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爭》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對《我的戰爭》本不是特別關注,多年來在主旋律電影連番轟炸下,我對此類電影很難抱太大的期待。
但是當看到電影的一版海報時,我決定放下成見,去電影院看點映。
海報里,紅色的影調下劉燁在人群中回頭,他們即將奔赴他鄉,保家衛國,生死未知。
我看的不是無生機的群像,而是活生生的個體,有血有肉,會死,所以讓人悸動。
中國以往的主旋律電影往往重視的是政治性的宣傳,強調的是集體主義,忽視個體的自我存在。
重視個體並不意味著「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個體的生命關懷,回到人性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導演彭順編劇劉恆和主演劉燁。
彭順,香港導演,拿下過多個國際性的大獎,作品以恐怖片和犯罪片見長,這裡我們自動忽略《宅女偵探桂香》。
本片的編劇是劉恆老師,中國第一編劇,他的《伏羲伏羲》《黑的雪》改編電影質量頗高。最關鍵的是《集結號》《金陵十三釵》的編劇也是他,而劇本以巴金的《團圓》為藍本,所以劇情方面不用太擔心。
劉燁演技不用說,同期上映的《追兇者也》讓他拿到了金爵獎影帝,同時他也是多個國際大獎傍身。
從這三個方面來看,《我的戰爭》本身已經具備了成為好的電影作品的潛質,但是具體表現怎麼樣,咱們下面見分曉。
接下來進入正題,會有劇透,還沒看的可以看了再回來看這篇影評。
首先這是一部紀念抗美援朝的主旋律電影,「主旋律」導致這部電影很難脫離此類影片的共同問題。所以看慣了《太極旗飄揚》《登陸之日》《拯救大兵瑞恩》《狂怒》這類型電影的你,最好放低期待值。
當然你所期待的這裡面也有,雖然不是很多。
我一直認為我們需要「主旋律」電影,只是目前市場此類作品完成度還不是很高,佳作不多屈指可數。
那麼問題來了,《我的戰爭》是不是佳作呢?
顯然不是,但是它要比《百團大戰》好太多,所以我推薦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主旋律電影的弊病,因為有那麼一群人,曾在異鄉拋頭顱灑熱血,他們需要被人們銘記。
電影第一場戲將人物一一進行了交代,九連連長孫北川,好兄弟張洛東,二人共同喜歡的孟三夏,還有黃志忠飾演的老爹。
在這場戲裡讓人覺得跳脫的是張洛東的「跑酷」行為,實在是有些兒戲。這明顯是為了之後與孟三夏感情線做鋪墊,但是手法並不高明,這個問題體現在電影之後所有的文戲中。
在戰爭片里可以將愛情和親情添加進來,但人物情感表現如何做到「潤物細無聲」,不讓人覺得扭捏造作刻意煽情,就很不容易了。
江面大橋遭遇戰,五里亭攻堅戰,小鎮突圍戰,537高地爭奪戰,第一場戲之後整部電影一直處於爆炸和作戰狀態。戰爭場面拍攝有值得稱道的地方,爆炸特效水平已經達到了要求,遇到地雷埋伏時的那段平行剪輯,慢動作回放,以及戰爭打響的突然性,營造出了戰爭的殘酷性。
在戰爭場面的拍攝上也可以看出,導演畢竟是拍「小房間」鬼片出來的,對戰爭大場面調度把控明顯心有餘而力不足。
觀影過程中明顯感覺有些彆扭,戰爭節奏較快的的時候,快速剪輯掩蓋了這些問題。但是五里亭攻堅戰之初,節奏一慢下來,鏡頭的剪輯就顯得刻意生硬,而且看半天我愣是搞不清人物的空間位置。
剪輯問題還體現在主觀鏡頭的插入上,剪得毫無技巧,感覺像是剪輯的時候將主觀鏡頭隨便剪進去一樣。
小鎮突圍戰中老爹死的那場戲應該是全戲最好的片段,他哼唱的那首四川的歌謠,聽得人頭皮發麻。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最期待的東西,那就是人作為個體而存在,他是活生生的人,不需要特別的情節設置,只需一首歌就讓人落淚,這個形象就立起來了。
反之,女兵扔手榴彈時刻意營造出來的「唯美畫風」,反而是落了下乘。包括最後孟三夏親吻死去的孫北川,張洛東背著連長攻堅戰,車站相擁,刻意煽情了。
最後聊聊劉燁飾演的孫北川這個形象,沒有達到我原先的期待值,在他身上找不到海報中看到的感覺,這可以說是無比的遺憾。
孫北川無疑是非常政治正確的主人公,他有著軍人的一面也有男人的一面,但就是缺了點什麼,就是那麼一丁點「軟弱」。
我不敢說真實,因為作為歷史塵封的過去,我不曾去窺探,這個人物真實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不細聊了,點到即止。
對電影做個總結,評分的話我打及格分,推薦所有人去觀看。
對電影的評價只是針對於導演的技法和電影本身,並不針對於歷史事件本身,也希望觀影的人們不要將二者混同。
畢竟,那些人是我們的袍澤弟兄,他們的離去已經足夠沉重了。
推薦閱讀:
※還好有懶萌!否則《南極之戀》虐身虐心虐骨哇
※杜志國:我有一個好兒子
※《菲洛梅娜》是怎樣一部電影?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青禾男高》!
※《紅海行動》海清用生命詮釋「戲比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