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除了宗教信仰,以什麼態度面對死亡可以更從容?

在我小時候,媽媽是醫生,爺爺是心臟病重症,幾乎每個周都會犯病,爸爸和媽媽陪伴在病榻前,我一個人留在家裡。

當我意識到我不能永久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之後,產生了巨大的恐懼感,每天晚上都不能睡覺。害怕黑暗,害怕自己會突然死掉,繼而陷入很深的永遠的黑暗中,心砰砰亂跳,一直往下沉,又痛又酸。

為了晚上可以安睡,我強迫自己想一些開心的事情,自己安慰自己,然後慢慢地就睡著了。

直到13歲,我爺爺去世,我看著他的遺體被推進大火里。我做了一個周的噩夢。

然後突然就好了。


對自己的死並不畏懼,但對死後,對親人造成的傷害感到畏懼


信仰——

士兵不就是這樣嗎?因死亡而獲得偉大。當然,這種態度也許是坦率,更有可能是為之興奮和激動,但不能說是真的從容。因為士兵將死亡本身視為犧牲,而犧牲的對象他們不得而知,只是歸為信仰。

但是,即使是這樣,仍然是和宗教聯繫起來的,宗教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概念意義上的理解。這種由死向生的態度可以參考一本書——《薄伽梵歌》——獻祭。只是士兵自己不得而知。

當然,如果能夠深刻體悟,並能在宗教意義上認識到是為什麼的時候,對於死亡的態度,也許就可以真正轉變為從容—超脫。


我想LZ的這個問題還沒有說的很明白,LZ認為「宗教信仰」究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是對生命本質的領悟,還是對事物的處理態度?並沒有明確啊~~別人也不好補充說明了。

就我而言,我比較羨慕莊子在他妻子去世的時候,「擊缶而歌」的心態,這應該就是一種對於生命本質的領悟,這是中國傳統哲學推崇的一種狀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明明有很好的一段描述,然而現在的人似乎已經遺忘了那種精神。

-------------------------------------------------------------------------------------------------------------------------------------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鬥爭。」

忘記是幾年級的語文課本了,但是這的確是震聾發聵的一段獨白。


親情,道義.


告訴自己,"我"還會出現在另一個身體上。


回歸大自然


多去重症病房或者墓地。


什麼事先想好的態度其實都很虛弱。

臨到那一刻的時候,你才會表露出你的內心的想法。


死生亦大矣


戒貪、惜今


消滅自己所有的慾念,那麼對生死的感觀越來越淡。。


總不時想到過自己老了會怎麼樣,死了會怎麼樣,會想到再怎樣折騰最後不就一死,有時還會產生莫名的恐懼感.......


還好啦,譬如2012這樣的事情,只要和我親人在一起,我沒有任何畏懼,我只是懼怕和親人的生離死別


對自己的人生得以總結,滿足 且自豪的離開


了無牽掛,生無可戀的時候.


認為一切都無意義,包括生命


我不恐懼死亡因為我想媽媽了


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就沒想過要活著回去。


世俗上,武士道是直面死亡的理論。


除去宗教,那為數不多的,大概有科學和文藝......

我是個無神論者,但多少還有些質疑,因為科學對隨機研究的不是很透徹;而所有的宗教和玄學除去研究未知以外絕大部分內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研究隨機,試圖給隨機一種必然或者成因;當然了,宗教和科學就隨機這方面說的或者理論架構都不能讓我信服;

意外死亡,這個只能通過常識和科學手段降低概率,我們其實不用杞人憂天,能力之內做到防微杜漸就好,其他都是枉然;

關於死亡的思考,我總是從生化角度和社會角度來思考,當然也用了醫學和法律和經紀人視角來思考;生理學學,死亡無非是一些生理反應停止,而死亡不是單一的,是一個群落的死亡,無數細胞的死亡,或許說未必人的死亡,然後還有一些放電和一些可能的場和能的能量釋放和轉移,從這個角度說,投胎未必不可能,也許在這個場能被大自然吸收前,它可能作用去其他人,被記憶的方式拷貝,這適當的時候被開啟,顯然不排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存在這種可能的,就像文件拷貝,在必要的時候打開.......當然,我也覺得這是意淫。人有生理屬性和社會屬性,生理屬性無非基因和意外傷害造成的機體和官能上的致病致殘致亡,而我更關注一些生死的意義,這就需要從社會熟悉來考慮,自殺是個很好的切入點,自殺前必然要進行一個能說服自己的完整思考;從經濟人的角度,社會人要完成的就是獲取資源,支配資源僅此兩項;而法律層面就是防範和制裁不道義獲取;很多時候選擇自傷的人是對這個社會最後的善意,本質上說,如果不選擇自殺,他們有一定的概率通過非法的手段簡單、有效獲取社會資源解決因為經濟層面所面臨的問題;很多時候從這個角度也能解釋為什麼很多乞丐或者生活比較窘迫的人為什麼依然頑強的活著,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只是低谷,人生是有翻盤的機會的;當然更多人活著是使命和責任的綁架;還有一類人是對情感的訴求得不到滿足而選擇死亡的,他們對生活有著美好和至善的嚮往,無奈社會競爭衍生出的謊言和他人內心的奸詐,於生於不屑.........

很多時候我也這想,生命長度和生命質量的問題,這個就不贅述,大家都懂;我想說的是另一個問題,有的人可能期望永生,實在是貪得無厭並且活的很低效,很多聰明的人,活到30.40歲,就博通古今,看透歷史,賞盡文史,和書籍中的人死來活去,他不止是活一次,是活過了幾世,有文字記載的他都陪同主人公死了N此,而地球該去的也去了,掌握分類和歸納,實在沒必要重複所有,而科技的發展又滯後於這類人的高效的對知識的消化,沒有什麼新鮮感,如果他們這樣的人沒有使命和責任的牽絆,低效的重複,活著確實無聊,選擇死亡是可以理解的......

總之,我尊重死去的人,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誰說生死是大?很大也很小。。。。。。。


不好意思,唯一一個我覺得很從容死去的例子就是和宗教有關的。男朋友的奶奶一直身體還好,除了有心梗一類的病,有天天病發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說做手術更危險,就是到了最後的時刻了,他父母和奶奶都是基督徒,最後的時刻他媽媽念了幾段Bible,其中有一段是

The Lord is my shepherd, I lack nothing.

2 He makes me lie down in green pastures,

he leads me beside quiet waters,

3 he refreshes my soul.

He guides me along the right paths

for his name』s sake.

4 Even 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darkest valley,

I will fear no evil,

for you are with me;

your rod and your staff,

they comfort me.

5 You prepare a table before me

in the presence of my enemies.

You anoint my head with oil;

my cup overflows.

6 Surely your goodness and love will follow me

all the days of my life,

and I will dwell in the house of the Lord

forever.

雖然還是很悲傷,不過好像他奶奶的去世就像是遠行一樣,被陪伴著去一個更好的地方,也不用再受病痛折磨了。


想想,要是不死,世界上的資源夠用嗎?這麼想,就從容了。


人對於死亡,感覺上如果情景不同的話那麼是不是淡定的結果也不同,說實在的,中國的淡定死去的先輩們確實不少,小的時候就一直在聽什麼董存瑞、黃繼光的故事,感覺上他們的確很偉大,又有幾個人能夠在他們所處的情況下還那麼淡定?我歸納這種人是屬於極端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對於理想的追求已經達到了一種境界,他們能夠淡定真的很偉大。

還有一種人就是那些生無所戀的人,完全失去了活著的希望和意義,非要我舉個的話,我感覺昨天掛掉的藥家鑫就比較淡定。

還有就是對死亡麻木了的人,比如見慣了戰場上死亡的老兵,(好多新中國成立後才逝世的革命前輩們),他們死的時候應該是很安詳的。

再有就是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死了的人,這個不用說了,還沒反應過來,子彈什麼的進腦子了,也不知道最後一刻到底疼不疼,不過就算感覺疼也沒有機會去不淡定了。

還有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死的人,好多死去的胎兒,誰也不能說他們不淡定。

個人感覺最好的是完全沒反應過來就掛了,無知是福嘛


萬念俱灰


沒有死。

我害怕的從來不是死亡,而是死亡之後的去向,如果罪惡多,地獄無數種惡毒的刑罰在等著我;如果愚痴重,我會成為無數億中畜生中的一員;如果過分貪婪,我會變成餓鬼;只有造善修福的人,才能成為人,可是這概率比中彩還低。

這才是我真正害怕的。


推薦閱讀:

睡一覺起來發現身邊的人去世了,是一種什麼體驗?
死亡與繁衍
你經歷過的哪件事讓你差一點就死了?
失去摯友(死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請問人死過一次的感覺是什麼?那種死而復生的感覺呢?

TAG:死亡 | 宗教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