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到底有什麼不可替代的意義?

生活環境的關係,我遇到一些城市外來務工者的家庭。

我發現,現在義務教育應該是普及得還算可以,這些務工者的子女都會至少完成基礎教育,區別不過是在父母身邊讀,還是回老家讀。

但是,對幼兒園這三四年受教育的時期,卻相對隨意淡漠。有些孩子是斷斷續續上學,有些乾脆不上學。

以前遇到過一個男孩,5歲了,不會講普通話,在生人面前表現忸怩。不上幼兒園,不是跟著母親去工作,就是捧著個iPad打遊戲。

我跟他母親說,盡量讓孩子上學吧。孩子母親說,生活的現實不允許他上學。我可以體諒,但一度覺得如果父母能為孩子的教育做出些犧牲的話,或許會更好。

後來我知道了男孩的親姐姐,也沒上幼兒園。現在成績也不錯。我沒有問姐姐是否在入學時遭遇一些人際和知識技能的困惑,即便有,也應該已經解決了吧。

一位知友@Cyan 得知我的想法,跟我說,其實孩子和他的父母的生活狀態,對他們自己而言,大概沒有什麼不好。

我想想也認同了。因為我找不出什麼論據來支持說,學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少了的話,不過多花些時間去適應,慢慢也就接上軌了。畢竟在生命的初期,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很少留下堅固的烙印啊陰影啊什麼的。

那麼,從人類成長規律看,學前教育對於孩子一生的作用,是不是無足輕重的呢?我們設置了這個教育階段,最重要的益處在哪裡?


作為一個正在學習學前教育的本科學生,可以負責任的說,學前教育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割線~~~~~~~~~~~~~~~~~

學前教育,嚴格的說,學齡前兒童的教育都包括在內,也就是0~6歲的兒童的教育,甚至包括胎教。而0~6歲的成長過程中基本涵蓋了人類的所有需要學習的方面,如動作技能:坐,走,跑,手部精細動作等;語言:母語的熟練掌握;思維:小孩子的腦袋裡總有源源不斷的想法;社會感:社會交往,社會歸屬感等等;甚至一部分的三觀也會形成,人們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是有道理的。

~~~~~~~~~~~~~~~~~~~~~~~~~~~~~~

現代人重視的胎教,哪怕是聽輕音樂,父母對孩子的交談,都會對嬰兒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

幼兒園的建立,是為了更好的進行系統的學前教育。據我觀察,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在生活習慣上明顯優於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比如吃飯時一手扶碗一手拿筷子的簡單動作。而在和同齡人的交往意願和能力上,也有明顯的差別。

但是學前教育很重要的責任其實是在家長身上,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而孩子的模仿能力又非常強。家長具備一定的科學的學前教育知識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我們設置了這個教育階段,最重要的益處是可以讓父母騰出時間去打工……

------------

不是教育專家……教育和成長的關係及其複雜,有人解釋了我也只能「哦……」,這種影響沒法直觀感受的~

我了解的是,對於部分家長來說,學前教育也不過是找一個看孩子的地方……小學中學或許也只是「孩子年齡到了要上學」的大眾思維作祟罷了……

我二叔家在東北一個小鎮子上開幼兒園的,從我小時候,一直到現在。校長是我二嬸,老師是兩個遠房親戚家的小姑娘。語文、數學、美術……其實就是逗小孩玩么~不清楚現在教材有什麼進步,反正我小時候學的都是小學一年級的教材~

小鎮子好,上學不用送放學不用接,孩子打鬧玩算玩也沒人看,幾十年沒有一起安全事故……至於這些孩子因此學了什麼,會了什麼,影響了什麼未來,包括他自己的父母和我二嬸在內,都是不甚關心的~

至於小學中學……本來我一直以為,除了那種貧困山村不會有不讓孩子上學的情況。但是前幾天,聽說了一件事情——在帝都,帝都啊。有一個住在二環的人家,二環啊,什麼概念,就是皇城跟兒啊,家裡兩套房子,帝都啊,二環啊,兩套房啊……(不是因為很重要才重複,而是因為我很嫉妒……)……孩子小學畢業就沒接著上學了~孩子不想家長不逼~

你問學前教育有什麼意義……可知上學學會數錢就行了的觀念還在大行其道。在一些人眼裡,上學和前門學說相聲也沒太大區別。

所以說,這個真的只能算是一個觀念,在乎的父母,恨不得連胎前教育都做了。不在乎的,從小到大都放羊~

-------------------------

答非所問,沒有幫助!


就這個專業本身來看,它是非常有意義的。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也表明,幼齡時期的種種行為都是原因,可以造成將來成人後的各種結果。

還有人的各種能力的發展是有關鍵期的,所謂關鍵期,就是指對特定技能和行為模式的發展最敏感的時期或者做準備的時期。個體發育中的某些行為,在適當環境刺激下才會出現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缺乏相應的刺激,這種行為就不會再產生。

幼兒時期是兒童很多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也是依戀關係形成的關鍵期。就像我們看過很多「狼孩」研究的報道。小時候被狼撫養的孩子,八九歲被人們發現,即使再怎麼教他們也學不會說話了,因為在他們言語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他們沒有接觸到相應的刺激,錯過了關鍵期這種能力就很難形成了。再比如依戀關係的形成,幼時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他們的安全感的獲得與否,與成年後和他人的相處都是息息相關的。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矛盾型、混亂型,幼時和父母不同的親密關係會導致不同的依戀類型,繼而會有不同的性格,心裡特徵,社交方式。

學前期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學前教育的意義就在於了解兒童的身心特徵,學會保護一個學前期孩子生理上的安全,同時也能保證他心理的健康,為他以後漫長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創建於 2016-10-01

作者保留權利


首先肯定的是 學前教育有很重要的意義!!!

引用一個真實的故事:1987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聯歡,有人問其中幾位老人:「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老人們沒有答以哈佛或普林斯頓、劍橋或牛津,卻是說:「是在幼兒園。」又問:「在幼兒園學到什麼?」「誠實!」、「善良!」老人們回答。

學前教育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

1.教做人!

2.為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基礎!!!一切的根基!!

基礎扎不紮實決的重要性我就不用贅述了吧。

0-6歲可以說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第一、這一階段的幼兒有許多敏感期、關鍵期。什麼是敏感期、關鍵期?是幼兒學習某種技能最快速的時期,錯過將無法彌補!幼兒是充滿潛能的獨立個體,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要是給幼兒一個材料豐富、有意義的環境,幼兒會無意識地快速吸收並習得新的知識、經驗。比如0-3歲的幼兒具有熟練掌握他所在文化環境下的母語的能力。中國的幼兒要是出生在美國,三年之後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成人在三年內能做到熟練掌握嗎?不太可能。

因此,把握幼兒發展的敏感期、關鍵期=》必要!!=》事半功倍!!

第二、培養良好的習慣,禮儀是必要的。

幼兒的學習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模仿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因此,成人、同伴的示範作用及其重要!!!幼兒喜歡模仿爸爸媽媽,喜歡模仿老師,喜歡模仿被老師表揚的同伴。很多家長希望孩子是個愛讀書的乖小孩,然而!爸媽每天玩手機,幼兒是不可能願意自己搬著小椅子去讀書的。爸爸媽媽要是很享受讀書,幼兒看到每天快樂閱讀的爸爸媽媽,因為幼兒會想要成為爸爸媽媽那樣的人,於是他就自發去翻書去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的是很深遠的!好的家長和老師,會成為幼兒的楷模,他們不會損害集體的利益,不干涉他人的自由。他們懂得安靜、禮讓、等待、感恩。這種示範、引導作用,在學前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行為習慣將跟隨幼兒一生,讓幼兒受益匪淺;壞的習慣,反之。

第三,脾氣、性格!!

我曾經和一位媽媽說,「你的女兒好溫柔,好陽光!她肯定是個很有安全感的孩子!」媽媽聽完大喜,說這是她最希望聽到的評價,她希望寶貝得到滿滿的安全感。性格和脾氣,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幼兒時期的安全感影響。什麼是安全感?家庭溫馨讓人感到安全,對事物的熟悉讓人感到安全。舉個安全感的例子,如果幼兒嘗試一樣新事物失敗,得到的不是責備,而是鼓勵,那麼幼兒就會敢於繼續嘗試,還可能試圖用不同辦法解決這個事。這個幼兒是個大膽操作的幼兒。如果責備了呢?幼兒可能就沒有再次嘗試的勇氣,因為會受到責罰。家長脾氣不好、家庭環境陰陽怪氣,幼兒從小就會察言觀色,每天小心翼翼;家庭和睦溫馨,家庭成員地位平等,氛圍民主,幼兒大多也大方、陽光。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像一顆往內縮的小樹,而有安全感的孩子則伸展著枝丫努力向外長。

綜上,

科學的學前教育能抓住幼兒的敏感期、關鍵期,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幼兒主動學習並獲得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健康等不同領域的重要技能。同時,好的教育環境能引導幼兒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為一生奠定紮實的基礎。

學前教育就是為幼兒提供一個適合的教育環境,讓幼兒這個小樹苗自主、健康地長成參天大樹。


謝邀。

這是學前教育學原理或學前教育學,概論第一節的授課內容,一般我們給剛入學的、剛學習學前教育的學生灌輸這一理念,我也十分希望、或者說很想將這一節給所有的家長普及。

總之一句話:成長不能重來。

你看看你現在的狀態,或不滿意的現狀,或是滿意的現狀,有多少是你想改變的,有多少你想回到小時候重新長大一次實現的,你就知道了——童年是多麼重要。


好的學前教育,很好地影響人的一生,一般的學前教育,至少保證你不會出太大問題,差的學前教育,毀!一!生!一點也不誇張~

至於學前教育最重要的益處,就是用好的學前教育為人奠定活這一生會幸福的基礎。


社會層次的意義。 @Arthur Wang第一句話概括一下就是:解放了生產力(家長)。

托兒機構解放了生產力(主要是婦女),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生產力素質的要求日益增高,為了滿足社會對生產力素質的需求,學前教育、大學教育等國內發展空間還是極大的教育便得到了提倡與發展。但是如果社會教育水平過高也會產生生產力過剩的情況,於是就產生了「碩士生比本科生難找工作」這種生產力水平不符合社會需要的情況。所以說,生產力與社會教育發展相互促進,並且生產力制約著教育發展。

有心情詳更。


沒人邀也要答。

學前教育本科畢業。學前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長真的是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簡單的說,學前教育是對幼兒生活習慣的系統培養,日常生活常識的熟悉,良性社會性的養成,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0~6歲是生理和心理成長、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這個時期的教育會對生理、尤其是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前教育就是一個教授孩子如何學習的一個階段。良好的學前教育會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良好的社會性,以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一生受益匪淺!人生中第一個重要階段!


三色幼兒園事件後、再來看看這個問題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三歲之前很重要,三歲到七歲更為重要。

我們國內普遍意義上的學前教育指的是為3~6歲,也就是幼兒園階段。

雖然現在學前教育還沒有納入義務教育階段,但我相信在中大城市,大家都會在適齡階段將孩子送入幼兒園。

可是大家的心一定不全部都是,想讓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得到很好的啟蒙教育,有一些家長不免會有送去幼兒園圖個省事兒的嫌疑。

所以學校教育到底有什麼不可替代的意義,也就變成了為什麼非要上幼兒園呢?

據我了解現在絕大部分公立幼兒園全部都是按照五大領域來教授內容的,社會、健康、語言、科學、藝術,並且一日生活以遊戲貫穿其中。也就是說孩子在幼兒園通過一些遊戲式的學習就可以在各個方面獲得經驗提升能力。

而且該年齡階段的幼兒,很大的特徵就是具有模仿性。模仿父母的、周圍親人朋友的,好的壞的行為都模仿。這時幼兒園的教育就會使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過濾掉這些壞的行為,因為另一部分需要家長的配合。

試想一個孩子從不接受任何內容的教育,隨心所欲,如果這個孩子生活在一個高知家庭還好,如果生活在一個環境複雜的家庭,那麼孩子很可能就會習得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無論哪個家庭都不希望孩子進入小學以後變得格格不入,行為各方面都有所偏差吧。


入小學以後,教育基本都是知識的灌溉。

而在學齡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人格和習慣的培養,以及樹立完整的概念和人生觀。


占坑。周末答


推薦閱讀:

25.是否讓孩子「必須吃完」,老師也很糾結
為什麼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
關於幼兒關鍵經驗及健康區域遊戲的沙龍筆記
兒童發展心理學の濃縮筆記(中)
21.聽說幼兒園吃飯不讓說話,是真的嗎?

TAG:生活 | 教育 | 社會 | 學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