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我想儘力寵你,但現實並不允許

01

中午吃飯時,一向乖巧的女兒忽然鬧起了脾氣。當時我正在給同事打電話,處理工作上一個棘手的問題。

老公將她放在餐椅里,準備給她喂飯,可女兒一坐上餐椅就開始哭鬧,她一次次扔掉吃飯的勺子,老公一次次幫她撿起,最後,她索性把飯菜連碗帶勺全部推到了地上。

看著灑落滿地的食物,她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哭的更厲害了。

此時我打完了電話,看著滿臉淚痕的女兒,急忙上去安慰,女兒終於不哭了。

怕女兒餓著,我又去廚房盛了一碗飯,可女兒一看到飯碗,立刻再次大哭起來。我準備把她抱在懷裡哄哄,老公制止了我。

「讓她自己待會兒吧,冷靜冷靜,如果實在不想吃飯,就餓她一頓,不然她就不會明白吃飯的意義。」我知道老公想給女兒一個小小教訓的用意,所以雖然心疼,卻還是轉身走開任她獨自哭泣。

她哭了一會兒,見我們沒什麼反應,估計也餓了,就自己抱著飯碗吃起來。

自從有了孩子,我經常會遇到這些左右為難的問題:孩子不好好吃飯,我想追著喂,怕她養成壞習慣;孩子死命不刷牙,我想隨她的意,怕她牙壞了遭罪;孩子非要吃零食,我想順著她,又怕吃多了對健康不利。

有多少父母跟我一樣陷在矛盾的悖論里:一邊想給孩子最好的寵愛,一邊又害怕她失去適應社會的能力?一邊想讓她鍛煉成才,一邊又不忍讓她經受風雨?

02

近年來,隨著新生嬰兒的減少和家庭對孩子重視程度的提高,多數孩子成了家裡的嬌寶寶。他們享受著父母費盡心力創造的物質生活,享受著專人全天候的照顧,吃穿用度遵循最高標準,一言一行備受關注。

一個鄰居的孩子,除了奶奶和姥姥之外,他媽媽還不惜重金為他請了兩個金牌育兒嫂,一個負責飲食起居,一個負責陪伴玩耍。

在這樣衣食無憂、有求必應的環境里,孩子吃的是精心準備的飯,看的是笑眯眯的臉,沒有吃過苦,受過委屈,哪有機會了解真實的社會?

可是,有閱歷的成年人都知道,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社會規則冷酷又現實,沒有人會永遠慣著你,行事隨心所欲只會四處碰壁。

湖南衛視的節目《變形計》中,有很多深陷迷途的問題少年。

比如厭學、叛逆、紀律性差的易虎臣;比如終日流連街頭、換遍當地中學、一心脫離父母卻沒有方向的陳俊偉;比如嚮往「古惑仔」生活的趙迪;比如抽煙、打架、頂撞老師、曾被三所學校開除的龔韋華。

他們大多來自生活富足、衣食無憂的家庭,在父母的庇護之下,養成了任性、揮霍、懶惰、消極的性格,他們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人外有人,不知社會叢林的生存法則。

03

我曾經也是一個被父母保護得太好的孩子,雖然家庭算不上富裕,可父母總是默默承擔一切,從沒讓我為生活瑣事操過心。

遇到飯菜不合胃口、買的衣服不遂心意等事,更是各種鬧脾氣,生活中慣常的邏輯就是「我不管,反正有父母擔著呢」。

這一切在我18歲那年考上外省的大學後得以改觀。

在舉目無親的城市,經歷了種種挫敗之後,我開始了解:不吃飯就會餓肚子,作息不合理就可能生病,表現落後會被人看不起,不遵守規則就要承擔後果。

再然後,26歲那年,父親得了重病,家裡的天塌了,父親開闢的產品市場被人挖了牆角,曾經的生意夥伴紛紛離去,在父親健康和生意下滑的重壓之下,母親的頭髮一夜之間白了許多,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以前我理所當然的「啃著老」,現在我不敢再給家裡多添一絲麻煩。有了苦惱,自己消受;有了難題,自己解決;有了壓力,自己頂著。

當社會真相、生活苦難和人間冷暖赤裸裸地擺在面前時,我才終於長大了。

04

1997年,美國田納西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被父母保護得太好的孩子,進入學校和工作崗位後,會因為缺少適應能力,更容易出現極端、敏感、自卑、自私、逃避等問題。

哈佛大學曾做過的調查也顯示:幼年時獨立自主的孩子,成年後在就業、家庭等方面表現的更加優秀。

徐靜蕾是有名的才女,有人說:她是女演員里最會導電影的,導電影里最會寫書法的,寫書法里最會做衣服的。

可她說,這一切歸功於父親。

為了培養才藝,徐子健讓靜蕾6歲練書法,無論寒冬酷暑,日日不斷;為了鍛煉意志力,他在風雪凜冽的冬天讓女兒在院子里挑揀垃圾。

他不愛自己的女兒嗎?不是的,他會在女兒練習書法感到枯燥時為她解悶,會給寒風中的女兒買來手套、遞上熱茶。

他只是深知生活的不易,希望早早培養孩子面對苦難、獨立生存、養活自己的能力,他的所作所為基於對孩子更長遠的考慮,這恰恰是愛的體現。

正是有了父親的愛和培育,徐靜蕾才成了現在才高藝絕、洒脫不羈、自信強大的「老徐」。

05

我不提倡所謂的虎媽、狼爸式教育,更不贊同父母對孩子的需求不聞不問、不管不顧。

我只是在總結育兒經驗和反思自我成長的過程中,越來越覺得: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並不是時刻把他捧在手心,怕他冷著、餓著,怕他孤獨、委屈,而是在儘力給他最好呵護的同時,又懂得在關鍵時刻適時放手。

我們要敢於讓他嘗試,以便早早學會吃飯、穿衣、喝水、上廁所;

我們要捨得用他做家務,教會他如何做飯、涮碗、洗衣、掃地;

我們要引導他處理人際關係,讓他明白,他不是世界的核心和主宰,他必須顧及周圍人(同學、老師、親人,甚至陌生人)的情緒。

我們要給他空間,讓他在遇到挫折時自我修復,面對困難時自我突破,出現錯誤時自我反思。

孩子,我想對你百般寵溺,護你一世周全。可我清醒地知道:我不能替代你的人生,我甚至不知能陪你幾載春秋?所以,我只能放手去鍛煉你。

總有一天,當你擁有了獨立生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之後,你會離開父母,堅定自己,展翅高飛,無所畏懼。

而我,永遠站在你的後方,支持你!祝福你!

作者簡介:朗月,一個用心寫文的作者,一個不放棄自我成長的媽媽!

—END—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朗閱時光,讓我們一起更好地成長

weixin.qq.com/r/Jyqagr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親子關係中的恨(短文)
你還沒有嘗試過和孩子分離的技巧
聖誕節,帶著孩子去豐富觀察力和感受力!
關於補鈣,你應該知道這些知識

TAG:育兒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