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資料庫設計
基本數據關係
實體就是我們存儲的數據,例如一個訂單或者醫生的預約。它是抽象的,就好比我說人。你應該想到的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的那種動物,而不是小姐姐這個具體的人(我想到的就是她)。
一旦你對資料庫中的基本實體有了想法,那麼你的下一個任務就是確定實體間的關係。目前有可能會遇到三種實體關係:
- 一對一(1:1)
- 一對多(1:n)
- 多對多(n:n)
心中謹記:提及的關係,是實例間的關係。客戶是一個實體,張三是客戶的一個實例;書是一個實體,《金瓶梅》是書的一個實例。只有張三可以和《金瓶梅》發生關係,而客戶和書都是實體,是抽象的(至少我不同意它們發生關係)。同時,關係也不是強制發生的。正如李四是一個客戶的實例,但是他完全可能不買任何書啊,而只買光碟啊。那麼李四和書的實例沒有關係。我的天啊,我都在說些什麼!這還是在說技術?
一對一關係
城市和機場都是實體,一個小城市 C 的機場 J 可以被描述為「這個機場坐落在一個並且是唯一的城市,和這個城市有且僅有一個機場。」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一對一關係,因為無論是城市C不可能和其他機場發生關係,機場J亦如是。
噫吁戲,一對一在現實中並不多見。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處理一個一對一關係(比如妹子答應你去吃飯),記得多扇自己幾個大嘴巴子並告訴自己工頭一會就要過來派磚頭了。
一對多關係
這是最常見的關係(被你追的妹子是那個「一」。。。。)這種關係不強制建立的,交易自由,買賣不成仁義在!一台電腦可以有零個、一個、二個或以上數量的GPU。
多對多關係
這種關係也很常見。一個糙漢可以同時追很多妹子,一個妹子同時被巨多糙漢追。還是要記住,這種關係不是強制建立的,完全有可能出現糙漢不追妹子追漢子的情況。
資料庫設計中多對多關係有兩大問題在後邊有提到,先再心裡mark一下。
弱實體和強關係
此前多次提及,關係的非必要性,不能霸王硬上弓。一個實體完全可能沒有關係。但是在某些情況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如張三的《金瓶梅》訂單JPM。張三沒有這個訂單可以存在,但是訂單JPM必須依賴張三存在。因而訂單這個實體就被叫做弱實體,它們之間的關係也被稱為強關係。確定資料庫中的弱關係和強聯繫對維護連續性和整體性至關重要。
同多對多關係打交道
資料庫設計中多對多關係有兩大問題:
- 關係數據模型無法直接處理多對多關係,囿於一對一和一對多關係。你可能需要將多對多關係分解為一群一對一和一對多關係,如果你使用關係型DBMS的話;
- 有點難,我舉一個??。一個訂單里可以有多種商品(每種商品的數量會變化),而一種商品(數量可變)又可以包含在多個訂單中,這是一個多對多關係。問題是:購買的商品的數量包含在哪裡?它不可以包含在訂單實體中,因為商品的數量還取決於某一中商品(如果一個訂單包含多個商品,那麼怎麼用一個數字去表示多個商品的數量?);也不可以包含在商品實體中,因為沒有訂單哪來的商品和商品數量(那麼多訂單,你在商品實體中用一個數字怎麼表示那麼多訂單)?
這個尷尬被稱為關係數據,此數據作用於兩個實體之間的關係,而非實體們自己。然而,關係是不能有屬性啊。我們由此有必要定義一個實體來完成兩個實體關係的定義,從而讓該數據依附。
複合實體
複合實體的存在是為了表達兩個或以上實體間的關係。如上述的訂單-商品關係,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實體告訴我們一個具體訂單的具體標題。三個訂單訂購了五種商品。中間一層包含了五種複合實體,稱之為單項產品(line item,類似流水單上的一項)。這一層的出現只是為了表示訂單和商品間的關係。
數據模型 VS 數據流
數據流在一個組織中被處理,包括了誰處理了數據、哪裡存儲數據以及數據做了哪些操作。相反,數據模型描述了數據的內部、邏輯關係,不關係誰動了數據或怎麼動了數據。
越看小姐姐越喜愛!
推薦閱讀:
※sql中插入中文問題
※手把手教您解決90%的自然語言處理問題
※循序漸進學習如何在 MariaDB 中配置主從複製
※簡析關係型資料庫和非關係型資料庫的比較(下)
※簡析關係型資料庫和非關係型資料庫的比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