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時間之間

▲著名的《五百強盜成佛圖》摹本,近期剛剛作為《千里江山圖》青綠山水起源依據,同於故宮展出,熱心觀眾玩笑解讀。

而作為西魏因緣故事重要壁畫,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古印度摩迦陀國有五百個強盜,攔路搶劫,濫殺無辜。波斯國王派兵征剿,強盜戰敗,國王處以酷刑,剜眼、割鼻、削耳,放逐荒野。

佛聽說後憐憫他們,給強盜們施法,吹雪山香葯入強盜們的盲眼內,使五百強盜眼睛復明,身體康復,眼睛復明後的強盜們立見佛陀,求佛說法後,剃度出家,隱居在荒蕪人煙、野獸出沒的山林中,潛心修行,成無上正覺而登佛國。

該故事出自《大般涅槃經·梵行品》、《報恩經》等,在敦煌石窟中僅有兩幅,繪於第285窟和第296窟。北魏第285窟《五百強盜成佛因緣》,在同一題材中年代最早,畫面構圖也最完美,該組畫共有八個場景,從激烈的戰鬥開始,到強盜戰敗被官兵俘虜、受刑、出家等結束,整個畫面由動到靜,充分地體現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教思想。

敦煌壁畫 橫跨魏晉、隋、唐、五代、北宋等十六個時代,在時間之間通過佛與人關係的描繪,記載了人們對美的嚮往與精神寄託,為社會史、經濟史、思想史留存寶貴資料,其精湛技藝與文化意義,對美術史是極為珍貴的存在,深遠影響後世,任何個人站在這般浩繁的藝術長河岸邊,都不禁俯身,頂禮,張大千即為其中之一。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張大千為期近三年的敦煌之行堪稱他藝術生涯中最值得研究的藝術轉折點,研習敦煌壁畫,使他梳理了傳統人物畫尤其宗教畫的繪畫流程,並重新研究了從魏晉到五代、唐宋的宗教畫的繪畫特點。

從歷史的縱向跨度上來看,敦煌石窟歷經千年,風格受不同的歷史因素影響。魏晉南北朝時,佛教東漸。北魏前期之前,敦煌壁畫有著明顯的印度、西域痕迹。到了北魏中後期,受顧愷之、陸探微「秀骨清像」式畫風影響,人物造型開始形成眉目開朗、面貌清秀的瀟洒飄逸畫風。隋代是佛教思想的過渡時期,也是畫風的演變階段。唐代敦煌壁畫走向鼎盛時期,已具漢民族文化特色,姿態舒擴,氣質雍容,比例適度,神態凝練,體格豐滿,一如唐王朝積極上升的氣象而彌散出的勃勃生氣。

敦煌畫家吸收了西域印度繪畫的寫實手法,直接受龜茲壁畫繪畫風格的影響,壁畫中的人物,特別是菩薩,比較重視人物形體的比例和結構,人物比例適中,結構合理,姿態優美,手式纖巧,真實地表現了人體美。敦煌壁畫中的暈染法創造了既表現人物面部色澤,又富有立體感的新暈染法,此法至唐而臻於完備。

張大千臨摹的敦煌壁畫,使得古代壁畫的繪製方法重新得到了解讀。敦煌風格的畫作也是張大千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作品,例如《釋迦文佛像》,即為張大千先生敦煌歸來後創作的漢唐壁畫風格的工筆重彩之作。

張大千 釋迦文佛像

設色紙本 立軸

甲申 (1944 年) 作

尺寸:116 × 58 cm

款識:甲申冬日,敬橅漠高窟初唐畫釋迦文佛一區,為乃仁吾兄永充供養。大千弟張爰。

印鑒:張爰之印、大千、除一切苦厄

細究張大千運用其中的紋飾元素,可窺敦煌一斑。敦煌壁畫留下了不計其數、精美絕倫的彩繪圖案,是古代敦煌藝術家集體智慧的結晶。圖案一般有著特定的形式和內容,其最大的特點便是造型簡潔鮮明,發展到後期,幾乎所有紋飾,構成元素、造型都形成了相應的程式,於是每種圖案都能找到文化於審美之上的闡釋。

植物紋,是敦煌壁畫中常見的圖案形式,如大千運用的蓮荷紋,是出現頻率極高的紋樣,變化多樣。蓮花是佛教特有的象徵意象,據佛經故事記載,佛祖出生時池中開滿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佛教常用其象徵純潔、高尚、吉祥、神聖、凈土。

幾何紋,也在敦煌壁畫中大量運用,多數以圓形、三角形等為基本形,主要用於邊飾圖案中,各種抽象的點、線、面可組成多樣豐富的圖案,形象、達意,確為一種高度創造。

「幾何形不是別的,它也像遠在有人類以前就在自然界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線條、表面和軀體,或是它們組合的自然特性 」

—— 恩格斯

天象紋,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其中雲紋最具傳統文化氣質與審美,流動迴轉,生生不息,隋唐以後,社會安定,文化交流頻繁,這時期的雲紋呈現出雍容華貴、雄渾博大的風格。同朵雲紋相比,如意紋更具抽象性,一般由兩個內旋勾圈形和一條或圓滑流暢或停頓轉折的波形曲線聯結而成,形式感強。

用色方面嚴格遵守佛家色彩觀,分五色,並有正色、間色之分。「青、黃、赤、白、黑,五方正色也。碧、紅、紫、綠、硫磺,五方見色也」。五色為五智、五法的象徵,佛教藝術中色彩運用大膽、鮮明、濃重,視覺效果強烈。

而畫面設色往往取決於主題和內容的需要,具有象徵意味,例如金色往往意味著高貴莊嚴,多用之佛與菩薩衣飾,深黑或是深褐色擁有悲壯、陰暗的色彩意味,增添攝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紅色常用於表達華貴圓滿,襯托輝煌大氣的神聖宗教氣氛。

此畫中他大量運用了礦物重彩顏色,尤其是硃砂、石綠、石青、石黃等寶石色的大量運用,更為畫面增添了一種莊嚴神秘的宗教色彩,正是這些色相鮮明,性質穩定的礦物質顏料,為此畫傳承的品質保證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敦煌壁畫依內容主題維度可分為佛像畫、經變畫、神話題材畫、故事畫、裝飾畫等,其中佛像畫為最主要的部分,三世佛、七世佛、釋迦等各種佛像,文殊、普賢、觀音等各種菩薩, 繪作為信眾供養,張大千此幅漢唐壁畫風格之作亦是此功。

此畫的上款人「乃仁吾兄」即是何仁,四川西充縣人,畢業於法國巴黎市政人才學校,曾任上海模範工廠總務處處長,重慶惠民工廠管理處處長。1950年受周恩來委託,遵照中共中央指導,在香港作了大量工作,成功地與盧作孚商談回歸大陸,為中國最大最重要的實業公司之一民生公司回歸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何仁先生的兒子何冰後來回憶其父親時曾說過:「父親何仁生前與盧作孚、周恩來、張瀾、張大千等均有交往……」《(舊文新讀之二)手寫文稿署名之迷—「民生公司史」之兩個版本》,史料記載盧作孚與張大千也交誼深厚,於是張大千一片虔心化作筆端,為同鄉何仁贈作此畫,含保佑眾生之意。

▼ 推薦拍品 ▼

張大千 秋山林屋

設色紙本 鏡片

尺寸:127.5 × 64.5 cm

估價:RMB 8,500,000 - 12,000,000

謝稚柳題識:此蜀人張大千所寫秋山林屋圖,為其五十前用意之筆,久失款識,丁巳秋來北京,淺予同志出示屬題。稚柳。鈐印:壯暮、稚柳

鑒藏印:淺予藏畫

說明:葉淺予舊藏。

出版:

1. 《張大千畫選》,P1,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5月。此書有七次版次。

2. 《張大千畫選》圖37,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5月。

張大千 賦梅圖

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03.5 × 40.5 cm

估價:RMB 800,000 - 1,000,000

款識:瓊佩孤山影,林逋最有情。冰壺年事盡,寒泚月痕明。鶴口清如雪,梅根玉斲英。新愁綰詩句,埋夢為尋盟。丁亥五月,擬松雪翁筆為賦梅圖。蜀郡張大千爰。

印鑒:張爰、大千居士

張大千 赤壁圖

設色紙本 立軸

甲戌(1934 年)作

尺寸:116 × 43 cm

估價:RMB 600,000 - 800,000

說明:

1. 「柳溪」即為李家駒(1871-1938),漢軍正黃旗人,字柳溪,光緒進士,授翰林,曾任京師大學堂總監。1907年為駐日公使,1914年任參政院參政。曹汝霖在回憶錄中對其評價甚高。

2. 上海博物館入庫參考品編號567787.

著錄:

《張大千年譜》72頁,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12月。由此可知,《赤壁圖》用紙為乾隆內庫紙。

吳昌碩 富貴堅固

設色紙本 屏軸

丙辰(1916 年)作

尺寸:141 × 49 cm

估價:RMB 600,000 - 800,000

款識:

1. 寶盤紅玉生樓台。潤田先生屬。丙辰春,吳昌碩。

2. 一品名花得春最早,千年奇石經歷劫不老,既大富貴亦長壽考。老缶。

印鑒:

吳俊之印、吳昌石、俊卿之印、昌碩、系臂琅玕虎魄龍

吳湖帆 水繪庵填詞圖卷

庚寅(1950)年作

設色紙本 手卷

尺寸:32 × 166.5 cm

估價:RMB 3,300,000 - 5,000,000

題識:鶴亭世丈雅命,庚寅春日,吳湖帆。

鈐印:倩盦畫記、吳帶當風

說明:

1. 「鶴亭」即冒廣生。冒廣生(1873—1959),字鶴亭,號疚齋,江蘇如皋人,因出生於廣州而得名,我國近代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冒氏為如皋大族,書香門第,冒辟疆是其祖輩。1889年他歷縣、州、院三試皆列第一,1894年被錄取為舉人,擔任刑部及農工部郎中。民國年間,歷任農商部全國經濟調查會會長、江浙等地海關監督。抗戰勝利後任中山大學教授、南京國史館纂修。新中國成立後,陳毅市長特地聘任他為上海市文管會特約顧問。著作有《小三吾亭詩文集》、《疚齋詞論》、《冒鶴亭詩歌曲論著述》、《四聲鉤陳》、《蒙古源流年表》等等。

2. 朵雲軒2010年春拍拍品。

吳湖帆 篆書

紙本 屏軸

庚午(1930)年作

尺寸:111.5 × 56 cm

估價:RMB 80,000 - 120,000

款識:齊太宰歸父殘盤字金文中至奇者。庚午八月,吳湖帆臨。

印鑒:四歐堂印

齊白石 蝴蝶

設色紙本 鏡片

尺寸:34 × 101.5 cm

估價:RMB 600,000 - 800,000

款識:先文女士雅屬。白石齊璜。

印鑒:白石翁

齊白石 荷花鴛鴦

設色紙本 鏡片

尺寸:34 × 101 cm

估價:RMB 600,000 - 800,000

款識:先文賢侄女清正。白石。

印鑒:白石翁

王震 無量壽佛

設色紙本 鏡片

尺寸:107.5 × 50 cm

估價:RMB 60,000 - 80,000

款識:無量壽佛。幼臨仁兄屬畫,王震。

印鑒:王震之印、一亭

王震 教子圖

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53 × 42 cm

估價:RMB 60,000 - 80,000

款識:廬陵賢母仰滎陽,教子成名邦國光。回憶當年曾畫荻,授經辛苦備親嘗。介石老兄屬寫,戊辰冬仲,白龍山人。

印鑒:王震長壽、一亭日利、白龍山人

陸儼少 四明山色

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90.5 × 48.5 cm

估價:RMB 400,000 - 550,000

款識:近去四明山,嵐容川色得攬勝概,歸作此圖以當紀游。壬戌五月,陸儼少。

印鑒:嘉定、儼少、宛若、晚晴軒、壬戌七十四歲

吳冠中 水田

設色紙本 鏡片

尺寸:68.5 × 137.5 cm

估價:RMB 3,000,000 - 4,000,000

款識:吳冠中。

印鑒:冠中寫生、八十年代

徐悲鴻 貓戲圖

設色紙本 立軸

尺寸:130.5 × 56 cm

估價:RMB 1,800,000 - 2,800,000

說明:香港何指南先生舊藏。何指南(1908-1953)為廣東順德人。早年於香港皇后大道中從事顏料批發。何氏嗜好收藏中國書畫,以研究書畫為樂。

時間有無數系列,背離的、匯合的和平行的時間織成一張不斷增長、錯綜複雜的網。由互相靠攏、分歧、交錯,或者永遠互不干擾的時間織成的網路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

—— 博爾赫斯

weixin.qq.com/r/0jiiui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當代藝術和古典風格的混搭
魯迅 | 我其實是一個藝術家
我有紋身,我就不正經?
義大利留學·西方藝術史時間軸
關於昨晚「盜版觀影」文章致歉聲明。

TAG:拍賣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