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推半就:信仰、國家與越南春節
轉載自澎湃新聞(一篇我人類學女朋友的小科普文)
「春節」是東亞幾個國家一年之中最為重大,最具公眾認同感、儀式感、最為歡騰的公共節慶。越南是少數幾個使用農曆、慶祝春節(越南語為T?t)的國家之一,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歷史、民族生態等,越南受中國儒家文化、宗教涵化。那麼,越南人是如何歡度春節的?有哪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民間風俗?越南也有自己代表性的春晚嗎?作為民間節日的春節:神、人、鬼魂的狂歡
臘月二十三日是中國北方的小年,而這一天是越南人的「灶君節」(也稱灶王節),這一天也被稱為「除歲」。越南關於灶王節(Tao Quan)的神話傳說與中國類似:灶王作為主管一家日常生活的神靈,將在這一天騰雲駕霧,上天彙報治下一家的功過得失。灶王前腳一走,家中便無神看管,可以趁機改建一些平時不敢改動的家居陳設。掃灑庭除寓意為消除過去一年的所有不幸,亦為迎接往來生客與亡者之靈登門拜訪。在這一天,當地人除供奉灶王爺外,更要供上活鯉魚,之後放生。傳說那天鯉魚會化作騰龍,作為灶君上天時的坐騎。但此處應提醒的是:越南的廚房中同時供奉著三位灶君,相應的,越南的灶君傳說與中國的原版也有本質不同,這將會在下文提到。
與中國一樣,除夕前一周時間,越南人也要集中置辦年貨。「肥肉腌蕎紅對聯,幡旗爆竹綠棕子」。傳統越南年貨必不可少的方形年粽(方形象徵地,叫做Banh chung)和圓形糯米糕(圓形象徵天,叫做Banh giay),取天圓地方之意,象徵五穀豐登,是春節時祭祖,以及之後農曆3月10日的雄王節最重要的貢品。米糕成為神聖貢品的緣由,其實也是一條追溯越南不斷增強自身民族認同過程的隱線,14世紀下半葉起,「雄王」在越南儒士心中就是國家開創者及民族同源始祖的形象出現,《嶺南摭怪》的《鴻龐氏傳》是今越南民間和國家記憶中雄王形象最初以及最為直接的來源。在民間傳說中:雄王在謀選繼承者時,其子節遼被仙人託夢,指出糯米糕是最佳祭祖食物,因此獲得雄王賞識,得到了繼承資格。米糕因此在越南獲得了極其重要的文化地位。 象徵欣欣向榮的三寶物:桃花、金桔、五果盤,是越南過年不可缺少的物品。所謂「南梅北桃」——桃花幾乎家家必備,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人認為桃花具有辟邪、帶來幸運的神力;而越南南方則使用梅花代替桃花行辟邪之功。「五果盤」即是有五種水果的果盤,其作用是供奉祖先,北方與南方準備的水果不盡相同,但都是象徵年年有餘。金桔被修剪得如同金山,象徵財富。 另外,春聯也是必不可少的年貨。由於歷史原因,越南語和漢語關係密切,越南最早的春聯仍用漢字書寫,直到越南文字實行拼音化後,這個現象才開始逐漸被改變。但是在書寫時,春聯仍按照方塊字的格式,從上往下書寫。「薩丕爾-沃爾夫」假說也被稱為語言決定論,該假說認為不同語言會影響使用者的理解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建構本族群的文字語言體系有助於形成、加強本民族的文化認同與凝聚力,春聯作為越南傳統春節中的重要元素,也忠實地記錄了越南文字使用偏好上的轉向。與中國不同的是,除夕之夜越南人在家祭拜之後仍要去寺廟祭祀神佛,「綠」與「祿」音似,故人們從寺廟祭祀返回時,會隨手採摘帶綠的枝條回家供奉於神龕直至枯萎,稱為「采綠」。越南春節也會燃放炮竹,用以驅祟一個叫「山臊」的小怪物。相傳「山臊」只有一條腿、約30厘米長,見到其尊容的人會立刻發燒感冒,但「山臊」這小怪膽子小,放炮竹即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越南人認為新年第一個到家拜訪的客人會帶來好運,所以他們一般從家中挑出一個有福之人,在廟中祭祀完畢後,手持「采綠」第一個踏進家門,或者拜託親友中有福之人,作為新年第一客,在天亮時登家拜訪。 無灶君,不春晚 越南也有自己的春晚,而春晚中的諸多元素是信仰和強化族群認同的展演,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出傳統信仰和儀式對越南民眾至今仍有巨大影響。 漢文化曾一度在越南社會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越南本土信仰中仍有許多前者存在的痕迹,例如道教。隨著時間推移以及越南統治者有意識的移花接木,作為舶來品的漢文化逐漸與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神話傳說,祖先認同以及信仰源流。比如越南家庭廚房中供奉的灶君(Tao Quan),不同於中國,越南的灶君一共有三位,分別是兩男一女:范郎、重高、氏兒,並且關於越南灶君的神話也與中國不同。相傳重高與氏兒本是一對恩愛夫妻,但苦於久無子嗣。一日爭吵後重高毆打了妻子氏兒,氏兒離家遠走,並與范郎相識相愛,結為夫妻。重高悔於妻子的遠走,便尋找氏兒,搜尋良久直至貧病交加淪為乞丐,最終覓得氏兒,不料丈夫范郎此時歸家,氏兒忙將乞丐重高藏於乾草中。范郎點燃乾草以做草木灰肥田,卻因此燒死重高,氏兒也縱身跳入火海死去,范郎見無法營救妻子,亦投身於火海,三人死在一起。玉皇大帝感動於三人之間的真情,於是允許三人永遠在一起。三人因此被冊封為「灶神」,負責管理家庭灶火,護佑民生安全。灶神信仰不僅僅具有文化上的意義,也在越南社會中發揮著實際道德引導的功用。《年底會見——灶君》即通過灶君的形象來討論時下各種怪現狀,引導社會輿論,通過幽默的形式反應普遍的社會問題。《年底會見——灶君》是越南傳統鬧戲在時下的變體,自從2003年大年夜晚上8點在越南中央電視台(VTV)首播以來至今15年,這個節目廣受歡迎與好評,被認為是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電視節目。《灶君》其內容是根據灶神上天庭向玉帝彙報下界情況的民間傳說所改編。該節目每年匯聚全國鬧戲明星、當紅歌手、演員等,對扮演者的選擇經常視所在年份熱點話題、頭條新聞以及民眾關注情況而定,選拔過程即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在角色設置上延伸出交通灶君、教育灶君、衛生灶君等應時角色。歷年《灶君》皆取材於當下越南存在的社會問題、社會矛盾,視角廣闊,不吝於經濟、文化、衛生,乃至交通、教育、社會關係等諸多方面。不僅如此,《灶君》在每一年都採用不同的格式,風格多變,大部分改編於當季自流行的電視節目。2011年,《灶君》格式即是將「越南偶像」改編為「灶王偶像」2013年,節目方案根據《越南好聲音》以及後者成為象徵的四把「導師椅子」改編而來,一把椅子對應一位灶君。2016年,節目組將主題定為《貪污的循環》,灶君在天庭參加尋找貪污灶君的遊戲,這個靈感是模仿于越南中央電視台的當紅節目《草奧的帽子》。
矛盾中暗含著危險,如何在危險爆發前疏解社會情緒,找到情感、道德共鳴?那麼將社會問題放到《灶王》戲劇中的嬉笑怒罵中得到再梳理、再敘述,從而引發全社會的廣泛討論,最終達到和解,就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好事。如此看來,《灶王》何嘗不是國、民同造的社會劇場?人民等待節目,觀看節目、引發輿論,達成共識,何嘗不是一次「結構-反結構-回歸結構」的過程? 《灶君》不僅營造節日氣氛、保留了越南民間信仰的原始韻味,反映出國家與民間的交流、互惠,並難能可貴的建造起政府與民眾信息溝通的橋樑,最終引發全社會的道德共鳴。信仰、國家、越南春節中國的春節之所以能成為越南的國家慶典,與越南政府關係密切。
2013年4月《今日人類學》(Anthropology Today)第2期第29卷刊載了一篇視角新穎有趣的文章,名為《信仰、國家與越南春節》(Religion,the state,and the Vietnamese lunar new year)。 作者特里克·麥卡利斯特(Patrick McAllister)生前曾是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一名人類學教授,他的研究興趣集中於胡志明市的越南農曆春節及與之相關的儀式、儀禮與宗教信仰,以及相關的慶祝、祭典方式。開篇作者便一針見血的指出,越南政府一直在轉變對待主流宗教信仰、民間信仰(神、祖先和鬼)、儀式(家祭、廟祭、人生禮儀)的態度。他認為,越南政府之所以不斷提高他們在傳統新年、民族慶典(春節)中的參與度,是因為新春崇拜與祖先崇拜相關聯,這為政治領導者提供了一條團結最廣大階層的新路徑。春節作為一個傳統佳節,更容易激起海外越南遊子對祖國投資、建設家鄉河山的熱情。作者進一步指出,將民間節日轉變為國家集體歡騰的慶典,再經全國性的電視轉播確保歡慶氣氛的傳達,政客們實現了將「越南春節」與「黨、國家」兩個意象的捆綁,以此來培養民族情緒與集體展望。
具體的改變發生在1986年越南開始實現經濟改革和自由化後。90年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共產主義世界發生強震,隨之而來的是之前被嚴令禁止的宗教和巫術做法悄然復出,當局對待以上活動的態度也轉變為默許,宗教和部分做法被主流意識形態所接受,獲得有關部門批准。這是由於官方開始意識到,雖然「靈媒」等超驗儀式仍被視為「迷信」,但這些都已被規整於「民間文化」,恢復承認一部分「封建」信仰的合法性是民心所向,對於穩固政權很有幫助。 在此基礎上,官方也開始逐漸意識到,可以通過民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增進民族認同感,重構集體記憶,營造集體情感,使民間傳統服務於現行政治。 一方面增進民心,一方面增進民族融合、國家認同,並對外國反越勢力的言論形成了防禦屏障,更重要的是,祭祀儀典提醒著人們現行政府的歷史功績:在解放和統一國家時做出的飽含生死血淚的卓越貢獻。「春節」為官方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來重述歷史,越南春節還與1968年「春節攻勢」的軍事活動脫不開關係。
1968年,1月31日,河內發動了旨在打破越戰僵局、加速統一的「新春攻勢」(Tet Offensive),越南民族解放陣線超過55萬軍人和越共游擊隊對南越100多個城鎮發起進攻,這次軍事行動出其不備,攻勢持續數月,是越南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地面行動,徹底粉碎了美方打贏越戰的希望。「新春攻勢」被公認加速了越南統一,雖然軍事失利,但政治上取得了勝利
在傳統文化中,祖先崇拜開始在官方與人民的互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負往者」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道德,越南官方甚至創造性地將祖先崇拜正式批准為「國家宗教傳統」,並在春節召開由宗教界主持的對烈士亡靈的招魂儀式,並給予高度重視。當然,這些現象也源自越南文化中對於「家」這個至關重要元素的認同,是對「完整的家」的理想形態的構擬。
推薦閱讀:
※超越這「三面」,你就厲害了
※搜電影資源的N種大法
※中國人的洞穴、荒原與城堡
※安順600年前大明遺風----"地戲"
※明代緙絲瑤池吉慶圖,最燒錢的絲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