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東方快車謀殺案』評價遠不如預期?
作為阿加莎的經典推理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是被很多粉絲抱有期待的,尤其是還有諸多明星演員坐鎮:
出演了《敦刻爾克》的「波頓指揮官」;
出演了《加勒比海盜》系列的「傑克船長」;
出演了《星球大戰》的「蕾伊」;
出演了《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的「Miss Avocet」;
出演了《麥田裡的反叛者》的「Claire Douglas」;
出演了《灰姑娘》的「國王」;
出演了《哥譚》的「Ian Hargrove」;
出演了《達芬奇的惡魔》的「Giulino Medici」;
出演了《蜘蛛俠》的「綠魔」。
但是……(原諒我這麼早就到了轉折)波洛不再是波洛;德普演的是死者;而所有的「嫌疑人」很意外的一上火車就互相熟稔起來。沒有過渡,沒有推理,一連串的突發事件最終快速將案件推向了高潮,也一一印證了前面看起來明顯是鋪墊的「鋪墊們」:
波洛彷彿對天述說的死板的台詞——這個世界非黑即白,沒有中間地帶;
Mary和醫生在前往火車站的船上的那句彷彿要告訴全世界快來懷疑我們的台詞——這次做完就收手;
上火車前,在站台上德普的僕人和秘書的明顯不是暗語的黑話——都準備妥當了;
……
因為這些「刻意」的細節,讓即便是沒有看過阿加莎原著的觀眾都輕易猜到了,「這夥人都是因為某個目的而聚集在了一起」。一部知道了真相和結局的懸疑推理影片,少掉了一半的樂趣。作為導演,布拉納將這部影片拍成了話劇,很多地方故意浮誇;很多地方不加修飾;很多地方突兀呈現……導演了一場戲中影。而他本人,也不知為了何種目的,完全改編了小說中波洛的形象,上演了「福爾摩斯派」的波洛,而且是……彷如神助,沒有推理過程的福爾摩斯。
故事已經這樣了,那麼,唯一還能找點兒票價回饋的就是音樂、畫面了。不得不說,雪山場景布置的很壯觀,白雪皚皚下的劇情發展也很扣人心弦,雖然沒有寒風暴雪中列車頂部的打鬥,但是就幾節車廂長廊這麼狹小的施展拳腳的場景內,把人物的設定都表達的淋漓盡致。這也是為什麼不得不稱讚各位明星演員的演戲功底的地方。
還有就是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這時候的蒸汽式列車,復古的站台,英倫的裝束,貴族的各種禮儀,都能讓觀眾感受到有別於現代社會的莊重。比如餐廳車廂中各種杯盤拜訪的位置和精度都要靠尺子衡量,這或許也是為了映照影片開頭波洛對一致性、對稱性的苛刻要求,或許也是一種對結局的諷刺;比如波洛對狄更斯小說的痴迷;比如大量的對種族的偏見……有些問題或許是至今都還沉澱在浮誇社會表層底下的,比如尚存的紳士禮儀,比如心底的種族偏見。影片儘管就劇情來說,讓阿加莎的粉絲們都不滿意,但是排開原著不論,上述這些細節,還是能引發普通觀眾對現代社會的一些思考的。
總的來說,作為一名導演,這部戲「演」的很真,如果是換一個場景,比如不是看電影,而是看舞台劇,那麼想必會成功的多;而現在,我想,遠不會有「好評如潮」 這種現象發生了。
推薦閱讀:
※對比哈利波特原著,其改編電影是不是很失敗?
※這幾部科幻大片你都沒看?那你2017年真白過了!
※《台劇網》里有哪些台劇?
※《步履不停》這部電影表達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