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IOT101君講什麼是物聯網

物聯網是什麼?這大概是你聽到這個詞語後在腦海里浮現的第一個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在政府機關的工作的人,也許會說:啊,物聯網啊,前些年好像挺火,是不是用互聯網思維搞物流啊?

如果你是一位股民,也許會說:哈,物聯網啊,現在互聯網的概念股漲得厲害,比新能源還厲害,物聯網的概念股也許未來不錯呢。

如果你是一位學生,也許會說:哦,物聯網啊,我聽過,是不是很多前沿科技和高新技術那些,終結者啊,黑客帝國這樣的,超級厲害的。

這些都不是物聯網,從字面意義上來看,物聯網就是用網路把物體連接起來,但是其背後卻蘊含著很深的含義。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物聯網的狀態,那一定是:未來已來。那些本來發生在科幻小說裡面的場景正逐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

三個故事看物聯網的起源

在真正介紹物聯網的概念之前,iot101君想先給大家講幾個故事,這些關於物聯網起源的故事,會讓大家對物聯網形成一個初步的印象。

One:咖啡壺事件

物聯網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英國劍橋大學的咖啡壺事件。小小的咖啡壺竟然能吸引上百萬人的關注,這可能嗎?

可能。實現這一壯舉的就是一隻名為「特洛伊」的咖啡壺。

「特洛伊」咖啡壺事件發生在1991年。劍橋大學特洛伊計算機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在工作時,要下兩層樓梯到樓下看咖啡煮好了沒有,但常常空手而歸,這讓工作人員覺得很煩惱。

說到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這些理科生和一般人的腦迴路真是不太一樣,要iot101君說把咖啡壺拿到樓上去不就行了?但人家不,為了解決這個麻煩,他們編寫了一套程序,並在咖啡壺旁邊安裝了一個攜帶型攝像機,鏡頭對準咖啡壺,利用計算機圖像捕捉技術,以3幀/秒的速率傳遞到實驗室的計算機上,以方便工作人員隨時查看咖啡是否煮好,省去了上上下下的麻煩。這樣,他們就可以隨時了解咖啡煮沸情況,咖啡煮好之後再下去拿。

1993年,這套簡單的本地「咖啡觀測」系統又經過其他同事的更新,更是以1幀/秒的速率通過實驗室網站連接到了網際網路上。沒想到的是,僅僅為了窺探「咖啡煮好了沒有」,全世界網際網路用戶蜂擁而至,近240萬人點擊過這個名噪一時的「咖啡壺」網站。就網路數字攝像機而言,確切地說:其市場開發、技術應用以及日後的種種網路擴展都是源於這個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特洛伊咖啡壺」。

此外,還有數以萬計的電子郵件湧入劍橋大學旅遊辦公室,希望能有機會親眼看看這個神奇的咖啡壺。具有戲劇效果的是,這隻被全世界偷窺的咖啡壺因為網路而聞名,最終也通過網路找到了歸宿,最後關於這隻咖啡壺的新聞是是:數字世界最著名的咖啡壺日前在eBay拍賣網站以7 300美元的價格賣出!時間大約在2001年8月。一個不經意的發明,居然在全世界引起了如此大的轟動。

至於是誰最先想到這個發明的,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顯然不願意歸功於個人。高登是1991年參與建立這個系統的成員之一,他說:「沒有人確定到底是誰的主意。我們一致認為這是個好想法,於是就把它編到我們的內部系統里去了。」

就在「咖啡壺」網站吸引全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的時候,它卻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後來,劍橋大學計算機實驗室宣布,由於實驗室需要搬進位於劍橋郊區的新辦公大樓,這個直播網站將關閉。對此,高登解釋說:「整個系統已經過時,硬體也已經老化。我們不能把這些陳舊的設備帶到新的辦公大樓里。」

Two:比爾·蓋茨與《未來之路》

無論你愛他,恨他,你都無法漠視他—這就是比爾·蓋茨,有人說他對於軟體的貢獻,就像愛迪生之於燈泡。1995年,這位微軟帝國的締造者曾撰寫過一本在當時轟動全球的書—《未來之路》,他在這本書中預測了微軟乃至整個科技產業未來的走勢。蓋茨在書中寫道:「雖然現在看來這些預測不太可能實現,甚至有些荒謬,但是我保證這是本嚴肅的書,而決不是戲言。10年後我的觀點將會得到證實。」

在該書中,比爾·蓋茨也提到了「物聯網」的構想,意即網際網路僅僅實現了計算機的聯網,而未實現與萬事萬物的聯網,但迫於當時網路終端技術的局限,這一構想無法真正落實。那麼現在這些預言實現了多少呢?

《未來之路》中寫道:您將會自行選擇收看自己喜歡的節目,而不是等著電視台為您強制性選擇。如今的數字電視已經實現了這種視頻點播功能,機頂盒功不可沒。您還可以通過網路,使用網路電視來實現上述目標。

《未來之路》中寫道:如果您計劃購買一台冰箱,您將不用再聽那些喋喋不休的推銷員嘮叨,電子論壇將會為您提供最為豐富的信息。如今的網際網路上,幾乎沒有您找不到的,只有您想不到的,各類論壇、購物網站、交友網站等提供的最新信息,讓您天天應接不暇。

《未來之路》中寫道:一對鄰居在各自家中收看同一部電視劇,然而在中間插播電視廣告的時段,兩家電視中卻出現完全不同的節目。中年夫妻家中的電視廣告節目是退休理財服務的廣告,而年輕夫婦的電視中播放的是假期旅行廣告。此項定製廣告業務至今為止還沒有得以實現,不過部分高科技公司已經著手開始進行定製廣告業務的銷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畫面。

《未來之路》中寫道:音樂銷售將出現新模式。那些對光碟和磁帶等產品感到頭疼的用戶將可以不再受它們的侵擾,以全新數字模式出現的音樂產品將會登陸市場,且音樂將會成為網際網路信息高速公路上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分。比爾·蓋茨的先知先覺體現無疑,但是讓人感到迷惑的是,10年前的比爾·蓋茨既然已經意識到數字音樂市場的巨大潛力,為什麼微軟不第一個兼職做數字音樂產品,而讓蘋果在市場上搶得先機呢?難道是微軟不差錢!

《未來之路》中寫道:如果您的孩子需要零花錢,您可以從計算機錢包中給他轉5美元。另外,當您駕車駛過機場大門時,電子錢包將會與機場購票系統自動關聯,為您購買機票,而機場的檢票系統將會自動檢測您的電子錢包,查看是否已經購買機票。如今的信用卡、網上支付、移動支付、eBay 服務、電子機票最接近比爾·蓋茨的預測,它們共同開啟了電子商務時代。

《未來之路》中寫道:您可以親自進入地圖中,這樣可以方便地找到每一條街道、每一座建築。虛擬的第二人生提供完全模擬現實的生活體驗,谷歌地球提供的地圖幾乎可以覆蓋地球上任何地方,甚至可以「找根皮筋兒做彈弓打你家玻璃」。

《未來之路》中寫道:您丟失或者失竊的攝像機將自動向您發送信息,告訴您它現在所處的具體位置,甚至當它已經不在您所在的城市也可以被輕鬆找到。十分不幸,比爾·蓋茨的預言沒有實現,不過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未來物聯網能夠輕而易舉地實現上述功能。

Three:艾什頓與MIT自動識別中心

真正的「物聯網」概念最早由英國工程師凱文·艾什頓(Kevin Ashton)於1998年春在寶潔公司的一次演講中首次提出。

90年代中期,艾什頓加入寶潔公司做品牌管理,負責發布玉蘭油彩妝系列。當他走入零售店鋪巡視時,發現了一種棕色的唇膏總是處於售罄的狀態,而庫存里卻還有不少。一開始,艾什頓被告知這只是偶然的現象,但經過調查,他發現至少在十家店鋪中,有四家存在同樣的問題,沒有在貨架上有針對性的擺放正確的產品。

當時,零售商利用條形碼管理庫存,但是這並不能幫助他們選擇應該在貨架上擺放何種商品,因為條形碼無法跟蹤物品的位置信息。而零售商推出的會員卡中,會內置一種應用了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無線通信晶元。

這讓艾什頓產生了靈感,如果在口紅的包裝中內置這種晶元,並且有一個無線網路能隨時接收晶元傳來的數據,零售商們就可以獲知貨架上有哪些商品,及時知道何時需要補貨了。

於是,艾什頓開始在寶潔公司的內部講座中使用「物聯網」的概念,認為移動互聯技術可以使得萬物相連,幫助人們更好地做出決策,這引起了廣泛關注。當時作為麻省理工學院(MIT)贊助商的寶潔公司遂派艾什頓與MIT合作進行研究,成立了自動識別(Auto-ID)中心,將物聯網的概念變成了現實,專註研究RFID技術以及智能包裝系統。

艾什頓對物聯網的定義很簡單: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感測設備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MIT自動識別中心提出,要在計算機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感測器網路(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物聯網」。 在這個網路中,物品(商品)能夠彼此進行「交流」,而無需人的干預。

凱文·艾什頓後來離開MIT自動識別中心,成為RFID讀寫器供應商ThingMagic公司市場副總裁。2007年,加入清潔能源合同EnerNOC,但仍在ThingMagic公司顧問委員會中任職。2008年,Kevin Ashton創立了Zensi公司,並擔任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2010年4月,該公司被電子硬體製造商貝爾金(Belkin)國際公司收購。

比特、原子大碰撞,物聯網已經觸手可及

好了,看完三個故事,相信大家對物聯網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iot101君再給大家深入一些。

要談物聯網,我們得把「物」、「聯」、「網」這三個字拆開來談。首先,我們來談談「物」和「網」的基本構成:「物質」、「信息」和「聯」

以一支鉛筆為例,鉛筆是由木材,石墨,油漆等構成的,它們都是真實存在的「物質」;而鉛筆上的商標圖案,鉛筆的用途等就是我們對基本信息處理之後,再加上我們自身擁有的知識而形成的新的較為複雜的信息。

我們通過眼睛感受外界信息,大腦則通過對眼睛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從而可以知道鉛筆的長短、顏色等屬性,進而可以分析得出「這是一隻XX牌的快用完的鉛筆,我還只能用它寫幾行字了」這樣複雜並有意義的信息。

在這裡,「看」這個動作就是從「物質」中提取「信息」的過程,就是一種「聯」,而從「看」到「想」這過程也是一種「聯」。

有了這些概念後,我們再來談談什麼是原子,什麼又是比特。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而比特是信息的基本構成單元,是一個計量單位,就像不同原子構成世界一樣,比特構成了信息。

可以說,原子是真實存在的,而比特則不是,它只是人類根據自身需要構造出來的概念。而物聯網要做的,就是在宏觀上將二者結合起來,你不用看、聞、聽也能獲得信息,乃至不用自己處理信息和親手操作也能讓很多事物自己為你服務。這個過程,將不再由人類自身來主導,而是通過感測技術、網路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來實現。這就是所謂的原子與比特的碰撞。

在微觀結構上,物質世界和信息世界二者都是由各自最基礎的結構建立起來的,我們人類可以聯網,那麼理論上由物質組成的一切理論上都可以聯網。

所以, 我們再來談談「聯」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這裡可以分為「感知」,「傳輸」,「應用」三個部分來看。

首先,我們需要「眼睛」,才能「看見」,這就是物聯網感知層作用的原理。其主要使用的是感測器。感測器其實由來已久,非但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反而可以說是「老古董」。那讓我們來試著揭開感測器的面紗讓它更性感一點:古代工匠在造房子的時候要確認每根柱子都是筆直的,於是用一塊石頭懸在棉線上確認地心方向,這就是把我們看不見的重力,轉化為我們看得見的棉線;再來看看體溫計,它也是把溫度這種我們人類自身難以通過感官來量化的信息轉化為看得見的汞柱長度;同樣,古典的照相機也是一種感測器,它能夠把鏡頭傳入的光信號轉化為對底片的刺激,最終留下影像。

雖然現在的感測器已經做到精緻小巧,但是其本質上仍然在作著類似的工作。不過不同的是,它們無需把感受到的信息直接傳達給人,而是通過一些技術手段轉化成電磁信號,交給其他後端設備來處理,之後再進一步進行利用。

很多感測器的感知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的感受世界的能力,甚至比人類更加精準,就感受物質世界而言已經甩了人類好幾條大街了,「千里眼」「順風耳」神話故事等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更重要的是,大多感測器產生的結果都是可以用數字來計量的。這就代表著,這些感測器產生的信息可以直接用計算機能懂的語言進行傳輸,而且可被用於數據分析。

使用感測器的好處在於,我們人類自身的感知能力有限,很多我們需要的信息是無法感知的,感測器的存在剛好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能夠讓人類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成為我們的第六感官。

其次,我們需要「神經」才能「傳輸」,這是物聯網的網路層的運作方式。WiFi、藍牙、Zigbee,不同的通信協議相當於不同的交通工具。

傳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當我們的信息採集好了之後,如果不能傳輸,那麼信息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就像你手上有一批上好的絲綢,但是需在異地進行加工和販賣,如果沒有通過運輸工具將其運輸到目的地一樣,置放在原地的絲綢是多餘的。在絲綢運輸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一個運輸的通路,我們用公路、鐵路甚至運河來運輸;運輸目的地是下游的加工廠,他們那裡可以把絲綢做成衣服再賣錢。那麼,這裡將絲綢比喻成感測器採集到的信息,而運輸工具相當於能夠承載這些信息的載體,而河就是傳輸時用的網路,加工廠就是最終數據處理的中心。在這個過程中船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各大廠商雖然形成了多種聯盟或平台,但是依然爭相搶奪對智能家居或者智能硬體的標準的定製。往簡單的講,他們就是類似於「碼頭」「車站」「運輸公司」之間的關係,當你選擇用船運輸的時候,你就不需要上公路去跑一樣的道理。當然,事實上你可以選擇多種運輸方式同時運用,信息本身是不變的,關鍵是看哪種更方便更經濟。

而諸如電信、移動、聯通等公司則更偏向於扮演「運河」或者「鐵路」這樣的角色,是用來承載運輸用的「船」或「車」的。現在物聯網的發展一定程度受限於網路的發展,鐵路不多,運河不寬,車船的載重能力都制決定著我們這張「網」的發展。

最後,我們在工廠加工「信息」,是對信息的處理和運用。這就是物聯網的應用層,這一層面上具有最大的想像空間。因此,有了包括智能恆溫器、智能空調在內智能家居;有了智能手錶、VR在內的智能硬體、可穿戴設備。

「物聯網」與「互聯網」有什麼區別?

在iot101君在談及「物聯網」時,常常會有人問: 「物聯網」和「互聯網」到底有什麼區別?

首先,「物聯網」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將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一種概念。互聯網著重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解決的是人與人的信息溝通問題;物聯網則是通過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相聯,解決的是信息化的智能管理和決策控制問題。

互聯網與物聯網在終端系統接入方式上也不相同。互聯網用戶通過端系統的伺服器、台式機、筆記本和移動終端訪問互聯網資源;物聯網應用系統將根據需要選擇無線感測器網路或RFID應用系統接入互聯網。

互聯網思維影響下的企業,會在與用戶終端的交互上苦下功夫,這就是傳統的入口思維,就是流量的思維。這也是我們現在手機熱、手錶熱、手環熱、APP熱、公眾號熱等熱產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運用這樣的思維方式發展到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其演變可形成全新的商業模式。往後就是互聯網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戶原創內容)應用興起,Facebook、Twitter、天涯、知乎、人人、微博等等。這一批UGC引領了互聯網的一個時代,將人們線下的交流搬到線上,讓人們能夠更方便快捷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大量垃圾信息充斥了人們的生活。特別是一些你毫無興趣的廣告推送,你還不得不忍受。其實商家也很鬱悶,花大價錢撒廣告,結果只引起少數人關注。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將改變這一現狀,這背後其實是信息交換的問題。商家不能掌握用戶喜好,用戶也不知道商家到底有什麼產品,兩邊一抓瞎,傳統廣告都是靠蒙。

除了這些,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區別。直接講比較抽象,我們不如舉個例子:現在有某品牌智能空調,你到家之前可以先用手機開啟它,它能保證你回家的時候家裡室溫剛好是你提前設定好的溫度,而離家之後也不會因為忘了關空調而心疼電費,因為你隨時可以在手機上把它關掉。同時,它還能自己除甲醛,控制空氣濕度和氧含量,這種體驗當然不賴。

但是這其中還有一些問題。第一是空調無法自動感知環境,就是說你需要自己關注空調的運行狀態而且親自去操作,這其實是你對「空調工作狀態」及「家裡空氣狀態」這樣的信息進行了判斷和處理;第二就是手機只能實現對空調的控制,而不能同時調節通風裝置和窗戶、空氣凈化器、加濕器等設備來讓室內空氣達到最好的狀態。

物聯網就是想改變這種現狀,讓空調里集成的很多類型的感測器,能夠不間斷地監測它周圍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等環境的變化。比如它可以判斷房間中是否有人及人是否有移動,並以此決定是否開啟溫度調節設備。

這也是物聯網對互聯網的一個巨大優勢:感知層的運用。而對物聯網而言,這些信息的產生和傳輸很大程度上主動的。人將更少地參與到信息的採集和分析,大量不必要親自關注的信息交給設備和網路去處理,從而能夠將人從信息爆炸的困局中解脫出來。

在物聯網時代,需求表達這一過程將被弱化,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將會引領商業模式的變革。雖然在技術手段上,一系列「互聯網+」達到的效果與物聯網已經接近了,但其思路還是存在差別的。未來會產生更多的終端並不是需要用戶去互動,而是實現自動地,智能地直接為人服務。

物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將實現由用戶到製造商的逆向定製,這是智能製造技術和供應鏈發展的一大方向。大規模定製意味著更貼近用戶需求,而且可根據市場反應實時調整產品策略。

所有物體都有必要聯網嗎?通過何種方式相聯?

未來萬物聯網是一種什麼狀態呢?大到汽車,小到紐扣,都可能都會被植入晶元而冠上「智能」的名字。這種「智能」有必要嗎?我們什麼時候能實現呢?

第一點,我們常常說起「智能」,並不一定是這個產品本身具有「智能」,他們只是真正具有運算和處理能力的某個「大腦」的延伸終端而已。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進電梯之前,電梯通過感應到有人就把門打開了,這當然不是電梯自己處理的,而是中央控制系統在管。同時,中控系統還有的部分程序負責通風,有的部分負責照明,有的部分調節供電。這個過程中,電梯、排氣扇等設備就像我們的手腳,而中控系統才是真正具有「智能」的大腦。

以一瓶可樂為例,在生產之初,我們就能夠通過相關技術,知道它的原料中蔗糖是由哪片甘蔗地提供,可可來自哪科可可樹。生產過程中,我們知道它是哪條流水線上出來的產品,質量由誰負責。再往後,我們知道它怎樣被送到用顧客手上的。到這裡,消費者看不到「智能」的影子。這瓶可樂在到手上之前卻至少經過了原料供應商、生產商、銷售終端等幾個智能系統的管控。

這種管控有多大意義呢?對可樂這樣成熟的產品來說或者價值有限,但如果是對水果蔬菜、對牛奶、對藥品呢?那意義自然又不一樣了。這其中主要作用自然是加強了對這些和我們健康息息相關的事物的監管。

那麼對消費者而言,智能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其實,真正的智能可不是「溯源」這麼簡單。對用戶而言,這基本將是一個不可感的過程。還是以上面那瓶可樂為例,我們買了這瓶可樂,喝下去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呢?這就可能和我們前面講的智能穿戴設備聯繫起來,通過對我們生理特徵和動作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加上面部表情的分析(如果你戴著某種智能眼鏡的話),我們就能大致知道你喜不喜歡這種口味了。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的作法是傳照片,寫評論,打分。那麼到了物聯網時代,這個過程很大一部分能自動完成,「買家秀」的方式將通過另一種真實而高效的途徑反饋給生產商和其他買家。然後我們生產可樂的生產商慢慢就知道,這個顧客購買可樂的頻率是多少,喜歡可樂裡面含有多少氣體,喜歡的甜度又是多少。如果你不喜歡,那麼你喜歡雪碧嗎,如果不喜歡,那麼是碳酸汽還是檸檬的關係呢?你平時喜歡吃荔枝,荔枝味的飲料對你來說是不是更合適呢?

通過這樣一步步建立精準的用戶模型,未來我們享受到的衣食住行等等各方面的智能化服務將帶來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真實想法,讓我們感到這瓶可樂「真貼心」,而不是這瓶可樂「真智能」。

對個人用戶而言,建立的是精準的模型,而對群體而言,通過收集到的用戶信息,將能得到更加普遍適用的結果。於是可以為不同人群推出新的飲料,而這些飲料會在你剛好感到想喝一點的時候出現在你的手邊。

從批量化向定製化過渡,物聯網將為製造業發展帶來哪些新的機會?

試想如果未來所有的物體都能聯網,都具備與其他物體和人交流信息的能力,那麼我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變得豐富而簡單自然不必多說,在產品體驗方面的改變會更令我們欣喜。

說到產品,你也許聽過一個詞:智能製造。智能製造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可以從物聯網的基本運作方式來說明。

首先是感測器,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機器的「眼睛」和「耳朵」類似的東西。我們可以通過RFID(電子標籤)等技術對正在生產線上等待加工的零件進行識別,這個過程就像刷身份證一樣,能獲取到產品的任何信息。通過這樣的技術,我們就能夠隨時知道某個零件加工到哪一步了,還能對零件的質量進行監測,以防止零件出現問題。

由於能夠實時對每個零件的狀態進行把控,就為定製化的生產提供了可能。比如以往我們造一輛汽車,同一型號的車都是一模一樣的,顧客的選擇都是在已經造好的車型裡面選。這種感覺就像就像皇帝選妃子,妃子長什麼樣是妃子的父母說了算,皇帝有的也只是選擇權。精挑細選後給皇帝的妃子自然應該能令皇帝滿意,但這麼多妃子,哪怕三千佳麗,也不一定有皇帝最稱心的那一款。

而現在,我們作為消費者,不再只能被動選擇商品,而是其在生產過程階段還能參與其中,我們有機會把自己的想像力融入到我們需要的東西里。就像前面講的,如果你想買一輛具有某些特色的車(如特別的標誌,特殊的座椅,變色的車窗等),你要做的就是提前把這些告訴汽車生產廠家,他們就能按照你提出的要求,將一輛專屬於你的汽車生產出來。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往我們造一盞燈殼,要考慮很多因素,要考慮用什麼材料,這種材料適合用什麼方式加工成這種外形,加工難度有多大,如果有焊接和螺栓結構進行固定,還要考慮它的力學特性等等。這個過程比較複雜,大大限制了設計師的思維。而通過3D列印技術,設計師考慮的因素將大大減少。

而隨著技術進一步發展,我認為大量的硬體「中間件」將出現。這與我們現在軟體的「中間件」有類似的意思。簡單說來就是功能簡單的模塊化的中間,比如索尼的攝像頭,三星的屏幕這樣的概念。而這些東西能夠通過一些標準的協議,很容易被用在不同的最終產品中。事實上這並不遙遠。「模塊化手機」的概念早就被提出來了,而且已經有實物上市。但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由於其成本並不低。

真正的個性化是要建立在硬體的成本足夠低的前提下的,否則對最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這也是目前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的一個原因,只有當整體的製造成本降到幾乎不需要「人的勞動」的時候,才能把「製造物品」變成一種最基礎的服務,像我們取之於大自然的水電氣等一樣。

但這並不是說製造的價值將大大降低乃至沒有價值。其實,當製造變成了一種最基礎的服務的時候,他將能夠被更好的運用。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我們用的網路服務,其實對個人來講,每個月的網費雖然不便宜,但相對於衣食住行的費用還不算高,而網路帶來的財富是有目共睹的。

在我看來,這種方式,可以做個簡單的類比。提供基礎製造服務的就像現在提供網路的電信設備商和電信運營商,設計師的工作就像現在的軟體開發者。當然還會有更多環節的參與者,在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

大數據:藏在啤酒和尿布背後的秘密; 雲計算:物聯網的隱形大腦

我們提到物聯網,就不得不把它與現在非常火熱的另一個概念聯繫起來,那就是「大數據」。

大數據是怎麼一回事呢?有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經典案例,就是啤酒與尿布的例子。一家美國超市把尿布與啤酒這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商品居然擺在一起,但這一奇怪的舉措居然使尿布和啤酒的銷量大幅增加了。原來,美國的婦女通常在家照顧孩子,所以她們經常會囑咐丈夫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為孩子買尿布,而丈夫在買尿布的同時又會順手購買自己愛喝的啤酒。

在這個案例裡面,丈夫的行為被預測出來,其預測的依據是根據長期經驗所得的。假定不在尿布旁邊放啤酒,愛喝酒的丈夫可能也會去買,但嫌麻煩或者酒癮不那麼大的丈夫可能就只會買了尿布就走,而想不到去買啤酒。因而,大數據就此產生了經濟價值。當然,這背後基本是一個零和遊戲,這家超市的啤酒銷售得多了,別家超市賣得就少了。

騰訊的QQ我們都用過,它能夠把我們久未聯繫的老同找出來,推薦給我們去聯繫,但也會把你的前女友推薦給你的未婚妻認識。而淘寶在我們買東西的時候會把相關產品推薦給我們,還會告訴我們諸如某省獅子座最敗家、某省水瓶座最花心、某省天蠍座最摳門這樣的信息。而百度則會對人們使用關鍵字搜索進行排名,從而讓更多人知道最近大家的關注點在哪裡。

顯然,這些數據或多或少已經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而在未來,萬物聯網產生的數據量與現在人們通過互聯網活動產生的數據量不可同日而語,開發的價值也會更加巨大。比如我們現在的手環、手錶讀取我們的心率、運動量等數據,僅僅是反饋給我們讓我們管理自身健康。而未來隨著大數據的分析能力增強,加上能夠互動的設備增多,那麼這些數據就變成了健康服務,甚至能提前預防疾病發生。

反過來,大數據的處理能力能力會反過來幫助物聯網實現智能控制和產品改進。比如,我們的智能家居的學習功能,可以看做是對用戶一段時間的行為數據的收集,然後通過特定演算法得出主人的喜好從而自己完成對家庭環境的控制。

前面講了大數據,那麼還有另一個大數據的親兄弟不得不講,那就是雲計算。從成本和實際效果來考慮,其實很多物聯網設備並不需要太多的計算能力,只要能夠取得數據並反饋給上層具有計算能力的數據處理中心就好了,多一點的還有能夠通過從計算中心獲取的指令完成某些活動就可以了。

那麼,這些數據誰誰在處理呢,他們又是怎麼處理的呢,這裡就要提到雲計算的概念。雲計算被認為是一種革命性的計算方法,是繼大型計算機到客戶端-伺服器的大轉變之後的又一關於計算方式的重大轉變。

舉一個不那麼恰當但比較好理解得例子。使用過QQ遠程助手的朋友大概可以體驗雲計算,你在QQ提供的界面裡面訪問對方的電腦,使用對方的軟體。雲計算大概也可以看做這麼種方式,不過對方的電腦變成了處理能力超強的雲計算中心,而處理方式更加複雜一些。

雲計算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思路。由於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計算不一定要在本地進行。比如,在遠程操作的例子,哪怕你的電腦沒有安裝一個程序,你仍然能夠獲得這個程序的使用結果。而我們平時收發郵件,這些郵件存儲在我們的郵箱里,而不是在我們的電腦上,這其實可以視作早期的雲服務。這種理念,簡單概括起來就是「網路即電腦」。只要有網路,我們就能獲得更高的運算能力。

目前雲計算還處於基礎階段,現在的雲計算被分為三層: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基礎設施可以看做是我們的電腦主機,其實質是大規模的主機集群。平台的地位大致相當於我們的計算機系統,類似於windos,是開發和運行程序的基礎。軟體服務我們就明白多了,微信、遊戲客戶端、美圖秀秀這樣的都是軟體。

藉助雲計算,企業的管理成本將降低。由於雲計算的作用,一些企業不用浪費金錢和精力建立自己的數據處理中心,而將自己的一些數據和企業管理軟體放在公共的雲伺服器上;而另一些企業對於數據的安全性和專業性等要求較高,於是自建雲伺服器,於是有了公有雲、私有雲、的概念之別;有一些私有雲並不能滿足企業的運算需求,向公有雲伺服器尋求支持,於是就有了混合雲的提法。

同時,雲計算中心能夠根據實際需求來安排伺服器的運算,讓整個計算中心保持高效的運作,避免了運算資源的浪費。除此之外,雲計算的好處在於按使用付費。這就是說,你可以按照實際需要的存儲空間或者運算能力購買雲服務。這是雲服務誕生之初的「電廠模式階段」就提出的理念,即把計算能力當做像水、電這樣的產品來出售。現在基本已經變成現實,而在未來,個人用戶也將慢慢感受到這種全新方式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講了這麼多雲計算,那麼雲計算和物聯網是是怎麼結合起來的呢?前面我們已經提到,我們的物聯網設備只需要能夠聯網,雲計算就能夠通過網路為我們的設備提供數據處理能力。其次,大數據的運用對物聯網來說十分重要,而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密不可分。

比如智能家居系統,其一部分運算其實就是依託雲伺服器,因為我們的家裡面的數據處理中心(電腦或手機)沒有必要一直保持開機狀態。而更多的諸如交通系統、工廠製造系統、社區服務系統等等都將依託於私有雲或者公有雲的服務。除了這些,我們前面提到雲計算還是打通各種物聯網標準的有效手段,兩個採用不同技術標準的設備也具有了互相交換數據的可能,簡單說來,就像你在網上和一個外國人聊天,哪怕你不懂他的語言,只要通過相應的翻譯軟體,就能夠理解對方的意思了。


推薦閱讀:

誰將成為物聯網平台戰爭的贏家【下】(芥子說物聯 第十一期)
創新是物聯網的基因(芥子說物聯 第八期)
晶元成IoT戰略制高點,YunOS押寶雲晶元勝算幾何?
現在開始學習Flutter and Fuchsia,正好
物聯網不是互聯網 (芥子說物聯 第一期)

TAG:物聯網 | 大學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