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的校園文化應該變得更豐富嗎?

中科大物院大一新生,我本人從來沒想著搞科研,高中也沒有學過競賽,抱著學物理學著開心就好的念頭來的科大。興趣愛好和科大的主流也不太兼容,更喜歡人文社科、詩詞歌賦之類的……

所以在開學的新鮮感過後經歷了非常不開心的一段時光,學習上很吃力,強烈的話語孤獨感,找不到人能進行深度交流(比如說對某件事情的看法、對自己人生的想法),整個人的心態都特別絕望,覺得自己怎麼就來了這樣一個破地方。

後來我發郵件求助了老師,也諮詢了很多學長學姐,總算走出來了。

這次經歷,加上我的觀察:有很多科大大一新生都經歷過特別焦慮迷茫的時刻,有些甚至到了大三大四仍然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幾乎每天表白牆上都有瀕臨抑鬱的同學的抱怨。但是似乎有很多同學,(尤其是不善言談的男生),不善於求助,也不太容易得到幫助(因為題主是女生),只能自己硬撐。

最讓人看不下去的其實是有一部分人袖手旁觀、冷嘲熱諷,喊著妮可藥丸,妮可乙烷,自己本身就成了這個學校讓人反感的一部分。

此外,我也一直關注學校的各種講座,科普科研的確實很多,但是我卻更希望看到與以下內容有關的:不是走科研道路的優秀校友的人生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人文社科。遺憾的是,幾乎沒有。

我想知道,這些現象是否意味著科大的校園文化是畸形的?如果是的話,這種畸形需要改變么?學校的領導階層會支持這種改變么?學校是否應該為不適合科研的同學們展示更多彩的人生可能?

(小小地修改了一下問題:-D)

po一張吉他之夜照片……稀稀拉拉的人……沒有氣氛……而且很冷


謝邀。

好久沒回答問題了,不過題主問得還蠻誠懇的,我還是想回答一下。

先說一下,題主你的疑慮很正常,差不多我在大一大二的時候,也有跟你差不多的想法。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科大的文化氛圍確實差,這個也沒什麼好說的,我在很多答案里都說過了,另一個我覺得,是大一大二這兩年恰恰是很多人成長最迅速的兩年。我不知道題主是哪裡人,我作為一個河北的學生,高中真的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所以到了大學,那種迷茫的感覺並非全部來自科大,更多來自於自身。

而且,成長這種事情每個人也有不同的維度,你現在大一,可能平時還在啃平時課程的時候,會發現周圍有很多「能人異士」:代碼打得飛起的,有一手吉他能組樂隊的,打球拿冠軍的,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的拿獎拿到手軟的。可以說,真正阻礙你追求更多價值的,只有你自己。

英語好就去ICVG磨練自己,或者去外教家裡做做客;數學好就去參加邱賽,那個名次;對擼代碼感興趣,要不就參加ACM天南海北地去比賽,要不就自己去做網站、做項目、找實習。這些都是我,或者我身邊的同學做過或正在做的事。如果你對這種知識性的東西都不感興趣,嘗試參加學校里的各類社團,儘管有些社團真的很小眾,但是並不妨礙你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夥伴啊。

大一的時候懷著滿清熱情加入信院辯論隊,儘管那時候我們學院成績並不好,小組都沒有出線,人員也幾近流失。但是包括我在內的三個「老人」,硬是把信院辯論隊拉倒校賽四強常客的地位,這不,今年拿冠軍了。

所以,路都是人走出來的,科大固然有死板的一面,不願意把豐富多彩的一面主動展現給大家,但並不妨礙自己走出一條路啊。就算失敗了也沒事,須知參差多態,才是幸福的本源。


大四的談一下我的想法,主要只關於社團活動方面的,其他的不太懂。據我觀察校園裡有各式各樣興趣愛好的人不少,但是到某一個具體領域 比如你提到的詩文辭賦 我喜歡的現代藝術 能攤到十幾人個就不錯了。更何況這些人里大部分都不愛主動找人交流,所以雖然我在大一就給自己定下了「既然學校大環境不好,就應該自己主動通過各種途徑多認識志趣相投的人組建自己的小圈子」的想法,現在大四了也還沒湊夠十個(雖然我已經很滿意了)

我這不到十人的小圈子裡一半是在驚蟄文學社認識的。大一我剛加入文學社時腦補的是《死亡詩社》,胸中各種使命感,希望幫助校園營造出點人文氛圍之類的。可惜我之後的發展跟這幾屆社裡大部分骨幹差不多……興緻勃勃辦了活動但幾乎沒人來,慢慢熱情減了,年級高一點後課內的實驗室的事情忙起來也就顧不上辦活動了。

我們辦活動的難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我猜沒準別的文化類社團也差不多?) 1.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潛在受眾就那麼十几几十號人 2.這些人里好多都過於內向,頂多來安安靜靜聽個講座 對形如讀書交流會這種希望你主動參與、主動說話的活動不敢參加 3.大家都挺忙的,難以提前找出大家都有空的時間段。(願意來參加活動的多數是低年級本科生,然而一般而言他們習題課最多 經常占周末的好時段) 4.也算是第1條的補充。活動內容的深度跟來的人數肯定是負相關的。但是深度小的話會那些在本領域投入更多的愛好者就不來了,同時嚴重影響到很多社團骨幹的工作積極性,所以我們肯定更願意犧牲掉那人數更多的不那麼深入的愛好者(微笑)

去年年底圖書館的書單推薦項目開總結會,蔣一也去了。從他的表述來看校領導對這個校園文化的現狀當然是有有意識的,要說當然也想改變,但重視程度和優先順序並不高。校方包括管社團活動的團委給我們都大概是這樣一個感覺,大家都知道豐富校園文化是好的,但是之後又干不出或者不知道該幹些什麼有實效的事情。題主你提到了講座,據我觀察這幾年學校辦的很多講壇水平都很高的,而且也基本都場場坐滿。但是你看校園文化好像還是這個樣子哈?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分析。


居然剛好通過科研話題推送了我科的問題。。。⊙ω⊙

不走科研的出名校友,有呀,死宅如我都知道一個,寫小說的,管平潮,仙劍的官方小說就是指定他寫的,古風,清新飄逸,當初也回校開過講座。那時候我特別喜歡他的文風,翹課報名去了他的座談會,帶了相機然後發現人並不是想像中的清秀出塵俊逸如風的美男子,三觀炸裂。。。(╯‵□′)╯︵┻━┻

校園氛圍嘛,沒辦法,就那樣了,當初我都填了第一志願浙大了,給一學長忽悠過來了。。。是不太適應,你在物院估計更極端,物院都是一群學霸在往裡面擠,想要學習和興趣兼顧的話你估計很難混好。(づ ̄ 3 ̄)づ

找不到人深度交流,這是走向社會必經的,交心的摯友是不會太多的,要珍惜高中的好基友/好閨蜜。興趣話題沒處交流,我個人喜歡小說動漫電影等講故事的東西,加了一些同好的QQ群跟網友嘮啦。╮(‵▽′)╭

學校氛圍不太可能改變,大概想到幾個因素:一個是學校的定位,就是走科研的,大部分專業你不走科研很難發展,來這個學校的也大都抱了這個想法,濃重的科研氛圍自然排斥了其他活動。舉個例子,咱平時聊天聽到的說人厲害,都是【大神手上有多少篇文章d(?д??)】而不是【大神會玩音樂/會辯論/體育很好/。。】不太關注別的東西。。。很難改變啊,因為缺乏動機來源,也不符合學校發展方針,都去參加各種活動了怎麼潛心科研嘛。╭(╯ε╰)╮

第二個是。。。女生太少。。。合理的男女生比例能有效改善活動氛圍,提升積極性,比如我報了名從來不去動漫社,人家動漫社都是死宅看妹子cos,我估摸著我們的八成是死宅瞪死宅。。。(?ω? )

鹹魚死宅一時想不到別的了,先到這裡。這種校園文化不能算畸形吧,是學校的屬性決定的,xx染色體長出來跟人家xy的不一樣不是很正常嘛,啥,你說變性?o(# ̄▽ ̄)==O)) ̄0 ̄")o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誤入的小白鼠而言是挺坑的,天坑。。。志願前調查不夠是自己的鍋,人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學長我已經認命了,學妹你要是意志堅定,像其他幾個兄弟的答案里那樣還是有一些事可以做的,雖然不如在其他學校。( ?? .? ?? )

其實學校已經提供了不少文化類課程了吧,古詩詞鑒賞也有,也算是符合校況。。。然而並不會有小說創作(?ω? )

嗨呀學妹求勾搭呀,學長我已經n天沒有跟女生說過話了(?ω? )我們實驗室十幾個人沒有一個女生也是夠奇葩的


我科有「校園文化」這種東西 ?

搞G算么?


謝謝邀請。

首先說一句:很讚賞題主的想法。你在自己努力走出困境之後,還能將思考上升一個層次,想到中科大的校園文化氛圍,實為可貴。

接下來我試著就你提出的幾個問題談談我的想法吧:

①主流校園文化是畸形的。

校園文化畢竟是由一個學校的學生決定的。就中科大的學生,你無法否認他們淳樸的學風,優秀的數理基礎,但也不得不承認他們較為幼稚的價值觀念和較為匱乏的人文素養。這個分布就決定了我們主流的校園文化必然出現偏差。確實有大量新生入校之後不適應,有的接受了科大的觀念,有的更加堅持自己,這一過程漫長而艱難。(但很快就都滾去學習了)。值得注意的是,畢竟是一所大學,科大足夠豐富多彩,作為個人,總能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小圈子,不要輕易全盤否定之。

②需要改變但幾乎不可能。主流如此,其他的想法只能各自抱團取暖了啊~

③領導階層應該沒有意識到這些,得靠我們爭取。

④不適合科研的話,來科大確實道路狹窄了很多。

(要考復變了,考完再更)

(多說一句,確實,很多學生在入學之後都會感到不適應,這一過程相當漫長,甚至有的人最終都沒有解決,只不過是跟著課程踉蹌前行。我也看到身邊有同學或主動退學或喊著要去人文學院,而我自己也曾處於類似的迷茫之中。)

(好久不答關於科大的問題了,往往引來一陣撕(你看看你科表白牆))


大四的來回答一下這問題。

怎麼說呢,在科大這地方,孤獨感的產生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吧,或多或少的問題(某些極其人贏的同學可忽略本回答)具體原因不應多做解釋了。

說一下該怎麼做吧。首先,從自己做起,外在的環境就算再不好再不合你的胃口,你也要努力做一個有趣的人,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個人一定要有精神信仰,只有這樣你才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其次推薦你可以多讀一讀古典名著,孤獨感和失落感很多源於你對前程和人生的迷茫與困惑,讀書也許可以讓你從前人身上找到一些自己需要的東西,所謂讀書以明智。最後,要做一個主動的人,整天哭喪著臉把自己悶住的人是很難有朋友的,畢竟沒有人願意被你的鬱悶影響到自己的心情,要學會積極,學會去追求生活的美好,多去參加一些課餘活動,也可以結伴旅遊什麼的,在這些活動中你自然會得到你想要的。

學習是大學最重要的一部分,但絕不是全部,從這個困住自己的圈子裡跳出來看你會發現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要懷著感恩的心多去感受生活和世界的美好。希望各位將來回顧大學四年的時候不要只有索然無謂的感嘆吧。


講講社交相關吧:

其實科大除了各種社團之外,還有許多自發組織的隱形團體(小圈子),比如由動漫社結識的各種愛好團體、深入研究某遊戲的團體等等。

在這些團體裡面,大家不僅僅討論主要的話題,也經常會討論一些日常生活、思想觀念等問題,也有一些自發組織的活動。

其實與社團相比,社團的建立需要一個比較明確、持續的主題,而小圈子的建立則非常隨意(我認識的甚至有幾個人僅僅為了經常去飯店聚一頓而建群),但也能發展成比較友好的朋友。

在我所處的這些團體中,大家都以自娛自樂為主,在外部你甚至很難觀測到他們的存在。其實我們自認人文生活還算充實的。


本學渣一般只抱怨科大課業太難導致的源頭上的不開心啊。

其他來說有一幫臭味相投的室友,學會打dota,並且經常網吧五連坐真是太爽了。現在畢業了在外面找不到隊友,才發現原來遊戲沒那麼好玩,跟隊友一起合作然後結束了吹逼才是最開心的。研一暑假回合肥專門找到原來的室友去網吧戰了一下午,真是好開心。懷念原來在寢室卧談會的日子,現在遇到困難了不開心了還會和他們打電話,感覺在可預見的將來他們會成為我最好的朋友吧。原來也參加過學生會,總體感覺不咸不淡吧,拓展了社交圈但是沒有深入。


--------5.12修改於墨脫--------------------

不應該 中科大應該倒閉


作為一個廣東人,而且作為一個高中社團活動比科大豐富的廣東人,科大的氛圍的確應該要吐槽。感覺形成這個主要有幾個原因:

1.科大領導在社團活動投錢不夠。

例如科考岩隊的攀岩牆修建申請了好多年,一直沒批。

2.科大本科人數少,學生會構造不合理。

人數少加上有很多學霸,活動開展不起來。但我轉念一想,我們高中一年級也1700啊...高三還不給參加活動呢,高考壓力也不小。後來認真一想,我們只有一個校學生會的,沒有院學生會。因此校會權力大,管理事務多,召集活動能力強。

因此我們高中的大型活動比科大多多了,什麼kstar在我們高中看來真是小菜。

3.價值觀有點單一。

不知為何想到了錢里群的精緻的功利利己主義者,呵呵。令我欣慰的是還有很多像我一樣選了大學語文,每節課都去聽的人。

4.地理位置。

不要說什麼地理位置沒太大影響。作為外聯部的一員,我深知小的平台拉贊助時的資金就越少的道理。


科大學生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意識到自己處在一個信息時代


只說一下科大的社團文化、班級文化、體育文化吧,聽知道者講過,在08年左右及之前,都很豐富,同學們辦社團的熱情、在球場觀戰打球的熱情都很高;一個一百多人的班級都能很好地團結起來,班委也十分積極,組織秋遊、聚餐。

自我入學慢慢觀察來看,絕大多的社團參與度(不僅是普通同學參加社團組織的活動不多,甚至包括社團成員)不高;球場邊自發的觀看越來越少;一個班級里更多的是很多個小圈子。

沒去了解過別的學校怎麼樣。

稍微想過,這可能是互聯網帶來的悄然變化;可能是時代又慢慢地給予人分化明顯的特點;可能是同學們認識到之後在社會的競爭和現在學習的競爭的一致,使得一心向學變得詭異般的正確,又滾雪球般的對校風影響越來越多。

對於學校和學生的影響,還不能定論,每一個現象必須充分探討才能結論。而且應該和別的學校橫向比,和校史縱向比,和別的學校的歷史比。

這種現象可能對科大學生一直說的沒團結意識沒有幫助,對形成學校當年如中學般的其樂融融沒有幫助,但對面對之後社會同樣類似的情況或許有些幫助。


師弟

想起13年西區跳樓的hexueyuan那個孩子

想起14年東區sushe自殺的那個孩子

還有更多不知道的。。。

做你自己最好 但別荒廢了青春 沒人強迫你一定去做科研

沒人強迫你一定要出國

做你最喜歡做的

但如果做一個事 一定要做到極致 你會有收穫的

相信你這個已經畢業的大師兄


利益相關:科大某社團負責人

算是給科大的文化建設添磚加瓦的人

不打算黑,但是我周圍所謂「文化氣氛」確實有些一般,室友們天天看動漫打網遊,有課去上課,沒課去搬磚。所以這種情況肯定存在。

但是如果你有一顆想改變的心,就去多參加活動吧,即使周圍沒有人陪,自己一個人去啊。如果有時間,至少能保證一周一次不「學術」的活動。

比如這周12.18,有辯論賽,有人文院長的報告,有創業的宣講,去參加啊

科大的好的活動還是有一些的,個人意見:

新年聯歡晚會,校迎新,kstar

合唱團新年演唱會(每年都去),民樂團演出

相聲社周年慶

動漫之夜

魅力人文講壇,美麗邂逅

圖書館密室逃脫,robot game

東活博物館的特展

蘿蔔分享會(聽說不錯但沒人去)

(想起來再補充)

總之,如果有想改變的心,就去多參加吧。科大提供了資源,要充分利用,不要太在乎周圍人


科大的教育理念,能感覺得到,是將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是要你考慮「短板效應」。

——這是我在跟許多學霸相處過程中發現的自己思維上與他們最大的不同點。

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各種軟硬體上的問題。

我物理教的好,就給所有學生教物理;我靠科研聞名世界,就盡量縮減其他方面的支出;一千個人能培養一個院士就好,干一票大的就夠吃一陣子,一般人也只會注意珠穆朗瑪峰,短板不能蓄水,長板足夠長的話把桶傾斜過來也未必裝得少。

所以,科大的優勢是那些文化上的東西喵⊙ω⊙?


真巧,我也是大一,喜歡人文社科和詩詞歌賦,有沒有興趣加入蝸殼詩詞文化群,有很多同道中人的。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