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用戶視角」,就是對本能的剋制
作者:小雲兄
來源:品牌圈圈
如果要問:「做營銷,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我想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用戶視角」。
所謂的「用戶視角」,其實就是指:要站在用戶的立場,而不是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好吧,我承認這個解釋很無聊...
不過話說回來,關於「用戶視角」這個話題,幾個月前我就想專門寫一篇文章了,但遲遲無法下手,因為這個話題實在是太大,大到幾乎無所不包的地步:
寫文案需要用戶視角——不要以為文案把產品的功能都羅列出來,用戶就一定會下單。雖然在你看來,這些牛逼的功能沉澱了研發人員的心血,但在用戶看來,他可能根本不明白這有什麼用;
做企業需要用戶視角——不要以為企業名氣大了,就能靠這招牌吃遍天下。茅台再牛逼,也做不出一款成功的「茅台啤酒」。因為在用戶看來,茅台並不是一家牛逼的公司,而是一瓶高端的白酒;
發簡歷需要用戶視角——不要為了圖自己方便,就把簡歷文件命名為「簡歷」,因為對你的用戶(HR)來說,所有的文件都是簡歷;
甚至連遞水果刀,也需要用戶視角——要把刀柄對著對方(用戶),而刀刃對著自己...
是的,幾乎所有的事都需要考慮「用戶視角」。
而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廣泛的應用範圍,是因為:任何一個事物能夠長期存在,一定是因為它能滿足「其他事物」的需求,而不單單是為了自己。
比如:
- 你之所以能長期待在一家公司,是因為你能滿足客戶或其他員工的需求,而不是單純因為「你想待在這裡」;
- 而一家公司之所以能長期存在,是因為它能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不是單純因為「老闆自己想開一家公司」;
- 甚至包括月球,它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也是因為它能滿足(以地球為主的)其他星球的受力條件,否則早就飛走了...
另一方面,雖然「用戶視角」的適用領域非常廣泛,也非常重要,但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卻是十分困難。
這並不是因為「人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在數億年進化的過程中,幾乎所有會思考的生物,都會本能的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不這樣做,就更容易死亡,也就無法傳遞這種「無私」的基因了...)
綜上,用戶視角是如此的重要,卻又如此的難以掌握。
並且,它還是個無所不包的話題,對應的情況非常複雜多樣。
所以這篇文章,我們就針對一些常見的情況,只講一種我認為是最有效的、能時刻提醒自己保持用戶視角的方法。
更確切的說,這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態度,甚至是一種價值觀——別把自己當回事。
1.1別把自己(的產品)當回事
——文案篇
現在我們假設,你剛接到一個任務——要賣一款轎車。
這款轎車的特點如下:
- 目標客戶:40歲左右中產階級
- 轎車品牌形象好,准豪車品牌
- 新款車型價格實惠
- 很省油
- 折舊率很低,保值
- 越野能力強,能穿越泥濘和冰雪覆蓋
這時候,你打算如何去寫它的推廣文案呢?
一般情況下,每當一位營銷人接到一個任務,都會不由自主的進入「自我視角」的狀態——「這件事非常重要,我一定要想辦法把這個產品賣出去」。(不然怎麼升職加薪?)
於是,這個產品就會在他的腦中佔據相當的位置——就連吃飯睡覺,都一直想著與產品有關的事。(你是不是深有體會?)
營銷人的視角,腦子裡全是「產品」↑
而這就會形成一種「管窺效應」——因過分關注某件事,所以無形中放大了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覺得好像全世界都期待著新產品上市。(PS,這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關心則亂」)
所以你就能明白,為什麼很多營銷人寫的文案,都只停留在「產品屬性」或「產品特點」等層面,如果拿上文的轎車來說,就是:
價格比同款車型便宜XX%;
每100Km只需XX加侖的汽油;
折舊率低至XX%,超級保值...
這在本質上,都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一個勁兒想突出產品。
不過,這款車的潛在用戶又是怎麼想的呢?
剛才我們說了,這款車針對的,是40歲左右的中產階級。
那他們平時都關注哪些事情呢?
汽車?
也許吧,但除非他是狂熱的汽車愛好者,否則他肯定還有很多其他更重要的事,比如:孩子的教育,家庭的收支,職場的拼搏,父母的身體,個人的形象等等...
總之,汽車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並沒有那麼重要...
所以,回到我們的主題——作為營銷人,別把太自己(的產品)當回事。
用在這裡的意思就是:你應該關心的不僅僅是產品,更重要的,是用戶生活中的其他任務。
讓我們來看看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當時是怎麼寫那款轎車的文案吧:(沒錯,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而那款轎車,就是以前英國的奧斯汀轎車)
「我用駕駛奧斯汀轎車省下的錢,送兒子到格羅頓學校念書」——這是該廣告的標題。(註:格羅頓學校是當時全美排名前10的高中)
你看,奧格威並沒有一上來就介紹產品的屬性,他並沒有說「奧斯汀轎車比其他轎車更省錢」,而是將奧斯汀的這項屬性,與用戶的其他重要任務進行了綁定。
當時這篇廣告取得了很大的反響,甚至驚動了《時代》周刊,以及格羅頓學校的校長...
而這就是我們說的用戶視角——別把自己(的產品)當回事。
要想保證營銷的有效性,你最好謙虛一點——要假設全世界沒人對你的產品感興趣。大家都在各忙各的,誰願意坐下來慢慢欣賞你的產品啊,又不是蘋果。
而你要做的,就是從「用戶任務」的角度去看待產品——看看這款產品,能幫助用戶完成他們生活中的哪些重要任務。
1.2別把自己(的產品)當回事
——包裝篇
除了產品的文案,產品的包裝設計也經常出現一些「自嗨現象」。
如果你看過設計公司的方案,如果它的水平不是太差,那你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
哇!這設計的真好看,真有意境!
比如之前我在站酷上看到的,一個高分設計方案的展示圖:
主題非常明確,元素非常統一,插畫也很有風格,並且十分簡潔現代,對吧?
不過,這其實也是「自我視角」的產物——這種展示形式,唯一的作用就是讓你覺得「這張圖很好看」,而跟「包裝設計好不好」,並沒有太大關係。
為什麼這樣說?
道理很簡單:因為對於用戶來講,他沒有機會像你一樣,在這麼合適的背景中去欣賞這個包裝。(比如上圖的紅色背景)
用戶所處的環境是非常嘈雜的,周圍充斥著各種信息。而在你產品的周圍,也還有很多其他品牌的產品。
要判斷一個產品的包裝好不好,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它放到真實的消費場景。
比如超市的貨架,或者電商的頁面,反正絕對不是一個故意襯托它的環境背景。(除非這個產品只在專賣店售賣,背景環境你自己說了算)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上面那個設計就一定不好,只是說那種表現形式,是有一定「迷惑性」的——它容易讓人因為「圖片很好看」,就覺得「包裝設計很不錯」。
那麼,為什麼很多設計師(以及甲方)都喜歡採用那種理想的表現形式呢?
其實還是因為他們都過分關注了產品——在他們的腦海中,只有自己的產品才是主角。
不對。
對於他們來說,這不是產品,而是作品——是應該放在博物館裡,用聚光燈照射著的作品,並且,還會有無數人來觀摩——用這種「自嗨精神」去做設計,其實是自欺欺人...
2.別把自己(的喜好)當回事
以前我在諮詢公司的時候,曾聽到一位客戶跟我同事在討論logo的設計方案。
當時那位客戶說了一句話,至今仍令我記憶猶新:
我個人比較喜歡辯證的去看待問題,所以這個logo,我希望它能同時傳遞多種信息——如果這樣看,它就是一個箭頭;如果再這樣看,它又是一片葉子;但同時也要保證它是一個字母的形狀...
且不說他說的這麼多目標,到底有沒有辦法全都實現吧。
而我想說的是:這位客戶的出發點,本身就是錯的。
除非你就是想把自己變成一個品牌(比如網紅),或者你就是靠「講故事」來贏得訂單,否則,個人的喜好對品牌的設計,沒有任何實際的指導意義。
即使你是老闆...
而他所謂的「辯證」,就更沒有意義了。
作為一個品牌,最怕的事情就是:1000個人看到你的品牌,就會有1000種解讀方式——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如何形成有效的溝通與傳播?
這完全是自找麻煩——你不是在經營1個品牌,而是在經營1000個品牌!你真有這麼大本事?
(PS:那位客戶不是寫童話故事的,他做的是2B的工業產品)
別把自己(的喜好)當回事,要從用戶的視角去看問題:對用戶來說,一個品牌就對應一個標籤,信息一多反而記不住。
所以,不要虛頭巴腦的搞什麼「辯證法」...
誰有時間跟你辯?
當然,做任何事都是:知易,行難。
要想完全摒棄自己的喜好去做事,的確很讓人抓狂。
包括我自己。
熟悉我公眾號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文章的標題,一般都是比較「平淡」的。
比如我之前一篇文章《品牌命名,你以為是靠翻字典或者拍腦袋?》,說實話,這個標題沒什麼煽動性,對讀者的吸引力也不強。
而其它轉載我的文章的公眾號,標題就改的非常誘人——《如何起名,讓你的品牌價值百萬?》
你看,如果同時把這兩個標題放在你面前,你更有可能會點開誰的?
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後者。
雖然它牛皮吹的很大,但不得不說,「讓品牌價值百萬」 才是真正用戶視角的產物——誰不想擁有一個價值百萬的品牌呢?而且通過取名就能實現...
那麼,為什麼我不採用這種標題呢?
這就屬於個人好惡了...
不過,今天這篇文章,既然主題就是「用戶視角」,那我就不能再按照自己的性子來辦事了,我也要來吹一下牛...
這篇文章的標題,其實本來是:《所謂的「用戶視角」,就是對本能的剋制》。
而現在的標題是:《牢記這7個字,你也能擁有「用戶視角」》。
相比之下,前者的描述更加準確客觀,但沒什麼吸引力,因為沒人喜歡克制。
而後者就不一樣了,雖然有些誇張,也不夠準確,但它的確能讓人感覺:「原來只需要記住7個字,就能擁有用戶視角啊!那我要趕緊點開看看了」...
畢竟,人們都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去完成某個任務。包括我自己...
3.總結一下
其實,本文翻來覆去就只講了一個眾人皆知的道理——要想讓別人接受你,你就得把對方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次再考慮自己。
就像上文說的「遞水果刀」,你要先考慮對方的安全方便——讓刀柄對著他;而把不安全和不方便都留給自己——讓刀刃對著自己。
自己多走一步,讓別人少走一步;
自己多想一點,讓別人少想一點;
用自己的麻煩,成就別人的方便...
總之,別把自己當回事——這就是「用戶視角」所需要的態度。
當然,剛才我們說了,「別把自己當回事」其實是不準確的描述。
有時候,要做到「用戶視角」,你反而需要「別把「用戶」當回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奢侈品——海報上除了品牌的名字,其他一句文案都沒有——就是想讓你看不懂,就是想讓你想買也買不到,就是想讓你跪在它面前...
不過,對於絕大部分品牌來說,這種行為的模仿價值都幾乎為0,所以就不再多說了...
推薦閱讀:
※九卦| 2018年,CMO必須關注的八大營銷趨勢
※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學學星巴克放的什麼音樂
※消費者決策行為分析 | 消費者,騙你沒商量?
※閑言碎語 | 說好的高大上呢?也談恆大冰泉賣盤事
※特朗普當選總統,美國大選借勢營銷哪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