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佛教和道教是怎麼混為一談的?

這裡說的不是忠實信徒,而是普通百姓對神佛的理解。佛道人物被混為一體全是西遊記的功勞么?


中國原本沒有宗教。只有「宗」教。就是祖宗的教誨。這是宗教這個詞的本意。而中國人認為,每個家族有各自的祖宗。於是各行其道就好。於是每家有各自的祠堂。人王代表大家祭祀天地,祭祀大家共同的祖宗伏羲等。在中國的傳統認識中,老天和聖人是這樣的,為而不宰,生而不有。於是,我們的祖宗,他只是一些技術流的開創者,而不是對大家的主宰。我們是傳承者,所以需要祭祀。所以,完全不需要後來的這些宗教一類的玩意兒。

然後,佛教進入了。宗教團體就出現了。這種團體出現,就代表了一定的利益集團。只要形成團體,那麼一定會想著維護自身而反對別人的。於是,他們想著不斷擴大自身,就會形成一定的傳染性,侵略性。當初的中國人對這個事沒有非常清醒的防禦意識的。因為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看,佛教不過是一種道而已。又不是唯一的道。但是隨著這種病毒式傳染的爆發。開始侵害中國人各種本有的道。因為佛教這種道會宣傳自己是最高大上的。有個佛來主宰的。人是需要被佛來拯救的。而不是中國人原本觀念中的自我的技術的救贖。於是有些人看不下去了,道教就出現了。道教出現他開始之初,是沒有很大的侵略性的。比如張道陵的天師道,開始,不是主動去拉信徒的,只是自己在山裡搞自己的。只是隨著發展,既然形成了利益團體,也開始維護髮展自身抵抗外來。於是開始學習佛教的侵略手段和商業忽悠手段。這個時期就開始出現大量的道經編寫。佛教為了吃飯,開始加入各種本土的元素。於是大家慢慢學習,互相融合就搞到一起了。其實如果你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現在很多學道的人,其實真正搞的是佛教或者心靈雞湯,只是他們不自知。


肯定不是啊,普通人懂什麼?佛儒道三位一體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社會文化上的一個特點。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罕見的兩種起源不同,教義不同,最後卻相互融合,並且以神話故事的方式體現出來————西遊記本身只是這種融合後的結果,並不是原因。雖然在歷史上發生過滅佛運動以及張角搞農民起義,但是古代中國上層精英的廣泛接受才讓這種現象發生在中國,當然佛道本身是多神教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這個過程如果細說,估計至少要寫本書,所以我才說普通人懂什麼,古代中國的上層精英推動了這樣的融合,使它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過雖然相互交融,相處融洽,但是還是沒有混為一談喔,至少你還能在西遊記裡面分的清什麼是佛,什麼是道。


因為佛教中國化了,道教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先確立一個概念,道和佛都是思想,而道教和佛教則是宗教組織。

本土的道教,尊老子和《道德經》,而老子是圖書館館長,《道德經》就是中國古代知識的總結和提煉。

很有意思的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互相攻擊,但是幾乎沒有對道家的攻擊,相反,都主張求道,甚至引用《道德經》中的話來為自己的學說提供依據,比如韓非子等。

求道是諸子百家共同的追求,道近似於現代社會的客觀規律,和現代科學中複雜的專業術語一樣,道在不同領域如政治、醫學等發展出不同的概念,這些概念很不好理解。這和佛教相反。

佛求的是自我解脫,本質上是對自己的「心」的認識,所謂心外無物。所以佛教中的辭彙都很形象,容易理解,這點和道教顯著不同。

兩者的出發點和目標是不一樣的,所謂的佛道一體是不可能的。

道和佛都是思想,但是一旦發展成宗教,就變成了一個組織,就有了勢力範圍,就有了政治。

佛教進入中國,一開始把佛化為道教中的一個神,所以有了《老子化胡經》。

由於佛教是外來的,在南北朝時期,胡族把佛教作為對抗中國文化的意識形態,所以佛教得到了快速發展,於是《老子化胡經》逐漸被拋棄。

當然也有個別漢族政權推崇佛教,但是基本結局不好。

在黃巾起義和孫恩起義後,道教的發展逐漸受到限制。

而佛教則在世俗政權的支持下,得到巨大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佛教的高利貸事業得到巨大的發展,結果就有了「三武一宗」的滅佛。

很多宗門遭到不可挽回的打擊,禪宗獨大。但是禪宗的主要著作《六祖壇經》怎麼看怎麼象是道家的作品。

在唐朝之後,基本格局就是宋、明支持道教,佛教轉入民間;而遼、元、清支持佛教或者藏傳佛教,道教轉入民間。

結果就是,道教和佛教被世俗政權蹂躪來蹂躪去,道教的流傳區域和佛教的流傳區域越發混亂起來,老百姓基本上被搞亂了。

中國的普通老百姓主要還是聽政府的,反正政府讓拜哪個就拜那個,於是佛教道教人物被混為一體。

個人覺得,道和佛作為不同的思想,對個人有巨大的意義。

而道教和佛教作為組織,意義不大。道教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伴隨著對世界的探索,如道醫學、養生學等,還有存在一定的意義,而佛教則完全是變成了弱民之術,對現代化的國家來說完全是弊大於利。


道家思想一方面跟修真似的,一方面是治國理念,這不是宗教,一般人都接觸不到。

後來有的道家人士覺得外來的佛教那套搞不錯,開始結合漢族神話傳說設立偶像圈佔土地偷稅漏稅搞傳教。【當然道教經常跑到深山裡去,有種「愛信信不信滾,別打擾我修仙」的傲嬌。另外咱們中國人有種戰天鬥地信仰,有貢獻會治水的、修大堤的、會治病的、能打仗的都能當神仙,有點像民族整體的祖先崇拜,而不像西方那邊階級明確生而是神仙】道教大興之後,伐山破廟,逐漸取代了其他的本土信仰(薩滿祭司山神土地河神跟道教作對的都是淫祀毛神,這樣倒是消滅了不少邪教土壤)

而且佛教傳入中國的幾百年一直處於絕對劣勢,儒道都不喜歡,立一些印度阿三當神仙也沒人信,所以才有了老子化胡之類的宣傳,但在五胡亂華尤其是蒙古太君統治時期,佛教翻身,老子化胡之類的它們就不認了


謝邀

先說結論:國內佛道合流在文化上從佛教進入中國開始,就有士大夫階層想把儒釋道三教合一,這個運動從兩晉到明清從未止息,明清到達最高峰。而民間的合流還略晚一點,要等到唐以後摩尼教思想進入,在兩宗三際的大馬甲之下開始合流,到清末的一貫道集齊大成,不但儒釋道,連穆、密、基督都合到一起去了。

有個基本鏈接可以作為大家了解這個問題的入門索引

三教合一_360百科

以下是我的認識

1、佛教進入中國之後,出於傳教的需要,開始擠壓本土道教的生存空間,從儀軌、製造神系、到掰經典等不一而足,道教自然要加以反擊,反來反去,雙方體系越來越誇張,大到了混淆不清的地步,最典型的就是關羽同學,約成書於明中期的《三界伏魔關聖帝君忠孝忠義真經》稱關羽君臨三界,「掌儒釋道教之權,管天地人才之柄」。本來關二哥成神是來自於中國傳統「聰明正直以為神,忠孝節烈以為神」的路子,被和尚們加上了因果報應之後,硬是給和尚們護法去了,而老百姓是不管這個的,見關老爺就拜,慢慢的也說不清到底算誰家的了。

2、佛也好道也好,對於勸人向善,維護封建統治都是有利的,因此士大夫們一直想把這些有利於統治的思想合併為「聖人之言」,以讓老百姓安心受苦納糧,這方面的推動從佛教開始傳播到國內就沒變過。

至於佛道兩教中相似的儀軌,如燒香這個,卻是原始薩滿教燔祭的遺留,就和佛道本身沒啥關係了。

非常淺薄的言論,希望對問題有幫助


是歷史車輪的功勞。

以前是釋道分的比較清楚的。

各有規矩,各有特點。也互相砥礪,你學我,我抄你。互相之間還各有爭鬥,互相鄙視。

歷史問題,有段時間被一起划到封建迷信一類,統一打擊破除,和尚老道沒什麼區別,硬生生把他們揉在一起。

困境中能留存下來就不錯了,死走逃亡的,哪裡還有什麼稜角?當時條件允許的話,讓兩教住進教堂都會答應。哪有什麼心情再互相鬥,只能報團取暖了。何況互相撕了這麼千百年,也惺惺相惜了【→_→ ←_←】

看以前的道觀古寺。很有特點特色。八卦,丹爐,寶塔,蓮池。老遠一看就知道了。

現在的都差不多了,低調的很。

不然就憑一本西遊記,差太遠了。


三教合一應當是官方的。我所知道的是道文化多分支,從先民薩滿教漸而成道,含天象,醫學,陰陽,宗教,哲學。其中老子集大成者。

佛教中的禪宗是道文化的分支。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儒問禪問道,所以三教是分立的,只是會有一人多傳現象。(此回答沒有驗證,信不信自己選擇)


在宗教上並沒有混為一談,佛道兩教的基本理念是完全不一樣的,說起來道家(作為哲學)比道教(作為宗教)可能更契合佛家(佛教)某些觀點。

例如關於生死、關於「我」及「非我」、智慧和開悟等等問題。

如果想了解佛教和道教這兩種宗教,佛家道家這兩種思想,我建議去看禪宗的相關研究。禪宗是佛道在宗教上的交融,也是佛道儒(甚至有許多時候禪宗思想已經在哲學意味上取代了佛家)在哲學上的交集,非常有「中國化」的味道。


我國自唐宋以來,思想界學術界就進入了儒釋道三家互相解釋互相印證的時代了。

三者自那時起幾乎就是和諧共處的。


不能說混為一談吧!我父母就覺得道士一定跟和尚一樣是騙錢的


西遊記


推薦閱讀:

佛家講的極樂世界在哪?具體方位。?
佛教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九〇後對於佛教的認識是怎樣的呢?
怎樣生起對大乘佛教的信心?
如何用佛教知識安慰江歌媽媽?

TAG:中國文化 | 佛教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