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讓你影響深刻的小眾電影?

《天使愛美麗》,這是我最喜歡的法國電影之一。

因為它,小小的滿足一下了自己仗義行俠的女俠夢想,在電影中藉助愛美麗的奇思異想,完成了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願望;

因為它,學會用美的眼睛和豐富的奇想來尋找生活的多姿多彩;

因為它,從此一發不可收的痴迷上法國電影,深深沉醉於法語片的魅力中。

《天使愛美麗》一如其他的法國片,有著法國招牌式濃濃的浪漫色彩。它色彩明艷的畫面質感、精良考究的製作和詩意浪漫的細節創意,展現了法國人浪漫、熱情、隨性的生活情調,充滿了童話般的色彩,給人愉悅的觀影感受。

圖1:天使愛美麗劇照

「懲惡揚善」是影片的主題,影片沒過多展現巴黎的紙醉金迷,相反表現的是苦難不堪的底層人生活,流露出淡淡的人文關懷氣息和對苦樂人生的觀照。電影中出場的人物多有著種種缺陷,過著不盡人意、苦樂參半的生活,在交流溝通上有著障礙:用攝像機看時間的老畫家「玻璃人」、一隻胳膊的蔬菜店夥計隆先、把自己封閉在對妻子的思念中無法走出的爸爸、地鐵里放讚美歌的盲人爺爺、周日休息的乞丐、神經高度敏感的約瑟、遭丈夫拋棄而神經兮兮的瑪德太太,他們成為愛美麗的幫助對象。而愛美麗是怎樣一個人呢?她有著自我封閉的缺陷,從小就喜歡奇思妙想,長大後的一次偶然事件,使她幻想成為唐吉可德式的女俠。如冒充丈夫給瑪德太太寫遺信,安慰瑪德太太的心;尋找白拓園悄悄還他童年的鐵皮盒,喚醒了他珍貴的記憶;一手製造父親的聖誕老人週遊世界的假象,讓父親走出陰影出外旅行;扶盲人爺爺過馬路,用話語讓他想像的看街上的色彩;用惡作劇的方式懲罰蔬菜店黑心老闆高立良;撮合約瑟與佐芝戀愛;揭開神秘人「紅鞋子」的秘密……,愛美麗用智慧和行動來滿足自己的濟世情懷,同時她又是一個矛盾複合體,她勇敢幫助別人,面對自己的愛情和幸福,卻獨獨沒有勇氣,最後在「玻璃人」的幫助下,與連諾相愛。從而完成了大團圓式的結局,彰顯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懲惡揚善」的意圖。

圖2:天使愛美麗劇照

本片導演讓-皮埃爾·儒內號稱「法國導演怪傑」,他具有天才的視覺創造力,偏愛非同尋常、卡通色彩的人物形象和超常規的攝影角度,形成自己特定的電影風格。他用妙趣橫生的細節和高超的影像表現技巧,使其展現了濃濃的藝術氣息。

妙趣橫生的細節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微妙的細節蘊含了種種寓意和暗示,令人幽然一笑,佩服於導演對生活的敏銳的觀察力、細緻的記錄和奇妙的構思。愛美麗喜歡把手插在豆子中、用調羹敲碎布丁、往遠處擲石子等動作細節,在本片中反覆出現。在我看來,這幾個細節動作有著性的寓意,象徵了女性反抗男權社會的意識。約瑟與佐芝在餐廳洗手間偷偷做愛時,燃燒的激情將酒柜上的高腳酒杯震得搖搖欲墜,油鍋上的煎蛋將被震熟,還有門上的霓虹燈閃爍變幻,讓愛美麗花容失色,唯恐嚇著顧客,趕緊調大音響欲遮「噪音」,這搞笑場景透著儒內特有的黑色幽默;愛美麗在地鐵站邂逅連諾驀然心動的剎那,她紅通通的心臟透過外罩誇張的呼呼亂跳,向觀眾暗示了愛美麗的「心動」;當愛美麗為了懲罰高立良而偷配他家鑰匙時,影片沒有直接表現她偷配鑰匙的過程,而是以愛美麗進入一家寫有「速配鑰匙」字樣的商店,隨後鏡頭切換到高立良的房門前,愛美麗把高立良的鑰匙插入門鎖中,隨即她轉身離開,這時導演給了一個特寫,一把紅色的大鑰匙在她衣兜中閃耀,導演意圖不言而喻,觀眾心領神會;「玻璃人」老畫家作畫時,始終描畫一個端著茶杯的小姑娘,此細節表明老畫家對愛美麗的關注,畫中的小姑娘就是老畫家心目中的愛美麗,他們很多次談話,都圍繞著畫中的小姑娘進行,起到暗示的作用。在老畫家的鼓勵下,愛美麗獲得了她的幸福時,老畫家油筆下美麗的小姑娘亦完成,他不再畫她了;另外影片中還有許多童話般的細節,如天空中的兔子形狀、熊形狀的雲朵;照片上的小人會說話;會說話會動作的鬧鐘上的卡通豬仔和畫框中的雞鵝……這些童話色彩般的細節增添了影片的可看性,給觀眾美好的感受。

本片可圈可點的是導演儒內深厚的影像藝術表現技巧。儒內用一組愛美麗童年時的15個習慣性動作鏡頭做影片序幕,在1分30秒的短短時間內緊湊的表現了愛美麗好動的性格和奇思妙想;當愛美麗幫助盲人過街時,導演用47秒的時間表現了12個鏡頭,跟拍、大特寫、推軌鏡頭和靜態鏡頭穿插切換,穿丈夫制服的遺孀、一隻耳的馬頭、花店老闆、排骨價格、孩子的狗……愛美麗言語飛快的介紹和頻速切換的畫面,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盲人爺爺似乎重見光明,看到了鮮艷的色彩。儒內還採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將多個現時發生的事件同時進行。在愛美麗尋找自己的愛情時,還幫助了五個人,五個事件並行不悖的進行,沒有絲毫的凌亂之感,由此可見剪輯師的功力。另外影片中的轉場非常好,特別是愛美麗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以一隻丟棄在土堆上的小布熊度過的春夏秋冬的切換完成時空跳轉,暗示了她失去母親後孤獨寂寞的童年成長經歷,隨及長大了的愛美麗提著行李走出了家門,開始她新的生活。這樣的轉場,自然而漂亮,使影片情節的發展合理不突兀。

《天使愛美麗》帶給觀眾美妙的奇思異想感受和懲惡揚善的濟世情懷,是一部讓人回味雋永的地道浪漫的法國電影。



我比較推薦一部心理學題材的動畫電影,成人兒童都適合觀看——《頭腦特工隊》它給我的啟示是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該如何去獲得。

這部電影是一個小女孩的生活為背景的。在小女孩萊莉的大腦中有樂樂、憂憂、怕怕、厭厭、怒怒這五個代表主要情緒的小人兒,從她是個嬰兒開始,這五個小人兒就通過一個操縱台主導著萊莉的思想和行為。每當萊莉經歷一件事,就有一個帶有顏色的球儲存著短期記憶傳送到大腦里,而最有紀念意義的那幾個球會被作為核心記憶另外存儲起來,由此衍生出了搞怪島、家庭島、友誼島、誠實島這些區域。在萊莉成長過程中這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終於,萊莉12歲了。有一天,爸爸媽媽賣掉了房子,帶著萊莉搬到了另外一座城市。搬家的第一天就不太順利——房子並不像她想像的那麼有趣,搬家車出了差錯一時半會兒不能把其餘的傢具送過來,爸爸臨時外出,和媽媽吃的披薩也不可口。到她晚上入睡為止,樂樂為了讓她開心,幾乎一直操縱著指揮台,但是到了第二天去新學校上學,事情就不太妙了。

在新的學校,沒有了以前的朋友,孤獨感總是比新奇感來得強烈,她覺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了。偶爾聯繫以前最好的朋友,他卻已經交了更好的朋友。她開始和爸爸媽媽爭吵,對自己最愛的冰球也表現得力不從心。此時腦海里樂樂和憂憂也被出了意外的輸送管道帶出了總部,樂樂和憂憂帶著核心記憶球開始了尋找回總部的路,萊莉在她成長過程中也開啟了尋找自我同一性之旅。

在心理學上,青少年獲得自我同一性主要有三個步驟。第一個就是在心理上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從搬家這一細節我們可以看到萊莉在擺脫對爸爸媽媽心理依賴上的嘗試:對新房子略有失望她就讓自己振作起來;搬家車失誤她玩遊戲讓爸爸媽媽寬心;爸爸臨時有事外出她提議跟媽媽出去吃披薩散心。通過這些細節,我們看到一個正逐步尋求心理自主的小女孩的成長過程。

獲得自我同一性的另外兩個步驟則是擺脫以前從父母身上內化而不適合自我的特質,通過探索,找到真正的自我,並且讓各個部分自我充分發展及和諧運作。在影片中,萊莉和爸爸爭吵後不再願意用溝通的方式解決問題了,早晨離開用扮猴子的方式告別也不能喚起她的興趣了。終於,她選擇離開這個地方回到以前的城市。此時樂樂和憂憂回總部的路途也不平坦,他們眼睜睜看著搞怪島、家庭島、友誼島和誠實島相繼崩塌,一路上幫助他們的冰棒也灰飛煙滅了。多次失敗後,樂樂突然明白讓萊莉重新開心起來或許需要憂憂,通過悲傷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再次開心起來。回到總部後,樂樂將所有被快樂充滿的核心記憶球交給了憂憂,球都染上了悲傷的色彩,失控的操縱台在憂憂的觸摸下也變成了憂鬱的藍色。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離家列車上的萊莉突然醒悟過來,飛奔回家裡。撲到原本驚慌失措的爸爸媽媽懷裡的時候,她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孤獨、對以前生活的不舍以及對爸爸媽媽的歉意。此時她的腦海里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崩塌的島嶼重新被建立起來;原本只有快樂顏色的記憶球也被染上了其他顏色,閃閃發光;操縱台上五個小人兒有了各自負責的區域,並可以衍生出其他情緒。

這部電影情節上跌宕起伏,也比較具有啟發性,推薦給心理學專業的同學或者家長老師看看。


《小鞋子》是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伊朗電影,講述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係。

《小鞋子》獲獎情況:第23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獎第11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亞洲最佳故事片獎」第23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電影獎」第71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獎」——摘百度百科

我決定用150個字,給大家講個故事。介意劇透的童鞋,把眼睛閉上哈。

故事發生在一個窮苦的伊朗家庭。起因:哥哥把妹妹的鞋子弄丟了,妹妹上學沒鞋子穿,為了避免妹妹被懲罰,他們輪流穿一雙跑鞋。因此,產生諸多不便——哥哥經常要遲到。

經過:為了彌補妹妹,讓她擁有自己的鞋子,哥哥決定參加長跑比賽,獲得季軍,獎品是一雙跑鞋。

結果:哥哥獲得冠軍,沒有獲得季軍,沒有跑鞋,傷心地哭了。

伊朗文化小Tips

在影片中學到幾個有關伊朗的小tips:

1.豎食指:表示用於作證或發誓。哥哥上學經常遲到被教務處主任抓到,為了說明自己沒說謊,經常豎食指起誓。

2.接受之前,先拒絕3次:再一、再二、還要再三。與伊朗人交往,不論是邀你吃飯、去家裡做客,還是送給你好處、禮物,一定要拒絕三次。三次後,如果對方依然堅持,那你才可以欣然接受。

在爸爸給人修理完花園,僱主給錢時,爸爸反覆推託了3次,我當時看著還嘲笑,你都沒錢了還不好意思要。後來才明白這是伊朗的一個文化。

3.不要豎大拇指:在伊朗人面前,不論是稱讚對方或為什麼事叫好,千萬別豎大拇指!尤其是對伊朗女性,那是絕對的不禮貌,甚至是帶有侮辱性質的。因為在伊朗,對人豎大拇指就等同於西方文化里對人豎中指,那是罵人的動作!

個人感觸:

1.最純真的莫過於孩子間的承諾:因為家裡太窮了,買雙鞋子都困難,丟了鞋子的哥哥讓妹妹別告訴爸爸,並承諾會幫她找回鞋子。妹妹遵守哥哥的承諾,未告發哥哥。

2.最善良的莫過於孩子的童心:當妹妹發現自己的鞋子出現在另一個同學的腳上,於是跟蹤同學,找到她家的住處。然後拉上哥哥,想要回自己的鞋子,正準備出手時,發現同學拉著盲父出門,於是放棄要回自己的鞋子。

3.與其責備不如讚美:從正面管教的角度來看,肯定孩子正面的行為會讓他/她更正向的成長。妹妹放學回家要照顧小嬰兒,要幫忙做家務。而在父母的交流中,也由衷的表示對妹妹的讚賞。妹妹也更加懂事。

4.可以貧窮但要勇敢:爸爸在休息日帶著哥哥去市區打零工——當園丁,一開始爸爸很慫,按開門鈴後,話都表達不清楚,要不就是逃跑,最後還是哥哥鼓起勇氣,幫爸爸找到一份園丁的臨時散工。For 父母們or即將成為父母的你:可以貧窮,但不能人窮志短。

5.窮人思維:爸爸和哥哥打完零工回家的路上,因為收到的零工錢還不錯,所以就描繪未來賺大錢,買各種必需品……可卻不注意吃飯工具——自行車剎車失靈,兩個人都受傷跌倒,賺的錢都花在打車回家、住院上面……這個片段,讓我想起了古古的《窮人缺什麼 》,提取了一段摘抄:

窮人缺錢,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沒有錢,就難有大的作為,只能為柴米油鹽操心;沒有錢,就不敢放棄手裡這塊麵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東西;沒有錢,就進不了有錢人的圈子,就只能在窮人堆里混。



推薦閱讀:

《菲洛梅娜》是怎樣一部電影?
《黃土地》:承載著中華民族深重苦難的大地
《談判官》談一場針鋒相對的另類戀愛
《釜山行》最可怕的不是殭屍,是你我
說說你對電影《小時代》的看法?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調查類問題 | 影視評論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