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網路大電影的粗製濫造?
第一次知道「網大」(網路大電影簡稱),頭腦中竟然同時迸發出兩個意思。
前一個和我的大學時代有關,當時有個類似校友錄的網站宣發口號是這樣的:「世界不大、網大」,然後這網站火了幾天就變沒落了。
後一個和我的電影觀影有關,有一點時間,特別沉迷於一類名叫大電影的類型片。平日里,我是絕對不會承認很有文藝氣質的自己,竟然也有這麼無聊的時光。
網路大電影怎麼就黃了
這兩個和網大關聯不太大的概念,似乎成了一種魔咒,讓我總是無法正眼去看待它們,但又不得不看見:隨便打開一個網路影視的節目單,就總會偶遇。
比如找《美人魚》的時候,會遇見《美人魚前傳》;等《捉妖記》的時候,可以用《捉妖濟》打發下時間;《我不是潘金蓮》看完不過癮,也會思考下《我是潘金蓮》《潘金蓮就是我》會不會和當年王祖賢那一版《潘金蓮的前生今世》一樣文藝,或與魏明倫的川劇《潘金蓮》一樣荒誕,儘管這些「潘金蓮」有點和水滸、金瓶梅都八竿子打不著……
網路大電影其實算是個怪胎,2014年3月,愛奇藝首次提出網路大電影的概念,指向那些時長超過60分鐘,故事結構完整,通過互聯網渠道發行的電影。
經常被媒體報道的那部2015年4月在愛奇藝上線的《道士上山》,實際拍攝8天、成本28萬、收益2400萬。更關鍵的是,比陳凱歌的《道士下山》早出道約90天。
這幾乎成了一段時間內網大的標配:小成本、低質量、蹭熱點,後來還有了一些軟色情。
有了成功案例在前,網大很快進入爆發期。據愛奇藝提供的數據,2015年網路大電影全網上線超過650部,到2016年這一數據已升至2000多部。
一如眾多互聯網風口一樣,進入了爆發期後,往往就是崩盤的前兆,先是2016年11月,各大平台突然按廣電審核政策下架了一批熱門網大;隨後是今年3月的《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確定網路大電影與院線電影審查標準統一,使得過去能夠以快速蹭熱點、迅疾回款著稱的網大,僅備案時間就延長至最少45個工作日……
但更關鍵的是,數量上急速膨脹的網大,也在快速分流著流量池,也在讓盈利變得越發困難。據骨朵網路傳媒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網上線網大近1200部,實現盈利的不足10%。
有人做過統計,一年時間裡,20%的網大製作團隊消失了。
怎麼破?做《道士上山》的那位,開始把拍攝成本提升到了千萬級,這也是各路網大團隊幾乎共同的選擇;此外,差異化、IP化、精品化,以及拓展發行渠道,減少對平台的依賴等思路遍地開花。
但可能,網大們把破題的路徑,從一開始就選錯了。
賺快錢和小鎮青年,路標偏了
我不想否定,在網大的眾多團隊中,有一批有理想的電影人。
但只怕大多數進入這個圈子的目的,僅僅只是為了賺快錢。也因此,在一眾網大的設定上,都是瞄準了一類人的荷包:18~25歲的男性,學歷相對不高,觀影基本在手機端,喜歡更直接、刺激的情節,他們被集體稱之為「小鎮青年」。
更有趣的是一個「6分鐘5元錢生意」的設定,即一部網大的點播價格是5元。觀眾收看超過6分鐘,後台就視為一次有效點擊,製作方就可以分成。因此,不少網大們,都會把最主要的成分放在頭6分鐘里,來確保自己獲得分賬。
然後呢?錢到手了,也就不管不顧了,為了吸引眼球,也就不需要再為蹭熱點之類的行為有所負擔。可熱點,特別是熱門影片只有那麼多,可以刺激的性、謊言來來回回就那麼幾招時,「錄像帶」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但,是不是一開始就把自己限定的太死了呢?畢竟在網路視頻平台上,「小鎮青年」不過黏在平台上的數以億級用戶中的很少一批人,準確的狀態是開頭幾部成功的網大,因為類型片的緣故,成功的吸引了這一部分人的關注。
至於其他的觀眾,還是在追劇、看綜藝、玩彈幕,樂此不疲。結果就出現了,對於大多數網路觀影人群來說,網大這個分外紅火的名詞,依然很陌生。
這才是真正的流量池,網大團隊們並非沒有看見,而他們選擇的掘金方向是向院線看齊,甚至不少團隊在招募演員時,還掛出了「院線電影」的招牌,儘管可能還是去農村院線找市場。
突然想起了路學長和收容所
未必沒有路徑可供參考。,至少有2個「前輩」可借鑒。
2002年的時候,我曾經在湖南影視頻道混跡過一段時間。做得欄目叫《先鋒廳》,主要是給先鋒電影做影評。於是乎,因為工作便利,採訪了如王小帥、伍仕賢、路學長、呂樂等一眾先鋒電影人。
這一波電影人,大多當下已經成為了國內主流電影的擔綱者,比如路學長。當時採訪他的時候,其實他已經因為《卡拉是條狗》而院線化了,並為公眾所知悉,只是在2014年他早早的離世了。
而在先鋒電影人階段,由於沒有網路,他們的影片沒有院線渠道放映,除了在國外斬獲眾多獎項外,在當時國內主要以地下電影交流的方式進行,能覆蓋的人群非常少,地域也頗為狹窄。
記得某次為了得到一個導演的先鋒電影,和聯繫人近乎是地下黨接頭一樣,對上暗號、一手錢一手碟片,然後雙方匆匆分開,連個臉都沒看得清楚,頗為刺激也頗為尷尬。
不得不說,同樣都是小成本,但先鋒電影人們是有魂的,所以影片里滿滿的都是內容;而網大電影人們,則眼裡都是錢,所以往往一地雞毛。
先放一個梗在此處,如果當年的先鋒電影,是通過網路來傳播,又會如何。
另一個路徑則是一個名叫The Asylum(中文翻譯為:收容所)的美國電影公司。作為一家創立於1997年的好萊塢電影公司,在同塢的大腕們經常大虧的狀態下,它據稱從創立至今,就沒一部電影虧過。
一看片名你就懂了:《環大西洋》、《變形機體》、《美國軍艦》、《2012 世界末日》、《霍比特人時代》、《史前一億年》……一眾名字特么看起來眼熱吧。話說,這就是一個以山寨大片為主要盈利手段的公司,以《環大西洋》為例,主要套路則是:
《環太平洋》海報一出來,就開始按圖索驥的編劇;口味是暴力、情色、搞笑;50 萬美元,15 天拍好;比《環太平洋》提前3天上映;別人走院線,我賣DVD……
是否有股濃郁的網大祖師爺味道了呢?但這並非不敗的關鍵,關鍵在於,人家雖然低成本、搶工期、沒演技、蹭熱點,可地地道道是原創,而且腦洞開的特別大。
光是看最近這個收容所連續推出的《鯊捲風》就知道,人家的腦洞程度,確實一點不比大片、大導來的差。
網路就是最佳的收容所,關鍵是長尾
到了破梗時間,之前留下的先鋒電影的梗,其實並不稀奇。以前是一片難求,而現在有了網路平台,有了電子商務,不再北上廣、沒法線下接頭的諸如我這般小鎮青年+偽文青,就可以很輕鬆的享受先鋒電影的樂趣了。
雖然,我這般的人,並不多。但全國所有的小鎮里都藏著幾號,聚在一起也就多了,還特別樂意為此付費。這就是網路帶來的長尾紅利。
這讓我想到了另一個名導演伍迪·艾倫。作為紐約派大導演,他從1964年拍片,至今依然活躍在銀幕上。有趣的事,除了獲得了若干次奧斯卡獎外,他近乎一年一部電影的節奏下,票房總是差不離。為何?因為他的風格決定了有一批狂熱的粉絲,會為他的每一部電影買票,而其他人依然不會為他進電影院。
其實,上述案例都在說明一個現象,即網大所謂的不振,或許有產量太多、稀釋了流量;名導如王家衛或王晶等的進駐、一些名人明星的出演、提升了品質或拍攝成本……但更重要的還是,就算是「小鎮青年」,也不過只是在沒得選的時候偶爾乏味的看了超過6分鐘罷了;有的選時,可能就去了快手,看更短、免費且低俗刺激到塵埃里的短視頻去了。
如果把網路當做一個流量平台,裝滿了所有的不同需求的人呢?過去在院線上放肯定沒幾個人入座的先鋒電影,可以讓特立獨行的新人類去碎片化點播了;同樣票房沒啥機會的紀錄片們,也許也會有了愛學習的小明們抽空看一下了;甚至於是戲曲電影之類的東東,也能因為特殊性(比如地方戲可上不了央視戲曲頻道),收穫一些堂會的票……
然後再加上腦洞開的更大的原創們,也許,網大的路就有救了。而這條路,或許根本不是去「改邪歸正」,而是往死里「撈偏門」。
2020年我國網路大電影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2億元。雖然相較院線電影,網路大電影的市場規模較小,可由於門檻相對較低、操作靈活,且曾有超額回報的案例出現,使得該市場熱度居高不下。但與此同時,粗製濫造等問題的低質作品也不斷出現,從而推動網路大電影洗牌期的來臨,擠出市場泡沫。
公開資料顯示,網路大電影從2013年試水,自2014年起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僅2015年就上線622部作品,而當年院線電影的產量則為686部,且其中還包括大量沒能進入影院的作品,若將此排除,網路大電影的數量則是影院上映影片的近兩倍。而今年1-4月就已上線約600部作品,這已與去年全年的數量幾乎持平。據業內預測,今年全年網路大電影產量預計超過2000部,市場規模在10億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幾乎都有拍攝投資成本較低的網路大電影實現超額回報的情況發生,如去年出品的《道士出山》系列第一部作品,投資雖然不到30萬元,但截至去年底網路票房收入就已超過2000萬元,這使得資本對網路大電影更加看重。但業內表示,在資本不斷湧入的同時,市場內浮躁逐利的氛圍與日俱增,同質化嚴重、山寨抄襲、鑽空子蹭熱點、製作低俗惡搞內容的情況屢次發生,就連明星王寶強近日的離婚事件都被拍攝成網路大電影,引發人們的不滿。
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看來,雖然網路大電影此前出現過多起低投入高回報的情況,但能實現盈利的只是其中的小部分,佔比可能還不到5%。且隨著觀眾審美逐漸提升,對作品的品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再加上源源不斷的作品接連上線增加市場競爭,使得自己的作品若想脫穎而出必須有較高的品質,也會引發投資隨之上升。業內人士表示,現階段網路大電影已經存在市場泡沫,由於粗製濫造的作品頻繁出現,不斷推動市場進入洗牌期,從而讓逐利資本製作的低質影片退出市場,提升網路大電影的品質。
腦殘粉的傑作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李連杰電影《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如何評價雪花女神龍?
※春節檔電影炒得再熱鬧 也要看貨真價實的劇情
※《白夜追兇》26、27集的劇情是什麼?
※對陳建斌的《一個勺子》作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