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一些演員入行多年總演配角?

其實配角還是得看香港配角。

其實早在1980年代,香港影視圈真正的大時代終於出現。香港在兩岸三地率先建立起了真正的明星制和電影工業化制度,並通過標準化模式的操作,輔以商業包裝宣傳手段,以類型化電影出擊,在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卓有聲名。

隨之興起的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李連杰、梁朝偉,是真正意義上的巨星。成就他們的,是機緣,是時代,也有他們身後的一班演技爐火純青、收放自如,又捨得自己來盡皆癲狂的配角們。

和周星馳一樣畢業於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的,還有自1970年代起至今的數百位演員。承繼邵氏藝員訓練班,藝員們大多在此訓練演戲、形體、理論,再由龍套做起,熟悉影視圈的前前後後。這裡走出了周潤發、周星馳和無線五虎,還有吳孟達、李子雄和吳君如。在這裡,所有演員無一例外,都得從跑龍套開始,一般演員要跑兩三年龍套,才能有望演出配角,而能否演主角,就要盡人事聽天命了。1976年的周潤發,給伍衛國跑過龍套;1980年的黃日華,給周潤發跑龍套;1983年的周星馳,則給黃日華跑龍套。周而復始,如是循環,造就著無線電視和香港電影一代又一代的演藝人才。

更早之前,還有另一家電視台麗的電視(亞視前身)所開辦的藝員訓練班,如今的無線「阿姐」汪明荃就出自於此。其後的亞視訓練班一樣培養出許多影視人才,萬梓良、何家勁、江華等人莫不如是。某段時間的香港影視圈內,大多數有名有姓的配角主角,都來自兩家電視台所開辦的藝員訓練班。

日後憑藉演配角,光芒甚至蓋過主角的黃秋生,當年也出自亞視訓練班。1985年出演電影《花街時代》後,他自覺演技不夠水準,第二年考入香港演藝學院,成為該校第一屆畢業生。他的同班同學共有13個人,其中有一個叫張達明,日後演電影、做編劇,自編自演自導的舞台劇居香港翹楚。時至今日,他們班上仍有11個人從事演藝工作。

但在嚴肅表演外,他也出演了上百部香港電影,也一樣時不時在無線電視客串一把。他是猥瑣的市井小民,是好色的皇帝,也是能言善辯的狀師。做慣了高雅藝術,他也並不排斥看似低俗的角色,「一個是事業,一個是職業,job不等於Career,我分得清楚的。」好朋友杜國威也勸過他,趁還年輕,尚有市場,利用電影電視劇來賺錢,待到年老,再追逐自己喜歡的舞台劇。他「聽了一半,也算沒聽一半」。拍拍電影,也做做舞台劇,用商業的錢來支持藝術追求,兩不耽誤。

在舞台劇里,他可以做主角,但在電影里只能做配角,他安之若素。「片商都是很勢利的,你演得好,但紅不起來,賣得不好。自然做不了主角。」所以從《天若有情2》到《志明與春嬌》,十幾年過去了,每年他的名字都會出現在七八部電影中。即使在香港電影最艱難的2001年,他都拍了11部戲。走出片場,走出「日夜顛倒,只能在車裡睡覺,什麼事兒都不能做」這種讓他很不喜歡的電影拍攝生活,他還是香港首屈一指的舞台劇專業演員、導演和編劇。

做配角做多了,吳孟達甚至做出了心得,明白配角定位只是配合主演。「一部電影90分鐘,給配角的戲不會超過20分鐘,後來明白做人比演戲更重要。比如四大天王是4條魚,我熬的魚湯就會是4種味道。魚湯味道好不好,關鍵在於配料。就像四川最出名的火鍋一樣,主角都是一樣的蝦啊、肥牛啊,但怎麼樣才好吃,就講究湯味了,配角就是那鍋湯,看各人有沒有秘制配方,我就和成奎安、午馬、黃秋生的配料不一樣。」

和演戲保守、形象要求正面的劉德華演戲時,吳孟達會選擇收斂的詮釋方式。而和周星馳配戲時,在需要觀眾笑起來的戲之前,吳孟達會早早開始誇張烘托氣氛,讓觀眾情不自禁地大笑。他說,「看這樣的喜劇,觀眾的身體應該是慢慢往前傾的。」這種對演配角的精準揣摩,也讓他成為身價遠超許多主角的香港最貴配角。

同期的知名女配角里,還包括吳君如和苑瓊丹,分別出自無線與亞視訓練班。一個是洪興十三妹,化著誇張的妝容拿著砍刀穿行在砵蘭街上;另一個則是石榴姐和老鴇,張著血盆大口,扮丑作怪毫無避忌。苑瓊丹說,「丑就要做到最丑,不能保留絲毫的美,我覺得這也是在追求完美」。石榴姐一句「我只不過是尿急,抖了一下」的台詞,逗得眾人大笑,苑瓊丹卻為了這樣一個「抖了一下」的表情,試到臉抽了筋。

「千美易尋,一丑難得」的影視圈裡,有如此至情至性的女演員,不能不說是香港影人的幸運。

出自訓練班或演藝學院的演員,無論演技如何、地位如何,共通之處就是敬業。即便日後從小熒幕走上大銀幕,也依然恪守本分。8月底的香港奧海城,一個無線新電視劇宣傳活動正在上演--數十位演員無分角色大小,統統身穿厚厚古裝、頭戴重重霞冠、化著濃妝出場,其間始終保持嘴角笑容弧度不變,前後左右的阿婆小孩均照應得當。

即便是戲裡的主角,也絲毫沒有明星架子。他們距離那些藝員訓練班的前輩,那些在大銀幕上呼風喚雨的大明星,還相去甚遠,自己也深知這一點。無論是TVB拍戲,還是所謂的「大製作」,演員們都是按照通告,「到點上下班」。在無線的將軍澳影視城裡穿行,吃食堂,自己化妝,下了班,還有凡俗生活需要料理。

在這座只有兩個免費電視台的城市裡,誰不和一兩個演員沾親帶故呢?又有幾個人是真正的巨星呢?演戲,只是一份工作;名利,只是這份工作的附屬品。「做好呢份工」,是每個人無需再提的格言警句。



那是因為一部影視作品中,主角只有一兩個,而配角卻多了去了,能有幾十個呢!哈哈,別當真,開個玩笑而已。

影視作品對主角的要求是很高的(當然,這裡說的主角,不包括藉機上位的),除了基本形象要符合,還要有高超的演技。一些有內涵的作品,還需要演員知名度高,而且零緋聞。

比如《甄嬛傳》,如此經得起推敲和評論的好劇本,再加上孫儷的精彩出演,如今可是家喻戶曉。從播到現在,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細節都在被眾多的影評愛好者拿出來細細研究。他們在《甄嬛傳》的故事裡徘徊,樂此不彼!

說到這裡,在《甄嬛傳》中就有一位入行多年來,總演配角的女演員:蔣欣。觀眾幾乎異口同聲的表揚她的演技好,甚至有些男生表示,就喜歡她的壞,喜歡她的潑辣刁鑽。而蔣欣在此劇的前半部分,確實是獨佔鰲頭。那麼,為什麼沒有讓她來演甄嬛呢?

1,外形特徵不符:從氣質、內涵、個頭、臉型這幾方面來看,她與主角形象存在很大的差異,不及孫儷。

2,努力不夠:孫儷有多努力,看導演這樣說:孫儷很多場的台詞都特別多,她總是能在錄製之前,將台詞完全背會,幾乎每次錄製,她都一條過。當蔣欣付出十分努力時,孫儷卻付出了十二分。

3,人氣不夠:蔣欣出道以來,所飾演的角色,都不夠深刻,沒有特色。而孫儷在演藝圈的人氣和口碑可是極高的!

當然,我說了這麼多,可不是說蔣欣不好,反而我覺得,她已經很好了!只是主角會有比她更合適的人選。

而華妃這個角色更適合她,雖然只是配角,卻是此劇中舉足輕重的好角色,人物形象十分突出,最讓人記憶深刻,不易忘記。而蔣欣也沒有將機會浪費,完美的刻畫了這個角色。於是乎,蔣欣成就了華妃,華妃也成就了蔣欣。

所以說,演好了配角,一樣能紅,又何必把心思一直放在做主角上。



不知道為什麼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楊蓉。

楊蓉的顏值和演技的確是在線的,甚至要比一些老演主角的小花靠譜多了,但是她就是千年老二,好不容易有了三次演主角的機會,一個因為被於正把劇本改得一塌糊塗,而處處遭罵,一個有林心如的珠玉在前,再加上翻牌的劇情實在讓人覺得無語,再好的顏和演技也沒有辦法拯救,最後一個呢?辛辛苦苦準備了三年,卻在要開拍之際,莫名其妙的被截了胡。

所以啊,楊蓉其實還是演配角比較好,有一大票的媒體和粉絲心疼著她,支持著她,主角就留給有資源有背景的人去演,女一是給劇中人物看的,女二才是屬於我們廣大觀眾的。

內地還有一個女演員比較讓人心疼,就是李倩,屬於鬼馬精靈很有靈氣的那種,嘴角上面的那顆痣很有特色。

演過的電視有《武林外史》中的小泥巴,《穿越時空的愛戀》裡面的小平,《大唐雙龍傳》裡面的宋玉致,《胭脂雪》裡面的反派人物阿桃,《新龍門客棧》里的呂青橙,都是有口碑的電視,角色也都很討喜,但她還是無論如何都沒有大紅起來,呂青橙之後也很少看她出現在公眾面前了。

不過也許,她會比較喜歡現在的這種狀態。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知名的香港配角演員,比如吳孟達,比如苑瓊丹,比如許紹雄,比如葉竟生等等。

他們大多是因為形象問題而演不了主角,不是說有多難看,而是我們下意識地都會覺得,一個故事的主人公的,他必須是要美麗帥氣的,而不是普普通通和平常都能遇到的人沒有什麼差別的。

只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一部電視里,如果少了這些配角會失色很多,他們就像是花瓶里的水,沒有了他們,主角們的那朵花不會開得這麼美麗。

我們常說,有人天生就要站在舞台的正中間,有人只能站在舞台的邊緣,另外一部分人,是坐在台下拚命鼓掌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可能人人都現在聚光燈下,一個人憑藉努力,站到了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最高位置,就是自己的主角,不一定要去糾結於是不是他人眼中的主角。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朴寶英?
錢寧塔圖姆(Channing Tatum)的跳舞水平是什麼級別?
非凡搭檔林依晨叫鄭元暢直樹是不是電視台為提高收視率事先策劃的?
女生追星和男生追星的心理有什麼不同?

TAG:明星 | 影視 | 電影 | 演員 | 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