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丘吉爾?《至暗時刻》是一部對得起丘吉爾的趣味傳記

《至暗時刻》2017年公映中國大陸,受到廣泛好評。期間影片獲得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同時被提名的有《敦刻爾克》,《至暗時刻》對丘吉爾的刻畫真實且有趣,不出意外的話加里奧德曼飾演的丘吉爾,將會在3月2日的奧斯卡上奪冠。電影公映後世人對丘吉爾的討論又成焦點,除此之外對加里奧德曼的關注升溫,大的熱點被講的很透徹,因此我想在這篇文章中分享我所認為的有趣和真實。

第一:有趣的細節成就了《至暗時刻》中丘吉爾飽滿的形象

好的文學小說中總有叫人驚訝的細節描述,《至暗時刻》在細節的運用絕對至關重要。丘吉爾在整個西方世界是偉人,在中國也是被許多人崇拜的歷史偶像,對於丘吉爾的事迹人人心知肚明。越是人們熟知的東西就越難做,拍一部丘吉爾的傳記更是個難題。人們去看《至暗時刻》並不在於了解這段歷史,也無意於接受被丘吉爾的一生,而是想去感受丘吉爾其人,直白的講就是想親身驗證一個偉人的氣質。顯然觀眾的好評印證了觀眾看到了想看的東西,那究竟觀眾是如何在125分鐘的時間裡真實感受到銀幕人物的?我認為是幾個看似無意的細節。

吸雪茄、和威士忌,這些臭毛病當然算細節,但已近被討論爛了。我還注意到一個情節細節和一個鏡頭剪輯細節:

1、情節上的細節:丘吉爾搭乘地鐵去詢問民眾的意見,各色成年人堅決表示Never!這時畫面中先進入一個小女孩的聲音Never!隨後剪輯給出一個小女孩本來勇敢、但看到丘吉爾的眼神投向她時露出一點恐懼,隨後丘吉爾坐到小姑娘身邊回應一個微笑。當然歷史上大概沒有這樣的情節,但作為傳記電影這個很重要。觀眾看到一個首相如此親密的對待平民小姑娘,觀眾的心也會變得和小姑娘一樣不由的信任和崇拜丘吉爾。這是真正的電影語言,細節塑造。

2、攝像和剪輯的細節:一方面是,正片的第一組鏡頭中,整個會議大廳充滿嘈雜和喧囂,人們正在趕主張和談的張伯倫下台,儘管極力的高呼:肅靜!但喧囂沒有停。我們看到的畫面是一個上帝視角,從攝像的角度看時垂直俯拍。就好像上帝在看著一切,上帝是神、是一種迷信上的自然力量,雖然人們都在信仰上帝,但是誰也不知道上帝偏向誰。當時的英國管理層的無助的,迷茫的,動搖的現實,被這樣一種攝像奇妙的表現了出來,作為普通觀眾肯定不會知道俯拍意味著什麼,但俯拍的效果肯定是奏效了的。另一方面是,影片的最後一組鏡頭,同樣是那個會議大廳,但時局變了,人心也變了。這時候丘吉爾是首相,人們一致且滿是鬥志的要和希特勒的納粹勢力血戰到底。攝像的方式變了,上帝視角消失,而是丘吉爾的視角。偉人在兩組鏡頭中被呈現,這是細節的力量,是一部好電影應該做到的。

第二:真實的敘事避免了偉人等同於神的歷史錯誤

知識很落後,愚民政策橫行肆虐的時代,人民對偉人的認識就是神,因為偉人可以拯救一切。譬如中國古代的皇帝被稱為天子,不管國家發生怎樣的災禍和侵略,人民把所有的希望寄託給天子,認定神可以拯救一切。《至暗時刻》很好的注意到了偉人不是神這樣一種錯誤,用真實去刻畫了丘吉爾。讓觀眾明白了一個道理:偉人不過是堅信了真善美,他們或許本質怯懦、易怒、盲從,像個肥胖的豬(希特勒曾這個講丘吉爾),但偉人堅守了正義,這很重要。

敦刻爾克的40萬英美大軍被圍困,究竟要不要去救,丘吉爾臨危受難本是個替罪羊卻帶領英國人民走向了勝利,是《至暗時刻》的核心演繹。要想真實的感受這種表達,觀影者最好能最大限度的忘記這段歷史!當首相在眾人心中就是個擺設,但丘吉爾卻是認真的。初次戰時內閣會議上張伯倫為代表的和談派被丘吉爾徹底否定,但是事實是歐洲一部分有歷史的國家被希特勒洗劫,按照這種速度英國也會被征服。但丘吉爾卻極力主站,甚至白白葬送了4000駐軍。不去想歷史,我是感受到了丘吉爾那種自大和不為人民考慮的殘忍。這就是真實,電影沒有刻意的去表達張伯倫為代表的談和派的醜陋和怯懦,而是真實的表現了丘吉爾的盲目自大。另外,整個敘事的過程想必每一位觀眾都十分清晰,我不再贅述。

整體來講這是一部對丘吉爾形象塑造完滿的傳記片,但即便你不喜歡傳記,也可以去看看這部並不枯燥反而有趣的電影。

我是影評匠,專註於電影評論和推薦,喜歡電影別錯過我。

推薦閱讀:

TAG:至暗時刻電影 | 丘吉爾 | 每周影評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