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喝白茶的人,都要面對的糾結!

糾結的本質,是選擇上的困難。這是近期我們跟茶友交流比較密集的話題,內容很多,但是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價格。今天整理整理觀點,發出來供大家參考。

行情暴漲VS行情持續暴漲

不得不說,今年白茶的整體行情起來了,具體原因我們分析過很多,這裡不多講了。我們認為,合理的價格變動應該是產區和茶友都能接受的。但是茶市偏偏不是這樣,價格一直是個敏感的存在,畢竟有普洱的先例擺在那裡,所以白茶的行情稍有起伏就會被拿來各種解讀。而且,樓市的特點也已經影射到了茶市。

鑒於白茶有新茶和老茶之分,價格也是懸殊極大,所有就存在入手時機的問題了。「現在買?挺貴的呀!」「將來再賣可能更貴!」這恐怕是很多人都反覆考慮過的事情。行情暴漲,與持續暴漲,在短期之內仍將是白茶領域的熱門話題。

等級與性價比,選擇困難症

不同等級的白茶,價格上的區別不僅在於採制成本,還有後期轉化、市場認知、實用價值上的差別。前端時間聽到一個有意思的說法,好多茶商在囤茶的時候,更加熱衷於壽眉等級,原因就在於將來的價格翻倍。

以五年作為一個期限,據說銀針價格五年翻一倍,而壽眉可以翻五倍,而且單價較低,容易出手。所以收益高、風險小。在此之前我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所以剛聽說的時候內心還是比較震撼的,原來行業里有這麼多門道。

但是,把等級跟性價比直接劃等號,我感覺還是有點魯莽的。大行情里總有小差異,單純的價格也不代表性價比,這裡面還涉及到質量、品牌保值增值的問題。具體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關於白茶性價比,被忽視的幾個真相!》。

自喝與自存,未知的風險

關於自喝、自存的問題,我們認為很有可能成為所有糾結的破局點。口糧茶也好,收藏茶也好,自喝跟自存一樣,都是一個量的問題。

雖然白茶有投資屬性,但是我們並不鼓勵大家往這方面去做太多的考慮。白茶,歸根到底還是拿來喝的,個人過多存茶沒有太大必要,一是佔用資金,二是風險較大,將來能不能出手是個問題,存儲過程中會不會壞掉也是個問題。

從這方面考慮,我們的建議就是,可以每年預存將來三年左右自己能夠消耗掉的量。比如一年喝五斤茶,可以存個十五斤左右,將來看情況在決定是否需要增加存量。這樣即保證了日常飲茶需要,又沒有什麼風險,將來茶葉價格漲得離譜了,大不了就喝自己手裡存的茶,等行情回落了再補充存量。

今天的話題,總結起來其實也沒什麼複雜的,面對所有糾結,就從自喝、自存的量去下手。把品質選到最佳、把風險降到最低,仔細想想,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

推薦閱讀:

40萬的老白茶就因為這一招,露餡了……
老白茶, 請放過單純的小白吧
白茶說兩周年:炭焙白露茶正式發布!
白茶葯香,有作假的嗎?
白茶受潮了怎麼辦,可以曬太陽嗎?

TAG:白茶 | 福鼎白茶 | 政和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