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又一年過去,DA大屏雙屏為何遲遲還沒大波襲來?

去年10月的日內瓦車展上,在業界對特斯拉DA大屏還存正爭議的同時,路虎推出旗下中控搭載全新設計雙屏的新車型—攬勝星脈,全車除了簡潔前衛的外觀,車內的這套人機交互系統算是賺足了眼球,很快被稱為引領未來幾年中控布局的另一個方向。

△攬勝星脈中控雙屏

然而又一年過去了,無論是DA大屏還是上下雙屏,採用這樣設計的車型少之甚少,原因幾何?本文從開發、用戶使用習慣等方面聊一聊為何大屏和雙屏遲遲未能流行開來。

  1. 休將手機屏越做越大的邏輯平移到汽車中控屏上

△手機屏幕進化

近年來,手機的屏幕越做越大,屏幕中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手機已經遠不僅僅是一個溝通的工具,進而演變成了一個移動的智能終端,隨之而來的便是承載內容的交互介面—手機屏幕越來越大。

在Tesla推出中控大屏後,很多人理所當然認為中控屏幕也將像手機一樣,越來越大將是未來中控大屏的趨勢,果真如此么?

不可否認的是,從十幾年前的電視、到幾年前的電腦、再到近年來的手機,屏幕已經成為了信息時代人機交互的重要載體,如同一扇門一樣,它可以將屏幕前的人帶到另外一個「世界」。車載中控屏幕同樣具備這樣的特點,但在空間極其有限、寸土寸金的汽車上,中控屏幕做大絕不僅僅像手機,電視屏幕那樣越來越大這麼簡單。

△駕駛員注意力分散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屏幕使用的場景不同!手機、電腦、pad的使用過程中,人們可以專註屏幕內的內容,而汽車中控屏就不行!雖然通常叫做中控娛樂大屏,駕駛員對屏幕操作過程必須不能影響行駛安全,這也是目前為什麼語音交互在同觸屏控制和手勢控制的競爭中勝出的原因。語音控制省去了交互中的視線轉移和手動控制環節,更加安全便捷!

△語音交互示意

除了使內飾簡約又未來感,增加產品魅力,個人認為諸如Tesla這樣的中控大屏,有一個被很多人忽略的細節,更深層次的意義:Tesla大屏是在實現自動駕駛前對用戶操作習慣的引導。目前Tesla上的硬體已經滿足L3~L4級別的自動駕駛,如果在實現自動駕駛的前提下看觸控大屏,在到達目的地前的車內過程會因有了中控娛樂大屏而變得更加的愜意。這將是中控大屏存在更大的意義。

△Tesla Model3 內飾圖

2.屏幕硬體具備,內容匱乏

據調查,目前智能手機中安裝app的平均數量為38個,每天人們通過屏幕捕捉各種各樣的內容信息,反觀汽車中控中的應用寥寥無幾,內容匱乏同樣是制約大屏推廣的因素之一。

△T90 非常「素」的12寸大屏

目前大多的中控屏幕只包含幾個必需的應用,如藍牙、FM、空調、導航,及車輛控制等。但很多的時候就連UI做的一點都不走心,甚至有點反人類。

△眾泰T700 中控屏UI 亂!

如同一家店鋪的門面一樣,做的不好自然不夠吸引顧客,特斯拉的UI團隊的風格和理念很值得借鑒!

△UI Bureau Oberhaeuser team designed for Tesla Model S

Tesla Model S 概念UI 17寸屏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cover/f0149j52mma/f0149j52mma.html

幾千塊十幾寸這麼一大塊兒屏,裡面僅僅真么些內容,豈不是白瞎了?於是出現了諸如Carplay、Carlife的應用,將手機上的內容映射到中控屏幕上,此時手機上的內容就會變得豐富起來,美中不足的是手機映射的app非常有限,百度Carlife目前主要只支持電話、音樂、導航三個方面內容。所以目前汽車中控的多媒體屏可以做的更加多媒體,而且空間很大。

△Tesla Model3 中控屏 UI切換導圖

如果從汽車電氣化最終結果的角度看,實現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後,從方向盤上被解放的雙手,從前擋風玻璃上解放的視野,從駕駛席解放出來的坐姿……當被解放出來的所有感官同中控大屏交互時,人們對屏幕上的內容需求和屏幕UI設計風格的審美都將大大提高。像手機UI設計一樣,在不久的未來也必將催生一批優秀的汽車中控大屏UI設計師。

△Smart Vision EQ Fortwo 自動駕駛概念圖

也就是看準了此商機,BAT在汽車上的布局也均圍繞著「人機交互的中心」—中控屏幕!百度的DuerOS系統,阿里的AliOS,騰訊的AI in car。BAT三巨頭根據自己在各領域的特長,將產品服務向汽車行業延伸,包括後裝和前裝,早已展開車輪戰。

3.成本受限,開發能力欠缺

多大的屏才算是大屏呢?個人覺得大於14寸的中控屏幕,目前10~12寸屏幕在很多車型的頂配上比比皆是,但開發出來後的效果卻沒有真正體現出大屏的設計語言,根本的原因在於設計思路的不同,與特斯拉圍繞著中控大屏為中心設計中控檯布局的思路不同,很多自主的主機廠考慮更多的是將傳統的按鍵如何集成進大屏中,所以最終設計出的效果沒有體現簡潔的大屏風格也在情理之中!

△中控「大屏」車型

目前一塊12寸的大屏(DA)的成本約1500CNY左右(包括主機),什麼概念呢?相當於2.5個空調箱體,2條鄧祿普輪胎,2個座椅,10來個空調濾芯……在很多主機廠降成本的壓力下,中控屏幕極有可能被放到成本重點管控列。目前市場對大屏接受度尚不明朗的狀態下,不冒進,且省成本對於主機廠來說不失為一個求穩的思路!

從產品的開發的角度上,國內可以開發出車規級的中控大屏的供應商屈指可數,一方面大屏中集成了太多內容,如空調、FM、車門車燈,氛圍燈,座椅調節加熱、玻璃升降、無線充電、電動尾門……等等,當這些用電器的控制電路集成到一個PCB板時,硬體上的開發難度就大大提高,如多個MCU間的通訊,大屏的可靠性等都需要時間的檢驗。

△示意

另一方面,很多內容集成到大屏後,大屏的可靠性變得尤為重要。就算成熟度很高的手機,卡頓、死機、黑屏的現象都時有發生,這也是中控大屏不可迴避的問題,尤其是大屏中集成的行車安全相關的用電器,如空調的除霧功能,大燈控制等,大屏故障如引起的這些功能的失效,將會影響到乘員的人身安全!

△2017 廣州車展上對某自主品牌大屏體驗時,DA死機!!

△星脈指紋收集器

上圖是上周廣州車展第一天,星脈雙屏(指紋收集器)就被玩兒壞了,賣家秀變成了買家秀,完全沒了官方宣傳的效果,一個很重要的細節是,上屏的屏幕發熱嚴重,也就是電子散熱沒有做好。(據說是電裝供的貨......)同樣tesla也就此被爆出中控屏死機的問題,雖說有萬能的重啟,但高速上大屏死機是件多恐怖的事兒!

4.用戶使用習慣和觀念有待進一步進化

所接觸人群中,在是否喜歡觸控操作還是按鍵操作這件事上,大家的觀點一直都不太統一,有趣的是大家對觸控大屏的接受度在年齡分層上有了明顯的差異。

△標緻5008 實體按鍵+屏幕中控布局

邁入而立、不惑之年,具備消費能力的群體對實體按鍵情有獨鍾,尤其是對旋鈕按鍵,他們喜歡「指哪打哪」的控制感覺,尤其是在開車過程中的「盲操」,整個過程得心應手,這也符合就近控制的人機工程原理。在他們眼中中控大屏「華而不實」。

△賓士S級中控

另外一方面,90後的新生消費力量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明顯提高。尤其是95後00後,這個出生在觸屏時代的群體,從小接觸的就是點觸屏幕,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將體現在他們對於中控大屏的接受度上。雖然目前這個群體的消費能力尚弱,相信當這個群體成為消費主力時,從用戶需求角度上,勢必也將成為大屏推廣的一個助力因素。

△從小就接觸觸屏的新一代

5.小結

事物更替的核心在於新事物在保證覆蓋舊事物所對應需求面的同時,衍生出更多服務價值,挖掘出更多的需求。

在保證基本控制功能的同時,大屏所帶來的科技感和對整車內飾的加分是其衍生的價值所在,即使有以上所提到的種種問題,但總有先行的主機廠,這其中新興造車勢力居多。從「三電一屏」的說法中足以看出新興車企對大屏的重視,它將是另外一個新的移動終端的交互入口,這是大屏更大的價值所在。

△小鵬 IDENTY X中控布局

從目前看到的將要上市的車型,使用中控大屏布局的車型並不佔少數,但傳統主機廠很少有這樣嘗鮮,這取決於主機廠對於汽車中控的定位和理解,僅僅是做目前車內按鍵的大集成,大可不必上大屏,新興車企關注的是大屏的擴展性和其背後的服務需求,自然方向就有所不同,這就是新興造車勢力和傳統關於汽車開發上較量!

目前汽車行業剛好處在電氣化升級大變革的時代,汽車上的很多設計都在進化,對於中控除了大屏,主機廠還有其他很多的嘗試方向,如上下雙屏,左右橫屏等,來作為向大屏過渡的中間產品。

△知豆D3的中控橫屏布局

通常主機廠開發新車型的時間通常是3~4年,所以15,16年主機廠商企有規劃要上大屏的車型,到量產上市還需再等1~2年。吃瓜群眾還需靜等一段時間!

相信在自動駕駛和新興造車勢力兩股力量的推動下,中控大屏的時代將很快到來!

weixin.qq.com/r/DkQjO6z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一家車言(1+Car),專註分享有態度內容,歡迎訂閱!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鳴謝汽車之家、愛卡汽車、geekcar、易車等)


推薦閱讀:

雷克薩斯執行副總大竹仁:今年在華喜獲開門紅,有三大目標
兩月訂單破兩萬,提速秒思域,溜背造型四輪獨懸只賣9萬,靠譜?
造型比領克01更有看點,背景比WEY更強硬,這個自主品牌有戲嗎?
全新漢蘭達即將上市,價格更貴,還得等6個月,到底有什麼變化?
聲振界王者農藥 | 來不及解釋了快上車!

TAG:汽車中控 | 新能源汽車 | 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