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各個省與省之間為了邊界線錙銖必較,爭的不可開交;而省與省之間的界線由於歷史問題劃分的千奇百怪,不便於管理,為什麼就不整理下界線,劃分的更平順點呢?
02-26
現在的省界大部分都是歷史形成的,元朝的行省劃分的每個省的邊界基本奠定了後世省的邊界。而元朝在劃分省界的時候,為了防止地方割據,並沒有按照前朝按照自然河流山脈為界,而是人為的跨山脈跨河流的劃分。例如,當時為了抑制巴蜀,把巴蜀的北向通道漢中,歸到了陝西。現在省之間的錙銖必較,個人認為是利益之爭,比如爭議地區有礦產啊、特色旅遊景點啊....等等..
因為這些邊界線大多都是根據分水嶺、河流等等自然形成的。
按照經緯度平滑劃分可操作性太低了山川形便比較可取,但造就一方獨立王國又不為統治者所樂見現在的省境是中央集權和地方割據長期鬥爭的遺留產物參見 http://discovery.163.com/09/0713/15/5E459SJQ000125LI.html
主要是歷史現實考慮,也許劃成一個個正方形,看起來很好看,但實際上這個正方形里會包含五六個民族,七八種方言,這實際上會帶來更大的麻煩。劃直線為邊界的只有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因為殖民者不需要關心土著。
元朝的行省形成時就是要北壓南的,犬牙交錯,防止一省之內文化語言都相同,容易造成割據。
夏商周的九州是以經緯劃分的,只是用的是斜著的經緯,因為北極星四五千年前在西北,而之後這技術失傳了,只剩一個地圖,但是夏朝以250米為里、商朝以400米為里、周朝以500米為里,於是各自的框框都不一樣
西漢的九州想要追憶古九州,但是屬中原部分最麻煩
冀州基本是周朝(黑色)的河北,而不是夏朝的山西
徐州、揚州基本是以夏朝(綠色)的徐州、揚州邊界長江,而不是周朝、商朝的淮河
荊州的邊界是以周朝(黑色)
兗州這個最麻煩的,東界是以夏朝,西界是以商朝,北界是以周朝
豫州是以夏朝,周朝的豫州在華山以南
為什麼與歷史上的九州同名的城市都衰落了,同時豫州等還沒有同名城市?
CN有著長遠歷史,在古代或許可以按「田」字型劃分,現在可不行現在每個省都有經濟強區,帶動周邊貧困區域,重新劃分容易打破個各地區的經濟規劃,後果不堪
歷史遺留問題與利益所爭
回答裡面一個個都要犬牙交錯……其實山川形便就夠了。只有防止造反才講犬牙交錯。為了交流方便從來都是山川形便。我國的縣,基本上都是山川形便的,犬牙交錯的幾乎沒有,只有到地級,省級,才人為地把趨近於這個地區的縣劃分到另一個地區。省界之間大多以河流和山脈中脊為界。然而河流會改道,日積月累會有偏差,這就有了省界之間的矛盾。想要抹平這些界線問題,其實中央點點頭很快就解決了。可是中央不願意,僅此而已。而且很多時候,都是一些小問題。每次界線上的問題都讓中央解決完了,地方一片平靜,怎麼能達到中央不斷折騰地方的效果呢而且很多地方不好抹平,比如崇明島,不斷靠近啟東海門,將來完全連接在一起之後,北邊江面中線就會變成陸地,這個時候雙方又要扯皮不斷了。福建和浙江爭幾個島,爭來爭去也沒個結果,中央可以提議一人一半,然而地方不同意,時間長了中央就懶得管了。狼來了說到第三次,再怎麼重視的問題都會厭倦的
地圖的直和地理的便利差別太大了
山川行便與犬牙交錯
這是政治上的考慮,防止地方割據。
中國傳統漢族省份,除了四川(本朝也被拆了)和山西還有新興的東三省,文化比較單一以外,基本上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文化的人在一個省。目的嘛,就是方便統治者管理。一個省,文化不同,語言相異,親緣不深,那麼對外的時候心不齊,就不容易形成地方勢力。
這一動,絕對會有政壇大地震的。
利益之爭會愈演愈烈的。推薦閱讀:
※舊日本海軍航母(二十四):默默無聞 之水上飛機母艦
※The Red Army一蘇聯足球興衰史(二)
※這款《COD二戰》里的「國民突擊步槍」,見證了納粹最後的瘋狂
※人類口腔清潔史
※華夏趣聞錄(4)奇葩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