀她的論詞論詩叢稿,碰巧看到這個問題,就來答一答,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她。她很推崇陶淵明,杜甫,李商隱,對王國維研究也很深。感興趣的可以讀一下她的作品。


高耀潔

也是我今天剛了解的一位,看到評價她的一句話是 國士無雙,卻漂流海外。哎……非常偉大的一位女性…真的…


結合政治嗅覺和商業能力,百年來無人能出超人左右吧


不知道我這個基因敲除的大牛夠不夠大@LCtheGOD @Wallst Bear

----------正經回答的分割線----------------

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天文學家尤金·帕克,尤金·帕克(Eugene N.Parker),去年剛滿他九十(1927-),早在40歲時便評上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在上世紀50年代,是他最早開始研究太陽風。現今人類有關太陽的研究成果幾乎都與他息息相關。

今年夏天,將會有一個以其命名的探測器飛向太陽。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快的探測器,也是NASA第一次以健在人物命名航天器。

尤金·帕克在帕克號探測器的發布會上

在90歲的年紀能看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探測器飛向自己研究終生的太陽,也是一大幸事。


就剛剛,又少了一位大師

北有季羨林,南有饒宗頤

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去世 享年101歲

澎湃新聞2018-02-06 09:26

國學大師饒宗頤於2018年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1歲。澎湃新聞從饒宗頤家屬方確認了這個消息。

去年8月,饒宗頤剛剛過完百歲生日。

饒宗頤出生於1917年8月9日,字伯濂、伯子,號選堂,又號固庵,廣東潮州人。中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學家、教育家和書畫家。長期潛心致力於學術研究,其巨著《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全套共十四卷二十大冊,學問遍及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楚辭學、史學、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十三大門類。

藝術方面,於繪畫、書法造詣尤深。擅山水畫,寫生及於域外山川,不拘一法。人物畫取法白畫之白描畫法,於李龍眠、仇十洲、陳老蓮諸家之外,開一新路,曾得到張大千的讚賞。書法方面,植根於文字,而行草書則融入明末諸家豪縱韻趣,自成一格。

1982年,《選堂集林·史林》出版,被學界譽為繼錢鍾書《管錐篇》後的又一學術巨著,有人稱譽為「南北學林雙璧」,他造訪錢鍾書時,錢以自己批校過的《管錐編》手稿相贈。以後饒宗頤又先後推出《固庵文錄》、《甲骨文通檢》、《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悉曇學緒論》、《詞學秘笈之一李衛公望江南》、《敦煌琵琶譜》、《近東開闢史詩》、《敦煌琵琶譜論文集》、《〈老子想爾注〉校證》、《文轍文學史論集》等書。

其學問幾乎涵蓋國學的各個方面,並且精通梵文。饒宗頤和季羨林齊名,學界稱「南饒北季」。饒宗頤成為自2005年前任社長啟功先生去世,並時隔6年空缺後,西泠印社選舉產生的第七任社長。2012年12月當選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饒宗頤被授予「世界中國學貢獻獎」。


諾姆·喬姆斯基


1、某人我敢說知乎也不敢留

2、說一個正經答案,我推一個克雷格文特爾吧。

貢獻:鳥槍法測序

第一個人造生物Synthia

(話說回來一些新興學科的大牛基本都健在甚至處於科研一線)


周光召說文革科技:尊重人才,氣氛民主

  周光召,理論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理論設計中做出重大貢獻。

  「兩彈一星」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個奇蹟,它的成功得益於在特殊歷史環境下寬鬆民主的研究氛圍。面對日益改善的科技條件,今天的老科學家卻開始懷念和呼喚那個曾經逝去的年代。中國科技界目前最大的弊病是什麼?它將會對中國科技未來的發展產生怎樣消極的影響?「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中科院前院長周光召接受了專訪。

  

  現在,反倒經常出現兩種不開放的情況:一是缺乏學術民主的氛圍,往往是院士或領導一講話,就再沒有人敢講話了;二是實行不必要的封鎖,大家都生怕自己的想法被別人知道了。

  部門之間、學科之間的協作和交流越來越少了,更不用說激烈的爭論。

  幾十年來,我們一會兒強調基礎研究,一會兒強調應用研究,而且常常矯枉過正。

    

  研製核武器是科學家報效祖國的一種方式  

  「那個時候,沒有上下級的概念,沒有幹部、群眾的區別,沒有知識分子和工人、軍人的區別,大家都是一條心:要把核武器做出來。」

  記者:說到科技創新,總會提到中國成立之初開始的「兩彈一星」工程,作為親歷者,您認為,在當時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中國科學家為什麼能取得成功?

  周光召:解放之初,全社會形成了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尊重人才的氛圍,吸引了數萬名知識分子從海外歸來——這些人的回國,不僅僅是因為嚮往新中國,也是被當時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所吸引。而且,除了周恩來、聶榮臻、陳毅等領導人真心實意地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尊重人才外,中國政府還對核武器研製進行了戰略部署。所以,當我們回顧中國核武器研製的成就時,不可以忘掉這段歷史。正是當時整個社會尊重科學和知識的氛圍,培養出了一大批新中國自己的技術骨幹——參加「兩彈一星」研製的一大批人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自己就是在1954年畢業,走上科研道路,加入這一隊伍,逐漸成熟起來的。

  當然,這中間也經歷了曲折。1958年開始的「反右」和「大躍進」等運動,完全破壞了科學研究的秩序和應該遵循的規律,使得整個社會喪失了科學精神。那個時候,颳起了糧食畝產幾萬斤、十幾萬斤的浮誇風;大鍊鋼鐵運動中,彷彿完全不需要知識就可以煉出鋼鐵……解放初期形成的良好科學研究的氛圍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被破壞殆盡。

  直到1961年,這種情況才得以糾正。那一年,聶榮臻副總理提出了著名的《科研十四條》,恢復對科學、知識的尊重,重新凝聚起知識分子,讓他們把精力放到研究中。1962年,陳毅副總理在「廣州會議」上對知識分子脫帽加冕,代表黨和政府向知識分子致歉。經過了前段時間的破壞,科研環境的恢復和科研秩序的重建工作非常艱難。聶榮臻親自到研究所,檢查實驗室,幫助制訂實驗室管理規則,他的要求細緻到「要保持實驗室清潔」等。

  記者:中國發展核武器,除了蘇聯專家早期的幫助外,主要是依靠中國自己的科學家獨立研究。而且,當時從事兩彈研製的中國科學家都非常年輕。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周光召:和所有愛國志士一樣,中國科學家也有一個心愿:希望中國繁榮強大。新中國成立後,儘管我們已經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但我們在世界上,還是被很多人看不起。因此,研製核武器就成為科學家們報效祖國的一種方式。毛澤東和陳毅都曾講過,有了核武器,我們的外交工作才好做,也是這個原因。

  這支隊伍從組建開始,就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那個時候,沒有上下級的概念,沒有幹部、群眾的區別,沒有知識分子和工人、軍人的區別,大家都是一條心:要把核武器做出來。這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自己能為祖國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軟環境不好  

  我們有沒有建立能夠激發所有人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創新環境?我們有沒有一個目標能夠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記者:現在,我們科研人員的科研和生活條件都改善了很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怎麼借鑒「兩彈一星」成功的寶貴經驗,提高中國的科研水平?

  周光召:其實,不僅僅是核武器,新中國的很多科技創新,都是在物質條件相當差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因為有科研工作者們這種報效國家和按照科學規律辦事的精神。當然,過分誇大精神的力量,就會出現「大躍進」那樣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的運動,造成嚴重的後果。但在物質條件相對較差的時候,精神還是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是中國,世界範圍也是這樣,上世紀科學界最重要的三個發現:相對論、量子力學、DNA的雙螺旋結構,都是在相對困難的條件下產生的。

  現在,一提到我們的科技創造力低,首先埋怨的就是投入不夠。我認為,硬環境的創造,比如投資、設備、基礎設施建設等,是科學研究的必要條件,但絕不是充分條件。更重要的是軟環境的建設。我們要問:現在的科研選題,是不是針對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們是不是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了這些重大問題上?我們有沒有建立能夠激發所有人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創新環境?有沒有一個目標能夠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如果沒有超前的戰略部署,沒有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要想取得重大科學成就,是很困難的。最多是做一些枝節性的論文,或者在人家的重大發現基礎上去做一些漸進性的改進。

  我們都知道,美國獲得的諾貝爾獎是最多的,這與它的教育和科研體系有很大關係,也就是說與它的軟環境有很大關係。但美國模式也不能簡單地複製,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應該有自己的特點。比如說德國,在一戰後最困難的時期,形成了量子力學。二戰後,有影響的猶太籍科學家都已離開,德國分裂成東德和西德,經濟被摧毀,國家面臨空前困難。德國科學界在很差的條件下,一方面不斷爭取政府增加投入,一方面團結德國科學家,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創新。在那裡,你很少看到急於求成的浮躁心理。近年來,德國人獲得的諾貝爾獎也逐漸多了起來。

  

  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是顛覆性創新  

  現在,部門之間、學科之間的協作和交流越來越少了,更不用說激烈的爭論。 

  記者:你一直強調營造科學研究的軟環境和創新的軟環境,軟環境究竟包含哪些內容?

  周光召:回顧「兩彈一星」的研究,那時候團隊精神和學術民主的氛圍都很好。拿今天的話來說,是軟環境很好。當時,我們完全是針對問題本身展開各種討論甚至爭論,根本沒有等級和身份方面的顧慮和限制。大家都積極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的想法被大家討論,早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在,這種情況很難看到了,反倒經常出現兩種不開放的情況:一是缺乏學術民主的氛圍,往往是院士或領導一講話,就再沒有人敢講話了;二是實行不必要的封鎖,大家都生怕自己的想法被別人知道了。

  事實上,要完成重大課題的研究,就需要很多學科的專家共同參與。「兩彈一星」是這樣,剛剛發射的「嫦娥一號」也是這樣。但現在,部門之間、學科之間的協作和交流越來越少了,更不用說激烈的爭論。而當年我們沒有上下級之分,也沒有說誰是教授誰是剛畢業的學生,大家都可以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進行爭論。

  現在大家都在提創新,一般來說,創新分為兩種,一種是漸進性創新,一種是顛覆性創新。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是顛覆性創新。今年是半導體發明60周年,同時也是超導理論發現50周年。有一位科學家在這兩個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他就是巴丁。巴丁很聰明,但他和社會是融合在一起的。他會去適應社會,比如去搞地質勘探、當海軍等,都很出色,但最後他放棄了這些高薪工作,繞回到自己喜歡的領域。而現在有的人卻很脆弱,經歷這樣一番波折,可能就不行了。

  記者:你舉巴丁這個例子,給人啟發。但在營造創新環境中,怎麼處理好集體和個人的關係,卻是一道難題。

  周光召:出現這樣的問題,和我們以前的措施有關係。我們總是抓住複雜問題中的某一方面進行強調,但很多東西強調過頭,就會走到反面去了。比如說,在很長時間內,我們的很多獎勵都給了集體,但強調集體過頭了,就扼殺了個人的積極性;後來我們又只獎勵個人,只突出個人的成就,這就產生了另一方面的影響:在需要形成強大的科研團隊時,不利於凝聚一大批人,去解決複雜的科研難題,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會考慮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能不能得獎。如果不在得獎之列,就很可能失去參與這件事的積極性。其實,這個問題在世界範圍內也存在,也有可借鑒例子和解決辦法,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獎給了一位個人(戈爾)和一個集體(IPCC),這可不可以供我們參考呢?

  處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關係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幾十年來,我們一會兒強調基礎研究,一會兒強調應用研究,而且常常矯枉過正。強調基礎研究,就一切都以論文發表為標準;強調應用研究的時候,又要求所有的研究所開門辦所,到工廠中去找課題。這種蹺蹺板式處理問題的方式不行,恐怕要考慮平衡木式的處理方式。

  作者為《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雜誌社社長  

周光召:突破中國核武器技術的關鍵人物

1982年7月, 我從南京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做研究實習員。從南京來到北京,到處問理論物理所在哪裡?結果發現這所世界矚目的研究所坐落在中關村一小對面的木板房小院里。

「你在文革期間,當過紅衛兵嗎?」一個戴著金絲邊眼鏡的文字彬彬的中年人走進我辦公室,問我。

」文革開始,小李才上小學一年級,不可能參加過紅衛兵,「所人事處長替我回答。這位女人事處長是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和藹可親。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光召教授,今後你主要是為他做外事秘書,「人事處長說。周光召剛當理論物理所所長的時候,我常看見他站在塵土飛揚的中關村302汽車站排隊等公共汽車。

在理論物理所的木板房裡,經常看到周光召所長、何祚庥副所長、彭桓武所長等帶著研究生圍著小黑板開頭腦風暴會議,有的時候也看到楊振寧和李政道分別來這裡參加討論會。在理論物理所,我接觸最多的是何祚庥。他每天來所里取報紙,一來就到我辦公室跟我聊天,談的都是國內政治、國際政治和經濟學方面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情,他從來不談:早年他與周光召、彭桓武等作為主要理論設計者,參加研製中國第一枚原子彈和第一枚氫彈的故事。

直到多年後,這方面的很多人物和事件獲得解密後,我才從何祚庥這位老領導和其他科學家那裡獲知,為中國原子彈、氫彈和後來的中子彈做出關鍵貢獻的人物是一直在宣傳上和媒體上保持低調的周光召教授。

一.清華師生首次談論中國建造原子彈

解放前夕,當時在法國的共產黨代表劉寧一找到在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工作的錢三強:「中國革命快勝利了,你回清華,等著吧。」 錢三強回到清華後,他的學生中有何祚庥、周光召等。

「1945年,我在上海交大念化學系。但是,那年美國在日本扔原子彈,一下子殺了30萬人跟南京大屠殺死的人數一樣多。原子彈太厲害了。1947年我再次參加高考,考到清華大學物理系,」何祚庥說。

何祚庥在清華讀書期間加入了地下黨,他還為錢三強加入中共做了政治工作。于光遠和張稼夫是錢三強後來入黨的介紹人。

1949年12月28日,北平解放前夕,清華物理系的何祚庥、周光召和同學們從善齋搬到科學館。「當天晚上,我們跟錢三強在科學館一樓教室打地鋪,師生一夜暢談解放後,我們怎麼辦?」何祚庥回憶說。

「同學們到哪裡去?「錢三強問。

「參加革命,「 很多同學說。

「我不贊成你們參加革命。如果未來中共政權是為人民服務的,中共會發展原子彈。如果中共發展原子彈,你們這些學生統統給我都不夠,「錢三強說。

中國要不要搞原子彈?錢三強跟何祚庥這群清華物理生學生反覆討論。

「那個年代,中共只會搞革命,不會搞科學。共產黨內沒有幾個科學家。于光遠是黨內懂得物理的最高權威。錢三強跟于光遠是同班同學,」何祚庥說

「三強,你出國去吧。我參加革命。等革命成功,請你回來搞建設,」于光遠在清華對錢三強說。

二.周光召、何祚庥、呂敏從杜布納給中央寫信

1959年,赫魯曉夫來北京參加國慶活動。第二天在京豐賓館與毛澤東會談時,說,「不能給中國原子彈。而在兩年前,赫魯曉夫答應給中國一個原子彈樣品。後來,在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壓力下,赫魯曉夫決定不給中國原子彈樣品。毛澤東在京豐賓館與赫魯曉夫大吵了一架。

1960年10月,蘇聯共產黨中央決定斷絕給中國的援助,撤走全部蘇聯專家。本來是依靠蘇聯專家,培養工農科學家。但由於沒人了,中國的核彈如何研究下去?

當得知蘇聯突然撤走所有在華專家的消息時,身在蘇聯杜布納核子研究中心工作的周光召、呂敏和何祚庥聯名打報告給核工業部副部長錢三強要求回國參加過去從沒接觸過的原子彈研究。周光召在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從事基本粒子物理研究,做出了出色的成績,正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

錢三強把周光召、呂敏和何祚庥的聯名報告轉給了核工業部部長劉傑。

60年代初,中國是左的年代。何祚庥家庭出身資產階級家庭,其祖父是揚州何園的主人。但何祚庥解放前在清華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何祚庥被分配到原子彈組。呂敏是呂叔湘的兒子,政治上也沒有問題,被分配到原子彈爆炸測試組。但是,周光召有兩個姐姐跟國民黨中統合軍統有關係,周光召社會關係複雜。周光召能去做原子彈嗎?

作為清華大學同班同學的何祚庥,他向錢三強極力支持周光召參加研製原子彈研究。何祚庥對錢三強說,「周光召業務極好,政治表現也極好。「

但錢三強還是有些發秫。當場給劉傑打電話請示。

「我們有階級論,但不唯成分論。這個人可以用,「劉傑說。劉傑的決定代表著中國用人政策上的一個大轉變。

三.清除原子彈研製的重大技術障礙

1961年,周光召剛回到國內不久,中國原子彈設計正陷入困境。當時中國研究原子彈唯一可供參考的內部資料是蘇聯總顧問向中國部長介紹情況的一份口授的且極其簡要的記錄。理論計算表明,炸藥爆炸後在內爆過程中產生的壓力總是小於蘇聯專家給中國的一個數據,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一些堅決相信蘇聯專家的科學家堅持認為資料上的記載是正確的,我們之所以在理論上算不出那一數值是由於我們「不懂」。於是中國科學家進行了九次計算。周光召仔細檢查了九次計算結果,認為計算沒有問題,懷疑蘇聯人的數據的可靠性。經過仔細研究,最後他巧妙地用最大功原理證明了不可能達到這樣大的壓力,蘇聯科學家的數據顯然是錯的。周以他的聰明才智結束了近一年的爭論,掃清了原子彈研製過程的障礙。

原子彈爆炸的基本原理是中子在鈾235或鈈239上誘發裂變並釋放更多的中子,從而形成中子不斷增長的鏈式反應。原子彈能否爆炸成功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超短時間內製造一個超臨界的體系,如何產生數量適當的中子,從而引起核爆炸。有兩種點火的辦法: 1)炮筒式;2)內爆式。這兩種方法均要解決一個力學問題和中子源數量的控制問題。

何祚庥說,「一般的通俗小冊子說,炮筒式是由兩個半球來做成,其實這是有多種變化;而內爆式也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內爆形式。它們卻有性質不同的力學問題和中子源的控制問題。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控制:

n(t)=no eλ(t)t 中的no和λ(t)

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科學家使用的是「炮筒式」點火,以鈾-235作為燃料。「內爆式」點火方法比「炮筒式」點火方法更複雜,通常只適用於以鈈為燃料的原子彈。

由於鈈-239很難獲取,周光召通過深入研究,解決了內爆式點火問題,中國在技術上可以成功使用鈾-235作為「內爆式」點火的燃料。

周光召領導研究人員,不分晝夜,全力計算,獲得了原子彈爆炸過程的清楚物理規律,原子彈設計工作得以全面展開,於1963年年底交出了包括結構、尺寸和材料的理論設計模型,然後經過工程設計、部件加工、實驗室中各種冷試驗、裝置組裝,核裝置運往試驗場進行熱試驗。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裝載鈾-235的裂變原子彈。

當核試驗總指揮張愛萍將軍向毛澤東主席報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後,毛澤東一開始並不相信。他質疑說:「你們會不會弄一堆炸藥哄我?」張愛萍馬上找彭桓武和周光召兩位科學家,讓他們把測量數據提供給毛澤東。毛澤東看了數據後說,「再看看國外的反應如何。」當時國外反應強烈。毛澤東才同意新華社發表原子彈試驗成功公報,全國舉行慶祝活動。

四.突破氫彈、中子彈原理

早在中國開展原子彈之初,主管國防工業的副總理聶榮臻元帥說,」科研要看得遠些,像下象棋一樣。「錢三強與核工業部長劉傑商量,在研究原子彈的同時,開始做氫彈研究。

「按照中蘇協議,蘇聯給了張原子彈圖,周光召在解釋圖紙上立下了汗馬功勞,」何祚庥說,「但是,我們的氫彈研究完全靠我們自己猜了。」

氫彈開始是由黃祖洽領導的一個小組負責設計,成員有何祚庥,後來有于敏、朱洪元等加入。何祚庥說,對中國氫彈貢獻巨大的是于敏。由於于敏埋頭讀書,于敏在歷屆政治運動中,成了運動對象,是老運動員。他被指責走粉紅色道路。于敏能否做氫彈研究?何祚庥跑到錢三強那裡極力推薦。

「錢三強對中國兩彈的最大貢獻是他同意周光召和于敏參加原子彈和氫彈研究,」何祚庥說。

在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完成後,周光召已在一個研究室組織了一個四人小組,探索氫彈的途徑。他們當時研究的物理成果和發展的新的二維計算方法,為以後氫彈理論設計提供了物理基礎和計算參考。氫彈突破的關鍵是熱核點火和自持燃燒問題。周光召從玻爾茲曼方程出發推導了流體力學方程組,研究在切斷過程捨去項中由於非線性效應的敏感性可能給氫彈的點火和熱核反應帶來的影響。

周光召他們在探索氫彈原理的同時,了解到法國人也正在探索氫彈。法國們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比中國早好幾年,如果中國搶在法國前面爆炸氫彈,這將大長中國人的志氣。在周光召的帶動和影響下,中國核武器理論部大樓每天晚上都是燈火輝煌。在這樣的氣氛下,中國終於在1966 年底成功地進行了突破氫彈原理的核試驗,1967 年上半年進行了大當量氫彈試驗,實現了趕在法國人之前爆炸氫彈的願望。 從爆炸第一顆原子彈裝置到爆炸第一顆氫彈裝置,美國用了7年5個月,蘇聯用了4 年,法國用了8年6 個月,而我國突破了原理只用了2 年2 個月。

周光召當年在核武器研究院的部下、中子彈的主要設計者賀賢士不久前發表的回憶文章披露,1977年7月,美國人公布了他們研製成功中子彈的消息。中子彈是核武器家族中除原子彈、氫彈外又一個重要成員。周光召果斷提出,為了應對他國的核訛詐,我國也要抓緊研製中子彈。為了取得軍方的支持,周光召安排賀賢士等人到總參和國防科委講解中子彈的特點和殺傷作用。當時賀賢士正在領導一個研究組探索一種不同於描述普通氫彈作用過程的新理論,周光召敏銳地意識到它可能對於中子彈研究有意義,要研究人員直接瞄準中子彈原理進行探索。 為了了解可能與中子彈研製有關的某種材料的特性,周光召帶領賀賢士等到北京郊區一個天體觀察站了解儲存特殊材料的設備和條件。經過幾年研究,周光召領導的研究團隊終於找到了不同於普通氫彈的中子彈點火和自持燃燒新途徑,並獲得了核試驗證實,突破了中子彈原理。

周光召為弄清核武器產品內部的運動規律,為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奠定了基礎。由於他為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第一枚氫彈的研製設計、為中國戰略核武器的設計、定型,以及此後核武器的預研和其他一系列科學試驗都做出的重大貢獻,與彭桓武、鄧稼先等8位科學家共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王乃彥,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福州人。

  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時,王乃彥他們在蘇聯得知的消息,非常激動。他們希望回國以後參與其中。由於中蘇關係破裂,1965年王乃彥及所有在研究所的中國人員全部撤回到國內。這使得王先生有機會真正在一線參與第一顆氫彈的科研工作,有機會與王淦昌先生重續師生緣。這使他高興得不得了。

  王先生回國之後的科研是從二機部九院位於青海一個叫金銀灘的地方開始的,著名民歌作曲家王洛賓生活過的地方。這裡海拔3500米。王乃彥主要從事核武器實驗中近區物理測量工作,以便了解武器的性能並在今後得以改進。他們任務的關鍵點是要確保找到試爆成功或失敗的真正原因。在實驗部的王先生參加試驗的時候多數都要承擔回收的任務,要穿著「豬鼻子」一樣的防護服到場地去回收。「我那時候還年輕啊,不知道搬了多少鉛裝。」

  他把核物理的方法以及數學的方法應用到核武器測試上,包括能普測量。解決了數學計算上的一些困難。這些科研上的突破,當時是極不容易的,沒有來自國外的任何資料。完全依靠自己的鑽研。有一個細節頗有意思,70年代以後,為了解決一個時間方面的數學問題,王乃彥看了很多書,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仍然沒有完全解決,恰巧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王乃彥作為九院6個代表之一帶著這個題目上會了,周光召和于敏也是會議代表。曾經作為王先生大學時輔導老師的周光召數學很好,周先生開會期間竟然把最關鍵的幾步推算出來了。「我真佩服他,」王先生說。如今王先生所有的筆記資料都在九院保密室,這幾張演算紙自己保留了下來。

  雖然他們身處測試站,回收測試設備等工作承受著核輻射的危險;雖然他沒有給三個女兒更多生活上的照顧;雖然也有許多政治上的無奈,但在九院工作了15年,先青海後四川的他說,「我一生最美好的時光都奉獻給了那裡,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記憶。」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核工業研究生部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參加建立了我國第一台在原子反應堆上的中子飛行時間譜儀,測得第一批中子核數據。在對Yb和Tb同位素的中子共振結構的研究做出了貢獻。為核武器的設計、試驗、改進提供了重要的實驗數據。在我國開闢並發展了粒子束慣性約束聚變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

  (科普中國出品,9月20日光明網報道)


傅聰先生有人曉得不。

傅雷之子。

《傅雷家書》主角之一。

國際知名鋼琴大師(節奏大師?)

獎項就不說了。

還有巫漪麗女士。

中國鋼琴啟蒙者之一。

至今仍彈奏鋼琴。

感謝一代藝術家為祖國藝術事業奉獻的一生。


在下有一句滑稽不知當講不當講∪?ω?∪

列位看官注意了,這問題是問「大牛」不是?

好嘞,在下來介紹一位影視界真正的「牛」。

有請,牛犇。

請問哪位一目了然比牛犇老爺子更「牛」的?

老爺子正是一七年金雞獎終身成就獎的得主,在中國的配角演員中,首屈一指不過譽。

老一輩人對怹的印象應該在於,《天雲山傳奇》中「王立漢」、《牧馬人》中「郭扁子」就是怹所飾演。

老爺子參演的知名院線電影:

1989《平凡的世界》孫玉亭

1994《活著》鎮長

2009《大兵小將》孔子

2012《銅雀台》老宦官

2012《飛越老人院》老金

2016《一步之遙》牛大爺

……

然後推薦一部微電影《爺爺的小戲文》。

知名電視劇:

2003《公安局長》鄉長

2005《大宋提刑官》老獄卒

2008《房奴》丁志成

2009《大生活》丁爺

2012《先結婚後戀愛》喬爸爸

2014《一仆二主》秋大爺

……關於「逆天級」啊,我的想法是這樣的,牛犇爺爺這一輩內地演員裡面,首先對配角駕輕就熟首屈一指逆天級別,其次兢兢業業情懷深厚逆天級別,第三貢獻感人深藏不露逆天級別。

可以的吧。

看到有些回答提到霍金,估計才真是沒有好好審題,這位科普大牛跟「健在」這個標準畢竟有幾十年的差距了。而我們牛犇老爺子,別的不說,2016年還參加真人秀呢,生龍活虎。

祝福老前輩!祝福中國電影!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現在還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

社會學習理論在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流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學心理學的都會學習他的有關理論學說,至於社會心理學基本上認他作開山祖師爺……


Goodenough還活著,貢獻是鋰離子電池,今年96了,而且還在做實驗。

圓的方塊:John·B·Goodenough:讓不夠好的世界變得足夠好?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很好奇某些回答霍金巴菲特比爾蓋茨的

他們確實是大牛,也很逆天

但你們為啥會驚訝他們還健在呢?他們的消息出現在媒體上的頻率並不低啊

我覺得健在一詞,怎麼也得有種以為他死了但他還活著的感覺,這種最起碼也得是很少被曝光的。

符合本題條件的,知乎水平應該人人都聽說過的應該是沃森吧。就是那個20多歲就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沃森,他負責的冷泉港實驗室現在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實驗室之一。但是說實話,我除了高中課本,還有之前看的科學簡史系列書籍,並沒有接觸過這個人其他的消息。當然,學生物的應該會聽過他的很多消息。


邱關源老師,寫電路理論課本的


「指環王」比爾·拉塞爾

沒看過NBA的可能不太了解

老爺子1934年2月12日出生

擁有總冠軍戒指11枚而綽號「指環王」。

一生榮譽無數:

凱爾特人史上第一中鋒

6號球衣在1972年被凱爾特人退役

1974年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1996年入選NBA50大巨星

2017年榮獲首屆NBA終身成就獎

下面是老爺子常規賽、季後賽及全明星賽的部分數據。這籃板實在是太恐怖了!!!

讓我們致敬傳奇。


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sborne Wilson),今年已經88了。

他遠沒有喬姆斯基這樣「人盡皆知」。他最出名的那本著作《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比起「劃時代的學術專著」,更像是一枚炸彈,一場冰雹。1975年時,它所引起的憤怒和騷亂「影響程度甚至可以與1859年達爾文所引發的反應相媲美」(大衛.M.巴斯 語)。

威爾遜這本書中引發爭議的部分只有29頁。它的內容可以大致表述如下:文化、宗教、倫理、理性、美學等以往被認為「人類專有」的東西,都可以在《社會生物學》的框架下得到解釋。而構成這個框架的,是內含適應性理論、群體生物學等傳統上只應用在螞蟻和斑馬這樣的生物身上的理論。這意謂著,在威爾遜看來,所謂「人性」(Human Nature)並不是什麼特殊之物。人,也不過是眾多動物的一種。

威爾遜並沒有拿出什麼確鑿的證據,但他引發的討論現在還在神經科學、認知科學、人工智慧、哲學等領域繼續,特別是英美哲學界。不同於1975年的是,現在,這個問題不再是禁忌。上述的幾個研究領域,正在一步步為「人性」祛魅。而諸如《第三種黑猩猩》、《自私的基因》、《裸猿》這樣的科普讀物也可以被大量讀者接受,獲得諸多獎項。

我沒什麼理由說威爾遜是個「逆天級的大牛」。但我知道,那個40多歲時因為自己的29頁著作而在公開演講時被潑水的哈佛學者,現在依然是《皇帝的新衣》里的孩子。

求索的路太長太長。當人們終於走出山洞,定會為你採回鮮花。很久以前就存在於你的夢境里的鮮花。


可能比不上廣大乎友眼中的大牛 但是我仍然覺得是我爺爺,畢竟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 老了一身都是病。值得尊敬 原新疆馬蘭8023部隊防化員,我爺爺是農民出身,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複員到地方時是相當於現在的上校軍銜,他是馬蘭場站任期最長的指導員,執行過多次核試驗任務,因為核輻射的緣故 他動過3次手術,全身開了四處刀,曾經一度被家鄉的人認為去世了,因為保密工作 而且8023部隊當時在地圖上是找不到的。

第一排最右邊的是我爺爺

還有這張

還有一張當時毛主席和葉劍英接見的大照片,當時是爺爺代表馬蘭空軍去人民大會堂開會的 大照片在原來的老房子裡,我現在沒法去 只有當時的入場證了

照片上的就是爺爺

圖片都是百度上的 可以搜到,但由於一些原因我就不說我爺爺名字了


楊振寧,可以說是物理界現在活著的最逆天的大牛了。

還有沃森,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的,在生物學中的地位可能僅次於達爾文。


1926年出生的他。

沒錯就是李政道,知乎上的人好像很少提到李政道,大部分都提到過楊振寧


諾貝爾華人獲獎者都還健在,有人提到了楊先生,那麼李先生也不得不提到。


我這裡有個真正逆天的。

永不屈服的非洲雄獅,海爾塞拉西皇帝

海爾·塞拉西一世,1892年7月23日出生,中學歷史必考人物,衣索比亞皇帝,1935年起領導軍民抗擊義大利侵略並最終獲勝,使衣索比亞成為非洲唯一沒有失去獨立的國家。他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威望,被許多黑人組織尊為神祗,他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成為非洲統一組織永遠的總部所在地。

晚年的海爾塞拉西

當然,皇帝是19世紀出生的人,早就死了啊!不過在這個回答里,皇帝是逆天人物另有其人。

逆天人物門格斯圖

海爾·馬里亞姆·門格斯圖,1937年生於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其父為某省省長——的奴隸。我們知道埃塞的主流民族阿姆哈拉人膚色比較白,往往不認為自己是黑人,而門格斯圖雖然也是阿姆哈拉人,卻是個正宗黑人,從小就飽受歧視。70年代被國家送到燈塔國留學,又飽受燈塔國白人的歧視,被完全支持黑人解放的古巴人趁虛而入。1974年(昭和49年)9月12日,時任上校的門格斯圖發起政變,清除了海爾·塞拉西皇帝身邊的腐敗分子和壞人,在全國範圍內推動改革

這很昭和

不過改革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政局很快陷入混亂,很多人都要求把皇帝請出來繼續干。門格斯圖上校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於1975年8月27日親手勒死了83歲高齡的海爾·塞拉西皇帝(他們都認為皇帝刀槍不入),完成了逆天

此後,門格斯圖上校在衣索比亞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在蘇聯和古巴的支援下執政到1991年,直至蘇東劇變爆發,被反對派推翻。由於他曾經大力支持過南非和辛巴威的革命事業,即率高級官員飛往已經解放、穆加貝上台的辛巴威。此後,衣索比亞政府為老皇帝恢復了名譽,並缺席判處門格斯圖上校死刑,但門格斯圖本人在辛巴威擔任總統高級顧問,一直活得很不錯。去年年底辛巴威政變,軍人們也沒把門格斯圖遣返回國,於是曾經逆天的門格斯圖就一直健在了。

哦對了,兩代衣索比亞領導人都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亞洲和非洲最偉大的人物

現在都成為歷史了


讀書的時候有好多人名,我一直以為是入土了的。。誰知他們竟然和「他」一樣的長壽。。真是不得不摩拜。。。

Albert Bandura。生於1925年,至今健在。構建了完整的社會學習理論(以間接學習,也就是俗話說的榜樣作用,為切入點,構建了一套相當龐雜而系統的心理學理論)。

Walter Mischel。生於1930年,至今健在。讓心理測量學界開始正視人格測量的基本假設漏洞的人。傳統假設中,認為人格由多種特質構成,一種特質對應的是一種穩定的行為傾向,比如「內向」的人不愛說話。此君則認為,人格應當被看作是一系列的「if-then」語句——如果出現了某種情境,那麼個體才會表現出某種特定行為。也就是說,人格學必須正視一個問題:行為受情境因素的影響遠大於受某種擬構的心理特質的影響。人格研究應當關注的是隱藏在『if-then』語句背後的深層邏輯,而不是與某一行為傾向一一對應的心理特質。從希波克拉底開始就系統存在的特質理論,終於接受了一次正兒八經的挑戰。

Endel Tulving。生於1927年,至今健在。將記憶區分為情景記憶(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經理過的事件)和語義記憶(可以簡單的理解為『xx是xx』這種形式的記憶),後又在當代記憶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記憶的五大類型劃分。使用經典心理學方法研究記憶的大師。

Jerome Kagan。生於1929年,至今健在。嬰兒氣質理論的早期奠基人,發展心理學領域的先驅。

Noam Chomsky。生於1928年,至今健在。認知語言學的開創者。學術影響屬於跨領域的成就,身兼語言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多重身份,其工作為後來認知科學共同體的出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此人還是一位政治說客兼社會活動家,算是一位美國式公知,頗有輿論爭議的一個人。

Paul Ekman。生於1934年,至今健在。最著名的就是他對於人類基礎情緒的跨文化研究。這是位曾像人類學家一樣在原始部落里連續工作的心理學家,並被譽為「世界上最強的謊言探測師」,其研究成果在刑偵領域內應用性極強。有以他為主角原型拍攝的美劇《Lie to Me》,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看。

Elliot Aronson。生於1932年,至今健在。暢銷書《社會性動物》一書的作者,一般書商會對外宣傳說這本書是心理學專業的聖經,但專業學生一般只會看這本書的教材版《社會心理學》。最經典的工作是用實驗驗證了認知失調理論。

Robert Rosenthal。生於1933年,至今健在。做了驗證「自我實現預言」效應的實驗,就是那個故意以專家身份告訴老師哪些學生是好苗子,哪些不行(但實際上是隨機亂分的),幾年過後發現「好苗子」真的成績都很好的實驗。

Philip Zimbardo。生於1933年,至今健在。這位不說啥了,因為你在知乎能見到他老人家。。

突然想寫本書,書名都想好了,就叫《他們改變了心理學》。。


米蘭昆德拉,1929年4月1日出生。

一個曾經和馬爾克斯一起讓我覺得「什麼他還活著」的人……


戈爾巴喬夫


王德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石油大學博士生導師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國家創造發明二等獎兩項、省部級發明創造和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共24項。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德民院士一生都致力於石油開採,幾十年的孜孜不倦的研究使他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因其突出貢獻,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員會決定把際編號為21023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

(能夠獲此殊榮都是達·芬奇、牛頓、居里夫人這樣的大牛級別。)

從1968年到1978年研製了一整套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分層注采和分層測試工藝;

1979年至1985年提出和組織了「大慶油田高含水期採油工藝」的系統工程,使大慶油田開採技術在總體上具有世界水平,為大慶增加原油可采儲量6億噸;

1986年至2000年大慶進入高含水後期,為再穩產10年而作技術準備的八個系統工程的主要提出者及組織者之一,為大慶提高採收率進行了系統研究,尤其是聚合物驅三次採油技術已大規模推廣應用,增加可采儲量三億多噸,年產油1000多萬噸;三元複合驅油技術正在推廣之中。這些工藝都是世界上油田開發方面意義最大、難度最大、工藝最先進的技術,為油田穩產到2000年提供了技術保證。

但對於自己相貌的,王德民並不想談太多,他說:只有不正經的人才說容貌。

致敬科研工作者


2016,17,18年突然變火的遊戲都跟他的生肖

有關

2016年是猴年。

猴子的特徵是什麼?

紅紅的屁股。

於是2016年突然變火的遊戲是《屁股先鋒》

2017年是雞年。

雞年推出了什麼遊戲? 《絕地求生》

絕地求生還有一個叫法,就是吃雞。

然後,今年18年是狗年。

目前十分火爆的遊戲是一個叫做旅行青蛙的手

游。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狗年青蛙火了呢?


體育界的弗蘭克贊恩貌似還活著


慫了慫了,被舉報了,很難受真的。

那就隨便舉個例子嘛……

袁隆平老爺子,雜交水稻之父,雖然雜交水稻不好吃,可是養活了多少人是真真切切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作者 米蘭·昆德拉

斯蒂芬·霍金


「時間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我永遠比你多一秒。」

——時間的管理者,青銅龍之王諾茲多姆

-------------------------------------------分割線-------------------------------------------------

I have seen the future; youre not in it.我已經看到了未來,可是你不在其中。

Suffer the ravages of time.感受時光的消亡吧。

A timely increase in power.力量在時間流淌中增長。

Time is a river with many eddies. I have seen its head waters, and I have seen its currents reach the sea.時間就像是充滿漩渦的河流,我見過它的源頭,也看到它正奔向大海的盡頭。

I have seen the end of time.我剛剛看到了時間的盡頭。

Your fate approaches.你的命運即將降臨。

Time catches all.你逃不出時間。


回答被建議修改了…

———————正文分割線——————

格林斯潘,前美聯儲主席,經濟學家,演奏家(薩克斯風)。1948年在紐約大學完成學業。1987—2006年擔任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職務——美聯儲主席,且任期時間最長,任期20年,跨6屆總統,被許多人認為是美國國家經濟政策的權威,在任期被稱為「經濟學家中的經濟學家」、「經濟沙皇」、「美元總統」,身為美國經濟政策代言人20年,其發言被全球金融界視為經濟風向。


感謝評論區 @lambda 提醒。Linus大佬現在正是如日中天的年紀,所以從年齡上來看,把Linus放在這個問題下並不是很恰當。

我把他放在這個問題下的原因是他做出的貢獻十分巨大,以linux為代表的開源系軟體為互聯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單從他的成就上來看,他確實是一個逆天的大牛。雖然用健在這個詞形容不是很恰當,但是我覺得這個題目的側重點是逆天的大牛。可能題主最初的想法也是這樣吧。

-----------------分割線,以下是原回答--------------

當然是Linus大佬了


國學大師 饒宗頤


喬治.R.R.馬丁。

著作等身或許稱不上,但4次雨果獎+2次星雲獎,老爺子妥妥幻想文學界的豐碑,啊不對,高峰。

就說冰火吧,寫到這個份兒,也不知道是作者更痴,還是讀者更痴?

House Martin:WE DO NOT WRITE...

House Reader:WE DO WAIT!


我明白了,在知乎玩家的眼裡霍金真的什麼都不是……


戈爾巴喬夫?


萬里走了之後我就服他了(圖侵刪)


emmmm……

知乎首答

轉了一大圈發現沒有人提及這位

菲利普·科特勒(1931-)

現代營銷學之父,擁有哈佛大學,蘇黎世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八所世界頂尖大學的博士,博士後或榮譽博士學位。

菲利普·科特勒的代表作《營銷管理》真正將營銷上升為一門學科而不再是單純的企業行為。他將營銷觀念從"產量最大""質量最優轉變"顧客需求",即企業應當充分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並儘可能創造新的需求以滿足更多的消費者;

同時,他把營銷的概念從傳統的銷售工作擴寬到更全面的消費購買流程,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營銷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起了這張圖

支撐建二十世紀物理殿堂三大支柱:廣義相對論、規範場論和希格斯機制

愛因斯坦早就去了

楊振寧和希格斯都還活著

額,又想起來一個,希格斯和楊振寧的科學界的,藝術界的大牛還有不少。

比如電影界的戈達爾。

讓-呂克·戈達爾 Jean-Luc Godard,《視與聽》影評人榜單導演排行榜的第二名,僅次於希區柯克,整個電影史上排名第二的導演;TSPDT影史導演排行榜第五名,在他前面的是希區柯克、奧遜維爾斯、費里尼。

代表作品 精疲力盡、芳名卡門、隨心所欲、狂人皮埃羅、阿爾伐城 主要成就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歐洲電影獎終身成就獎

音樂界的話,鮑勃迪倫,其餘的想起來再回答


詹姆斯·杜威·沃森


推薦閱讀:

原來考拉和人類的指紋最接近,幾乎完全一樣
circGFRA1在三陰性乳腺癌中起ceRNA的作用
多世界和「我們的世界」
自然科學的基礎物理
能級大樓的電子居民

TAG:健康 | 自然科學 | 諾貝爾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