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HiFi神論驚到嗎?音質玄學是怎樣煉成的?

近年來折騰HiFi的人越來越多了,一時間關於音質的討論出不窮。而最近微博上關於KOL大V六萬一篇寫HiFi槍文的大撕逼,更是把音質玄學這話題推上刀尖浪口。根據筆者的經驗,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相比,HiFi領域的神論數量絕對數一數二,這和音質本來就帶有「玄學」意味的現實有著莫大關係。

為何一說到音質,話題往往就會和「玄學」掛鉤?

從HiFi行業誕生的那一刻其,「玄學」就如影隨形。該如何評價某款產品音質好不好?大家眾說紛紜,往往也只是得出「高音甜、中音準、低音勁」這樣的似是而非的模糊標準。不僅如此,HiFi玩家提升音質所使用的手段看著也相當匪夷所思,以至於最後被人調侃「火電音色偏暖,水電偏冷,核電有電子味」云云。這些現象,在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中少見得多,例如評價某某顯示器、某某電視的畫質,儘管也有主觀意見,但其中「玄學」的成分可就遠遠不能和音質比肩。為什麼一談到音質,內容往往就變得尤為「玄學」?今天就一起來談談原因吧。

音質難以量化:測試軟體沒人懂

到底怎樣的音質才是好?衡量音質並不是沒有具體參數,但相比衡量CPU性能、衡量GPU性能、衡量屏幕顯示質量等,音質的客觀參數更不為人熟知。就算是發燒友,也很少人能夠對某樣器材的總諧波失真、互調失真、分離度、頻響曲線等參數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就算這些衡量音質的客觀參數擺了出來,絕大部分人也不知道它們到底意味著什麼,更不知道該如何從這些客觀參數去判斷音質的好壞。

關於音質的客觀測試,很少有人能深入了解參數背後的意義

不僅如此,這些客觀參數,實際上參考意義也有限。例如總諧波失真,從保真的角度來看當然越低越好,但同樣的失真數值,由於失真的頻段不同,聽感卻可以天差地別;又例如頻響曲線,平直固然很重要,但根據發聲單元的擺放等特性,需要對曲線進行調整才能營造比較自然的聲場。因此,評價音質好不好,更多的還是靠主觀聽感,只要客觀參數並沒有劣化到坑爹的程度(例如分離度70%都不到),那參考價值並不很大。

RMAA可能已經是最簡單的測試工具了,但依然很多人沒有測試條件,或者不懂測試方法

除此以外,測試音質客觀參數的工具也是鳳毛麟角,而且不太容易被人所掌握。最簡單的方法,或許是利用音效卡和RMAA軟體來測試參數,但要比較嚴謹地測試音質,專業的AP是少不了的,或許還需要專門布置一間音頻實驗室。與之相比,CPU的測試只需要跑分軟體簡單運行一下即可完成,屏幕畫質好壞所需要的紅蜘蛛等校色儀也比測試音頻的工具容易折騰得多。而且。有了測試音質的工具,大部分人也並不懂正確的測試方法,例如帶不帶負載測出來的數據也有天壤之別。種種因素之下,多數人對音質的評價,往往沒有掌控在某個標準體系當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以至於有人說發燒的最高境界是燒文學。

缺乏聽音經驗:多數人只能聽有損MP3

既然音質難以量化,往往只是主觀評價,那麼評價者自己心中的標準自然成為重中之重。但遺憾的是,不少關注音質的人,缺乏聽音經驗,其觀點往往都是聽風得雨而來的結論。要如何才能積累聽音經驗?當然是要聽得多,熟悉各種器材、唱片、錄音乃至不同規格的音頻文件;而如果你想要成為資深的發燒友,經常聽現場更是必不可少。然而,更多人聽的只是有損的MP3文件,聽音自然缺乏正確的指導標準。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進行聽現場這樣的聽音實踐

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些條件是難以滿足的,越來越多的器材轉向網銷,往往也只有一二線的城市才有大型試聽實體店,以供燒友接觸各種各樣的器材。聽現場?普通的演唱會和HiFi是沒啥關係的,又有幾人真的對古典樂團演奏興趣盎然?因此,大多數人的「聽音經驗」,往往只是築建於他人觀點之上的海市蜃樓。所導致的結果是,很多關於音質的評價只是口口相傳的「傳說」,形成「玄學」也就理所當然了。

拒絕盲聽對比:你真能分辨音源區別?

WAV和無損是否有區別?APE和FLAC格式誰音質更好?對於類似的問題,燒友們總是討論得津津有味。但是,得出問題的答案,實際上並不困難,例如進行ABX盲聽測試,蒙上眼睛去分辨不同音頻的區別。如果分不出區別,任某東西的音質被說得天花亂墜,那對於你來說,也無補於事。

索尼就舉辦過全國規模的盲聽大賽活動,對於這種HiFi實踐活動,總是多多益善的

索尼就舉辦過全國規模的盲聽大賽活動,對於這種HiFi實踐活動,總是多多益善的

但是,很多燒友並不會去作類似的對比,為此大家也找了很多理由,例如盲聽對比對記憶力的要求太高啦,某些音質需要長期聆聽才能發覺區別啦云云。但是,如果音質的區別已經細微到記憶力所不逮的範疇,它是否真的有意義呢?而長期聆聽這一理由或許更加站不住腳,一些燒友進行盲聽對比的時候,也是用自己長時間聆聽過的熟悉音源,和陌生的器材做對比,但竟然分不出區別。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做類似的測試,但卻會用文字語言去描述音頻系統間巨大的差別,或許這裡面有什麼難言之隱吧。

聽覺感官模糊:同一個音頻文件早晚聽上去不同?

和視覺相比,聽覺的感官來得更加模糊,也比較容易隨著時間產生變化。要對比屏幕色彩的不同,肉眼比較輕易就可以分別出來。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人的感官就是精確無比的,相信很多人都玩過視錯覺的心理遊戲,例如區分黑白背景下的相同灰色哪個更亮哪個更暗等。視覺尚且容易受環境影響,更何況聽覺?在一些心理暗示之類的影響下,例如同樣規格的音頻文件,某一個上面多了個金標認證,你對它的音質評價可能會迥然不同。

人的感官是相當靠不住的,視覺尚容易受影響,何況聽覺?

不僅如此,聽覺也會隨時間變化而變化。例如一些人並不知道,成年人的聽力上限往往會衰減到只剩17K高頻,隨著年齡的增大,聽力上限還會持續衰減。因此,你在不同時間段聽同樣的音頻文件、不同年齡的人聽同樣的音頻系統,可能會得出不同的評價。音質如同美酒一樣越釀越好,這種看似「玄學」的觀點,或許由此而來。

電聲知識匱缺:HASH碼一樣的音頻音質不一樣?

關於音質鬧出的很多「玄學」笑話,往往都相當匪夷所思。例如HASH碼一樣的音頻文件,複製而來的那一份音質不一樣;換用HDD和SSD儲存音頻文件,音質竟然也會有區別等等。這些「玄學」的誕生,往往是由於人們缺乏電聲方面的一些知識而造成的。

無損音頻的波形和原始數據是一樣的,沒有分別

前面提到,由於客觀測試比較局限的原因,要衡量音質好不好,往往都需要靠主觀評價,但這並不意味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就可以打破物理學的桎梏。不少人對電聲原理不求甚懂,但只要有觀點提出了某個因素會影響音質,不管合不合理,都會深以為然。例如,無損音頻之所以是無損,就因為解壓後和原始WAV文件一樣,但有的朋友就口口聲聲說解壓後再壓縮,重複幾次這過程,WAV和無損壓縮竟然能聽得出區別,這是違反電聲原理的。

總結

簡而言之,由於音質客觀測試數據存在局限性,多數玩家經驗有限,加上實踐困難,以及一些人對電聲原理不求甚解,因此關於音質的觀點,往往有所偏差又難以驗證,很容易就會充滿玄學意味。這也給了商家可乘之機,反正音質這東西這麼玄,滿口胡言也很少被人打臉,通過輿論造就一些「神器」,輕鬆就可以賺得盤滿缽滿。

那麼玩家該如何跳出「玄學」的怪圈?偏聽則暗,多聽則明。一方面要對一些基本的電聲知識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還是要多實踐。實在沒有條件的話,那乾脆不要玩,要知道很多器材的實際成本低得可怕,固然有的東西貴得值,但也有以次充好的貨色,你忍心被JS白宰一頓?最後,還是希望和音質相關的消費圈子能夠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健康吧。

相關閱讀:

8K你真敢下手買?為何說現在8K解析度只是雞肋

pcedu.pconline.com.cn/9

遊戲渣優化都賴它?從「吃雞」和虛幻4談遊戲引擎

pcedu.pconline.com.cn/9

你被跑分坑過嗎?告訴你跑分軟體為何會不靠譜

pcedu.pconline.com.cn/9殺毒軟體

為何越來越煩?談談殺軟彈窗的那點事

pcedu.pconline.com.cn/9


推薦閱讀:

TAG:高保真音頻HighFidelity | HiFi | 音質 | 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