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辭彙爆紅背後是否預示低慾望社會的到來?這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機會?

習得性無助


爆紅個籃子,我身邊人99%都不知道。

一個公眾號亂髮的文而已。

過完年就沒消息了。


低慾望?只不過是慾望明確無法實現的時候,就算把掛著的胡蘿蔔換成肥肉也沒有拉磨的動力了


佛系?別說佛了,古代和尚起碼都算中上層階級,不是剃個頭就能當和尚。和尚首先算中高級知識分子,在那個文盲率百分之九十的年代,能誦讀經書的和尚簡直都是寶貝。其次,有穩定的香火收入外加田地使得和尚經濟水平也遠超同時代的大部分人。不光中國,其他佛教國家的和尚地位只高不低。像日本和尚不僅地位高,還能娶妻生子,享受特權的同時也能過普通人的生活。

而且把佛等同於「與世無爭」也是件極其荒謬的事。用偷懶的話講這是佛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所以,對於現在所謂的「佛系」XX,我只想說:你也配叫佛.jpg。


emmmm 怎麼說呢,佛系說起來是無欲無求、隨遇而安,其實是因為求也求不到,搶也搶不過啊摔。你不想隨遇而安社會的潮流也會推著你去安,畢竟佛系才符合歷史的進程嘛╮(︶﹏︶)╭


你想多了,無非是一幫人對現實無法反抗也無能力反抗,然後只能默默的忍受,但是這樣的又不是他想要的,造成前後矛盾,在心理學上就是認知失調,於是開始轉變態度遵從自己現在的行為,進而變成了所謂的佛系青年,否認自己過去,認為自己過去太激進。


我覺得至少食慾還算不上……


心安理得,混吃等死。大部分人都是這樣。


見財不要那是得不到,見色不迷那是摸不著,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想多了,社交網路誕生出來的時效熱詞而已。我承認它確實彰顯了大眾生活中某些群體的性格特點,但是要把它上升到國民的某種意識形態的話就顯得有點滑稽了。社交網路誕生的熱詞或者熱點現象和時尚這個東西有些相似,更新換代快,然後輪迴更替,不斷循環,本質上的還是老一套東西。就像2017年,各種社交網路以及短視頻APP帶火了一些網路歌曲,其實在2016年也有很多,但是你還記得都有哪些歌嗎?


佛系辭彙,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僅僅是被用來簡單概括部分青年群體的共同思想狀態和行為特徵的辭彙而已。它本身就具有模糊指代的特點,顯得似是而非,怎麼說怎麼添加都可以,因此尚不具有學理層面的意義,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也是粗淺的、不嚴謹的,價值很有限。

另一方面,佛系辭彙爆紅的背後,是商業營銷團隊的一場概念營銷、話題營銷,說白了就是為了製造爆點引流,從中獲取關注、滿足自身的商業利益,本質上和90後怎樣的系列話題是一樣的。況且,拋出這個詞的既不是學術機構,也不是權威組織和權威媒體,它只是個商業團隊,這個團隊沒有掌握詳實的數據,沒有經過全面的調查和分析,只是幾個人在有限的環境中觀察到了大致的社會現象,然後就簡單歸類命名,再把它利用自媒體平台散播出來了而已。

說白了,它的娛樂性才是主要的,談不上預示,更沒什麼蘊含,因為它連真實的社會情況都沒有反應出來。


不存在,佛系辭彙我也將它歸入熱詞,熱潮過了什麼都不代表。


用一個前幾年流行的辭彙

人艱不拆..


這個信息膨脹發達社會往往給我們一種,我們總能實現自我,總會有某種成就的幻覺。

一方面又沒有太多戰亂、饑渴、寒冷、傳染病的考驗。

既不痛苦也不爽,一次次希望變失望,最終自托於無為,口頭禪就是眾生歡喜就好,嘴上帶著麻木的微笑。

機會一直都在的,所有給人以希望的雞湯、成功學,或者新式的雞湯變種都不是在這種所謂的佛系中賺錢利潤?


我覺得所謂佛系的到來並不意味著低慾望。為什麼面對一切能說出可以都行沒關係?是不是對現在的生活丟了最開始的熱情呢?


這類人早就有,而且很多,以前沒有這詞的時候,身邊很多中年大叔就是妥妥的佛系啊。

天天推著自行車上班,手裡拎個茶水杯,愛打招呼愛笑,從來不跟誰勾心鬥角,有個自己堅持多年的小愛好外,沒啥大需求。掙得不算少,但花錢很精,全幫孩子攢著。


苦澀的失敗者:意識形態凝聚力+15% 可徵兆人口因子+2%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