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飢餓遊戲?
《飢餓遊戲》的世界觀設定源於傑克倫敦的《鐵蹄》?
《飢餓遊戲》的反烏托邦世界的設定:一區——奢侈品,藝術娛樂,二區——建築業,三區——科技,四區——漁業,五區——能源,六區——運輸,七區——林木,八區——紡織,九區——穀物業,十區——牲畜業,十一區——農業,十二區——煤礦。各區將產出供給首都——一個有羅馬風格的「奇蹟城市」,一區二區也很富,其餘區越往後越接近人間地獄。寡頭統治者指揮著龐大的軍隊和無處不在的媒體,控制世界的秩序和穩定,而十三區,曾被統治者相當程度地毀滅過,後來發展形成了紀律森嚴的地下反抗組織。有人不理解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是怎麼出現的。《飢餓遊戲》的設定是,如同《我們》,《美麗新世界》這類反烏托邦作品,人類世界幾乎被核戰、瘟疫、環境災難所摧毀,因此才在一個極權保生存的理念下,建了反烏托邦世界,而社會文化等細節,則有一定的隨機性。這種設定,對一些政治、社會方面修養不是特彆強的作家,在作品中構建世界觀時,能有效降低寫作難度。而《一九八四》一類的社會幻想作品,則是從已經存在的社會矛盾進一步引申,將黑暗面「歸謬」,得到一個社會發展過程令人信服的,與現實世界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反烏托邦世界。
我個人認為,《飢餓遊戲》不是憑空編出一個空中樓閣一樣的等級世界系統,而是有借鑒參考的。這一類型的世界最早是由美國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傑克倫敦在《鐵蹄》里構想的。《鐵蹄》的故事,講一個未來的考古學者發現了數百年前美國社會黨領袖埃弗哈德妻子,愛薇絲的手稿。手稿通過一個從富家小姐走上革命道路的女性的視角敘述了1912年到1932年這二十年間勞動人民對抗財閥階級的鬥爭史,最終革命慘遭失敗,埃弗哈德夫婦遇害。鐵蹄政權(世界性的財閥寡頭政權),統治了世界幾個世紀(後被推翻)。傑克倫敦描述的,達到一定穩態的寡頭極權世界有如下特徵:「寡頭統治者們本身取得顯著的發展,沒有了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他們攜手共同建立統一的寡頭政權,廣泛涉足於教育、藝術、宗教、科學和文學領域,左右著國民的思維方式。他們自視為馴獸師,在他們的腳底下,那條被踩在地下的獅子總會爆發奮力反抗的咆哮,一旦他們衰弱下去,那頭巨大的野獸便會把他們連同一切的真善美全都吞下,人類社會會倒退到好不容易才擺脫的原始時代。因此,凡是他們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暴行和罪惡也都是理所應當的。
統治階級之下,活躍著一個藝術家階級,「剩餘產品總是要設法花掉。寡頭統治者崇拜美,崇拜藝術。在他們的指導和豐厚的獎賞下,藝術家們不辭勞苦地進行創造……一座座奇蹟之城拔地而起,令昔日的城市顯得庸俗不堪。寡頭統治者們會住在這些城市裡對美進行膜拜。特權工人階級的成員(尤其以建築業為最)吃的比別人好,工作時間段,在福利和娛樂活動方面,享受的也更多,對於深淵中被奴役的人們,則一點也不在乎。僱傭軍有百萬之眾,他們享受著很多特權,消費了很大一部分令統治階級大傷腦筋的剩餘產品。再往下是深淵……勞動人民將付出艱苦的勞動,剩餘資本也源源不斷地投入進去,以修建埃及人和巴比倫人做夢也想不到的建築。反抗組織被逼到了地下,在三個世紀中不斷準備、起義、失敗、再起義,隨著寡頭集團與特權工人階級爭奪統治權,軍方則為自身利益最大化左右搖擺,使鐵蹄逐漸衰弱,最終鐵蹄走到了盡頭」。
對比一下,可以發現《鐵蹄》中的反烏托邦世界與《飢餓遊戲》有驚人的類似。比如,斯諾總統、首都/一區、二區、僱傭軍、底層人、十三區的對應設定全都出現了。
傑克倫敦特別指出「煤礦雖是工業必須,但煤礦工人從事的是簡單勞動,因此會被排除出特權工人階層」。看到這,很容易想到了《飢餓遊戲》凱特尼斯和家人所在的十二區。《飢餓遊戲》的未成年人廝殺遊戲是極具創意的,集統治者的威懾、籠絡、矛盾轉移、引導發泄等手段於一體,是反烏托邦文學要素——精神控制的又一創新,還帶著「娛樂至死」的殘酷味道。而《鐵蹄》中,只是提到了統治者子女玩消滅無產階級的遊戲。至於革命後怎樣過渡到正常社會,《飢餓遊戲》有它的一套設定,女主做了應該做的,避免了新等級社會的迅速出現,結局貌似得到了一時的安寧;而《鐵蹄》中,只是暗示革命後社會過渡到沒有國家政權的「大同世界」有一個漫長過程(4個世紀),總之,都是一個風雨後見彩虹(但彩虹挺虛幻)的結局。蘇珊對政治黑暗面的反思難能可貴,但傑克倫敦即使深知這種黑暗面,認為人類社會的進程在短期內悲觀,卻按照對社會規律的認識,對長期持樂觀態度,顯示出大家的氣度。和《一九八四》相似,傑克倫敦筆下的鐵蹄世界也是從已存在的現實世界一步步走過去的。傑克倫敦時期的美國,壟斷階級正呼風喚雨,工人受著非人的待遇,中產階級則痛斥壟斷影響了自由競爭,他們的人數比為1:70:29。作者借男主人公之口指出了壟斷資產階級面臨的最大困難:剩餘價值和壟斷利益帶來收益,資本積累擴大,生產率升高,導致了消費與供給失衡,通過國外市場爭奪化解過剩產品,剩餘產品處理飽和失代償,矛盾凸起,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全面危機。
在小說中,工人和中產階級對此都提出解決方法,但最終壟斷寡頭取得勝利,寡頭的鬥爭路線如下:前期準備:掌控媒體,控制黑社會,打壓罷工;第一步進攻:擴軍,鎮壓工人,借危機打擊中產,結成國際寡頭罪惡同盟,第二步(也是最狠的一步)將鐵路、鋼鐵、機械、工程等專業的工人提升為工人貴族,為己所用。解散宗教中偏向於底層的部分,直至毀掉宗教;進一步擴充軍隊,強制入伍(主要針對中產階級),軍法處死不合作者,殺光自由人(逃到野外,試圖脫離社會的人)。第三步:仿照「國會縱火案」手法,解散和屠殺工人政黨。決戰:鎮壓工人革命組織的芝加哥起義,將芝加哥工人殺光。最終擊敗世界範圍革命,大致消滅全球工人革命組織,並逐步確立並完善了鐵蹄統治。
相比之下,《飢餓遊戲》的世界設定有些先天不足,因為蘇珊柯林斯沒有傑克倫敦的社會經驗和政治天賦,但既然珠玉在前,反烏托邦的一些社會細節就很容易搞定了。飢餓遊戲是由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北美洲在一場大戰後被摧毀,在蠻荒世界建立的新政權為鎮壓反叛,規定管轄下現存的十二個區中,抽籤選中年滿12~18歲、被稱為「貢品」的男女青年各一名,去參加比賽。二十四個選手被關在一個巨大的室外競技場內,裡面有從炎熱沙漠到寒冷荒原等各種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在幾周里,所有「貢品」將自相殘殺,戰鬥到死,最後的倖存者就是最終的獲勝者。
遊戲獎勵:獲勝者將終身享有凱匹特提供的各種福利,如住房、職業、金錢等,所在轄區的每一個人將免費享用一年的食品補助。參加比賽的選手們絞盡腦汁、各顯其能只為贏得觀眾的支持從而獲得最終的勝利,觀眾只會投票給自己喜歡的選手。其實,這就類似於一場你死我活的真人秀。
近年來烏托邦小說異常火爆,由此改編而成的電影也一再被搬上熒幕,像《安德的遊戲》《飢餓遊戲》都是這類,不過貌似這類好萊塢大片套路都很相似。講得都是一個過著平靜生活的主角,莫名其妙就被帶到一個危險境地,從無知到奮起反抗,頭頂著主角光環,一路過關斬將的故事。老實說我並不是《飢餓遊戲》的原著黨,對這類題材的電影也不是特別感興趣,我是因為大表姐才看的,第一次看宣傳片,被大表姐堅毅的眼神所吸引,覺得她身上有一種氣質是是很多女生所不具備的,一種勇敢和要強在她的眼眸深處流淌著,敬佩擁有這樣的特質的女子。所有的這些都源於故事本身賦予角色的靈魂和特質,而大表姐的演技也的確很好的呈現了出來。
目前飢餓遊戲系列已經完結,感興趣的話建議可以一口氣看完,還是挺震撼的。
推薦閱讀:
※《拳皇99》全劇情中文字幕,你想知道的真相都在這裡
※這款遊戲還未發售就暴露了氪金婊性!廠商更是高傲地鎖了國區!
※《茶杯頭》玩得好,除了天賦高,大概是因為你年紀老
※給你們的老滾5漢化Mod安裝方法
※女神勞拉今天22歲了,聽聽她的「爸媽」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