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你的學習系統,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每種能力的背後都有一套系統做支撐,比如寫作能力背後有「輸入-處理-輸出」相關的系統;投資能力背後有「標的選擇-買賣點判斷」相關的系統。系統是一個流程,流程有一套步驟,在正確的節點上做正確的事,流程就能順暢地進行。廚子想要燒一道好菜,裁縫想要做一件佳服,都是按照流程來操作。學習能力背後也有一套系統,想要達到自己期望的學習結果,也是有章可循的。

做投資的人都有自己的投資系統,然後按照這個系統去做判斷、選擇。以此為類比,每個不斷學習的人也需要自己的學習系統,然後根據這個系統去學習技能或者知識。有的投資系統有很多漏洞,經受不住金融市場的檢驗,結果就是賺不到錢甚至賠錢。

同樣,有的學習系統也有很多漏洞,結果就是效率低、效果差,甚至適得其反。有的人乾脆沒有投資系統,腦袋一熱就想在金融市場撈個錢,結果變成了「被撈者」;乾脆不建立學習系統,漫無目的的原地打轉,淺嘗一點,膚淺一片。

學習能力背後的系統是怎樣的?又如何構建自己的學習系統?本篇文章針對這兩個問題展開思,最終要達到這樣的目的:

賺錢,賺錢,對的,你沒看錯,就是賺錢。

學習系統的第一個要素是選擇。往大了說,是人生選擇,往小了說,是階段性選擇。注意,這裡不是灌雞湯的,很多人一看到「人生」、「選擇」這些詞就聯想到雞湯。不要混淆雞湯和簡單樸素的實用道理,雞湯對需要安慰的人是剛需,如同情懷對創業者是剛需一樣。咱們這裡探討的是思維和方法論,沒有雞湯,沒有情懷。

為什麼學習系統開始於選擇?因為你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無論是一萬小時理論,還是七年就是一輩子,習得一個技能需要集中時間去積累。如果什麼都想嘗試,什麼都想練習,最終淪落為「樣樣懂卻樣樣松」的地步,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技能,咋賺錢?這就像同時挖了好幾口很淺的井,卻沒有一個能出水的。所以選擇很重要。

咱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會遇到兩種問題:

1. 沒有選項,不知道選擇什麼?

2. 選項太多,不知道選擇哪個?

第一個問題,另外一種說法叫「如何尋找自己喜歡的事?」很多人都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你能看到這裡,我想你或許也有這個疑問。但這個問題是個悖論,是個大坑,而且跳進去就出來。什麼意思呢?你想想,如果有件事你特別喜歡做,你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專註,對,就是那種心流(flow)的狀態,忘記了吃飯,忘記了時間。那麼,你「尋找」又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很苦逼,鬱悶甚至抑鬱,對吧?所以「尋找喜歡做的事」是自相矛盾的,說白了,就是個坑。這個問題就像「如何活在當下?」當你沒有這個疑問的時候,你自然是活在當下了,活在當下的狀態是「無我」的狀態,而你的疑問是「有我」的,所以怎麼能活在當下呢?

如果你沒有理解第一個問題的「自相矛盾」之處,咱再從這個問題導致的結果入手。你一直在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找啊找啊,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就是這段時間搞搞這個,那段時間摸摸那個,這就是尋找的狀態啊,因為A段時間搞的事你覺得不喜歡,然後去摸B段時間的事,總之,敲敲打打沒有精通一處。遺憾的是,還會安慰自己「沒有找到喜歡的事」,於是繼續找下去。先別找的,咱們忘了一個普適性的道理:

自己喜歡的事總是披著讓你不喜歡的外衣。

心理學上有個舒適區(Comfort zone)的概念,能讓你舒適的有成就感、安全感以及確定性的。剛開始接觸一項新技能,你既沒有創造作品的成就感,對未來能不能靠這個賺錢也是不確定的,於是滋生出心理的不安。總之,這套外衣就是咱們不喜歡的。但當咱們扒光它的外衣,露出里子瞅瞅,也許那就是你要找的「事」了。

繼續,當咱們停止尋找所謂「自己喜歡的事」,而是換一種思路「扒光表面看起來不喜歡的事,里子也許正是自己想要的」,咱們會節省很多時間,節省的時間用來幹什麼呢?首先是解決第二個問題:選項太多,不知道選擇哪個?

扒了那個誰的外衣後發現,哎呦,這特么咱喜歡,扒了另一個那個誰的外衣後發現,我靠,咱特么還稀罕。選項太多,不知道選哪個。如果同時都上,無異於同時挖兩口井。對於已經精通了一門手藝的人來說,同時搞兩個技能,當然可以,有個主業養著自己,多搞自己副業又如何?而對於一門都沒有精通的,就別貪多了,精力有限,還是一個一個地搞吧!先養活自己再說!

於是咱們進入學習系統的第二個要素:原則。這裡有一個很重要,也很關鍵,又很有效的原則:

把你想習得的技能和你現在做的事聯繫起來。

這個原則匯總成一個字:用。用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文鄒點叫「踐行」。學了不用和你不學的效果是一樣的,不用,充其量給心理弄個「學富五車」的安慰,但咱們不搞雞湯,不搞情懷,更不搞文藝。

這個原則什麼意思呢?假設你現在想搞的對象有好幾個,比如計算機編程、大數據、內容運營等等,現在跟著我的思路做,想想你想要習得的技能有哪些?第二步,想想你現在的工作或者做的事能和哪個技能聯繫起來,假如你的工作是拓展分店,那麼大數據就是相關技能,根據用戶消費數據知道那裡開分店合適,那你就去學大數據;假如你的工作就是寫作或者給一些機構供稿,那麼內容運營就是相關技能,那你就去學內容運營。

這個原則太重要了,咱給你說說原因。首先,快速習得一項技能,首先要把它變得有意思,如果哭了吧唧讓自己堅持去學,那只有一個結果:順利地從入門到放棄。想想之前的經驗,你能「堅持」多久?所以,習得技能不要有「堅持」的感覺,堅持是雞湯是情懷,咱們不搞這個,咱們搞思維和方法。如果有成就感,是不是有意思?怎麼有成就感,很顯然,利用你現成的工作和做事機會,實際踐行你學的技能唄!(PS;還有一個讓自己忘掉「堅持」這個概念的方法,得益於李笑來老師,就是給你想要學的技能賦予意義。)

其次,避免紙上談兵。用起來才有用,第一個「用」是動詞,第二個「用」是名詞。不用當然就沒有用。踐行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按照這個方法,拓展開來:

提高口語能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口說且多說。

提高寫作能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寫且多寫。

提高繪畫能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畫且多畫。

提高編程能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編且多編。

……

什麼是最慢最無效的方法呢?就是不斷地學,學呀學,從小學到大學到博士,一直學,就是不動手。死後不動手,遇到問題,還是學。學,光學不練的學。

咱們知道了這個原則,就要實際應用了。如果你的技能和你現在做的事聯繫不起來,找事也得聯繫起來,總之一個字:用。咱千萬不要因為和工作以及目前做的事聯繫不起來,就有這種想法:自己喜歡的技能以後用不著。大錯特錯,你精通的每個技能都是一個機會,而且是確定性的機會,實實在在的機會。回頭想想,咱是否有這種經驗:要是當初學了那個技能,就能加入這個團隊了!機會總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實實在在的道理。

說完選擇和原則,接下來就進入學習系統的第三個要素:時間。當咱們決定學以致用地想要習得某個技能,那麼就開始具體地操作了。什麼叫具體的操作,一句話:

把你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你認為最偉大的事情上。

這句話好像是文案大牛李叫獸說的,說得好,咱裝逼用一下。你看過那個小野二郎的紀錄片嗎?就是《壽司之神》,你看,人家做了一輩子壽司,在人家店裡吃一頓飯最低消費3玩日元(合1700元人民幣),而且還限時15分鐘,老頭有范兒且牛!

咱不說工匠精神,那是情懷。咱們就說說為什麼這樣做事是正確的。精通一項技能需要多長時間?不同的技能需要的時間不同,不同的人也不一樣。對於么有拿得出手的技能的朋友來說,有一條是一樣的:集中花時間鑽研一項技能,追求極致,做到完美。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大牛,除此之外,你只能在低層次的水平上和低層次的競爭對手競爭低層次的崗位,你不覺得這特么太苦逼了?!

你認為偉大的事情有很多,但最偉大的事情可能就一個。衡量偉不偉大,咱就自私且實在點,用一個標準就是:賺錢速度和數量。越早精通一項技能,賺錢速度就越快,越早成為大牛,賺錢數量就越多。從這兩個角度看,所做之事必須追求極致,做到完美,力求精通。所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咱只能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一項技能上。

這裡有個坑,不要理解為事事搜追求完美,那叫「完美主義」,那些不偉大的事,就草草了事吧!原則就是「盡量在不偉大的事情上花費最少的時間」。

總結構建學習系統三步驟:

1. 停止尋找自己喜歡的事,那些你喜歡的事都披著你不喜歡的外衣,需要扒光了看看,怎麼扒?看看咱上面提供個幾個文章參看。

2. 把你想要習得的技能和你目前做的事情聯繫起來,用起來才有用,沒有聯繫也要創造聯繫,因為踐行太特么重要了。

3. 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大部分」和「最偉大」因人而異,但我想你能理解,咱就不費口舌了。

用電影《爆裂鼓手》台詞結尾吧:

弗雷徹說,世界上沒有兩個詞比「good job」更加有害了。

推薦閱讀:

TAG:學習方法 | 思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