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形式進步與思想進步

《豐田生產方式》這本書是雙十一湊單才買的,也算是為了情懷吧。

書不厚,理論內容之前也都是了解的,所以看的很快,沒想到還有最後的一章——《低增長中求生存》——好像是在說現在的中國製造業,從高速發展轉變到新常態,國民收入倍增,人力成本增加,企業希望用自動化和機器人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本書是在1979年10月出版的,大約40年前,)

以下這些不是我說的,是翻譯大野耐一書的人說的,手機由於不可描述的原因不能拍照了,只能碼字上來。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自動化和機器人雖然不錯,但是能否與以」真正的效率「的提高為目的相聯繫,則具有相當大的疑問。以高性能的大型機械來節省勞動力,即以自動化來實現」省力化「,這種意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總之, 在收入倍增的勢頭下,國民收入水平急劇讓生,現在使用低工資取得有利於生產的做法已很困難了。因此企業都在加緊實行自動化。

但是,......,因此,雖然自動化了,但人員並未減少。只是大部分手工操作被機器操作所代替。這是名副其實的」省力化「設備。

.......,因此,我又想,即使不買進高性能的機械,而僅靠現有的機械,是否能充分滿足需要呢?

.....,如果要真正的合理化,那麼就希望從豐田汽車工業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發,不使用什麼機械手,採用更易於實行的東西。

當時很多人都這樣認為,通過搞自動化或省力化,採用機械手或自動化設備,只要能減少工時就能降低成本。我想,至今抱有這種想法的人還是很多的。然而最終一看結果,常常是成本一點也沒有下降,反而提高了。」

向通用和福特學習,結合日本的實際情況,堅持持續不斷的優化自身的流程,去除不必要的浪費,不隨波逐流,保持獨立思考,一直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是豐田能形成自己的生產體系的原因。

回到現在的中國,你不搞幾個機械手,AGV,MES什麼的,都不好意思說是出來,但是這些東西能不能幫助製造業企業提升盈利能力,好像就沒有什麼人去研究了。

可能是花了一大票錢,投入了無數自動化設備,經濟效益也看不到,設備維護/故障也搞不定,也沒臉面拿出來顯擺了。

在某次研討會上,聽到有人談到是先優化流程,還是先採用自動化設備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不管做什麼都可以。分析流程,找出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來優化核心流程來得更清晰,更快一些,自動化可能只是實現這種優化的工具而已。

聽到美雲智控講他們的策略,覺得很實用。通過網路化,讓企業中信息快速流動,從而將不必用活動徹底消除掉。

他們舉了一個例子,產線待料停線,線長通知主管,主管聯繫倉庫,倉庫發現料在IQC待檢,倉庫通知IQC優先檢驗,IQC員工再進行本部門內部的審批後,進行檢驗,然後入庫,倉庫發料,產線恢復生產。如果發生在凌晨,整個流程下來,產線不知停線多久了,但是在這裡面,大家做的都沒有錯。

他們通過分析整個流程,發現這整個流程就是一個浪費,這整個流程都可以被優化掉。通過MES/WMS和網路,他們在物料用完前,就發預警信息給到IQC,通知優先檢驗,這樣產線都不會知道在物料到達前曾發生過多少故事了。

這裡減少了無數的人員移動,電話,爭吵,和官僚主義的態度。也直接減少了相關的管理人員,增加了企業的效率。

這些實際上就是豐田生產方式的中心思想 —— 減少浪費,提高效率。

在實際工作的時候,保持清醒的頭腦,獨立思考,不拘於形式,讓思想與時俱進。這樣才能跟隨社會發展的浪潮。

對於豐田生產方式,你看到了什麼?

- 看板拉動,均衡化生產

- 自働化

- 全員的持續改善,減少浪費,提高效率

不同階段的不同看法。

但是無論你做了什麼,都會對後面的發展產生影響,說的高端一點就是

功不唐捐

說的通俗一些,就是你吃的肉,早晚都會出現在你的身上。

weixin.qq.com/r/4D-UzJ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ISO/TS 22163:2017標準要求之二【IRIS轉版:轉版基本要求】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論可走?-泰坦尼克上華人逃生比例的數據分析

TAG:精益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