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和平天性是舉世無雙的(下)

前面一篇,我們講到印度人對武力使用有雙重標準。接下來講印度在開戰之前的種種作死行為:

前進政策

北京一直呼籲談判,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在自己一邊20公里以內停止巡邏。

印度拒絕談判,並繼續前進,同時宣稱希望和平解決領土爭端。

中國方面表示:印度政府的所謂和平解決,就是要中國從自己的領土上撤出,這實際上就是根本否定和平解決。

然而,西方社會並不信任共產中國,他們無視印度的前進政策,一邊倒地指責中國拒絕談判。

但有些亞非國家對印度以不結盟世界的領袖自居的態度頗有反感。他們不像西方那樣不加分辨地接受印度的說法。只是這些國家數量較少,影響力較弱。

1962年,印度政府認為,繼續推進前進政策,切斷中國交通線,中國就會不得不撤出哨所。

中國則警告,這樣做會有嚴重後果。

尼赫魯充耳不聞。他向議會解釋說,中國因為印度在中國哨所的背後設立了哨所而感到不快,並且讓那些認為中國語氣包含有危險性的議員們不要擔心。

他說,「雖然中國照會威脅說他們可能採取一切步驟,但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如果他們果真採取那些步驟,我們就準備好對付他們。」

中國開始在地面上作出強有力的反應,凡是印度設立控制著中國據點的哨所的地方,中國就立即在印度哨所的周圍構築更多的據點,並恢復了以往的巡邏。

北京說,如果印度的挑釁行動繼續下去,中國部隊將不得不被迫實行自衛,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都必須由印度承擔全部責任。

印度繼續把這些警告看成恫嚇,把地面威脅看成虛張聲勢,一概不予理睬。

5月初,中國部隊擺開進攻的陣勢,向印度在奇普恰普河谷新設的一個哨所推進,並作出打算摧毀該哨所的姿態。

西部軍區認為該哨所孤立無援,沒有補給,請求批准撤回該哨所。

尼赫魯則認為中國是在顯示武力,以考驗印度的決心,他說應該堅守該哨所並派兵增援。

中國的威脅性行動沒有繼續下去。於是政府和陸軍總部認為總理的判斷是正確的,前進政策收到了成效。

1962年7月10日,中國出動了一個連的兵力擺著進攻陣勢,向印度哨所前進,不久,兵力又增加到一個營。

7月11日,印度發表了中國包圍加勒萬哨所的消息,報道把加勒萬事件說成中國入侵印度領土的新挑釁。但後來發現中國並未立即進攻,輿論界開始相信中國人只是虛張聲勢,不會同印度開戰。

於是,印度政府給加勒萬哨所守軍的命令,擴大成為給西段所有印度部隊的命令:原來命令中「只有遭到射擊時才開槍」,改成為「如果中國軍隊危險地迫近你們的陣地時就開槍」。

這個命令的實質是允許印度人主動挑起戰爭,而印度是非常厭惡戰爭的和平國家。因此,有議員提出換個說法,叫「警察行動」。不過,尼赫魯沒有採用。【評:以後我們說打架可以說狠狠地摸對方】

尼赫魯把印度這個時候的行動形容為雙重的政策,就是說一方面在地面上採取軍事行動給中國壓力,另一方面在外交上給中國壓力。

本著這種見解,印度把尼赫魯在1959年提出過的主張建議略加修改,重新提出。這個建議意味著中國要撤出很大片的地區,而印度只撤出很小片的地區。

尼赫魯認為印度在中國哨所後設立了自己的哨所,證明了印度有保衛領土的決心,而中國看到印度的決心,會不得不撤退。

但在北京看來,這很愚蠢。

新德里繼而又得出結論:前進政策的推行還沒有給中國足夠的壓力,所以必須繼續進行,直至中國承認它必須撤退時為止。

一位跟尼赫魯走得近的記者吹捧道:

西段印軍已「在二千五百平方英里的廣闊的戰線上全面推進」,尼赫魯取得了「拿破崙式的大膽的規劃所取得的獨一無二的勝利」。

其他記者都報道說:

印度實力雄厚,裝備優於中國軍隊,而且說中國邊防部隊都戰鬥力很差。

印度民眾對這種說法很買賬。

但戰場真實情況是:

中國部隊在西段對印度享有十比一的優勢,而且在地形和交通上都處於有利地位。

反對派認為:如果象政府所說的那樣(印度實力雄厚,裝備優於中國軍隊,而且說中國邊防部隊都戰鬥力很差),西段的情況果真已變得有利於印度,為什麼陸軍不立即舉行大規模進攻,把入侵者從印度國土上趕走呢?

《印度斯坦時報》的編者在專欄中叫嚷道:

「還要等多久,忍辱多久」政府才會使中國認清印度是「決心為它的尊嚴而戰鬥呢?」

7月21日,奇普恰普河谷發生衝突,印度士兵攻擊中國哨所,遭到反擊,兩名印度士兵受傷。中國對印度的行為表示抗議,同時呼籲談判。

印度再次表示拒絕談判,並呼籲中國和平解決問題,不要訴諸武力。

印度並非沒有清醒的人:前線的將軍們最知道他們的處境。

西部軍區的道拉特·辛格將軍還是不贊成把他的軍隊投入一場他認為是喪失理智的、無望的賭博。

八月中旬,他寫報告給陸軍總部,指出中國軍隊在西段佔有巨大優勢,印度哨所則孤立無援。他寫道:

軍事上,我們無法守住我們已有的陣地,更不要說強行攤牌了。為了要靠近空投地帶,印度哨所只能設在河谷地帶,因此中國軍隊就能居高臨下控制著他們。所以,最重要是不去挑起衝突。根據過去三年的經驗,他認為「只要我們不破壞邊境現狀,中國不會為邊境問題同印度打仗」。

大約過了三個星期,辛格才收到回復,回復是:前進政策很正確,繼續推行。

世界輿論

西方輿論早就把中印兩國視為亞洲兩個政治集團的決賽對手;現在由於中國驟然奪取印度領土,競賽已經開始了。

在這場競賽上,印度似乎是主場作戰,取得了一切便利條件。

觀眾台上擠滿著支持印度的人群,印度穿著民主色彩的運動衣,在中國這個身體更為強健的對手進行比賽。

雖然入侵果阿損害了印度的聲譽,但並不影響他們對印度的支持。當西方世界的報紙和政府看到印度勇敢地頂住了中國的進攻時,他們就大聲喝采,希望印度再接再厲。

費利克斯·格林(Felix Greene)是這樣解釋美國的反應的:

在我們的意識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概念:中國是貪婪的、好戰的;不論什麼時候發生爭端,只要涉及中國,就立即假定這個爭端是由中國挑起來的。

然而,這場競賽的結果,一如當初的朝鮮戰爭,讓觀眾們失望了。

最慘的是印度,風光無限的他一下子被打入谷底,以致於55年後的今天,印度人都走不出那場陰影。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戰略總局】,收看下集:北京忍無可忍。

預告:

導致這場戰爭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國,而是印度國內那群對國家事務滿懷熱忱,卻沒有分辨是非能力的普羅民眾。

他們激憤地要求尼赫魯發動戰爭,趕出中國軍隊,卻在戰爭失敗後,把責任一股腦推給尼赫魯。


推薦閱讀:

中國一項3000億工程啟動:將令殲20性能翻倍提升!
風捲殘雲的戰爭(二)
不應該讓年輕人閉目塞聽,而是要讓他們去辨別是非
想當魔法師的教授不是好神棍
搬空英國,搬回800億大單!梅姨訪華含金量幾何?

TAG:印度 | 中國 | 中印邊境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