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為什麼要加強輸出?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平時好像背了不少單詞,讀了不少文章,等到開始寫作或者開口說英語時卻經常頭腦空白,很難將之前學過的內容應用起來。
如果你經常遇到這個問題,說明你需要強化輸出了。
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曾經提出一個「可理解性輸入」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學習者能夠持續接受略高於他們現有水平的語言知識,那麼他們就能習得該語言。Krashen認為輸入在語言學習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只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才是影響語言習得的唯一條件。但後來有不少學者提出了不同意見,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是二語習得研究者Merrill Swain在1985年提出的「語言輸出假設」(the Output Hypothesis)。Swain認為,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很重要,但它還不能使二語學習者能夠準確、流利地掌握該語言。Swain在對加拿大的法語沉浸式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時發現,課堂上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和聽老師講課,並沒有多少機會進行說和寫的訓練。很多學生在接受了多年以法語為課堂教學語言的教育後,雖然法語理解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他們的口語和寫作仍然停留在比較低的水平。對於外語學習者來說,如果他們僅僅進行單項的語言輸入,而沒有通過輸出進行反饋和強化,那麼他們學到的知識很容易只停留在表面,難以進行應用。
一個成功的語言學習必須既有輸入又有輸出。具體來講,語言輸出有以下幾個功能:
1.輸出能讓我們更加註意語言的形式
在進行閱讀和聽力輸入時我們很少會留意到一個句子的語言形式,比如時態、名詞單複數以及冠詞等(因為很多時候這些語言形式並不影響理解),而一旦要開始進行輸出,我們將不得不將注意力轉移到這些語言細節中來,例如這個名詞應該用單數還是複數,這裡是否需要加冠詞……如果你經常進行輸出練習,你會對這些語言細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這種敏感性非常有用,因為它能對我們的學習產生引導作用,讓我們在後續的學習中有意識地補充自己不清楚或者不懂的部分。如果你在寫作的時候發現冠詞不知道怎麼用,那麼你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將會對各種冠詞現象更加敏感,這有助於加深你對冠詞的理解。
2.語言輸出可以給我們提供反饋
在進行口語和寫作輸出的過程中學習者會不斷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修正。舉個例子,在作文的批改環節中,我們往往能發現之前在寫作時發現不了的問題,比如用詞不準確、語法錯誤以及邏輯不嚴謹等。這些反饋信息能夠讓我們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並有針對性地改正自己的問題,從而不斷進步。
3.元語言作用(metalinguistic effect)
學習者用目標語思考目標語的用法,這時輸出起到了元語言作用,它幫助學習者控制或消化語言知識。舉個例子,在寫作的時候我們會嘗試用英語進行思考,這個過程會對之前學過的表達起到激活和鞏固的作用,有利於語言能力提升。
既然輸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應該怎樣練習呢?
目前很多人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是:缺乏一個真實豐富的語言環境,平時很少有機會做口語和寫作輸出。但我們可以人為模擬出一個環境來,主要有兩種方法:口頭複述和話題作文寫作。
口頭複述是指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後提取其中的關鍵內容,然後用自己的語言將文章重新表述一遍。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徹底弄清楚一篇文章框架以及內容,同時在複述過程中還能更好地內化文章裡面的好詞好句,這對於主動輸出能力的提升會有很大幫助。複述的材料建議選擇議論文,比如與教育、科技、環境、社會、經濟、政府管理等話題相關的文章。這類主題在嚴肅討論中經常遇到,同時也是各類考試作文的常見話題,實用性比較高。推薦使用新概念英語三和四,以及《經濟學人》等外刊文章作為複述材料。關於複述的詳細操作可見:怎樣對一篇文章進行複述?
話題作文寫作可以從考場作文開始,雅思托福或者GRE作文題目都是很好的練習材料,這些題目大都貼近日常生活,同時,它們對寫作者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寫這些文章的過程中,我們既能磨練語言能力,又能學習如何嚴謹地分析問題,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對於個人綜合能力提升有巨大的幫助。實際練習時可以一周寫一至兩篇,寫完後對照範文或者請其他人修改,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
需要承認的一點是,輸出要比輸入難很多,因為這需要消耗大量的心智力量,但它確實能讓我們對知識有更好的掌握。希望你在新的一年裡能開始輸出,享受進步。
擴展閱讀:
怎樣測試自己的辭彙量?
為什麼你需要多讀英語原版書?
推薦閱讀:
※40個容易譯錯的句子,你會怎麼譯?
※漢英字典怎麼能不談?
※MWRP讀物推介|牛虻The Gadfly
※下載電子書籍的方法,有需要的抓緊啦!!!
※「百萬英語閱讀計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