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陳寅恪先生所說禪宗六祖慧能的偈「半通不通」?

今日讀陳寅恪先生的史學論文,關於禪宗六祖慧能的法偈分析,說那首著名的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經過後人修改的,原文的偈語半通不通。但通篇看下來,還不是得要領,不知誰能解答一下?


確實不得佛法要領。

洞山良價禪師亦如是說:「直道本來無一物,猶未消得他缽袋子。」

彼時六祖和神秀都未得佛法要領。

六祖真悟,是在之後半夜三更,五祖喂其吃小灶 - 秘傳金剛經真義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六祖說出那五個「何期自性」時。

經八月,(五)祖知付授時至,遂告眾曰:「正法難解,不可徒記吾言,持為己任。汝等各自隨意述一偈,若語意冥符,則衣法皆付。」時會下七百餘僧。上座神秀者,學通內外,眾所宗仰,咸推稱曰:「若非尊秀,疇敢當之?」神秀竊聆眾譽,不復思惟,乃於廊壁書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祖因經行,忽見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讚歎曰:「後代依此修行,得勝果(但無關明心見性)。」其壁本欲令處士盧珍繪楞伽變相,及見題偈在壁,遂止不畫,各令念誦。盧在碓坊,忽聆誦偈,乃問同學:「是何章句?」同學曰:「汝不知和尚求法嗣,令各述心偈?此則秀上座所述。和尚深加嘆賞,必將付法傳衣也。」盧曰:「其偈云何?」同學為誦。盧良久曰:「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同學訶曰:「庸流何知,勿發狂言!」盧曰:「子不信邪?願以一偈和之。」同學不答,相視而笑。盧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盧自秉燭,請別駕張日用於秀偈之側,寫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祖後見此偈曰:「此是誰作,亦未見性(指明心。不是眼見佛性的見性)。」

(《五燈會元》卷第一)

「後代依此修行,亦得聖果」

是五祖的客氣話:神秀這孩子也不容易。雖然沒明心,但定也還算修得不錯。後代照這麼修,定也能修得不賴。

「美則美矣,了則未了」

連彼時未悟的六祖都看出來了:神秀沒悟。

「亦未見性」

你小子雖然還沒明心,但師父我知道你是道器。回頭等到夜裡,師父幫你悟。

南無佛法僧


關於偈子是後人修改的:

壇經流傳至今已經千年,其實版本是非常多的。據日本學者考證有十一種之多,但是經過印順導師以及其他學者的考證,這十一種版本可以歸為法海本、宋本、曹溪古本和宗寶本四種。法海本又稱敦煌寫本,是近代才發現的,這個版本里六祖大師做的偈子有兩個

其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其二:心是菩提樹,身明為鏡台。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陳先生認為:「敦煌本《壇經》偈文較通行本即後來所修改者(宗寶本,也就是通行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版本),語句拙質,意義重複,尚略存原始形式。」而第二首偈子里乾脆「心」、「身」二字就是寫反了,應該是傳抄過程中錯了。

但是無論是哪個版本,這個偈子的核心內容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改變的,而陳先生對於這個偈子的批判主要在以下兩方面:

(一)此偈之譬喻不適當。

(二)此偈之意義未完備。

何為不當:

陳先生在論文中舉了很多例子,簡單來說就是佛教對於「身」的理解是暫時的、無常的,往往用一些類似芭蕉的植物來作比。但是偈子里用菩提樹作比,菩提樹乃是千秋萬代的寶樹,不能用來比喻無常變滅的肉身。這樣是和佛教重視心神、輕視肉體的教義相違背的。

何為不完備:

就算這個比喻合適,那麼這個偈子也說的不完全。只是把「心」的方面說的很詳盡,而關於「身」的部分則沒有提及。心之清凈而使光明普照,內心一塵不染、不生妄想,得證無上菩提。但是關於「身」則沒有進行說明,所以說意義是不完備的。

在接下來的論述中,陳先生直言這個偈子就是「蓋襲用前人之舊文,集合為一偈,而作者藝術未精,空疏不學,遂命傳心之語,成為半通之文」。而陳先生也舉了相關的證據以及可能的出處,就不一一敘述了。

佛教義理精深,願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合十


神秀、慧能的偈子都是對的,區別是神秀還在「時時勤拂拭」的修證階段,是標準的漸法,尚未擦拭乾凈見到本來,類似於道家正在築基。而慧能明顯已築基成功,見識到「本來無一物」的自性了,缺得只是明心見性後的修證秘法,除他之外,其餘眾人也接不了衣缽,就像色盲學不了水彩畫技法一樣。

至於陳大師,文人嘛,皓首窮經、咬文嚼字在行,又特喜歡跨專業評論,但實修實證的現象感受卻不能憑空想和書本得之。


劣者所學甚雜,若有錯漏,煩請方家斧正。

神秀和慧能所做的揭子,其實是講的學佛的兩種方式,漸悟和頓悟。這很明顯是因為芸芸眾生,形形色色,個人根器稟賦不一樣導致的,而且禪宗呢,又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這樣禪宗的佛學經典就很少了啊。當時學佛的人尤其是禪宗就很聰明,怕自己學佛走偏了,變得迷信,對吧,就有了一個互相印證的學習方式---對參。

神秀和慧能所做的揭子就是對參的產物,這兩個揭子離了對方,單獨拿出來理解都是錯漏百出。

這個上面的話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因為現代人大部分接受西方所謂的「科學」---分科而學,亦如西方學者對於哲學二元論的理解,互相辯論印證了那麼長時間,才知道唯心和唯物雖然對立,但是也是不可分割的。而華夏文明的老祖宗,早都知道陰陽對立而統一,可以分,也可以合,道德經裡面老子早就寫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西方學者對於二元論的辯證,早在幾千年前的中華古籍里都已經得到了印證。

(如果有興趣可以隨便翻翻佛經道藏,裡面有大把的相關理論,只要你有興趣,把那些因為宗教宣傳所需添加的神話部分去掉)

回到本題,神秀所做揭子,是指的熏修漸悟,一點一點進步,不停精進,直至最後有所成就,這是很符合易經乾卦天行健之理的。而慧能他所做,是在神秀所說的修行方式上,指出還有不同的途徑,有的人先天稟賦根器就是不一樣,那你也不能否定他們能一朝頓悟對吧,所以這兩個揭子沒什麼對錯,都是正確的。

最後呢,貴乎玄學氛圍很濃厚,好多人都來向我一個出家人化緣了,也是哭笑不得。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五六……之言,是術者所做,卻有點強立名目,故弄玄虛了,佛家這點真的是比這些術者聰明,就說一個「萬法唯心造」。

過去所做的因得出了今日當下的果,有的人得了果不高興了,就問怎麼轉變改運,人的命運能不能改之類……

這還不簡單么?過去決定現在,現在決定未來。人只能活在當下,當下發正信正念,想要什麼就朝著自己的目標夢想去就好了,未來自然有你想要的。

好了,不再啰嗦,談興已盡,各位善信咱們江湖再會,阿彌陀佛。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有些境界,你一輩子也領悟不到

等到真的領悟

或許才恍然大悟

前人到底說了什麼

就好比

我哪來的心魔?

本來乾乾淨淨

所謂的心魔怎麼能算是我的呢


陳老先生只是研究佛學,不是學佛。

按照六祖不識文字的基礎,能被拎出來點評一番,已經是很看得起他了。

佛性直指人心,文字的東西,六祖壓根就沒在意,大義究竟,就對了。


額,你是學佛的,還是學文學的?


修禪客的答案就親身演示給題主 禪宗就是如此 半通不通


簡單說兩句 權作交流

私以為 兩個偈子要一起看

身是菩提樹 此身是樹 孕育菩提

心是明鏡台 此心是台 明鏡是真如本性

勤拂拭 便是修行 這是必由之路

菩提本無樹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明鏡亦非台 明鏡不是檯子 私以為這句不通

無一物語 相對應前偈 大概是見性了

若說有半通不通處 大概就是無一物語了 是真空 是頑空 大概只有當時的六祖自己知道了


如要吃飽飯,就要找廚師煮飯,自己吃飽,如果找一個畫師,縱然畫的再好,也是吃不了。

如要學佛,就要找修學前賢大德,自己依止修行;如果找一個佛學教授,縱然說的是天花亂墜,也是滴一滴水入星空,徒勞而不得益。

慧能法師,分別有幾個階段,一是,在老家聽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略有所悟,決定向佛。

一是,於五祖前答言: 唯求做佛,人有南北,佛性無南北 ,此時已明心。

一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已經初見性,但是沒有根腳,沒踏實地。

一是, 何期自性.本來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是如象踏地,決定成佛。

後面的事情都是修行中事,言語不能及,慧能法師于山中自行修行十多年,方得成就。

那些個佛學教授,搞搞學術研究,弄弄論文,自娛自樂吧。


咬文嚼字是文學人做的事,不管壇經哪個版本都能讀懂,也有人讀不懂,事實上六祖之前根本不認識字也沒讀經,他要聽經都是先讓識字的人讀出來,然後他自己就懂了,六祖傳達的根本就是讓我們不要糾結經文,不要單從文字去領悟佛法


參見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理解了這句話,就知道神秀和慧能都未得要領。不過五祖看到了慧能的潛力,半夜給他開小灶。當五祖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頓悟。所以禪宗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就是無念、無相、無住。

而在慧能成為六祖之前,這個著名的偈語只能算是「半通不通「。神秀說」時時勤拂拭」,是對「有」的執著;慧能說「本來無一物」,是對「無」的執著。他們都是修行路上的執著,只是執著的對象不一樣罷了。

《金剛經》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修行途中,避免讓自己停留在某一點,才能破除執著。

如此想來,佛法真可算做人生哲學之一。無論是個人的一生,或者是歷史長河,總是變多過於不變。無謂執著,更無謂落入破除執著的「執著」。


陳老的原話在這裡斷章取義……

一堆佛徒聽不進百家之言……

六祖當初也是個文盲不會寫字,自然文學功底不出色,難道六祖的佛法修為就不行了么?人亦無完人。

諸位著相。


沒得道的人批評得道的人之前的境界.

無聊.


小陳別替六祖擔心了,你媽叫你回家吃飯呢。


陳先生為史家為思想家均是一代宗師。但對禪意還是差了些。 居然執著於菩提,卻不知禪宗不論菩提還是明鏡,都得一棒子打殺的嗎?


若是無一物,此偈何處來?


陳只是個世間的學者,他是用邏輯思維去研究佛法,又沒有修行功夫,他也只能用凡人的眼光評判慧能。


佛法不可思議。

自古都有個人對佛法的各種自我見地。

誰都可做出任何自己的解釋,但無論如何闡述和見解,都無可厚非。

不必太執著。


推薦閱讀:

佛菩薩的七情六慾
我有神通,你有錢嗎?
索達吉堪布:很多真理,都曾經被人嘲笑
終極現實與靜觀:不再逃避,我們一起與痛苦共存
如何才能擁有真愛

TAG:佛教 | 佛學 |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