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中的戀母情結--愛的心理學解讀
陳子鈺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史佳寧 (北京大學中文系)
韓儀 (北京大學法學院)
陳天罡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摘要】:在弗洛伊德對俄狄浦斯情結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之後,以俄狄浦斯情結為主題或是對俄狄浦斯情結略有涉及的文學作品便大量湧現,而此類文學作品雖非現實事例,卻因其典型性和現實性,為我們研究俄狄浦斯情結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本文試以《兒子與情人》《金鎖記》《雷雨》《尋找天使遺失的翅膀》等作品為例,以弗洛伊德理論及依戀理論等理論為支撐,通過對文本語境的分析,探討俄狄浦斯情結的深層次原因。
【關鍵詞】:俄狄浦斯情結、弗洛伊德理論、戀母情結、依戀理論
一、概念及相關理論回顧
1.1 俄狄浦斯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是兒童(或成人)對於養育雙親的愛與恨慾望的心理組織整體,它的外在表現形式呈現為三角人際關係結構,即個體自身,所愛的客體對象,執法者(禁忌的制度)三者,伴隨愛與恨,及恐懼等等衝突矛盾的情緒。它存在的外在條件是人類的兩性差異和亂倫禁忌。中文語境有時也有說成「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雖然這不夠精確。
1910年,弗洛伊德首次將俄狄浦斯情結作為「神經症的核心情結」提出。之後,克萊因在英國開展了客體關係理論工作,鑒於兒童精神分析的觀察和個人理解,強調俄狄浦斯情結髮生在一周歲內時間,並將俄狄浦斯情結的基石解釋為好客體和壞客體的整合所造成的。
1981年,科胡特對俄狄浦斯情結作了全新的解釋,他在承認俄狄浦斯情結的確存在,並且是構成衝突性神經症核心情結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俄狄浦斯情結其實是父母對於兒童同理失敗的結果。
1.2 弗洛伊德理論——古典精神分析對俄狄浦斯情結的解釋
弗洛伊德對俄狄浦斯情結的主要闡述是,男孩投注對自己母親的愛戀以及親密接觸,完全佔有其母親的慾望,同時因此對於佔有母親的父親存在嫉妒,並且因為這一嫉妒又可能產生害怕,害怕受其拒絕或身體受到其傷害,特別是害怕因父親的報復將其生殖器閹割,這種愛與恐懼的衝突就是「閹割焦慮」。女孩也存在著類似的模式,只是將父母的角色進行了調換。千萬別把俄狄浦斯情結完全簡單化的等同於上節所提的《俄狄浦斯王》的戲劇情節——弒父娶母。建立俄狄浦斯情結的概念,其實質是在於更方便探索兒童在父+母+子女這一三角關係中的無意識變化。俄狄浦斯情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不是弒父娶母四個字能夠概括的。因為俄狄浦斯情結還隱含著男性生殖器至上的傾向,即權力和佔有,在弗洛伊德開始詳細闡述俄狄浦斯情結時,不但例舉了《俄狄浦斯王》,還同時例舉了《哈姆雷特》作為文學方面的例證。弗洛伊德在研究中承認存在一個早於三到五歲的前俄狄浦斯期,但並沒有明確認為前俄狄浦斯期和俄狄浦斯期具有同等地位,而是一直堅持前俄狄浦斯期具有優越的位置。
1.3 克萊因學派理論——客體關係對俄狄浦斯情結的解釋
克萊因提出俄狄浦斯情結存在於嬰兒一周歲內。這一觀點動搖了古典精神分析學派所謂俄狄浦斯期發生在三到五歲的發展心理學。克萊因學派賦予嬰兒三歲前的前俄狄浦斯期以無比重要的地位。克萊因學派在兒童臨床治療中建構了兒童發展心理的偏執-分裂位置和抑鬱位置兩個位置,這是一先一後的兩個心理發展階段。
在出生到大約四個月時嬰兒處於偏執-分裂位置,嬰兒的焦慮是為了要保有自我所特有的一種類似偏執的方式。攻擊本能、施虐和受虐的焦慮充滿內心。對適應外界的挫敗承受力很低,相應的情緒反應會極好或極壞。而為了處理這一幾乎無法承受的焦慮,嬰兒會使用分裂機制將那些的無法忍受的恐怖幻想投射到客體對象上,並對之施虐以維護自體的安全。到嬰兒五個月時則進入抑鬱位置,克萊茵將這一心理發展的抑鬱位置的心理狀態與俄狄浦斯情結聯繫起來解釋。她認為在抑鬱位置時,害怕失去好客體,是大部分痛苦的俄狄浦斯衝突來源。當嬰兒掙扎著要統合愛和恨時,嬰兒的自體+好客體+壞客體——構成一個人生最早期的三角關係的基本俄狄浦斯結構,與抑鬱焦慮一起表現出來,同時與愛戀相關的性幻想也出現試圖修補原來的攻擊所造成的結果。由於愈來愈認同於好客體,自我愈來愈覺察到它本身無能去保護本身對抗那內化的迫害客體,而感覺到要佔有好的內化客體所帶來的威脅感。嬰兒由於擔心好客體會毀滅而使用了否定與全能的躁症機制來對抗愧疚、絕望及被消滅掉的感受。
1.4 自體心理學理論——自體心理學對俄狄浦斯情結的解釋
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的基礎之一是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學。科胡特對於俄狄浦斯情結的解釋立場有兩個階段,在1978年的著作《自體的重建》中科胡特只把自體心理學作為處理俄狄浦斯情結之外的自戀人格障礙症侯群的分析方法,而將與俄狄浦斯情結相關的結構—衝突神經症繼續留給原來的古典精神分析或自我心理學處理;但在1979—1981年之間,自體心理學開始嘗試以新的理解去詮釋俄狄浦斯情結。科胡特發展的新解釋對俄狄浦斯情結在兒童時期發生的時間上和古典精神分析幾乎是一致的。它與古典精神分析對俄狄浦斯情結的解釋的真正差異是在起源學上。在古典精神分析看來,俄狄浦斯情結是結構—衝突神經症起源的原因;但科胡特的新解釋卻是將俄狄浦斯情結作為結果來看的,他認為俄狄浦斯情結本來是一種人類種系延續的健康喜悅之情,只有父母不能以沒有敵意的堅決和沒有誘惑的深情去同理兒童對於種系延續的喜悅之情,或者過度放縱或者令兒童創傷性的回應時,那麼兒童的俄狄浦斯情結就成為真正病態的俄狄浦斯情結,並成為未來神經癥狀的源起。
1.5 依戀理論——依戀理論對戀母的解釋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母親對嬰兒的依戀是先於嬰兒對母親的依戀,並提出了嬰兒形成依戀的「敏感期」假說。史克佛和艾默生針對蘇格蘭嬰兒的研究指出了依戀的過程:非社會期(0~6周);無辨識性依戀期(6周~6、7個月);特定依戀期(約在7個月大時);多重依戀期。艾茵沃斯運用陌生情境測驗提出了依戀的四種特質:安全依戀型;抗拒型;逃避型和矛盾型,其中後三者屬於不安全依戀型。
針對母親父親依戀的效果研究者們提出了三種觀點:(1)與母親關係是主依戀,與母親關係的運作模式在影響兒童自我估計和能力上起主導作用。(2)母親和父親的依戀運作模式可能是「平均的」。 (3)兩種運作模式可能沒有統一起來,各自影響兒童生活的不同方面和關係。
卡雷和莫科恩對自我描繪的研究支持第三個觀點。他們的研究結果也支持「父母兩種依戀模式是平均的」觀點。有兩種安全依戀形式的兒童比有兩個不安全的兒童表現出更好的同伴社交能力,較少焦慮和退縮行為,能較好地調節學校壓力;而有不一致依戀形式的兒童得分在兩者之間,他們要比有兩個不安全依戀的有較高的社會情緒能力和較積極的自我評價,但沒有達到有兩個安全依戀的水平,這與「緩衝理論」相一致,但這種緩衝效果的補償不是十分完美的。
二、文學作品中的「俄狄浦斯情結」典型
弗洛伊德認為戀母情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文化進步的必然,它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而文學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歷來不乏對包括戀母情結在內的諸多社會現象的書寫,我們可以在許多文學作品中窺見這種潛在的戀母焦慮,無論是英國作家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還是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的《金鎖記》或是曹禺的《雷雨》,都或多或少能在故事的主線之外窺破一些隱秘扭曲的情感——即使是迥異的文化背景也可以造就如出一轍的俄狄浦斯情結,這就引導我們在不同文本的比較中探尋戀母情結的深層次原因。
2.1《兒子與情人》與《金鎖記》——父愛缺失與母親引導下的戀母情結
《兒子與情人》幾乎是將戀母情結作為主線來創作,兒子對母親的矛盾情感幾乎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原動力,故事的主人公保羅的父親是一位粗俗、貪杯的煤礦工人,而母親則是一位出身中產階級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母親對丈夫的絕望促使她將時間、精力和全部精神希冀轉移到兩個兒子的身上。而大兒子死後,二兒子保羅就逐漸成了母親惟一的精神港灣,母親病態的愛,排斥了保羅與父親的父子之愛,使得保羅對父親充滿了憎惡與怨恨,同時也封閉了保羅對其他異性的感情,母親對保羅的深刻影響,使得保羅在面對周圍其他女性的時候總是顧慮重重,她對保羅的愛,與其他女性對保羅的愛冰炭不能相容,而保羅與米利安、克拉拉的交往,也始終難以擺脫母親的陰影——在這樣的情況下,保羅身上的俄狄浦斯情結越發明顯,簡單的母子之愛越過了既定的軌道,向著畸形病態的方向發展。
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曾經指出,隨著幼兒的成長,幼兒的性慾對象也相應由自身、自身的映像轉移到異性的父母親身上,因而形成戀父或戀母情結,對於男性來說,因「閹割焦慮」而克服俄狄浦斯情結是正常生長的關鍵。孩子對父母的情感可以通過依戀理論得到解釋,而孩子對父母某一方的偏愛,一方面是出於自身的性本能,一方面也有來自雙親的刺激效應,在《兒子與情人》複雜的母子關係建構中,母親自身的情感狀態和主動誘導行為無疑是導致保羅俄狄浦斯情結的重要原因。
難以逾越的階層差異和見解學識上的巨大懸殊使得母親與礦工莫雷爾的結合註定了她面對的是一種毫無生機可言的、以生兒育女為目的的無愛婚姻和庸碌、貧困、粗俗的底層生活。強大的父權制下,女性滿足性慾的需要歷來被人忽視,而其性經歷也不過是為男性利益服務的產物,這與女性本身強大的情慾需求相悖,她們只能在被選擇被安排的被動命運中找尋出路——但大多數情況下她們是很難找到出路的,只能被迫在無愛的婚姻中面對著愛欲的失落和情感的空窗。保羅的母親就是如此,而她面對這種「覺得自己像是被活埋了」的無愛婚姻,壓抑的愛欲只能通過兒子這個唯一的窗口表達,兒子能為她們眼中弱小但可以給予她們情感寄託的唯一男性,在其年幼時確立起自己的絕對統治,成人後又加強自己對兒子的佔有,兒子自出生始便在潛移默化中被動承受著這種母親施加的近乎扭曲的愛,也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對母親的病態依戀,視其為自己生活的主心骨,而俄狄浦斯情結恰好也就誕生在這種生活常態之中。這恰恰可以從「依戀」理論中得到解釋,父親的不在場打破了父母雙方原本「平均」的依戀模式,對母親的主依戀在母親的刻意引導下得以強化,並最終朝著非正常態的方向發展。
保羅的母親為了避免他同父親一樣成為一個粗俗低賤的礦工,在他幼時就培養他對花、日出等一切美好東西的興趣,培養他的藝術修養,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興趣改造保羅,這一方面促進了保羅女性化傾向的萌芽,一方面使得保羅的修養和境界逐漸向著母親靠攏,因而對父親談吐舉止的粗俗憎惡更甚,在情感上更加傾向母親一方。保羅成人後又對其情感狀態多加干涉並一度試圖獨佔保羅的情感,母親為了釋放自己空窗狀態下的情感加強對兒子的佔有和統治,而這種沉重扭曲的雙重畸形之愛無疑進一步強化了兒子原本屬於正常範圍內的俄狄浦斯情結。
儘管從保羅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分析出眾多導致保羅戀母情結的誘因,如來自社會底層的父親難以與保羅實現精神層面的溝通,母親的高修養又進一步反襯父親的粗俗不堪,對父親的憎惡也是加深保羅戀母情結的重要原因,而這種等同於父親「不在場」或是父親確實「不在場」(如《金鎖記》)的家庭關係是很多戀母情結的案例中共同存在的現象;同時,保羅幾乎沒有親密的兄弟姐妹,威廉年長几歲又去了倫敦,姐姐安妮是唯一的玩伴,但依舊無法改變保羅孤單的童年狀態,童年時的孤寂使得保羅更加依賴母親的愛戀;同樣,社會生活對保羅情感狀態的影響也不容小視,這種感情扭曲的現象,可以上升到一種社會現象來討論,資本主義制度對人精神的摧殘無疑催生了畸形情感的發生,保羅與母親的扭曲之愛也不過是社會大背景下眾多非正常心理現象中的滄海一粟。凡此種種,都可以為保羅的俄狄浦斯情結做出解釋,但我們不可否認,保羅戀母最重要的成因還是母親一方的誘導和佔有,長期處於母親控制之下,被母親視作生活唯一支撐的保羅,是難以憑藉「閹割恐懼」克服俄狄浦斯情結以正常的性別身份進入普通的婚戀和家庭生活的。
同樣的例子亦見於張愛玲《金鎖記》,在文化背景迥異的民國,張愛玲的《金鎖記》罕見地將女性作為研究分析的主體,男性被刻畫成昏聵無能、醜陋猥瑣的精神殘疾人,講述了東方語境下更為隱晦的戀母情結。與勞倫斯本人享受到的極端溺愛的母愛不同,張愛玲的家庭給她帶來痛苦不堪的回憶,母愛幾乎失聲,父母的親密關係蕩然無存。寓言般地,她筆下的曹七巧在壓抑與苦悶中扭曲了母性,完全失去了傳統意義上的女性美德。
被金錢出賣的婚姻自由,長期癱卧在床的丈夫,晦暗複雜的婆家關係,生生把七巧從一個充滿活力、渴望愛情的「巧姐兒」逼成了惡婆婆。七巧從未在患骨癆得丈夫身上享受過夫妻愛情。當她終於可以憑藉著手中的錢對他人指手畫腳,她卻不允許他人——即使是自己的兒女獲得幸福。好強的性格和扭曲的控制欲使她先是把目光轉向季澤,後來又鎖定在兒子長白身上。長安、長白和芝壽都是曹七巧變態情慾肆虐的陪葬品,在她身上完全沒有母性的偉大光輝,極端病態的佔有慾卻驅使她把兒子長白永遠留在自己身邊。她的慾望是毀滅一切的黑洞,把自己的兒女媳婦帶入由她主宰的「沒有光的所在」。
在自虐心理的長期壓迫下,七巧急於為自己的情慾尋找一個出口。儘管長白和作品中其他男人一樣的孱弱無能、吸食大煙、沉溺煙柳,墮落而不求上進,但是在自我保護意識、佔有慾望極強的七巧眼中
「這些年來她的生命里只有一個男人,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錢——錢橫豎是他的。可是,因為他是她的兒子,他這一個人還抵不了半個……現在,連這半個人她也保不住了,——他娶了親。」
根據依戀理論對父母的情感效用性的分析,有人格障礙的母親通常會用一種有限的、或者以反常的方式去照顧孩子,並對孩子的需求做出反應,這樣會導致孩子也形成一種反常的,或者扭曲的依戀行為模式。在長白的幼兒時代,父親姜二爺常年卧病在床,只有憤怒能使他表現出一點生氣,曹七巧則在封建大家庭中備受煎熬,將兒子視為將來立足的資本處處關懷。在孩子性器期的發展過程中,「不在場」的父親角色與變態的母愛,無疑是長白扭曲的依戀行為的一大動因。在長白開始萌發對異性的依戀的青春期,七巧又不斷給兒子灌輸唯金錢論的觀點,強調自己為孩子所作出的犧牲並無端地揣測陌生人「逐錢財而來」的惡意,十四歲的長白不僅體格上孱弱得像一個七歲兒童,在心理情感上對母親的依賴更是處於嬰兒階段。至於長白成年後,渴望愛又吝惜錢財的七巧把自己對愛情的期待、渴望傾注在兒子身上。長白雖然捧戲子,甚至前往煙花柳巷,但是消費-服務的相處模式決定了這僅僅是建築在金錢之上的親密關係。
出於母親的責任感,七巧為兒子操持了婚禮,但同時又恐懼原本隸屬於她的長白被芝壽搶走,處心積慮地破壞兒女婚姻,甚至不惜以性窺視的方式宣洩被壓抑的苦悶。這種相處模式在言語行止上都越過了正常母子關係的語義範圍,事實上形成了一種畸形的親密關係。七巧在這種親密關係中還常常表現出不安全感的焦慮-矛盾型特徵,她憂慮長白究竟是不是完全愛自己,並牙尖嘴利地嘲諷兒子兒媳的夫妻情感,表現出明顯的敵意和挫折感。七巧變著法兒讓兒子吸食鴉片,只有這樣他也就收了心不大往外跑了,只在家守著她。正如兒媳芝壽所認為的:「這是個瘋狂的世界。丈夫不像個丈夫,婆婆也不像個婆婆。不是他們瘋了,就是她瘋了」。
對長白而言,母親是永遠的安全基地,也只有母親能永遠照顧精神殘疾的他,因此長白一輩子都會心安理得地生活在母親的蔭蔽下。七巧是被封建男權社會吞噬的悲劇小人物,在物慾與情慾間被迫做出選擇,但她的悲劇更在於她是一個施害者,而且受害的對象正是她親生的兒女。
在人類長期的進化中,俄狄浦斯情結被視為對社會尊卑秩序、親緣關係的踐踏,是絕對的倫理之惡。正因如此,長期處於封建倫常壓制下的七巧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表面的平和,長白也不能完全正視內心的戀母情結。然而考慮戀母情結的發展過程,不能將長白的行為從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單獨剝離出來,「犯罪即互動」,倫理之惡的發展過程也是雙方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在母親的控制、家庭環境的異化使兒子的婚戀獨立不具有期待可能性,長白自身的孱弱無能固然是戀母情結的重要誘因,但是七巧在生存困境下爆發出的扭曲慾望才是將他推入戀母深淵的原動力。
2.2 《雷雨》——母愛缺失狀態下因渴望母愛激發的戀母情結
《兒子與情人》和《金鎖記》的相似之處,在於在父親缺席的成長環境中,母親通過刻意的誘導行為和趨於極端的佔有慾使得兒子的戀母情結進一步強化,但戀母情結並非只存在於這一種情況之中,對比於「父親不在場」的環境,母親角色的缺失可能造就的對母愛的渴望和依戀無疑也是推動戀母情結強化的重要原因。
從《兒子與情人》和《金鎖記》的分析中,我們看到母親自身的情感狀態,主動誘導行為以及對兒子的過分佔有是導致兒子俄狄浦斯情結的重要原因。中國作家曹禺的作品《雷雨》也從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我們的觀點。
劇中的周蘩漪是一名接受了新教育的資產階級女性。嫁入封建資本家家庭的她在物質上應有盡有,在精神上卻被困在牢籠:周家就像一個不透氣的「鐵屋子」,無情地消磨和窒息著她生命的氣息——就如她所言「你的父親......十幾年來像剛才一樣的兇橫,把我漸漸地磨成了石頭樣的死人」。周家之主周朴園長子周萍身上充滿了新的氣息,彷彿是蘩漪生命延續下去的救命稻草——於是她義無反顧地的與自己名義上的兒子墜入愛河,置倫理輩分於不顧。她對周萍的引誘是周萍迷戀上這個後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雷雨》為我們考察戀母情結的起因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從兒子這一方。有意思的是,母親過度強勢的另一個極端——母親與母愛完全缺失的情況下,戀母情結也會瘋狂滋長。周萍戀母情結的產生,刨除一些外部他人誘因,根源在於其成長過程中「母親」這一角色的不在場以及母愛的缺失,進而成年後對母性愛撫與依戀的渴望。
這位周公館大少爺的親生母親在他兩歲時就被殘忍地趕出周公館。從那時起,周萍沒再見到生母,父親周朴園放在客廳中央的母親年輕時的照片是母親給予兒子周萍唯一的印記。那時的周朴園為了娶門當戶對的小姐,把年僅幾歲的周萍放到了鄉下,從此周萍便在鄉下由他人撫養長大成人;除此之外,身為董事長的周朴園成天忙於煤礦上的事,很少顧及兒子。因此,周萍是生活一個在嚴重缺失母愛,而父愛也不健全的家庭環境里。
弗洛伊德及古典精神分析家認為,兒童在三到五歲的早期成長過程中,與父母的愛恨衝突會形成的最基礎的人際關係,這一基礎的人際關係,不同程度地影響到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這一基本關係是三角結構的,就是父親+母親+孩子。這個三角關係的互動會產生各種平衡和衝突。這些平衡和衝突,包括感恩、嫉妒和內疚等具體情感。相對平衡的發展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和將來的人際關係,而這一三角結構的失衡會為孩子的個性發展缺陷和未來人際交往關係埋下禍根。
母愛的嚴重缺失造成了周萍兒童時期三角結構的崩潰,而父愛的不健全更是將他推向了懸崖的邊沿。在童年時代,他的潛意識裡其實已埋藏了一種對母子情愛的神秘感 ,他強烈地渴望母性的愛撫和依戀。蘩漪便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他的渴望。嬌美的外貌,良好的家世,不落俗套的思想,敢愛敢恨的個性使得蘩漪符合了周萍對母親的想像。周萍那時認為繼母蘩漪是最聰明最善解人意的女子。從蘩漪那裡,他終於得到了他從小嚮往和追尋的溫情和愛撫,同時他也釋放了作為一個成年男性的激情和本能。在周萍的意識里,蘩漪是母性的象徵;在其潛意識裡,蘩漪又成為其「戀母情結」的對象。
周萍對其父親周朴園的欽佩,畏懼,反叛以及深刻的恨意也是周萍對蘩漪畸戀的推動力。「弒父」傾向在周萍身上得到體現——劇中周萍曾說:「我恨我的父親,我願他死,就算犯了滅倫的罪也干」。周家之長周朴園是一家之主,周萍只能選擇屈從。而和蘩漪的不倫之戀,讓他覺得自己用另一種方式戰勝了父親,心理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這種殺父娶母的心理傾向,是周萍身上俄狄浦斯情結的進一步佐證。
心理學上,身有俄狄浦斯情結的人,有跟父親作對以競爭母親的傾向,同時又因為道德倫理的壓力,而有自我毀滅以解除痛苦的傾向。軟弱而妥協的周萍感到了倫理上的罪惡,為了逃避對蘩漪的畸戀,減輕對父親周朴園的愧疚,將感情交給了四鳳。即便如此,他仍沒有掙脫深層意識中的「戀母情結」桎梏。事實上,周萍對四鳳的愛情是其戀母情結繼蘩漪之後在又一女性身上的延續。當周萍內心充斥著對生母音容笑貌的想像時,這個名叫四鳳的,年齡,外貌與氣質與生母不能更相近的同母異父妹妹出現在他面前,瞬間而又不可遏制地佔據了他的內心,一半相同的血緣使得他們在冥冥中有了更深層次的吸引。
綜上所述,周萍的戀母情結源於一種男性深層情感的心理需求。在深層意識中,男人需要依靠,尤其是對異性的依戀。在周家這個家庭里,周萍只有把蘩漪和四鳳當作戀人 ,他才能獲得本能中對母愛的饑渴的替代性滿足。終其一生,周萍所愛的兩個女人——蘩漪和四鳳,其實都源於同一個女人,即他的生母侍萍。不管是愛上繼母的知情 ,還是戀上妹妹的不知情,周萍的兩次戀愛歷程,都只能說明他永遠無法逃脫心靈深處濃郁的「戀母情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蘩漪對周萍的愛,誘導與佔有慾起因在於周萍是蘩漪的「secure base」——他身上透露出的新氣息給蘩漪死氣沉沉的帶了生機,給與了她繼續生活下去的支持,這種久違的生機與支持進而演化成蘩漪安全感與踏實感的來源。而在周萍要離開蘩漪時,蘩漪暴露出了深深甚至偏向於極端的不安全,焦躁。劇中經常出現蘩漪對周萍的挽留,或是憤怒,或是恐懼:
周蘩漪(一字一字地) 我希望你不要走。
...
周蘩漪(陰鬱地)你知道你走以後,我會怎樣?
周萍 不知道。
周蘩漪(恐懼地)你看看你的父親,你難道想像不出?
...
周蘩漪(懇求地)萍,這不是不可能的。(乞憐地)萍,你想一想,就一點——就一點無動於衷么?
...
周蘩漪(急迫地)萍,我沒有親戚,沒有朋友,沒有一個可信的人,現在我求你,你先不要走——
周萍(躲閃地)不,不成。
周蘩漪(懇求地)即使你走,你帶我也離開這兒——
周萍(恐懼地)什麼。你簡直胡說!
周蘩漪(懇求地)不,不,你帶我走,——帶我離開這兒,(不顧一切地)日後,甚至於你要把四鳳接來——一塊兒住,我都可以,只要,(熱烈地)只要你不離開我。
可以看見,蘩漪對周萍的拋棄有很強烈的負面情緒,就像被分離的嬰兒一樣,以極端的方式(如哭喊、緊抓不放、瘋狂地尋找)力圖抵抗與父母的分離。對周萍的依戀(attachment)以及對安全基地(secure base)丟失的無安全感正是蘩漪行為的內在驅動力。
2.3 《尋找天使遺失的翅膀》——女性的戀母情結特例
無論是從《兒子與情人》《金鎖記》還是《雷雨》中,我們都可以找到兒子一方戀母情結加深的癥結所在——不健全的家庭環境,這似乎也符合我們得一貫認知——兒子戀母,女兒戀父。但實際情況也許並不是這麼簡單,「女兒戀母」的現象雖然罕見,但也並非完全不存在。
台灣女作家陳雪的《尋找天使遺失的翅膀》,恰恰就以一個在當時看來驚世駭俗的故事顛覆了我們的既有印象,透過文學技法直接挑戰母女亂倫禁忌,女兒對母親不僅止於敬愛的佔有和含蓄慾望,是無法用既定的母女關係解釋的。故事主人公「我」從十七歲起開始的在男人之間的周旋,可以視作是我對從娼的母親施展的報復,但換個角度來看,也是「我」用自己的方式向母親靠近,透過那些不帶愉悅的性事、共享的惡劣名聲加深在情感上與母親的共鳴與連結。而「我」隨後在酒吧遇見的、引燃「我」長期沉寂性慾的「阿蘇」,其實也不過是母親的化身,在「我」的心中是與母親「重合」卻又有錯位的存在。無論「我」如何掙扎,母親所代表的世界始終是我「快樂和痛苦的根源」,而那象徵著我與母親最初的聯繫的臍帶,即是孕育「我」的子宮,又是埋葬我情感的存在,而存在於 「陰道與心中」的剪刀,卻是無法割裂這種畸形的情慾的。
以女性視角存在的戀母情結似乎與《兒子與情人》等作品中的戀母情結有所區別,但我們依舊可以找到他們的共通之處——「問題家庭「中「問題小孩」不得不面對的困境」,故事主人公在十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也因此成為了性工作者,母女之間的關係變得艱難而微妙,女兒在對從娼的母親失去了敬愛之後,面臨著既是依戀又是逃離的困境——這裡既有父親不在場的前提,又有怪異扭曲的母愛作為推動力,依戀理論里對母親的主依戀被刻意的放大,並在混亂的社會現實和雙重無名下轉換為衝破母女情慾禁忌的畸形愛戀。
三、總結
無論是從弗洛伊德的理論出發還是從依戀理論入手,都可以為這些文本中看似錯綜複雜的戀母亂象找到解釋,拋開紛繁混亂的社會大背景不談,可以看出,這些戀母情結最終都是指向一個畸形的問題家庭,或因為父親角色缺失,或因為母愛的非常態,對父母雙方的依戀難以達到一個均衡的調和狀態,使得固有的戀母情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再加上母親一方刻意的誘導,必然會引導正常的母子(或母女)之愛走向一種畸形的極端狀態。
主要參考文獻:
[1] [英]勞倫斯. 兒子與情人[M]. 張禹九,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2]張愛玲. 金鎖記[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5.
[3]馮儼. 漫談《雷雨》中周萍的俄狄浦斯情結[J]. 大眾文藝,2011.
[4]李寧. 1980年代以來中國男性作家筆下的「戀母情結」研究[D]. 河南師範大學,2012.
[5]張小萍,姜源傅. 母愛缺失與戀母情結——周萍心理解讀[J]. 唐山學院學報,2006.
[5]徐鈞.俄狄浦斯情結概論.西祠心理研究所:http://b25569.xici.net
[6]劉志軍. 90年代西方依戀理論研究的概述[J].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0.
[7]安安.俄狄浦斯情結的心理學解讀[J].安慶師範學校學報,2008.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8yam52OTFURVdna2xyUkNVOTJ6SQ==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