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公司的「星鏈」計劃分析和猜測

01 SpaceX公司老闆埃隆.馬斯克簡介

全球知名科技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又出名了,刷爆了全球媒體。

他的SpaceX公司在2018年2月22日將太空「星鏈」計劃首批測試衛星送入了太空。這個太空「星鏈」計劃,預計將由1.2萬顆衛星組成的網鏈為地球人提供全覆蓋無死角的互聯網服務。據媒體報道,其1.2萬顆衛星的發射量是有史以來地球所有發射衛星數量的2倍、大約現役衛星數量的10倍。

不熟悉他的人,此刻一定會覺得這傢伙是個瘋子,在胡言亂語。於是我就去網上搜索了一番,發現,他還真有可能幹成這件事兒。

2012年5月31日,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並返回地球,開創了太空運載私人運營時代。埃隆.馬斯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後世界上掌握航天器發射回收技術的第四個。前三名都是世界性大國,而第四名卻是一個自然人——埃隆.馬斯克。

這已足夠證明馬斯克的太空科技實力了。2018年2月7日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成功發射,並成功完成兩枚一級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更是濃墨重彩地把馬斯克烙印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天空中。

太空「星鏈」計劃顯然並非空談。

02 全球化、市場和互聯網

此時,一連串問題突然躍上心頭:為什麼一個人可以干成與大國比肩的大事兒呢?這僅僅是科技創新的功勞嗎?西方發達國家的喬布斯、馬斯克,中國的馬雲、馬化騰,為什麼這樣的人物在以往很難出現呢?

思來想去,我覺得這些貌似外星人的人類翹楚,其出現是「時勢造英雄」的產物。全球化、市場經濟和互聯網三大因素的疊加效應成就了這些既有奇思妙想又勇於實踐的大無畏市場經濟弄潮兒。

要素資源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斷跨越國界、地界、行政藩籬滲透流動,市場經濟為要素流動暢通了規則、溝渠,互聯網使得要素被發現、要素流動和交易的成本不斷走低,三箭齊發下,奇思妙想的人比以往更容易得到資金的支持、興趣一致者的關注和幫扶,使得其想法比有史以來任何一個時代更容易在不斷試錯和實踐中贏得成功。

馬斯克就是這種環境下的幸運兒。異想天開發射火箭,在市場中融資成功,但發射三次失敗差點破產,最後背水一戰的成功才挽救了他和他的企業。

有想法——立即行動——在全球範圍內招募人才——在市場中融資——勇於實踐不怕失敗——成功的幸運兒,這就是馬斯克的坎坷成功路。我們不抹除馬斯克這類人身上的優點,比如樂觀、行動力強、冒險和創新等等,但離開大的時代背景,同樣的人也許只能幹點其他的事兒,而不是自己開公司發射宇宙飛船、自己發射衛星組建互聯網衛星「星鏈」這樣的大事兒。比如,馬斯克如果出生於恐龍時代,大概也只能東奔西跑尋覓食物、與各種猛獸智人玩躲貓貓的生死遊戲了,能坐下來數星星的日子估計都沒有,更遑論玩互聯網衛星了。

大的時代背景、人類文明的積澱,是馬斯克這類人能夠異軍突起、笑傲人類的大前提。如牛頓所言,大家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知道這一點,用好這一點,用好這個時代賜予的創新利器——全球化、市場和互聯網,無論個人還是政府、企業,即便無法達到外星人等的高度,也會有一番大作為的。

03 「星鏈」想幹嘛?

聊了這麼久,該回歸正題,去分析一下馬斯克先生的「星鏈」計划了。

在地球三百多公里到一千多公里的上空放1.2萬顆小型衛星,為地球上據說還未能使用互聯網的39億人提供高質量的網路服務,毫無疑問是一個偉大的夢想。而且按照之前的分析,這個偉大的夢想還有可能實現。

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個問題,即便想做偉大的人,為全人類提供無差別、無死角、全覆蓋的互聯網服務,考慮到成本、安全、效果等綜合因素,真的需要一萬多顆衛星嗎?一千顆不可以嗎?

第二個問題,關於向全球人類提供互聯網服務的想法並非馬斯克同志一人,據說臉譜的扎克伯格、國內的一些企業也想過,也有一些創新的思路和實踐,比如使用廉價的太陽能電板無人飛機,一飛好多年、無污染、易回收、成本低,實在是高成本互聯網衛星的市場競爭強敵。我相信馬斯克這樣的人應該是知道這些消息、設備甚至技術細節的。那麼,有廉價替代方案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他為什麼還要搞一個100億美元的太空互聯網衛星計劃呢?

客觀講,這第一個、第二個問題,我這個問題的提出者是無法回答的。而且這兩個問題很明顯是「地球本位觀」下的思考,並未能站在太空角度思考。

要知道,馬斯克的計劃是太空「星鏈」計劃,不是地球「星鏈」計劃。也許我從一開始,或者說媒體報道從一開始就把這件事兒「先入為主」地想錯了。

一個商人,一個已經擁有太空飛船為美國NASA提供國際空間站物資補給服務的商人,儘管還在造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汽車,但從其開辦提取人腦記憶等未來企業的作派看,馬斯克在為地球人類提供服務的同時,真正在意的是深邃的太空。

馬斯克的太空「星鏈」計劃意在太空,而非僅僅為地球人提供互聯網服務。

依託地球和上萬衛星在地球上空組建的「星鏈」,馬斯克在太空探索方面顯然是在下一步很大的棋。

04 馬斯克身份猜測

從網路上能夠收集到的馬斯克背景信息看,馬斯克無疑是人類的開拓者和先行者。他嚮往的領域清潔能源(特斯拉電動汽車獨立製造商)、太空(龍飛船和火箭發射回收技術)、人機交互(人工智慧和生物科學),都是這個時代人類的前沿科技領域。

就太空而言,這個比哥倫布「地理大發現」還要神秘和廣袤浩翰的領域,一直亘古長存,也在人類眼中亘古神秘。劉慈欣等為代表的科幻作家能夠寫出《三體》等膾炙人口的暢銷小說,除了寫的好之外,關鍵一點還在於人們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

馬斯克,這樣的人,到底是地球人類的傑出天才,還是外星文明派來的棋子呢?是地球人才嗅到了未來危機而提前搞顛覆創新,還是外星人棋子在為外星人突然降臨作準備呢?

我茫然無知。

從讓我感覺到現代社會加速前進的兩個時間點看,喬布斯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與馬斯克即將開創的衛星互聯網時代,無論出發點是什麼,都在事實上擴大了人類互聯網使用的時空範圍,可以在更大時間、空間範圍內為人類提供低成本的信息服務。

馬斯克是不是外星人沒辦法判斷,但循著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和諸多技術創新方向,當「星鏈」這樣的太空基礎設施出現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地球與太空的距離正被人為拉近。最直接的一點,衛星數據傳輸到地面的延遲問題會得到極大改善,人類利用太空衛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率、效益會得到大幅提升。太空經濟開始初現端倪。

總體看,伴隨波音、OneWeb、Telesat、Space Norway和中國航天相關企業等公司都推出類似計劃,進入太空商業市場,一個圍繞太空布局衛星、國際空間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和利用衛星大數據的太空經濟時代即將來臨。

地球人積累了7 萬多年,似乎終於可以臨門一腳邁步、遨遊太空了。而馬斯克,就是一個卯足勁、企圖用「星鏈」為人類大腳丫子加速,讓它更快開拓太空的腦洞大開者、人類先行者。

我猜馬斯克是地球人,你呢?

(完結)

封面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TAG:伊隆·馬斯克ElonMusk | 人造衛星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