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辭彙爆紅背後是否預示低慾望社會的到來?這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機會?


什麼低慾望啊,有慾望沒希望,被逼出來的。

佛系」翻譯成日語再回譯成漢語就是「廢宅」「養豚」,後期就進化成」啃老族」

記得日本經濟的黃金時代過後出來了日本出來了,所謂的「低慾望社會」是指:

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很眼熟是不是,其實我們一直再走日本社會文化進化的路子,我們不能指責這些佛系少年,長輩也別以為自己那代人牛逼,只是時代不同而已。社會科學是個很複雜的工程,論文引自佳木斯學報,多看看社科論文,少看朋友圈,一個十八線大學的社科論文也比朋友圈大V大師,能提升你的格局。

蘊含這什麼機會,就是低消費和青少年高回報性工作的爆發。最新流行的商場的單人ktv盒子和掃碼按摩椅,就是佐證,qtmd的共享經濟,怎麼沒有共享豪車,共享別墅,共享奢侈品,共享的都是中產不屑於的低端消費品,底層們都是沒上升空間逼出來的。青少年高回報性工作是什麼,學會斷句就明白了。


大概是先對未來充滿希望,再失望,再絕望,然後終於看破紅塵,無欲無求,四大皆空,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佛系青年了吧。

怎麼可能真的低慾望呢,這個詞就好像經濟學上說,某樣商品「需求不足」一樣,真的是社會需要的人少嗎?

不是的,需求不足,指的是是有需求、且有能力購買的人不足。

窮屌絲有需求也叫需求嗎?肯定不算啊。

所以,同理,換句話說,真的是低慾望嗎?

其實是,有慾望但實現不了的人太多了,只好無欲無求,四大皆空了。低慾望社會就這樣到來了。

至於蘊含著怎樣的機會?

我覺得可以進購一批佛經試試,沒準會大麥呢。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我都不知道低慾望社會這個詞兒是誰發明的。

慾望基本都實現不了,所以就叫低慾望嗎?

那行吧。


作為日吹我表示其實就是中國開始走跟日本一樣的路了

無法逃離的結局

並且中國是未富先老

日本是先富再老


不,主要是怕麻煩的人多


現在的社會不是「低慾望型社會」,而且隨著消費升級,正在邁向一個「高慾望型社會」。

好,你是佛系青年,佛系青年不要消費嗎?

「直播消災」,「直播講經」,你看嗎?

各種材質念珠,你要嗎?送人很不錯哦,方便跟人結下法緣

有機健康素食,吃嗎?

禮佛要用香吧?

佛菩薩法身精工訂做,花錢嗎?

帶經文的日用品,感不感興趣?

佛系線下活動,你來嗎?

這裡放上一個廣告或者公眾號,是不是沒有違和感?

你不要?很多人要的哦。我上面舉出來的一些例子,有的是已經存在的的。

別說「佛系新生意」,「佛系老生意」就不知道賺了多少錢了。


這個問題想問的其實是,「階級固化後如何發財」么?


網上一邊自黑、標榜無欲無求,現實生活中哪個不是削尖了腦袋往上擠。佛系這種話能信嗎。


自嘲的高階包裝方式而已。

自嘲是變相的疏解壓力的方式,類似阿Q的「精神勝利法」。

六七年前,個個自稱「屌絲」;

兩三年前,大家抱團融入到「喪文化」的懷抱;

現在大家紛紛皈依「佛系」家族。

當70後的保溫杯、80後的育兒焦慮被90後鋪天蓋地的脫髮離婚出家破產陽痿絕經等蓋過風頭時,這三代同堂的中青年終於達成了認同和理解,同時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佛海無邊,回頭是岸。我拿著「行、好 、都可以 」的船票,準備登上你的客船。

看似無常心的淡然,實則是青春夢想燃燒後的灰燼,是碰壁後放棄對命運的抗爭,是聽天由命的無奈和失落。

我佛慈悲,刀槍不入。管你是玫瑰,還是大炮,我自巋然不動。


低慾望的社會?不可能!

當各種營銷號漫天吹捧女孩子要對自己好一點,消費水平要好一點,你覺得慾望能低得下來?

我認為,這個回答可以借用《破產姐妹》Max的一句台詞。

佛系,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新招數。

順便把自己的懶惰體現的更加高大上??


這不是低慾望社會,這是掩飾慾望的社會。


我覺得這張圖能用到死


相比死宅,我真的比較喜歡佛系這個心理安慰了。

希望大家不要來戳破了。

生活已經很辛苦了。


不是低慾望而是慾望逐漸轉變成虛無的過程,對於物質來說基本的生存物質是不缺的,缺的是更加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在追求更加豐富的物質生活中卻發現努力所消耗的精力和意志遠遠無法通過物質來得到補充,這樣就自然失去追逐的內在動力而自身意志也應消耗過多而處於一個低潮的平靜期,從而更多的處於被動的狀態。


90後是互聯網常駐居民,是一個更善於運用網路語言,或自黑、或嘲諷,嘻嘻哈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的群體。你以為他們從不走心?實則他們心裡都有數,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不是,倒是說明新媒體的目標受眾是小資產階級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