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上
引言:
這是一本打破了專業壟斷的,並在西方規劃界掀起軒然大波的一本名著,其具體的影響不再贅述。對《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重讀,讓我們以行動視角了解我們的城市,建立城市的價值觀與發展觀,正確分析與認知城市的本質,以及採取各類積極的應對策略。
目錄:
人行道的用途/街區公園的用途/城市街區的用途/產生多樣性的因素/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性/老建築/密度之需要/有關多樣性之神話/多樣性之自我毀滅/交界真空地帶的危害/非貧民區化和貧民區化/漸次性資金與急劇性資金/對住宅的資助/被蠶食的城市與對汽車的限制/視覺的秩序/重新「編織」回城市/地區管理和規劃/城市問題所在。
以上的悉知與解讀,對理解我們的城市與導讀十分重要。
一.人行道的用途:安全、交往
街道及其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區域(公共區域包括舉例的城市公園,城市廣場,公共建築區,而街道聯繫它們彼此以及公共與私人的區域)人們大多數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城市道路。如果一個城市街道很有意思,功能又齊備,那麼直接導致城市變得很有意思以及功能完善。
城市街道的安全問題:
總的來說,它關係到整個地區及城市的安全,關係到城市的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關於造成城市安全問題原因:
1.把問題歸咎於城市的老區,歸咎於少數族裔,窮人或者流浪者,歸咎於貧民窟,是不全面與不負責的。首先落後地區有一套自己的生存體系,屬於它們自己的秩序,表現為——一些實例證明以上區域反而是最安全之處。其次,造成蕭條的原因之一是地區的不安全導致的失去活力,以此推斷出城市安全問題另有其因。
2.把安全問題的解決責任推給警察也是不合適不恰當的,因為這樣治標不治本。而城市街道安全問題的造成主要是陌生人的介入與地區缺少有效的監督監管。舉一個例子:(關於有效人氣度與監管力度的對比)相同地區的內街與街角處發生破壞事件的程度不同。對於有效監管,主要在於行人,店主,住戶的數目與關注度。總的而言該地區的熱鬧程度與人氣度對地區的安全負有重要責任。
-----------------------------------------------------------------------------------------------
本文指出了安全城市街區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監視):1. 在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之間必須要界限分明。2. 必須有眼睛盯著街道(天然居住者)。3. 人行道上必須總有行人。
滿足監視條件要在沿著人行道的邊上三三兩兩地布置足夠數量的商業點,和其他公共場所(尤其是夜市)。可以是人行道邊的許多店鋪及相關設施構成的有吸引力的公共場所(本身成為人們到達與使用的理由,目的地);或者這些人行道是通往另一個公共場所的必經之路。
-----------------------------------------------------------------------------------------------
1.關於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明確界限,是為了阻止陌生人進入。例子有芝加哥害的公園——肯伍德改造項目。除去凋敝之所,換上輻射式花園城市的面貌,增加閑置的公共空間。但嚴格的門禁會使地區減少與外接維繫的道路,減少了街區的活力,成為一個禁錮僵化的社區,與其說穩定的社區,不如說是生態性單一,生態承受力脆弱的社區,一旦因某些因素如支付不起管理費而降低安保管理水平,則會進入一個不安——衰敗——更不安的惡性循環,而變成蕭條衰敗的區域。因此愈是生氣勃勃,彙集不同人群的社區,街區其生態承受力愈發高。當然要維持單一與多樣生態性的社區的穩定,安全是其首要因素,只不過一個是被動管理,另一個是主動的。
2.文章還說明陌生人可以成為麻煩之源(酒吧等商業區),也可以成為有用的資源。參與到增加城市街區生機,參與商業活動與社區監視之中。同樣,當缺少原住戶監視,來到相互都陌生區域,大城市中無生氣的灰色地帶,人口稀或已經衰敗區域,陌生人的力量只能助於推向負面與惡性循環。所以作為推動力的是陌生的人群,而要想正面發展的前提,是保留原有自然發展的社區模式(相關的尺度,大量設施的必須納入都導致了破壞這種模式的風險,而保持原有社區的安定與人氣,創建必須建立在社區本身的實際狀況之上)。
3.公共活動有積極作用——當城市的一個地區缺少人行道生活時,那兒的人們就必須擴展它們的私人生活。(除了住宅沒別的,有人行道花園但沒有商店),人行道上的商業、商店,是住戶可以作為一般的顧客,也可以開展社交,而交流而非單單是共享城市設施,缺少街區商業和人行道生活的區域無法想像。
人行道上的生活的存在,不是要求這樣或那樣的人群非得有某些神秘素質或者特殊才能。只要存在著一些它所需的具體的,可見的設施。一個小店能承受的接觸量或者潛在的接觸量也是有極限的,如果過多或疲於應付,那它也將會失去其社會效應。
-----------------------------------------------------------------------------------------------
對於城市設計理論存在巨大的一個誤區——即城市應該創造空蕩蕩的、秩序井然的、安靜的地段。城市的功能分區明確。
文章舉例了三种放任現代城市建設方式的後果,即放任惡性循環持續不斷深入而置之不理會產生的後果:1.放任自流,讓那些不幸深陷其中的人們自行承擔後果,結果便是蕭條與動蕩持續。2.使用車輛作為避難所。3.產生地盤制度(turf),在這種制度下,一個街道幫派會畫出自己的領域。
把城市劃分成不同的地盤,這不僅僅是在紐約,也是美國城市的改造方案。重建的城市已經拋棄了城市街道的基本功能,與其一起的被拋棄的城市的生氣與自由。
而現實是人們的生活習慣於納入商業、熱鬧、有生機、有活力的區塊地區,因此商店、零售類的活動區,商業區不可或缺。關於生活街區,底層住宅更適合人們的戶外活動與生活,更適合創建有效監控的生活區域,總的來說,生活地區的安全依靠自身力量。城市住宅區及其他區塊應創造多元的功能類型,應創造引導人們戶外,底層活動的趨勢,而集中商務與住宅類高層的發展,功能區域明確地劃分密集的放置已經產生不可忽視的交通及安全等問題。
-----------------------------------------------------------------------------------------------
反面例子如洛杉磯,似乎正在進行一個奇怪的試驗——不僅僅要做公共住宅項目,灰色地帶項目,而且要摒除街區商業的生活模式。
而何為灰色地帶項目?死寂枯燥的無人監視區域、公共與私人空間之間的界限模糊的地帶、外來陌生人可隨意進入又缺乏人氣的地區。
-----------------------------------------------------------------------------------------------
幾點疑問:關於老城區,維持街道安全和城市自由的動態的秩序與和諧的整體。人們成了維護城市街道安寧與秩序的主體,前提是有必須的人數及相應的活動。城市中工作族人流的遷移,變成另一個地方的陌生人?變成固定者,城市的固定人口與流動人口。城市不同類型區,非商業如何保持活力?保持生機,人氣的途徑?(如工業區,工廠晚間的校園,集合住宅等等)設置商業步行街,流動人口與本地人口的關係,是否應有住宅?
-----------------------------------------------------------------------------------------------
二.街區公園的用途
公園是變化無常的地方它們會走向極受歡迎和極不受歡迎兩個極端。而目前「多一些空曠開敞地」成為被推崇的信念。例如有里頓豪斯廣場,富蘭克林廣場,華盛頓廣場,佩恩廣場這些廣場不同的命運,特別是那三個仍是廣場的地方,表明了城市公園變化多端的性格。
成功的背後有很多公園行為原則;而相反的,一個地區不受歡迎,其凋敝的形式只是一些表面現象,隱藏在背後的是這個地區早已存在的深度的經濟和功能上的問題(從功能理論講,城市每一塊地區都有相應的多元的功能,綜合的功能)。
-----------------------------------------------------------------------------------------------
公園原則:
公園與人行道保持活躍的原因是一樣的,即周圍地區功能的多樣化,以及由此促成的使用者及其日程的多樣化。在公園中,周邊服務部門、飯店與文化場所是活力的動力;多樣化的環境、建築物表面的變化形式,在推進城市的發展。
很少有城市的空地能持續的表現出公園應有的吸引力與穩定力,例如里頓豪斯這個成功的廣場擁有一個多樣性的邊緣地帶和一塊同樣多樣性的街區腹地——多樣性的樓群布置直接給公園提供不同的使用者,公園的用途得到不同使用者最大的利用,使得多股人流在一天的不同時段穿越這裡。
-----------------------------------------------------------------------------------------------
公園、周邊社區、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在建公園的過程中不考慮將人聚集起來的原因,而是把公園作為人的替代品,那麼把公園建在有人的地方將毫無意義;成功的公園不僅不會干擾周圍的複雜與多樣化的城市功能,反而將其貫穿在一起,起到和諧的組織作用;同時,一個街區公園激發激情或冷漠情感的能力,似乎與這一地區人口的收入或職業無關,成功的公園應該成為社區生活的中心與取得社區的認同,否則人群主體會逐漸變成窮人與被歧視階層。
-----------------------------------------------------------------------------------------------
設置公園的目的、如何設計公園:目的即支持各類人群各種使用目的,本文例舉公園設計中的四個因素:互構性,中心作用,陽光作用與封圍作用。1. 公園景緻,要素及帶來體驗的多樣化(從體驗角度主導設計的啟示)。2. 就街區公園而言,最好的中心是那種能為人的活動提供舞台的地方,與費經心思創造人工的中心而言,自然形成人氣的中心更為明智。3. 陽光,為使公園得到充分利用的話,周邊環境與建築物的設計應充分考慮,使之得到充足的陽光。4. 城市一般性公園,無論從地區性、大小或形狀上都難以適合於起到公共庭院的作用,則可變成愉悅眼睛的(封閉的小庭院)小公園,或改為有特殊需求的公園(運動場地如音樂會場,游泳池,釣魚池,溜冰場,風箏所,野營地等等),另一些目的則是人們的一般性的遊玩。
總之,公園的建設應該極力避免單一化,空曠化,優先不選擇使其景觀化,而應該極力推進它具體實際的使用。
-----------------------------------------------------------------------------------------------
三.城市街區用途/美國城市街區
其他事情或許要比住宅更重要,即在好的住宅建築和良好的街區行為之間沒有直接簡單的聯繫。將街區看作是一個日常的自治機構從而抓住城市問題的本質(基本單元)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應該拋棄把城市看作是自我封閉或自守式的單位的理念。城市與城鎮不同,城市的人口大量流動,人口的重組與交叉,這與城鎮相對封閉固定的「地盤」概念相反。所以,城市必須是極度開放與流動的。城市的人不會受到街區概念這種地區主義的羈絆,而且城市人的這種自由豐富多彩的選擇與對城市的使用,正式大多城市文化活動與各色行業,商業的基礎。但是,對街區的選擇又有其重要性,城市人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所在的街區。
-----------------------------------------------------------------------------------------------
街區分類以及目標狀態:
一個良好的街區肩負一個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如何尋求幫助。一個有著足夠潛力的地區能否作為一個民主、自治的機構發揮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弱小的街區能否擺脫隔絕狀態(如相互間聯合)。
三種類型的有效用的街區:1. 作為一個整體的城市。2. 街道為主的街區。3. 大城市中的「城中城」。
城市有效的街區應達到以下的目標:1. 首先要造就生動有趣的街道。2. 其次,在城市轄下具有小城市的面積和力量的地區內儘可能地促成具上述特性的街道網路。3. 再其次,將公園,廣場和公共建築作為街道特性的一部分來使用,強化街道用途的多樣化,並將這些用途緊密編織在一起(廣場,公園,街區相互連通組成一個鬆散的關係網以及建立於其上的發展的關係)。
-----------------------------------------------------------------------------------------------
地區——背後的認同感與穩定關係網:
相異性,而不是重複性與交叉的使用,促使一個人對比他所在街區更大的地方產生認同感;而相對的,我們很少認同一個抽象的地區,除非因為我們是在經常使用這個地方,對此產生親切感與信賴感。
同時,組建一個行之有效的地區的關鍵,必須發展一個相互關聯單保持差異的關係網,通常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工作關係網。在城市範圍內,關係網(跨度)的跳躍式關係比自給自足地區更有成效,因為後者往往是被迫結成的(不靈活)的關係。在城市裡,不管是街區還是地區,如果很多經過長時間發展起來的公共關係一旦被破壞。各種各樣的社會混亂就會發生(社會不穩定),似乎經過在場的事件也不能挽回這種局面。
-----------------------------------------------------------------------------------------------
不良現狀與目標:
一個好的城市街區可以吸引新來者,主動的新住戶,臨時的住戶,它還可以保護相當多的過度人口。在目前,具體物質條件適合於形成一個擁有交叉使用與自己身份(身份認同)的穩定的順利自治地區愈來愈少。
談及地區的必要性時,我們不能說一個城市在各個方面是可以自給自足的——城市地區內部,地區之間都是開放的狀態。每一個街道大至地區都應有其自身的特性,特點與吸引力。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建設性的因素是時間,地區從自給自足到與外界溝通聯繫,時間證明了這個發展趨勢。
在美國的制度下,一個地區需要大到足以與市政廳相抗衡(自身由街道群組成,太少會力量過於薄弱,太大會減弱每個街道的關注度與聲音),城市地區的劃分與設置,不能使區域之間界限分明,造就一個地區的並不是分界線,而是交叉使用和活力。(使用度與人氣)
(地標建築是地區中心或活躍中心的結果,它只是標誌,而這個中心,也不能單獨代表地區。同時應避免寬廣的交通幹道,很大的公園,單功能群體對交叉使用的破壞)。
一個城市擁有各種各樣的機會,城市擁有的流動性,使得人們能夠利用這些機會和選擇,這是城市的一種資產,用來支持城市的穩定。城市行為原則:積累起潛在的資產和優勢,並靠它們獲得成功(活躍的街道與地區經濟機制以及城市與地區的開放性)。
-----------------------------------------------------------------------------------------------
四.產生多樣性的因素
想要理解城市,必須直接完整涉及到城市不同用途的結合或混合用途。(街區公園的行為和價值)。
街道使用問題有:不方便或者缺少街道生活,缺少商業選擇,缺少吸引人的文化生活,居住單調。城市可以提供給大企業與小單位眾多的好處:零售,文化設施,娛樂設施等等。但是未開發的郊區與之相比,在郊區的土地與空間上所獲得的差價,被支付員工所需設施佔據的更大空間費用抵消了。(需要企業另行開發基礎設施與配套的輔助設施等等)
商業與消費者是共生共存的,同樣,城市與大小企業,商業也是共生共存的,一旦產生了距離上的不方便,則形式各樣的,充滿生機的商業與活動場所就會萎靡不振。所以結論是: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商業,都離不開城市,它們增加了城市的多樣性。而城市的多樣性本身就會帶來和刺激更多的多樣性產生。
缺乏多樣性而導致失去活力的地區的失敗之處在於:沒能把地區的人口優勢催化成能跟經濟互動的因素,並有效地組織配置資源。以一個地區為單位(並非隔離孤立概念)其規模的限定以及其中應有的相應的多樣性的設計是關鍵。
街道與地區生髮多樣性的四個不可或缺的條件:1. 內部區域主要功能必須多於一個(最好兩個或以上),以確保不同人流的存在。2. 大多數街道段落應該足夠短。3. 各種不同的建築比例以及年代和狀況不同的老建築。不能使不斷地在更新而形成同一單調的建築群。4. 人流及居民的密度應該足夠高。
-----------------------------------------------------------------------------------------------
部分問題:何為多樣性?多樣性更寬泛的講,包括商業外的豐富的日常生活,活動,文化機會,景緻,人口,使用者等等城市中大企業與小單位它們的商業運作方式?
-----------------------------------------------------------------------------------------------
五.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性
來源與案例:
關於商店——低利用率用途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致命的(關於利用率,存在於時間與空間上的不均衡分布利用率)。
住宅區的人口可以促進購物設施,飯店,娛樂場所和車庫設施的發展,而這一切對白天在這裡工作的人群都是很有用處的。應該大力增加居住人口而不是新增工作人口,增加本地區的服務設施(如曼哈頓寫字樓群的啟示)。
問題的根源:工作人口使用者在商業上時間段的極不平衡。
解決方式:應吸引新融入的人群,以閑暇時間,在一些時間段有新的人群分布,對一些商店和服務業來說是一種刺激。但新用途應與本地區特點相一致,而不衝突,不能排擠原有的一些建築與地域用途。(交叉?)
關於首要用途有效性的內涵與本質:
首要用途與方便用途,只有當這兩種特徵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一種首要用途只有與另一種首要用途結合在一起,能夠在不同的時間裡把人群吸引到街道上來。第二類多樣性則需要服務於多個混合首要用途。如這種多樣化用途帶來多樣化消費者需求與興趣,則其後又會出現更多商業商店和服務設施,從而產生一個良性循環(第二類多樣性指為首要用途二發展起來的商業與服務設施)。
第二類多樣性發展良好,特點突出時,則可以轉變為一種首要用途,人們沖著這個用途而來。但它想要長久地影響,長遠發展,並保持活力,必須擁有人流,擁有其他混合首要用途因素的存在。
關於首要用途有效性的具體表現:
1. 在不同時間裡使用街道的人群應該使用著相同的街道。2. 不同時間裡使用相同街道的人中必須有使用相同設施的人群。3. 白天一個時間段出現的街道人群與其他時段的有相當的關係。它的原則是:通過日常的行為平衡不同時段人群,以達到最大經濟效應與相互支持。
----------------------------------------------------------------------------------------------
城市心臟地帶的重要性與成功之處:
城市中哪個地區資源使用率越有效越成功。城市提供孵化器的作用就越能發揮明顯作用。所以作為一個城市發展的趨勢是不斷地中心化。
城市(城市心臟地帶)中心區的問題以及它的重要性:1. 首要用途混合方面不夠充分的缺陷,通常也是最致命的,最根本的。2. 其混合首要用途對城市其他地方的直接影響,當心臟地帶楚出現碎裂,則城市會缺少凝聚力,各地區會變的越發鬆散。
----------------------------------------------------------------------------------------------
如何做到主要用途混合:
1.城市的每一具體功能區,小到具體功能建築,都應與其他功能的結合在一起,儘可能地保持多樣性。協調實際生活中的城市各種設施和建築的需求(與服務範圍),並促使其和諧共生。
2.通過製造吸引力,間接的方式讓缺乏與需要的地區(經濟等層面)產生首要用途與第二類多樣性,而不是通過政策。大多數住宅區會產生灰色地帶,解決其問題,必須靠「四個條件」的創造。
3.在城市裡,我們必須要從現有的資源出發去創造更多的資源。不應偏執地去引入工作而應該在地區中發現並確定工作是否存在,或由創造前面講述的「四個條件」使其自然萌發。
----------------------------------------------------------------------------------------------
兩種不同城市的規劃類型的對比:
一種是方便,功能性規劃,只考慮分流人群,目的性強,人流單一(首要用途的擱置);另一種是考慮到用途本身的特殊需要(除首要用途外)以及儘可能產生混合的首要用途而規劃設置(吸引不同的混合人群)。
----------------------------------------------------------------------------------------------
現今城市規劃已經帶來了問題,產生了灰色地帶:
問何為灰色地帶?
灰色地帶的定義:住宅區的生活區域,活力不足,多樣性不足(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既難以引進能帶動這個地區工作場所,其住宅密集程度又不夠的區域。它們本身並不太缺少不同類型的老建築,與足夠及足夠短的街道區域。相對於「四個條件」而言。但卻比較難以解決首要用途混合以及足夠的住宅密集度。
問消除灰色地帶的具體規劃設計做法?
討論人流的經濟效應,總之人流是不可或缺的,消費者支持著商業,否則商業就會消失,而公園則會凋敝。住戶與商業也是相互依存的,而足夠的人流是維持與促進它們兩者的。能夠吸引新融入進來的人群的不管是什麼,也應該能夠吸引這裡的上班族人群。此外,這種設想中的新用途不能排擠原有的一些建築和地域的用途。這對商店與服務設施是一種刺激。最後這些新用途應該與這個地區的特點相一致,而不是互相衝突。
----------------------------------------------------------------------------------------------
主要用途混合的基礎條件——用途的流動性和道路的互通性:
用途的流動性和道路的互通性,而不是建築的同一性,才使得城市的街區能夠共享城市具有的各種用途。長街段會阻礙城市的混合用途——不同的人群因不同的目的,出現在不同時間,卻使用著同一條街道(使用同一街道的不同部分)。總之,街道出現的頻繁和街段的短小,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他們可以讓使用者擁有內在有機的交叉使用。街道發揮作用的手段(吸引不同目的的使用者)和它們能夠達到的結果(多樣性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應使他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發揮作用。
正統規劃理論(花園城市與輻射城市理論)把很多城市的街道視作浪費,有一些住宅區,雖然有街道,人們卻想方設法避開這裡,因為景緻的雷同,使用率不高等等原因。
在一個地方發展良好,而在另一個地方受挫的商店完全是對經濟效應的一種回應。什麼地方在經濟上有利於多樣性,它就會得到發展,反之則會受阻。
-----------------------------------------------------------------------------------------------
部分問題:1.問如今城市的特徵使得城市與郊區的不同之處?2.傳統城市規劃把城市功能和經濟需要及特殊用途置於矛盾之中,那麼其中問城市非盈利設施是如何設置?3.歌劇院,圖書館的布置,應該與用途率很高的鬧市區以及哪裡的辦公與商店一起?失敗的案例:歌劇院,圖書館擋住或者遠離人流,缺少人氣。
-----------------------------------------------------------------------------------------------
六.老建築
老建築對城市以及城市發展不可或缺,沒有他們,城市發展(街道與地區)會喪失活力。
老建築的優勢:
1.老建築稅金成本及使用成本(相對成本)會低於新建築。老建築的低廉成本是很多企業生髮,創生的溫床。
2.而且使用老建築(低成本)運作方式,其創新或試驗的風險與成本會降低很多。
如果說新建築是成熟方式運作的對象,老建築也不斥為一種新生方式的誕生所,所謂老樹出新芽。從舊的建築,舊的生活中繼承傳統的東西,才可能找到新事物誕生的基礎與依據,一切新生事物,都是從舊事物中蛻變出來的。而在此,新建築代表了不穩定體系,老建築則代表了穩定體系。從風險來講,應該推廣低成本的建築試驗,可回收利用資源的建築方式。在既有的建築基礎上,舊的建築體系中,尋找新的建築途徑與方式,創造更新的建築(既可持續再生建築)。同理,也可以推廣直接利用現有老建築,其軀殼注入新活力的方式(舊的既有建築改造項目),包括注入新的商業,零售服務,辦公,其他服務業,居住(從體系的角度講,互補後的體系不能過於一塵不變的守舊,也不能過於搖擺不定的冒險)。
3.建築與人一樣,是由壽命的,有歲數的,一些有年代的建築恰恰能提供給人們一種傳統的生活與運作方式,而傳統方式的痕迹是永遠抹不去的,深深存在於人們的生活與記憶中。
論證老建築必要的原因:1. 城市多樣性的必需,也是城市發展史的一個縮影。2. 相對於新建項目,其使用維護費用層次不同。3. 經濟成本低而且很多老建築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對市場來說,老建築仍有客戶。4. 老建築拆除重建機相關的費用產生高額的成本。
-----------------------------------------------------------------------------------------------
新建築存在兩種命運:正常的生命過程與非正常的生命過程。正常的建築命運:從誕生到死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非人為的意外或者其中的主體——人的生活方式的極大改變而做出對他的改建或重建,生活方式改變是前提。非正常的建築命運:從誕生到死亡十分短暫,大部分是由人為強制的拆除重建,或是因為業主的變遷,或者因為不顧其存在背景而為了極大限度盈利的再造,還有就是業主毫無依據的喜好。這種非正常死亡,也是此處生活方式斬斷。
新建築與老建築的關係,以及我們的態度:
同一時間建立起來的大批新建築註定會遭遇效益低下的問題,也不會在文化,人口和商業多樣性方面提供多少的幫助。一個因同類競爭,個性相對的缺乏。另一個因為靈活度不夠(缺乏經濟,運營的靈活度),有很多失敗後的區域,乾脆使用起了政策或者非法壟斷來維持本地區。
如果把建築剝離,從社會地區,自然環境與使用方式方面剝離(現在大多地區現狀)擁有者對建築本身居住般的使用,倒不會產生多大的經濟問題,只需要關注水電維護等運行費用。
在一個活躍地區,沒有什麼建築會由於年代太久而被廢棄,它的位置始終不會被新的建築所取代。建築結構與建築(接觸面)外表面的壽命是不同的,建築各個組成部分的壽命也是不同的,建築裝飾應該走簡潔的路線是有顯示意義與時代潮流傾向的。而內部的傢具,這類與生活接觸的部分可以隨著生活而趨於多樣化。只有當建築結構,形態不滿足使用或其他特殊的要求時,建築才有可能被遺棄,被重建。
總之,我們需要的是在一個充滿活力的地區里的舊建築,人們的活動使得這個地區變得更有活力才是關鍵。(穩定又有活力的範圍)一個地區的氛圍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例如平遙古城老建築的改造利用,商業化)
等到這裡的新的建築變得陳舊時,它們唯一有用的城市屬性就是低價值。但光靠其本身低價值並不能發揮作用,因為有很多的限制,缺少多樣性與人氣成為其最大的限制。
同一時間建成的街區在很多年裡在外觀形態上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只是會逐漸的趨於破舊,或零星地出現商業。整個街區也不會自動更新,增加活躍氣氛,彌補自身不足。活力已經因其街區已死而喪失。
所以應有的態度與策略:重要的是應該著力避免人為成片的大拆大建,避免產生同一時間人為開闢的大規模新街區。而應該遵循正常不同時期的新建築的增加,新舊建築的更替。建築也是有壽命的,其正常的死亡更替是可以合理並可接受的。決定因素是其利用價值。總之,舊建築將會成為一個地區歷史人文脈絡與生存發展最可靠的庇護所,地區價值的庇護所。
-----------------------------------------------------------------------------------------------
部分問題:
問:假如在古城中新建了一家現代化建築來競爭,何嘗不是多樣化?那麼會出現怎麼樣的結果?
當然本文觀點是需要保留相當一部分的老建築,同時也包括各個時期,現代新建的建築。那麼是順城市自然更新?還是刻意保護一塊區域老建築就像古城古建築保護?還是需要相當的人為城市新規劃?如何拿捏古建築在城市中的比例,如何拿捏各類建築的生命長度,成為一個關鍵點。
本文的觀點是需要保留相當一部分的老建築,而不是完全保留老建築(就像古城保護項目),不可避免人類發展會伴隨新建築的建設。所以如果古城未有政策要求,自然而然會誕生更有優勢的新建築,有一種力量會推動者老建築的更新,重建。那麼當新舊建築在一個城市中共生,那麼如何去判斷一個具體的老建築是否保留的度的問題。大概這隻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或者應該看重前期的可行性研究。
同時城市需要各種各樣的舊建築來培育多樣性的首要混合用途,以及第二類用途(舉例)更進一步培育的多樣性,對舊建築的依賴大,紐約的布魯克林區最大程度地利用住宅和工作場所結合產生的經濟效應,如果大企業想一切推倒重建,還不如直接從郊區開始(與之前講的是一致的),已存在於市區的大企業不想搬遷,但其規模擴大以至於處處受限制後,仍舊會向郊區遷移,市區大概比較適合小企業與小商業的。
問:為何會出現大遷徙言論?又為何未出現大遷徙?那麼在郊區出現的會是什麼類型的企業?
城市大企業發展迅速是出現大遷徙言論的原因;大企業規模的穩定是未遷徙的原因;在郊區的是…...???
-----------------------------------------------------------------------------------------------
七.密度之需要
多樣性要求有一定的密度:
首先,住宅區佔據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區。在正統規劃理論和住宅理論里,高密度的住宅享有很不好的名聲,被認為導致各種問題和失敗。例如:在曼哈頓,一些非常有活力和多樣性程度很高的地方包圍著那些高密度住宅區。在這些很受歡迎的外圍區域里,密度甚至更高。一個住宅區的住宅密度不管有多高,如果因為其他三方面因素不到位而阻礙或壓制了多樣性,那麼高密度也無用處。
高密度是指每英畝土地上住宅的數字大,(向高層發展)而非過於擁擠。(日照間距會影響高密度率)過於擁擠反而常在一些低密度地區出現,即所謂的貧民區,城市中成片低密度灰色地帶正走向衰敗和被拋棄。
-----------------------------------------------------------------------------------------------
「間於」概念:
多樣性及其吸引力,與可接受的生活條件同時又密不可分,良好的生活狀況才能改善,才能保持這種多樣性與地區吸引力。
超過半郊區特徵和城市功能消失的地帶,與多樣性活躍和公共生活能夠產生的地帶之間,存在一個「間於」密度地帶。它們會向城市內 延伸,一直到真正的城市生活湧現以及有利條件開始起作用的地域。
「間於」密度地帶止於何處,一個有用的答案是:當土地全部用於住宅的密度達到一定高的程度,以致使其首要用途的多樣性能夠幫助生髮第二類城市多樣性和活力。
-----------------------------------------------------------------------------------------------
密度過高也會有問題:
我們期盼住宅的密度應該高到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地區潛在多樣性的需要。但同時,密度過高會帶來問題:它會開始壓抑多樣性的產生,通過此地建築的標準化推廣,為了追求更高更有效的產值,建築類型都會向固定人群趨同,建築高度不斷地上升。那些住宅效益低的建築就會被淘汰(這就稱為標準化)。
標準化,統一化的表現:一些不帶電梯的5層6層出租公寓大樓。帶電梯的12層公寓,還有在使用加強混凝土方面能達到的最大高度和最大經濟效益的建築(經濟適應性)。
一旦建築類型的種類下降,人口和企業的多樣性也會下降或趨向滯緩。關係到人口與企業,商業的多樣性的建築包括了:商住房,沿街店鋪,單體住房,獨立商店等等等等。為實現多樣性,本文推導出了土地的利用率應該比較高。(個人認為:城市的發展以及人工去改造,都應該遵循順應城市的自然與文化,順應城市自然的發展過程,不要強制改變城市目前狀況)
部分問題:問:住宅樓的高度越高,只是住宅方面的多樣性會減少?問:商住房,其他住宅,各類商店等是否應有區別,表現在何處?
-----------------------------------------------------------------------------------------------
新城區的建造需要時間:
已有的建築類型為現在新增的建築類型提供了一個基礎。如果是猶如白紙的一片空地,沒有現存建築基礎的情況,在設計規划上來說是比較苦難,在經濟上來說也是最難自然發展的。在一些密度太低的地區,可以通過新增建築,讓改造與建設行為逐步進行,而不是一夜間忽然地蜂擁而上,(地點)空間與時間的因素共同的作用,創造著我們的城市。
-----------------------------------------------------------------------------------------------
八.有關多樣性的神話
減少過高密度影響的手法:
在高密度區,高用地覆蓋率對房屋類型的多樣化是一個必然條件。
但街道多了,以街道的形式出現的空敞地就會增加。公園多了也是。此外,非住宅建築與住宅如果相容的很好。這個地區住宅會減少,所以避免過多的…...更多的街道,活躍的公園,各種非住宅建築與住宅的融合,加上住宅建築本身的多樣性,會產生一種與受高密度和覆蓋率困擾的地區完全不同的效應——由於擁有不少空敞住宅地而減少過高密度的影響。
這樣的新增人口進入都市的運動,可以消化在郊區、半郊區和一些毫無生氣的新出現的「間於」地帶的延伸。從這個角度而言,城市會變得越來越大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
有一種誤解是:集聚在人口集中和密度很高的大城市中的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生活在惡劣條件中。人總是數量少時才顯現出魅力來,而數量多時則會表現出令人憎惡的一面。
而在另一方面,集中在城市裡的具有一定密度的人口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積極因素。這些人口不僅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也代表了豐富的差異性和可能性。而且我們必將接受城市人口大量聚集的事實。人口的集中是資源,是積極的。
所以在城市的設計中與實際使用中,應該有餘量的保留,設計餘量的保留——多用途,多可能性的設計,以及改建的可能性,改變用途這種多樣性的存在。
問:多樣性就不會產生醜陋的,用途間的衝突和擁擠這種惡劣狀況?多樣性不會產生醜陋外貌?(審美方面)問:我們的大都市早已經擁有很多這樣的互不關聯的地區。它們曾經都是一些相對自給自足,完整的城鎮/小城市。一旦它們被吸引進都市複雜的經濟區域里,它們就會開始在社會,文化,經濟層面上失去自己的完整性和特性。那麼是否需要關聯它們?效果如何?
-----------------------------------------------------------------------------------------------
創造差異性(表面的多樣性):
1.方向感是需要差異——在不同方向的不同的差異——來維持的。
2.統一用途人為作出的差異所產生審美問題,因為本身有的差異,來自真正不同用途的差異。
3.被表現主義佔據的建築,正真的建築商的變化不應該是表現在不同顏色或結構上。
4.審美問題:劃分應該是按照外表一致的要求進行,還是要避免完全統一?如果後者,那麼應在什麼地方划出一條分界線以示設計上的區別?
5.真正的差異應該體現在不同建築的用途,年代上,也應體現在建築的技術和歷史風格上。差異主要在於內容的不同,自然並且合理。
-----------------------------------------------------------------------------------------------
關於住宅的多樣性:
小單位的住宅建築群樣式會很類似甚至相同,但並不一定會出現單調現象。很快重複的街段,會使人們把一個住宅群當做某一個整體(關於住宅樣式的不同,底層的高度各不相同,門口的設計和它們與路邊的銜接也各不相同。造成這些差異的直接原因是這些建築的類型和年代不同)。
關於差異,皮茨贊成把標誌性或壯觀的建築放在城市的基本格局立面,而不是將它們分離出來。(相雜的多樣性,住宅的多樣性,混雜在住宅中間的工廠車間,與魚市相鄰的廠房建築和畫廊等等各異建築的混雜)拉金斯指出的人的不同行為的融合。所謂的不同行為就是指人在做不同的事情,出於不同的理由和不同的目的,而建築就是要反映和表達這種差異性。
部分問題:如何在視覺上是城市擁有多樣性,如何尊重城市的自由,單同時又在視覺上表現出秩序的形式?這是城市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審美問題。關於多樣性會否導致交通擁擠?在任何沒有多樣性用途(單一用途),而且使用這種用途人流集中的地點都會發生交通擁擠,容量(不論人或車)與秩序是關鍵。在人口集中和用途多樣化的城市地區,人們在可接受範圍內才會以步行方式為主(500m半徑左右)但距離因素會不可避免地引入車輛,公共交通等(一個地區不步行範圍內服務的種類有限,但是存在一些獨特的目的地)。
-----------------------------------------------------------------------------------------------
尺度問題:
一方面,如果同樣是這般尋常街道,如果某個場所非常的不和諧地佔用多大的面積,就非常突兀,像扔了一個重磅炸彈(故設置工業區,把企業工廠遷移入大尺度的街區之中,或封閉的工業園之中,像大面積果園,綠化這些地方等同於郊區,工人們日常生活模式很不同。或不能吧這些定義為城市的一部分)。例如大型自助餐廳,超級市場,木製工廠,印刷廠等這些因大規模而不是工作用途而不適合所在的街道(前提是各單位使用功能與交通應由技術與管理嚴格保證而不影響其他單位)。
同時,並不是說所有的城市街道都需要注意街面場所的規模劃分。以大型建築為主的街道,較易與小型場所和諧(以大型建築群為中心,環境,穿插小型場所與街區)。而是,對大型建築的建築尺度的控制、街道尺度控制、多樣性認識與把控(新老交替,密度,混合首要用途)十分重要。
-----------------------------------------------------------------------------------------------
一些不贊同之處:
1.本文的街市缺乏依據:即交通的擁擠是由交通工具而不是人造成的,以及人口稀疏而不是集中的地方會發生擁擠。
2.應該在一個地區里培育一種經濟環境,使土地的使用不僅有利可圖,而且合理。一些地方陷入悲慘的境地,其原因就是對於一些依靠地區吸引力與周遭環境活力的其他用途來說,這裡的經濟環境太差。許多類型的建築都可以混居一處(因為多樣性原則),但是如停車場、大型或者重型卡車維修廠,加油站、大型室外廣告、大型企業等,他們因為規模問題不適合在街道的布置。
3.很多城市住宅街道除了擁有住宅外,一些商業和工作場所夾雜其間。如果體量規模不大,則使街道因此擁有完整統一的視覺效果與秩序,也能保證其多樣性。
本文所介紹的街區仍舊是獨立的單體建築林立,而今後出現的集合式住宅,城市綜合體,分層管理的高層建築則能很好綜合大小規模的商企業,住戶等等各個單位。
4.此外,關於功能應該混雜無限制,甚至包含垃圾場,太平間等觀點,亦不太贊同,當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約著這種混雜的趨勢。(是否可從自然發展的村落小鎮入手研究?)
-----------------------------------------------------------------------------------------------
歸根到底,城市劃分一個最大的誤區是:它導致了單調現象的產生,另一個是:它無視用途的規模,或者說用途的紊亂(功能,視覺)。多樣性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尺度、功能等等是問題的另一個方面(與文章前述自相矛盾?)。許多街區依照其建築的類型只能被劃分為:四不像的各類用途與規模的產業。城市中新奇帶來的神秘感和人們帶有批判的理性精神一同被清除出了城市。
政府規劃不能是純粹為了利益。財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再取之於民,如此循環,其真實可靠的目的也應該是為了民生,因為只有真正用之於民創造了取之於民的前提與基礎。
-----------------------------------------------------------------------------------------------
九.多樣性的自我毀滅
一個地區的多樣性容易發生自我毀滅,從而影響城市,有以下幾種狀況:1. 城市裡極其成功的自我毀滅的多樣性傾向。2. 城市中許許多多的個別因素,產生置換影響的傾向。3. 人口的不穩定阻礙多樣性發展的傾向。4. 公共資金和私人資金產生阻止或者扼殺發展和變化的傾向。除了影響多樣性本身的發展,以上這幾種勢力有時還會對生成多樣性的基本條件的引進產生影響,使容易之事變成困難之事。
在一條街上,一個成功的商業店,會受到大量的模仿、複製(模仿與集聚效應)。在這條人氣旺,很成功的街道上,會因為經濟領域的競爭與模仿而趨於單一化,多樣性受到破壞(同樣,也是因為人們對經濟的追求而親手毀滅了多樣性與自我個性)。
這種趨勢產生的後果,要麼是「壟斷」,一部分成功的商業地盤上佔據了主導,進行空間的爭奪;要麼是這種商業被模仿,重複,擠兌其他形式的商業(前述的,人們同一時間新建成批建築,更容易產生同類的競爭,個性缺乏)。
本文提到的零售業利潤方面的競爭,最容易對街道產生影響。針對工作用途或生活用途方面的競爭(中央商務圈,熱門的居住樓類型)最容易對街道或整個地區產生影響。在對經濟利潤的追逐中,街道其他用途會漸次衰落,而使得這個地區的成功機制自我毀滅。
-----------------------------------------------------------------------------------------------
1. 城市裡極其成功的自我毀滅的多樣性傾向。2. 城市中許許多多的個別因素,產生置換影響的傾向。3. 人口的不穩定阻礙多樣性發展的傾向。4. 公共資金和私人資金產生阻止或者扼殺發展和變化的傾向。
尺度的問題:
一條街,一個街區尤其成功,則會吸引周邊目光,產生集聚效應。如果相鄰地區都很成功並且保持特性,則會相對分散人們集中的注意力,從而保持多樣性的穩定。本文只是定義一個地區過於成功的情況而未說明其尺度範圍及其間各首要用途的成功率(如果其中多數都狀況良好)。同樣,許多「老字號」或不以盈利為主或政府部門及遺產保護單位,也同樣會保證此處的多樣性的存在。
總之,這種過於小範圍的目光,過於直接的目光,亦未注意到隱藏在城市高樓各層中的其他用途以及他們的堅持堅守。
平台的作用:
本文多例舉一些非城市中心的小商業以及住宅的街區,而未涉及高層商業及綜合體商業類型(時代與類型的局限)。本文多以老城區商住樓為原型,如飯店,俱樂部,畫廊,小寫字樓,酒吧這種直接對外的「底層商業」所佔據。
對於這些類型的建築以及街區,本文的觀點有很大說服力,的確會產生上述此類問題,特別是步行商業街,如廣州上下九等實例。
人流與預防過度競爭:
人流是活動的,一個地區,只有擁有了獨特長久的魅力以及擁有交叉使用功能才能避免使用者的分流,經濟的停滯流動。人流也是商業首要抑或說最重要的因素。(指非特定人群的商業)以為追求目前的利潤而致使人流衰退是所有商業的共同損失。
預防過度競爭,建於老城上的新城。一個成功地區應該成為像遺產或自然景觀那樣的受保護的對象(即使不得已要改造,也要慎之又慎)在其周邊建立新的產業,不僅可以保護它們的原貌,也可以借它們的人氣通向成功。
-----------------------------------------------------------------------------------------------
部分問題:人們步行達到的尺度問題,困擾著傳統的規劃,可否最大限度地解決尺度問題?尺度問題中,如果規劃法,直接詳細規定到一條街區每一小面積用地的用途或限制每個建築種類的樹木,怎樣的結果?問如果有有限改造城市的資金,應該如何利用,判斷用於何處?
失敗例子:波士頓鬧區存在很多歷史上的中心區,每一層都缺乏首要混合用途:政務區,購物區,辦公區,像考古挖掘層一樣,串成一串。不因為遷移導致衰變。而根本是因為單一化導致遷移。
-----------------------------------------------------------------------------------------------
結語:
中國的城市正在經歷高速現代化,中國的城市出現了比西方城市更加複雜與嚴重的問題——而中國大多的城市規劃者與領導在專業領域並沒有與責任相一致的專業知識,同時中國的制度與體制無法做到西方那樣,及時在錯誤的城市規劃方針策略、具體行為上剎車。可以說中國的城市問題與現狀令人擔憂。希望通過讀者這個只是體系的灌輸,能及時認清正確的城市發展之道。
推薦閱讀:
※全世界都在抄襲OMA?
※城市更新系列:再讀「趣城」
※研一結束了1,關於城市更新
TAG: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書籍 | 城市設計 | 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