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海參的幾個問題

1.海參的價格浮動和豬肉差不多,都有過山車的感覺,海參便宜的時候50一斤鮮海參,26斤出一斤,也就是1300的成本,按照2017年年底的行情,海貨已經到120了,成本就要3100,所以價格隨著行市走,大家不應過多的計較。

2.正確對待地域品牌的力量,遼寧海參的品牌知名度是公認的,後起之秀山東和福建也正在進行積極的品牌建設,只能這麼說,區別定價,這東西就跟養雞一樣,自己的散養雞土雞養殖周期是幾個月,工廠養殖的速生雞是不超過50天,在肉質上確實有差別,海參是積溫動物,對溫度有很高的要求,渤海地區的生長周期按照年來計算,福建的按照月來計算,價格肯定是有區別的,至於營養如何,看習慣看觀念,女人坐月子煲湯肯定不會去市場買一直白羽雞來煲湯,一樣的道理。

3.不管哪裡的海參都有好海參,我是這麼認為的,漲發率是個標準,10斤左右是個基本的指標,主觀評測還有腥味程度,初次泡海參的水的鹹度以及外形品相等等,很多做加工的朋友都看不懂同行的貨也是這個道理,海參的價格千差萬別是這個東西很難形成壟斷,資源壟斷難,技術壟斷難,有點盲人摸象撞大運的感覺。

4.關於海參的頭數問題,50-80是一個比較推薦的範圍,零售環節是頭數越小价格越貴,其實這只是一種營銷策略,我在西北的時候,每當看到海參店就進去逛逛,基本賣的干海參是100頭以上的,美其名曰性價比比較高,再就是大量的即使海參,速發海參,個人來看,海參還是自己用干海參發泡的好,這東西好比喝茶葉,普洱茶可以類比為干海參,自己多洗幾遍茶葉,自己用自己的水泡,自己來感受海參的質量,多泡上幾次,就成了茶道高手,要不然就一直是個喝茶的而已,喝的是啥不知道

5.關於野生的問題,只能說野生的越來越少,不能說沒有,但是普通消費者很難購買到,一個全憑良心的買賣,要知道海參生長周期是5年,海區承包者,潛水員(猛子),中介,加工戶,終端零售,多少個環節,都要保證信譽,才能實現真正的野生,所以不必糾結這個話題,野豬就是野生的嗎?不見得,漲發率是個硬性指標。

6.關於國外海參,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在廣東的那幾年,參加潮汕地區的宗祠筵席或者企業聚餐,上的最多的是南美參,刺不是很明顯,切片蘸食醬油或者澆調料,價格在千元以內,有時候多嘴問一句,旁邊的食客認為這就是海參,不知遼參為何物,當然受認知的局限性,不能代表所有,當地豬婆,梅花參,禿參賣的都挺多,怎麼說呢,海參是中國的食療聖品,如果讓天天吃饅頭米飯的國人天天吃牛奶麵包,是不是也會認為國外海參和遼參差不多呢?既然差不多,如果一份遼參和一份南美參放在面前,又會做如何選擇呢?價高者得吧,再啰嗦兩句,即使南美參也廣東一德路也一度斷貨,可見國人的胃口很大,海參很堅定的看好這個行業,海參不比衣服,海參是高消耗品,吃了也就沒了,不管是真正的營養功效還是心理暗示作用,不吃就是不得勁,不像衣服,今年的衣服明年還能湊合穿,海參有「癮」

陶肽郎的微信,yuminlaowan

推薦閱讀:

淡干海參、半干海參怎麼泡發?

TAG:海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