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為何我軍繳獲日軍機槍後不使用,卻是就地掩埋?

14年抗戰中,無論是條件艱苦的東北高山黑水之間,還是1937年之後的山西太行山脈里,我軍的戰鬥都異常艱苦。每次與日寇打仗,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子彈,這些彈藥的補充主要靠繳獲。特別是國共二次合作以來,共產黨在敵後抗戰的隊伍增長非常快,像彭德懷將軍領導的百團大戰,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殲敵效果。

但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部隊,裝備不齊,子彈的翻修只能是一部分,因此對於繳獲的武器彈藥中,只有歪把子、馬克沁重機槍、擲彈筒、九二式等武器,由於具有相關維修、翻修的技術和工人,這些會留存,其他的雜牌武器如《亮劍》裡面繳獲敵人的義大利炮,因為無法獲得彈藥補充,一旦落入敵手,又會對我方造成教程較大危害,只能暫時藏起來,一旦炮彈用完,該炮也就被就地炸毀或者掩埋了,令人心痛。

因為我軍的根據地,條件簡陋,沒有製造和維修重機槍的設施條件,因此一旦繳獲日軍機槍,只要彈藥充足,就留存,一旦但要使用完,得不到後續補充,趕緊就地砸毀或銷毀。



推薦閱讀:

電磁炮威力有多大?能取代航母嗎?
將手榴彈捆綁在一起,炸毀坦克和碉堡,是真的嗎,我們都被騙了
中段反導有多難?猶如子彈打子彈
石與火的較量 - 火炮時代的要塞工程學(1)
「德國老鄉們,別怕,這是北約的核彈」

TAG:軍事 | 戰爭 | 抗日戰爭 | 歷史 | 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