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存活之道。

研究發現:眾多非法事件背後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手法,大多無一例外地充分利用了投資者貪圖高利的誘惑。虛假理財平台泡沫破裂時,總是跟隨著一個被稱為「非法集資」的辭彙,殊不知這並不是完整的法律術語,更在於精確點白了其具有的「犯罪」本質。

為什麼這樣的案例屢屢發生、簡單重複?

「上帝欲讓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相同的「血案」背後承載著驚人相似的人性。作為互聯網金融用戶,由於互聯網特有「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性,風險比傳統金融大得多。大多數投資者都是「低風險偏好的高收益簇擁者」,這是一種非理性的投資觀念。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即便再爆發N多的跑路事件,也難以在短期內獲得矯正。對於購買e租寶、泛亞金融產品的投資者來說,消費者保護是一個血淋淋的辭彙。基於此,投資觀念的矯正,不能依賴於「東窗事發」後的一次次幡然醒悟,而更應當注重事前預防,注重於建立完善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同時,投資者更應理性守好收益率、流動性、安全性之間的制約關係,才能在互聯網金融的驚濤駭浪中所向披靡。

互聯網金融,敢問路在何方?

風險管理,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核心競爭力,也是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存活之道。

越是成熟的信用體系,政府監管比重就越小;反之,政府監管就越嚴。所以,我國互聯網金融防控體系的關鍵:在於加強風險防範和管控,可以從「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自控、社會監督、客戶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和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維權」六個方面來構建防範體系。目前,更多的是依靠以來政府監管,其他幾個方面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在互聯網技術下,如果金融活動不納入監管,一個小的縫隙都會造成災難。

為此,正如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給當下所有金融活動發布的一言通告:

「凡是金融活動都要納入監管」。

----李海鷗《互聯網金融未來存活之道》


推薦閱讀:

TAG:金融科技 | 風險 | 成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