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導致日本國內泡沫經濟的合理解釋是什麼?

日元升值,國外遊資肯定買入日元,如果日本不超發貨幣的話,遊資不就不能兌換成日元,也就無法進入到日本國內,造成股市、樓市的泡沫,最終也就不會產生泡沫了。

但事實是產生了嚴重的泡沫,為什麼。


日元升值以後對日本的出口有一定的實質性打壓效應。1986年日元基本完成升值過程,1988年升到1985年的兩倍。1986、1987兩年日本對美的出口增速已經開始回落,從1988年開始美日貿易逆差迅速減小。

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data/EXJPUS.txt

http://www.census.gov/foreign-trade/balance/c5880.html#1985

日本對世界其它國家的出口也受到壓制,資金迴流到日本股市和其它投資品,進一步抬高了本就虛浮的投資品價格。例如我們從日經指數可以看出來:

【日經指數:1984年收於11543點;1987年收於21564點;1984——1987三年漲幅接近100%,原屬正常「慢牛」。然而,隨後兩年的持續暴漲則已過頭,每年差不多上漲一萬點,實屬「瘋牛」。1988 年收於30159點;1989 年收於38915點的歷史最高記錄。】

http://blog.eastmoney.com/pension/blog_275699.html

1987年到1989年的日經指數差,反映在股市資金面上的數額,排除境外進場資金,大約同外貿實際數額與不升值情況下預期增長的差額近似。


對日元形成未來大幅升值的一致預期之後,有便宜不佔王八蛋。各方資本都會快速進入日本,尋求套利機會。最簡單的方式是,增持日本資產,坐等升值套現。資本快速湧入造成了資產快速升值,國內資本也參與其中,並通過各類資本槓桿,在資本的狂歡中,形成資產泡沫。


推薦閱讀:

通脹之後我們將面對什麼?
做交易必讀:在泡沫之中,如何生存?在泡沫之後,會留下什麼?
區塊鏈:第一個高(泡)峰(沫)後,要邁幾道坎?| 區塊鏈

TAG:經濟 | 日本經濟 | 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