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女孩初始階段(0-2歲)——養育女孩

嬰兒在0至2歲這個階段,是不太會安撫自己的。所以嬰兒經常會表現得哼唧、哭、叫,自己亂抓,這都是在尋求別人對自己的安慰。作為一個成人,你有各種安慰自己的通道:撫摸自己,拍一拍、揉一揉,可以說話。但是嬰兒沒有這個能力,她只能大叫。當她這樣叫的時候,有很多家裡人會說,不要抱,越抱叫的越厲害,越抱越糟糕,這是完全錯誤的。在她叫的時候,一定要得到來自父母的回應,尤其這時媽媽的聲音是很重要的。媽媽說:「寶貝兒,怎麼了,媽媽來了。」只要她一聽到這個聲音,她的情緒就會舒緩,這時候她的大腦當中就建立了一個壓力放鬆的通道,這個壓力放鬆的通道將會成為她一生當中釋放壓力的一個方法。所以在她嬰兒期的時候,學會了放鬆壓力。她知道有人會幫他,有人會愛她,她才會建立安全感。

如果她最初的哭泣沒有得到回應,若是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這個寶寶就不再哭了,變成生理抑鬱。嬰兒就會認為「我的努力對他人沒用」。這種模式將成為她未來應對困難的模式,稱為「習得性無助」。你不會希望你的孩子啟動這樣的模式,因為這會導致以後她在遭遇困難時喪失控制感和希望。「抑鬱」是一個經常被誤讀的概念,簡單說它其實就是人類關閉自己身體的能力。

父母對孩子的需求一定要觀察,並且給予她足夠的回應。然後這時媽媽要關愛她,安撫她的情緒。其實女人天生就有一種讓別人安靜的能力,這是從原始社會的時候留下來的。人類原始社會時候的女性,主要作用是哺乳,女性有一個辦法 ,就是把人抱在懷裡,這人馬上就安靜,然後女人的心血管系統很快就會回復,控制自己的情緒。

媽媽在孩子嬰兒期的時候,如果經常抓狂,經常發飆,經常大喊大叫,你千萬不要以為躺在旁邊的孩子聽不到,她會非常明確的感知到焦慮,知道媽媽現在抓狂了,她會從媽媽那裡學會這種焦慮。所以 ,凡是媽媽喜歡焦慮、抑鬱的這種狀況,孩子哭鬧的會更嚴重。有人說是因為孩子哭鬧太嚴重,會導致媽媽焦慮。而反過來,媽媽的焦慮,對孩子的影響反而更大,所以媽媽一定要主靜,撫慰孩子,保持自己的情緒正常、健康,不要輕易抓狂。

如果說作為媽媽在外面抓狂行嗎?回到家裡假裝沒事。但還是不建議你這樣做,因為孩子的感受力可能比我們要強得多,你強顏歡笑,孩子也是能感受的到的,這是很奇怪的。就好像狗見到一個人就叫,見到另一個人就不叫,兩個人都是假裝沒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狗能聞出那個人心中的恐懼,能聞出來另一個人根本不怕它。狗能分辨出一個人的氣味多達200多種,比人能分辨出的氣味要多得多,而嬰兒在這方面可能比狗還要靈敏。所以,不要給孩子那種假裝,要盡量做到自己情緒舒緩。

爸爸在這時能夠做什麼呢?研究表明,如果爸爸能帶著孩子瘋玩兒,就是把孩子拋起來、輪起來,帶孩子轉圈,孩子就會哈哈笑,這種和爸爸經常玩耍的孩子,她長大抗壓能力就會強。她覺得爸爸對她來說是安全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最怕的就是那個爸爸,她觀察這個人對我是威脅還是放鬆,當她發現這個爸爸挺溫和的,還跟她開玩笑,跟她玩,她就一下子放鬆了,所以爸爸要起到爸爸的作用。

關於那些早教班,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去了,然後就到外面等孩子,孩子在屋裡跟別的小朋友玩,早教老師在那配合或調節孩子的活動,這是完全錯誤的方式。因為孩子這時需要的根本不是別人,也不是那些塑料球,孩子需要的是父母,你幹嘛拿著手機在外頭看呢?應該陪著孩子玩兒才對,而且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她其實對別的孩子也不太感興趣。我們經常說多找幾個孩子跟她一塊玩兒,那是在三歲以後,孩子才慢慢的對別的孩子感興趣,但在嬰兒時期,她沒有什麼動作,沒有任何行動,所以不要把孩子扔進早教班。也不需要在那時就學習讓她有音樂天賦,畫畫天賦之類的,根本不需要,就是父母陪著她玩兒,幫著她建立安全感,這是零至二歲時最重要的事情。

嬰兒獲得交往技能的關鍵期是在6-12個月。生命早期是大腦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幫助大腦成長的正是愛、微笑、唱歌以及各種有趣的互動,還有父母們和寶寶在一起時自然會做的許許多多的事情。

談論了那麼多關於平靜和安撫的話題之後,我們並不希望寶寶總是保持平靜,他們需要學會進入更加興奮的狀態,體驗多種情緒,學會快樂。這些活動有助於她的協調性和身體感知能力的發育。給你的寶寶很多很多的情感,對她是極大的好事。她將因此變得強壯和獨立,並且成長為一個被愛,且有能力去愛的人。

陪孩子玩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童發展專家認為:玩耍能夠激發我們大腦全部的潛力,釋放受用一生的創造力。愛玩兒的人都善於創新而且與眾不同,最偉大的發現往往來自於他們。

在開心的狀態中培養起來的女孩不會畏縮,也不木訥,她具備打破常規的思維能力,並且會將這種能力運用到未來的職業發展中。她能夠與周圍的人愉快相處,因為玩耍往往需要協作。玩耍使人自信、輕鬆,願意嘗試新事物。玩耍驅散壓力,提高人的抵抗力。玩耍讓人活力十足,從而獲得更加健康的身心狀態。

無論嬰兒還是大一點的孩子,都喜歡刺激,但是刺激方法非常重要。研究表明,重複刺激性的辭彙或者使用令人興奮的方法,並不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大的辭彙量。辭彙量最大的孩子是那些得到父母傾聽最多的孩子。把單詞納入孩子記憶的不是反覆聽到這些詞,而是使用和享受它們。孩子只有在體驗到語言的力量——吸引和獲得他人的注意——才記得住這些詞。

女孩生性對社會關係更加敏感。人際交往是女孩天生的才能,但仍然需要培養和鍛煉。這種培養無須刻意,只要順其自然。

童年沒有一秒鐘會被浪費。孩子們始終在學習,而我們就是老師。

推薦閱讀:

專註力培養的第一個階段——探索與專註力:2歲
一群影視動畫行業的爸媽 湊在一起能搞出什麼樣的親子IP
認識新年 | 老鼠娶親在初三的原因,這麼有意思
你是如何一步步摧毀一個優秀的孩子
人生不易,聰明的父母怎樣領孩子走上「贏家之路」?

TAG: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