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說話】自媒體從業者現狀總結
本文所有觀點來源於艾媒諮詢2017年中國自媒體從業人員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報告的電子版您可以從文末的鏈接下載。報告版權屬於艾媒諮詢。
0. 數據來源
該報告的數據來源主要來源於艾媒北極星,其在2016年底已經實現7億設備的用戶行為檢測,因此信息來源可靠,數據樣本量足夠大。
1. 自媒體人概念介紹
報告對自媒體人的定義是四化: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的傳播者。我認為這個定義比較好的抓住了自媒體人的特點。所謂私人化,指的是不依託龐大組織結構進行傳播的特點,平民化是指自媒體人不需要擁有複雜的社會背景和人際資源,通過對網路公開資源的搜集、篩選、總結就可以集結髮布。普泛化不太好理解,其英文單詞是universalizing,詞根是universe,然而在中文對應的解釋中,普泛化表示的是一種擴大了某個概念外沿的心理或行為。例如「先生」這個詞在民國時期也可以指代有文化的女性,就是「先生」這個詞的普泛化。在這裡,我認為普泛化是指自媒體人的行為是對媒體這個概念的普泛化,他們擴大了媒體的範圍。最後一點是自主化,自主化我認為與私人化重複。私人化是自主化的原因,正是因為沒有大組織內的框架,自媒體人才需要自主選題、自主發布和自主運營。
除了定義,報告還總結了自媒體人的四大特點:獨特視角、自主觀點、載體多樣和平民化。獨特視角是入口,中國的媒體人數量眾多,如果站在與別人相同的視角上,是很難實現自主觀點的。載體多樣這一點我不是十分認同。不可否認相比十餘年前的廣播電視,互聯網出現後的媒體載體數量和種類增加了很多,但是這是社會進步的結果,自媒體使用的載體種類並沒有超過社會發展的水平。我來舉一個例子,美國最大的色情網站pornhub可以算是載體多樣的代表,其網站現有的大量視頻已經可以通過VR技術觀看,這種實踐是超過社會現有載體技術而超前的。相比起pornhub,自媒體人使用的技術大都是隨科技發展而成熟的技術,因此不能算作多樣,只能算作和社會保持一致。最後一點平民化確實是自媒體的最重要的特點,因為平民化導致了自媒體人口基數眾多,從而形成了獨特視角和自主觀點,甚至可以說是自媒體人的元特徵。
2.自媒體和從業者的特徵
從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自媒體發展目前已經脫離了最原始的數字說話的情況,現在的情況是數據說話,在未來還有可能邁向信息說話的評判方法。
這三者的特點我願意用智能手機行業舉例:在智能手機行業在中國剛剛興起的時候,廣告宣傳和我們的認知都是4G內存更好,8M像素攝像頭比4M強,屏幕越大越好。這就是典型的數字說話的情況。然而在近幾年的發布會上,各個手機廠商主要宣傳的是自己的拍攝樣張多麼好看,屏幕色彩展示能力和系統優化水平,這就是數據在說話。因為數據相比起數字更加結構化、更能體現綜合能力。但是如果再看國產手機廠商的龍頭例如小米,和美國的蘋果公司,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所展示出的手機已經不是各種最新技術,而是品牌。在中國,很多人想買一個備用手機卻懶得思考,很多人都會在不看參數配置的時候根據價格購買一個小米手機,這就是因為小米手機已經建立起低價性能好的概念。「這部手機是小米手機「就是一個信息,它沒有包含任何數字或者數據,但是卻通過先驗知識告訴你」這部手機應該性能還可以,手機系統應該很不錯,價格還不會太高「。在自媒體發展的未來,我認為這種信息化、品牌化也會產生。
自媒體行業中,微信公眾平台一枝獨秀,佔據了六成以上的市場。報告中的解讀是微信的生態系統封閉,但是我認為這個解釋並不準確。所謂微信公眾平台的封閉是相對微博和今日頭條而言的,其封閉性主要體現在內容存儲在平台本身上,而不是通過鏈接進行跳轉。但是我認為這種方式並不能保證內容的質量,某些媒體人完全可以複製其他平台的內容,發布在微信公眾號上。因此封閉性不是微信一枝獨秀的原因,因為市場發展到現在,微信只能說是相對封閉,而非完全封閉。我認為微信平台一枝獨秀的原因在於不可取代性。微信是典型的從工具類轉化為社交類的產品,只是因為其現在社交屬性非常強大,導致我們忽略了其誕生之初的工具性。其作為一個不可取代的工具產品,在其上面開出什麼枝葉都會得到強大的養分輸送,長成參天大樹也就不足為奇了。
同時,報告指出自媒體人數量增長放緩,在2017年上半年,自媒體人數量僅僅增加8.3%與去年的20%和千年的37%形成強烈反差。這是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那麼自媒體人是否應該投入到自媒體事業中呢?
3.自媒體人現狀
從報告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媒體人的五個特點。
相對年輕
報告中提出自媒體大部分是85後,但是這隻能算作相對年輕。目前中國年輕人接收教育的時間越來越長,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們接觸社會的年齡其實是越來越早的。這是因為摘掉了天之驕子的帽子,大學生越來越發現就業形式的嚴峻,因此更多選擇在畢業前就步入社會,參與一些兼職工作。自媒體行業作為一個門檻低,時間完整度要求低的職業本應被更多的大學生青睞,但是在22歲以下的自媒體人僅佔10.7%。這說明自媒體人的從業年齡並不是年輕,只能說相對年輕而已。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我認為是在校大學生的社會經歷仍然不足,觀點和角度沒有形成,導致自主創作能力偏弱。
相對高學歷
自媒體從業者超過一半是本科學歷,然而隨著大學擴招,我認為本科學歷並不能作為高學歷的一個代表,只能算是較高學歷。因為自媒體的屬性原因,其本身隊友從業者就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包括語言組織能力、分析能力、統籌能力和自制力等,而這些能力往往需要在教育階段訓練,也就是說自媒體從業者是有學歷門檻的,如果只看門檻內部的話,本科學歷並不能算很高的學歷了。
經驗少
自媒體行業起步已經超過5年,但是目前從業者的大部分是在微信創建公眾平台後誕生的,他們中超過80%的人擁有兩年以下的從業經驗,因此新入行者是比較容易追趕的。但是,這個行業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在入行後所有知識基本都靠自學,這也導致了不同的人的學習速度可能會有較大差別。
一半兼職一半全職
兼職與兼職並考慮轉為全職的從業者佔了50%,另外一半是全職的從業者。自媒體行業已經趨向正規,不再是一個不正規的、所有人都來分一杯羹的行業。並且其已經出現了個人全職、自媒體公司和企業或事業單位百花齊放的全職從業者種類。
收入情況較高
艾媒諮詢的報告中所分的檔次為5000元以下,5000-1萬元,1萬-2萬元,2萬-10萬元等。我認為這個劃分並不合理。報告之前已經指出,自媒體人主要是兼職,而以5000元作為收入的第一檔往往用於個人總體收入的劃分。因此我認為更好的劃分標準應當是1000元以下,1000-5000元,5000-2萬元,2萬元-10萬元,10萬元以上。因為絕大部分自媒體人的收入並不足以支撐起個人消費負擔,所以數據應當更多的關注自媒體能夠為從業者貼補多少月度生活開銷,而不是多少人能夠完全靠自媒體養活自己。
在報告中,71.2%的從業者集中在5000元以下的收入等級中,這說明28.8%的從業者擁有高於5000元的收入。不同於艾媒諮詢給出的判斷結論,我認為以兼職為主的自媒體人能夠達到這個收入水平還是比較高的。某個行業的1/4從業者都能達到高水平的收入,這個行業的入行門檻又不高,那麼我認為這對計划進入自媒體行業的人來說還是有吸引力的。同時自媒體行業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勞累程度也低於平均水平,因此算是很不錯的兼職選擇。
4.自媒體發展展望
報告給出了自媒體發展趨勢預測。其中主要包括載體多樣性、內容多樣性和知識付費時代。其中內容多樣性是內在,載體多樣性是條件,知識付費時代是環境。
首先說載體多樣性,報告中指出隨著新媒體技術例如VR的越來越成熟,自媒體人應當緊跟技術發展的趨勢進行技術更新。一個技術的誕生時,第一批賺到錢的往往是流氓拓荒者,例如在互聯網誕生初期,各種技術難度並不高的軟體和網站佔據了大部分網民的時間和資源。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目前如果自建一個個人博客發布文章基本不可能獲得任何收益。在微信平台也是如此,在微信公眾號剛剛興起的時候,大量的草根公眾號聚集了大量的粉絲。但是現在,如果沒有合適的運營手段和有特色的內容創作,自媒體人也很難從眾多的同行中殺出重圍。我認為,目前希望從事自媒體的人應當掌握IT技術,純粹的創作者已經難以依靠內容獲得用戶,而需要通過IT技術提高自媒體的運營能力。例如在微信公眾號中創建的自主菜單和其他介面的使用。
第二,內容多樣性。內容為王似乎是互聯網行業的政治正確。政治正確的特點是做對了沒有功勞,做錯了則是功虧一簣。我們一方面重視內容創作,另一方面又看到換殼遊戲、直播網紅的吸金能力。這讓很多自媒體從業者迷失了方向。其實,換殼遊戲、直播網紅賺錢現象的背後是」倖存者偏見「,即我們只能看見金字塔頂端的人群。然而就像前邊分析的是,自媒體行業是一個柱子,而不是金字塔,從業者收入水平比較平均,即使是入行較短的從業者,也可以獲得一份相對足夠的兼職收入。
第三,知識付費時代的來臨,讓從業者獲得了趕上了很好的實踐。但是很多自媒體從業者的版權意識卻沒有跟上時代。隨著法規的日益嚴格和整體行業水平的提升,相信以抄襲轉載為主的自媒體從業人員將會被淘汰。
通過閱讀報告,我認為自媒體行業從業人員現狀較好,行業前景廣闊,外在環境和技術發展在未來會需要從業者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你有基礎的IT技術並且希望持續學習,並且擁有大量的碎片時間,自媒體行業將是你可以選擇的一項事業。
以上就是我通過閱讀艾媒諮詢的《2017年中國自媒體從業人員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所得出的結論。詳細的報告在網上就可以搜索到,你也可以關注公眾號 文盡窮圖 ,回復 自媒體 獲取報告原文。
推薦閱讀:
※自媒體新紅利:火山小視頻日入1000,夠奇葩你就來試試
※學·讀書筆記 | 《第一財經周刊 No.490》(1)
※知識網紅,羅振宇和高曉松兩個大忽悠
※大銀猿科普:自己的文章被別人抄襲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