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寒露

池 上 白居易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從秋天轉向冬天的正式開始。時間在公曆每年10月7日到9日之間,今年正好就落在了10月8日。按照天文學的觀點就是太陽到達黃經195°的時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氣溫逐漸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天氣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蠍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寒冬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 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寒露節氣三侯,鴻雁來賓。大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雀入大水為蛤。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國語》云:雀入大海為蛤。蓋寒風嚴肅,多入于海。變之為蛤,此飛物化為潛物也。蛤,蚌屬,此小者也(說實話,這句聽上去似乎沒什麼道理);菊有黃華。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桃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

玉蝴蝶 柳 永

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故人何,煙水茫茫。難忘。

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寒露 左河水

天高晝暖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

日享菊香播小麥,夜嘗梨貝養脾腸。

史書記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陰陽平衡。

敗荷鶺鴒圖 唐寅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

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寒露 韋凱

寒寒樹棲鴉,露露水中花。

淺井泛皎月,靜秋知天涯。

傳統中國人講究「因時而食」,講究的是對應天氣變化來選擇相對應的食物,每一個季節吃什麼都是有固定的搭配,這裡面蘊含著古人千百年來的智慧結晶,傳統理論對此的記載數不勝數,在民間也是廣為流傳。不過話分兩頭說,這樣的一種傳統同時未嘗不是受制于山川大河阻隔,來往交通不便,畢竟不是誰都有能力驅使八百里驛站一騎紅塵,只為了享受一顆「妃子笑」的甜美。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無論是各種交通條件的飛速改善,天塹變通途,還是生物技術等等前沿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原本很多的不可能變成了尋常事。科技在進步,生活在改變,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同樣需要適應這些漸次發生的新鮮玩意兒。兩相激蕩之下,未免會誕生些有意思的事情。

不過,對於吃貨來說,好吃才是王道!好吃壓倒一切!

比如一大早施施然的逛菜場,突然發現了一個亂入的狠角色,就是下面這個傢伙!

大哥,你不是應該春天來的嘛?怎麼秋天就來了?這這這,不科學啊?

不過,你看上去好像很好吃的樣子嘛,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中午來一鍋砂鍋筍子炆排骨吧#你看,我們吃貨的邏輯多麼的簡單明了#

砂鍋筍子炆排骨

原料:竹筍(莫非這個應該叫做秋筍?),肋排

一直被朋友問,關於數量搭配的問題,對於我這麼隨性的人來說,回答很簡單,想吃肉就多放點肉,想吃筍就多放點筍,想吃鹹的就多放鹽,想吃甜的就多放糖唄!

人生苦短,必須任性!

步驟和平常的做法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也算是廚房裡的快手家常菜。

1, 竹筍剝去外皮,切去老根,改刀切成滾刀塊,燒一鍋開水,撒入少量鹽,汆燙一下,去掉一點苦澀,因為切筍的時候品嘗了一下,和春筍相比,好像味道多了一點秋天的肅殺。

2, 肋排剁成麻將塊,然後流動水沖乾淨,到沒有血色的時候就差不多了,這樣做出來的排骨會比較鮮美;

3, 大鍋加水燒熱,兩片姜,一根蔥,下排骨飛水,撇去浮沫,撈出後冷水沖凈備用;

4, 起油鍋,加入三大勺白糖,轉小火,慢慢炒出糖色,白糖化為濃稠的淺棕色液體就可以了;

5, 下排骨,撒入薑片,快速的翻炒,讓糖色均勻地裹在每一塊排骨上面,這樣做出來的菜肴顏色非常漂亮;

6, 聞到鍋內散發出那種肉類,焦糖,油脂,鮮姜混合的香氣之後,可以把竹筍塊丟進去了,繼續翻炒,根據各人的口味加黃酒,生抽,鹽,因為已經有了糖色,老抽就少一點了,不放也沒有什麼問題;

7, 轉移到小砂鍋中,一般自己喜歡多加黃酒來取代水,如果要加水的話,盡量是熱水,當然有高湯就更好了,加到可以淹沒食材的時候,開小火慢燉,四十分鐘以上;

8, 湯汁基本收干,味道濃郁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撒點香蔥,嘿嘿;

端上桌的時候,肉香,蔥香,筍香,酒香,還有焦糖的香氣在掀起鍋蓋的剎那,撲鼻而來。

一口肉,一口筍,一口飯,很幸福的感覺。

記得不要忘記湯汁拌飯才是最完美的,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木芙蓉 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願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延伸閱讀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立秋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白露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秋分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處暑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大暑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小暑

更多精彩內容,請移步訪問個人微信公眾號 深溪虎堂( SHENXIHUTANG )


推薦閱讀:

注意這幾點,做出來的排骨肉質鮮嫩,鬆軟可口,全家人都愛!

TAG:節氣 | 竹筍 | 燉排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