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簡.奧斯丁無意識地描述了一個理想的父親形象----觀影《愛瑪》

改編自簡.奧斯丁的經典小說《愛瑪》的4集電視劇,愛瑪雖然早年喪母,但她深得父親的寵愛、家庭教師的呵護,是一個自信樂觀的姑娘。

姐姐遠嫁以後,她成為哈菲爾德大宅的女主人,她喜愛海伯里這片土地,有愛著她和她愛著的人,生活得幸福充實,她甚至不需要愛情,她屬於父親,屬於這幢大房子。

奈特利先生比她年長,他們兩人時而針鋒相對,時而打趣說笑,是快樂的好朋友。愛瑪自己無意於愛情,卻樂意撮合其他人的姻緣。她錯點鴛鴦譜時,奈特利出於男人的理性,嚴辭分析她的錯誤。

奈特利默默愛護著愛瑪,時時陪伴著愛瑪,但她做錯事情,奈特利會毫不留情地分析她的錯處。這樣的兩個人以為從此就是這樣親密的好朋友、好夥伴。

當所謂的「情敵」出現時,奈特利的內心發生了變化,他發現自己是愛著愛瑪的,是男女之愛,不是朋友之情。而當愛瑪得知自己的閨蜜愛著奈特利時,她突然驚覺自己的愛意,對奈特利的愛意。

奈特利,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為什麼說他符合理想的父親形象?他成熟穩重、客觀中立、邊界感清晰(他人不能干預自己的事情)、關注他人的感受、愛護而不寵愛、明理而不遷就、默默愛護時時陪伴。

愛瑪最初的兩性關係模型,是父親和奈特利的綜合體,如果僅僅是父親的寵愛,愛瑪會成為一個任性自我的、盲目樂觀的、不明事理的人,但因為有奈特利的這些人格特徵,他能引領愛瑪的心理成長,在人生旅途中不斷地學習、進步,成為一個人格健全和心智成熟的人。

一個人的兩性關係,與一個深層的因素息息相關,即最初的兩性關係模型。一個女孩將來和異性的相處模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她與父親(如果父親的角色和功能缺失,則是一些替代的男性,比如爺爺、外公、伯伯、舅舅、老師等)的關係。男孩亦然,取決於他與母親的關係。

如果她從小是被父親疼愛和欣賞的,那麼她會無意識地泛化到所有的男性,她是會被男人疼愛和欣賞的。如果她從小是被父親否定和暴虐的,那麼她會無意識地泛化到所有的男性,她會對男人充滿恐懼和抗拒。......

一個人不能進入親密關係,或者不具備維持一段穩定的情感關係的能力,或者在親密關係中屢受傷害,這樣的情形需要尋求心理諮詢或治療。

推薦閱讀:

耶魯大學《心理學》之二——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
心理學如何用MATLAB生成適合屏幕的刺激
人為災難中的「大夢」:噩夢中的集體創傷
162病態障礙——精神分裂的癥狀分析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