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血府逐瘀湯

看電視的時候,尤其是家庭倫理劇,經常會看見這麼一幕:家裡的老人,破口大罵不順著自己心意的子女,然後捂著心臟倒下了……然後家裡人慌慌張張的就送到醫院掛水了。

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常有發生。當情緒激動的時候,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心臟冠脈血管收縮、痙攣,血流量減少,導致心肌缺血,產生胸悶、憋氣、心慌、心絞痛等癥狀。時間長了,甚至會引起心肌壞死,相當於形成了一次心梗。這是比較嚴重的情況。相對輕一些,也更常見的表現,就是生氣後,覺得胸悶憋氣,有時也有心絞痛發作,很像一個冠心病的表現。於是,為了保險一些,選擇去醫院檢查,做了冠脈造影,放了支架。但是癥狀仍然存在。怎麼辦?

在中醫看來,這是由於生氣的時候肝氣上逆,影響了人身體的氣機運行,產生胸悶、憋氣、心絞痛等癥狀。氣推動血液運行,長期的氣滯,則會導致血液運行不暢,也就是常說的血瘀。血瘀可以進一步阻滯氣機的運行。於是,癥狀會越來越嚴重。

這時候,清代的醫家王清任告訴我們一個方子,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血府逐瘀湯。

血府逐瘀湯出自《醫林改錯》,是王清任的五個逐瘀湯之一。從方名來看,是治療「血府」的瘀血,而「血府」是王清任通過觀察嬰兒屍體總結得出的人體的結構,「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紙,最為堅實,前長與心口凹處齊,從兩脅至腰上,順長如坡,前高後低,低處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從王清任的描述,大概位置就是在人體胸中。雖然在人體並不存在真的「血府」但是王清任通過觀察,發現胸中很容易出現瘀血,而瘀血又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胸悶、憋氣、心慌等等。治療上,就是在胸中活血化瘀。而瘀血多歸肝臟所主,因此,在血府逐瘀湯中,有柴胡、赤芍、枳殼、甘草四味葯,是張仲景的四逆散,可以梳理肝經氣滯;有桃仁、紅花、生地、當歸、川芎、赤芍,是桃紅四物湯,是活血化瘀的主力部隊;有桔梗、牛膝,一升一降,使氣滯時候堵住的人體氣機恢復升降。幾部分相配合,就可以做到理氣活血,驅逐「血府」的瘀血。

當然,血府逐瘀湯的主治遠不止胸悶憋氣這一條。在書中王清任列了十九條,常見的有頭痛、胸痛、天亮出汗、心裡熱、急躁、呃逆、飲水嗆、失眠、心慌、早晨出汗、容易生氣、乾嘔等等等等。總結起來,很多都是由於生氣以後,或者長期喜歡生氣導致的一些疾病,都可以用這個作為基礎方,進行加減治療,比如老年人長期有個氣虛,可以加上黃芪、党參等;經常有食積,可以加上白朮、萊菔子等等。

推薦閱讀:

面相部位詳解(一)
中醫神棍水軍只能手動識別?
真沒有「三盲」這個說法?
潘曉川論氣(十):能量儀器亟待研製
雙盲實驗 | 讓有意無意的騙子現形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