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健康微博四則》 沈理然

《健康微博四則》 沈理然

@北京健康教育

【"動動"身體 竟有這13條身體的變化】

研究表明,每周5-7天,每天累計3千步或30分鐘以上快走等中等強度的活動,就足以產生保護健康的作用,經常參加體力活動有很多益處:

  1、過早死亡的危險降低。

  2、發生心臟病的風險降低,減少由於心臟病死亡的風險20%-35%。

  3、發生中風的風險降低20%-3 ...展開全文c

微博之一:

大數據都被說爛了,可是在生命健康這麼重要的認知與實踐中,其認知與實踐還是概率化意識形態與實踐。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現實的互聯網社會生命健康的認知與實踐還是工業化社會的水平。沒有互聯網社會健康思維與技術、互聯網應用最基本的認知與實踐能力。所以現實的社會健康認知與實踐還是興趣與臨床。

微博之二:

「體育運動有益於身體健康」這僅僅一種社會化意識形態的理念,很混沌與現實的互聯網社會不對稱。真實性的健康行為是基於身體機能與數據技術應用,而不是體育運動。體育運動的前提是使用身體,間接具有影響身體機能的概率,而真實性的身體機能健康需要體育化身體機能數據應用,實現身體機能數據化認知應

微博之三:

許多體育運動行為被人們用來認知與實踐自身身體健康,最終很難堅持。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體育運動項目與身體健康之間在健康功能上存在著不真實與不對稱的感知與評估問題。所以導致人們無法長期有效從事體育運動健康。體育健康與體育運動健康屬於設計問題,首先要有能力認知自身健康機能數據化狀態。

微博之四:

體育健康與體育運動健康其前提是有能力設計自己的體育思維與數據與技術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機械的從事某些體育運動項目與健身休閑自說自話自以為是。生命健康的前提是教育自身生命認知的能力,不是體育運動興趣與臨床疾病的預防。生命健康是健康、體育運動是能力、疾病預防是臨床。

推薦閱讀:

腎病患者潛血2+,為什麼醫生說不用治?
治療腳氣手癬的妙招
醫生不看尿蛋白幾個加號?原來看的是這個
總是睡不好?多半是這6個壞習慣在作怪
吃太飽會撐出十種病,八分飽從細嚼慢咽開始

TAG:健康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