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白茶說的炭焙年!

白茶品質跟文章質量,對於白茶說來講就是生命線。

對於品質的追求,幾乎構成了我們工作的日常。如果說2016年,是我們系統摸索白茶主要產區現狀的時間段的話,那麼2017年則顯得極為不同。

記得黑龍江一位茶友說:榛莽呀,你今年的茶整體上了一個檔次,荒山料加炭焙工藝,照著這個路子走下去,大家一定認可的!細算起來,今年炭焙的茶確實不少:炭焙明前荒山銀針、炭焙明前土茶、炭焙特級牡丹、炭焙白毛茶牡丹、炭焙春壽眉、炭焙貢眉、炭焙白露茶……

從銀針到牡丹,從貢眉到春壽眉,再到秋壽眉,今年白茶說的炭焙茶實現了全等級覆蓋。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就是今天要說的內容。

長久以來,白茶的炭焙工藝知道的人少,喝過的就更少了,就連產區的很多企業、個人,對炭焙工藝也不了解。這也造成了產品推出之後,有人不認可。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三個觀點想說:一、炭焙工藝不是新事物,而是白茶工藝的傳統精髓;二、大家不了解炭焙工藝,主要是因為白茶之前太過小眾,情有可原;三、炭焙究竟是怎麼回事,有什麼要求,今天聊聊。

一、炭焙是白茶工藝的傳統精髓

現在很多人一談到白茶,必定說道純日晒。那麼問題來了,在現代化生產設備產生之前,遇到南風天或者下雨,白茶還做不做?做到一半遇到下雨的情況,這批次茶怎麼處理?用電烘乾?那時候還沒有電。用日晒?很抱歉,夜晚和陰雨天氣是沒有太陽的。

炭火的應用在中藥領域非常普遍,而且歷史悠久,推薦大家看看紀錄片《本草中國》。同樣的道理,在白茶的工藝發展史上,炭焙的價值也很早就被制茶師傅們發現了。這也同時牽扯出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存在卻不為人知。

二、為什麼那麼多人不了解炭焙工藝

之前的白茶太過小眾了。別說外地人,就拿當地從事白茶行業的人來講吧,有多少人是在白茶產業火起來之後才加入的?恐怕這個比例還真就不小。

炭焙工藝,細節繁雜,操作難度極大,還有最致命的,非常辛苦,時常要熬夜看著,稍有不慎,一批茶就報廢了。大部分做茶的人,學不來,或者不願意冒風險、吃苦,而且這種頂級工藝不是想學就能學得到的,要看大師傅願不願意教。

如此一來,不知道炭焙工藝,也就無可厚非了。本應如此。

三、炭焙工藝究竟是什麼,有什麼要求

現在很多人眼界打開,了解了一些烏龍茶、紅茶的知識,就籠統的認為炭焙就一定高溫。其實這是非常嚴重的誤解。在2015年的時候,白茶說就談到過,白茶的製作需要低溫成茶。這對白茶來說,就是真理。

白茶的炭焙工藝是什麼?在促干環節,文火慢焙,溫度需要控制在45度左右。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那麼熱的炭火,溫度可以這樣控制?要知道,炭火之上,是有一層草木灰覆蓋的,壓住火力,同時守住熱量。

經過炭焙的白茶,一是可以進一步促進青葉醇及其二級產物的揮發,降低白茶的青味兒;二是提高茶葉里活性酶的活躍度,加速酶促氧化反應,祛寒涼,這就是炭焙的白茶口感較之平常工藝更加醇厚的原因。

(燒炭)

那麼為什麼炭焙工藝有這些優點,卻很少人去做呢?太難了。我曾經總結過炭焙工藝的28個細節,每個細節至少有正反兩種情況,所以統計下來,細節在56個以上。我寫過一篇四言口訣,前兩句是:晴天利事,炭灰具足。

怎麼解釋呢?陰雨天做炭焙是處於無奈,而晴天做炭焙則是取其有點。晴天,空氣濕度小,同時,用於做炭焙的各種道具,比如木炭、草木灰、焙籠等等,濕度也小,這樣,就不會使得摻有雜味兒的水汽被茶葉吸收了。

木炭、草木灰需要提前準備,一是干度要足,二是量要足,多少茶配多少炭,多少炭配多少灰,都是有固定比例的。炭多了,火力太旺,而且浪費,少了,火力不足,後面的茶就焙不好了。

細節很多,要求也就多了。炭焙茶的核心標準:1、無煙熏味兒;2、無焦火味兒;3、保持低溫,茶葉活性。所以,白茶的炭焙,葉底不僅不會發黑、死寂,反而會鮮活異常。

2017年,我們最大膽的實驗就是炭焙白露茶,相當成功。眾所周知,白露茶雖然香氣高、口感甜爽,但是缺點是湯感偏硬、偏薄,但是我們今年炭焙的白茶,則取其有點,補其不足,這也讓我們更加堅信炭焙工藝的價值!


推薦閱讀: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有什麼區別,哪個正宗?
荒茶白牡丹,賞飲。
當你按件買白茶的時候,想清楚這些問題了嗎?
白茶說兩周年:炭焙白露茶正式發布!
白毛茶是什麼白茶?

TAG:白茶 | 福鼎白茶 | 政和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