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自由城:毒品橫行的「無主之地」

如果問你世界最大的大麻市場在哪,你一定猜不到。

在丹麥,寸土寸金的哥本哈根中心區,有一片「不屬於」政府的土地,叫做克里斯欽自由城(丹麥語: Fristaden Christiania),簡稱為自由城。

距離市中心走路十五分鐘。俯視圖中,自由城(紅線之內)的建築明顯更加低矮灰暗。

八月的某一天,我起了個大早,冒著綿綿細雨,逛了這片籠罩在大麻甜膩氣味的城區。

起初,這裡是一片廢棄軍營。1971年,正值嬉皮士運動高潮,一群年輕人佔領了這裡,並宣稱該地區自治。隨後,越來越多的居民湧入,其中有嬉皮、藝術家、流浪者以及癮君子。他們給這片城區帶來了自由、塗鴉、音樂和毒品。

通向自由城的一條無名小路

想起了陶淵明《桃花源記》:「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穿過這條雜草叢生的羊腸小道,突然出現一大片紅黃黑相間的建築區。看到露天舞台上懸掛著的三個大黃點,我知道,自由城到了。這種紅黃黑的配色就是自由城的主色調,因為他們的「國旗」就是紅底上有三個並排的大黃點。

三個圈代表著CHRiSTiANiA的三個i上面的點,但感覺放三個emoji表情上去也不會有違和感

因為沒有市政環衛,地面到處可見昨晚或是上星期留下的啤酒瓶,煙頭和避孕套。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腥甜氣。現在的自由城對外宣稱自己是無政府主義的公社,擁有獨立的貨幣、醫院和學校,大約有1000名常駐居民。

被塗鴉覆蓋的城區

作為最大的公共空間,這個露天劇場除了舉辦不定期公演,也是居民集會的重要場所。雖然不知道他們集會都幹什麼,反正肯定不是趕早市。觀眾席所在的位置算是自由城的制高點,我從這裡走下來首先會經過一片建築工地。塗鴉,作為一種街頭文化噴張的產物,覆蓋了這裡幾乎每一寸裸露的建築,甚至柵欄都不放過。

工地的旁邊,是自由城居民用廢銅爛鐵搭起來的建築,上層住人,下層是滑板場。同樣的,塗鴉多到分辨不出哪裡是門。

哥本哈根是歐洲滑板文化中心,每年都會舉辦公開賽(CPH Open)

再繼續走就來到了自由城的主幹道:普舍爾大街(Pusher Street)。Pusher這個詞就是「毒販」的意思,所以這條街也叫毒販街。

在丹麥旅遊局的官網上,有如下這段警告:

「為了您自身的安全,建議您前往自由城時不要攜帶照相機。最近有位觀光客僅僅因攜帶照相機而在克里斯蒂安尼亞內遭到攻擊,儘管觀光客並未試圖拍照。同樣,手機里的照相功能也應完全關閉,不得使用。」

畢竟大麻在丹麥是違法的,誰也不願意被記錄在照片里。想起事先收到的警告,我只能將手機揣在背包里,走進了普舍爾大街。

在毒販大街的入口,冒險拍了張「禁止拍照」

這裡是全球最大的大麻市場,有四十多家店全天營業,每年的銷售有1.5億美元。在這裡你能找到世界各地的大麻,尼泊爾、印度、克什米爾、牙買加,琳琅滿目。

來之前,在網上說這裡的小販都蒙面加墨鏡。但實際上並沒有,反而都穿的乾淨整潔,T恤牛仔褲,頂多加個帽子。人們也算和善,還會不時朝你說聲Hello。如果不是人手一根的大麻煙,你會以為他們只是有點潮的普通青年。

說是大街,其實只是一條幾十米的普通街道,只不過旁邊都是大麻攤位,每個攤位是一個小桌子,上面擺著那些特殊的商品。大麻有土塊狀,呈灰綠色,說實話,跟大型食草動物的糞便很像,這些貨都是直接論斤兩買。也有像煙草的脫水的植物葉子,需要自己買回去加工一下。還有直接卷好的大麻煙,封裝在塑料管里,即開即食。

試圖跟一個商販聊了聊,估計人家沒心情搭理我。我又來到一個吉普賽老大媽的攤位前,想打開一個仔細看看,被嘶啞的「Dont open」制止了。這裡沒人討價還價,基本是看好了一手錢一手貨。據估計,這裡每年大麻的銷售額超過1.5億美元。再次提醒一句:大麻在丹麥是非法的。

雖然這裡大麻的交易可以在光天化日下進行,但城中是堅決抵制「硬毒品」的。1980年城中的居民主動配合警方,將硬毒品的毒販子們趕出了自由城。1989年,自由城甚至頒布了 「Christiania common law」,反暴力、反偷竊、禁毒品、禁武器。凡事遵循基本法,沒毛病。

自由城基本法,排在"禁止武器"之後的就是"反對硬毒品"的標誌

走出毒販街後,離老遠又偷偷拍了一張,彩旗飄蕩的地方就是。

大麻特有的甜膩味熏得有些反胃,於是我匆匆走出了這片區域。毒販街旁邊是幾家買手工藝品的小店。我在一個朋克打扮的攤販那瞅了瞅,他賣一些骷髏主題的工藝品,戒指、耳環和莫名其妙的擺設。攤主說他的東西又漂亮又便宜,如果真心想買還可以便宜點。有那麼一瞬間,我有一種逛淘寶實體店的感覺。

吊起來的數十位娃娃,莫名詭異

隨後就是漫無目的地亂轉,自由城有自己的餐廳、遊樂場、廢品回收站,甚至還有個木匠店。城中最著名的建築是Grey hall音樂廳,可容納數千人。就沖自由城這個名號和情懷,很多樂隊都來過這演出,包括鮑勃迪倫、Green Day和Blur。我去的有點早,Grey Hall還沒開門。好在,自由城從來不缺少打眼的風景,各種色彩和光怪陸離的建築充斥著視野,主題無外乎「自由,性和大麻」。

自由城中,言論、種族、性取向、宗教等統統自由,這裡甚至有一座藏傳佛教的佛塔

廢銅爛鐵建的小建築

主街區的角落裡有一家色彩斑斕的紀念品店,明晃晃掛著「歡迎拍照」的牌子,這在草木皆兵的自由城裡顯得尤為難得。店主是個利落的中年大叔,他說自己是自由城的原住民。

主街區角落的紀念品店,這裡難得的歡迎照相。

在世界最大的大麻市場,買了兩張明信皮片

我覺得不能白拍了人家的門臉,於是買了兩張明信片當做紀念,其中那張聖誕老人的明信片有點典故,表達的是1974年的「聖誕老人軍事件(Santa Claus Army)」。那年平安夜,一群來自自由城的演員裝扮成聖誕老人,來到哥本哈根街頭,將商店中的禮品拿走,隨機分發給小孩,並宣稱:「孩子們才應該擁有這些東西」。這種文藝版的搶劫,卻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為了紀念,自由城每年還會舉行大型聖誕Party。我是理解不了這種侵犯他人財產的自由主義,但我很喜歡明信片里遍地的迷幻蘑菇。這玩意是一種致幻劑,但只在荷蘭是合法的。我還曾特地跑去阿姆斯特丹吃過,效果拔群。

自由城本來就不大,逛了一陣子到了門口。這個圖騰樣式的牌坊就是自由城的正門。牌子的背面寫著「歡迎進入歐盟」,因為自由城一直以自治為榮,所以他們始終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歐盟領土。

自由城牌坊的背面,寫著「You are now entering the EU」

每屆丹麥新政府上台,都會拿自由城這個反面典型開開刀。土地,稅收和毒品,這些問題永遠是個沒完沒了。2012年,丹麥政府決定放手,想把這塊地賣給自由城居民,還開了個白菜價: 84英畝地只要1300萬美元。但居民們也拿不出那麼多錢,於是他們開始了眾籌和貸款,也就是說你還有可能成為自由城的股東。土地和稅收都搞定了,但是毒品仍然留了下來。現在,每當國內有點民意下滑時,政府就來自由城掃一次毒。

2004年,為了讓世人更加了解這裡,自由城宣布對遊客開放。現在的自由城,是哥本哈根第二大旅遊目的地(第一是小美人魚雕像,但真沒什麼好看的),每年接待上百萬的遊客。這裡也是本地人最喜歡逛的地方,不時看到一家老小一起逛。如今的自由城,不過是一個能買到大麻的普通景點。

自由城的正門,一群遊客在自拍。

從前蘇聯到人民公社,每一次建立理想國的嘗試,都惡化為民不聊生;從無政府主義到嬉皮運動,每一次追求絕對自由的努力,都淪落到髒亂不堪。自由城作為存在時間最久的無政府主義公社,其終點似乎也並不遙遠。它不會變成癮君子的烏托邦,而是重歸主流社會的平庸懷抱。

如果桃花源真的存在,那麼現在應該是個5A級景區了吧。

首發於公眾號【圓的方塊】


推薦閱讀:

民眾有合理恐懼的權利,以及表達這種恐懼的權利
按道理來說,歐美小說應該不缺題材的啊
歐洲項目那麼多,為什麼堅持馬爾他
自由職業第一張申根,如何「智斗」簽證官,成功拿下一年多次

TAG:旅行 | 歐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