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還在吃豬油?當心了!
經歷過物質匱乏年代的人對豬油總有著別樣的情感。常聽父母提起小時候的生活,那時候的家庭不若現在,每家每戶都有四五個孩子甚至更多,加上時代背景下的物質匱乏,能夠餐餐吃上豬油已是美事。曾聽父親多次說起,在他長身體的時候,常常吃完不到兩三小時便已餓的發慌,而菜肴早在吃飯時便被席捲而空。這時只要在剩飯里淋上一大勺熱滋滋的豬油,父親便能開心地吃下一大碗。或許也正是因此,父親才對豬油有著不一樣情感。
父親今年已經六十歲了,一直到前段時間,都保持著吃豬油的習慣。
兩個月前,父親突然夜裡流鼻血,一連三天,斷斷續續,但每次都在四五分鐘內止住。由於在冬季,天氣乾燥,加之父親近日來有上火現象,又是寒冬深夜,不便出門,故而未放在心上,也不曾就醫。
第四天一早,我出門吃早飯,順便在公園轉悠了一圈。回家之時,未到家門口,便見鄰居慌慌張張攔著街邊的人力三輪車。我家門前圍著五六個驚慌失措的鄰居,見到我在慌亂中跑回來,大聲責問:「你去哪了,出門怎麼不帶手機!」
我往家中一看,只見父親坐在板凳上,身體前傾,手持紙巾捂著鼻子,一滴滴血水沿著紙巾滴在地板上。地上血跡斑斑,沾滿血液的紙巾已數不清有多少。家住幾公里外的大伯站在一邊,見我回來,解釋說父親非要等我回家才肯去醫院。我又驚又氣,卻又不忍在此時此地多加苛責,只得先拜託大伯先送父親去醫院,我上樓拿手機,稍後便來。
拿了手機,急急忙趕到醫院,陪著父親去耳鼻喉科止了血。醫生建議去量一下血壓,於是又掛了內科號。一量之下,不禁嚇了一跳,血壓竟達到196/110,遠超120/80的正常值。
內科醫生問及是否有不良習慣,我邊想邊說:「我爸早睡早起,休息規律。不喝酒,煙也戒了幾年了,閑了種種田,家裡吃蔬菜大都是他種的。牙也掉光了,戴的假牙,肉多也嚼不動,所以吃素比較多。除了飯量很大跟愛吃豬油外應該沒別的不良習慣了。」
醫生說豬油不能多吃,尤其是三高病人,應該盡量不吃豬油。接著開了些快速降壓藥,讓我先去取葯讓父親服下,並陪同父親去驗血。
血單出來後,醫生看過後,指了指幾項指標說道:「你看,其他都是比較正常的,不用管它。這個血糖偏高了一點點,但與高血壓關係不大,注意控制糖分攝入量就好了。再看這兩個,膽固醇偏高了一些,甘油三酯指標已經接近正常最高水平的三倍,這兩項高容易引起血管阻塞,與高血壓有密切關係,要多注意。以後要少吃點油,豬油也不能吃了,改吃植物油。我再另外給你開些降壓藥,回去以後要按時服用,剛剛那個葯是臨時服用的,藥效持續時間不長。你這次運氣好,只是鼻腔血管破裂,流了些鼻血。有些運氣不好的直接腦血管破裂,那就是中風,下次感覺不舒服要及時來醫院。」
此後一星期父親複診了幾次,按時服藥,總算勉強控制住了血壓,同時卻再也按捺不住想吃豬油的心。我幾次勸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但父親仍無動於衷,並聲稱自己不吃豬油便渾身無力,甚至走路都腳軟。
後來我在偶然中測了幾次血壓,均高於正常水平,臨近高血壓標準。去醫院檢查無果,我便索性將屎盆子扣在了豬油頭上,並借著由頭對父親大加指責一番,然後慫恿母親倒了剩餘的少許豬油,並將備用的一大罐子豬油藏匿起來,這才斷了父親吃豬油的念頭。
在父母輩那個年代,大家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各方面知識都有所不足,難免會有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年輕時或許無事,但隨著年齡增長與身體機能衰退,不良習慣帶來的影響便逐漸凸顯出來,筆者父親便是鮮明例子。這時便需要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多上心一些,督促其改正,畢竟父母身體健康是每一位子女的心愿。
生活中以豬油為主要食用油的現象仍屢見不鮮,但這些家庭對豬油的害處卻未必知曉,故在此列舉一二。未必正確,僅供參考。
豬油,是從豬肉提煉而出、初始狀態呈微黃半透明液體狀的食用油,常溫下冷卻後呈白色或淺黃色固體,中國人也將其稱為葷油或豬大油。
豬油屬於動物脂肪,在常溫常壓下為固態,屬於脂的一種;而植物油在常溫常壓下一般為液態,稱為油。
上述只是油脂通俗的分類,準確點說,油是不飽和脂肪酸甘油酯,而脂肪是飽和脂肪酸甘油酯。兩者的區別在於「飽和」與「不飽和」兩種分子結構,即分子內是否存在碳碳雙鍵。碳碳雙鍵是高中理科的知識,學過的人自然理解,對於沒學過的一時半會兒卻也難以解釋清楚。從宏觀上理解,常溫常壓下,有碳碳雙鍵的,即不飽和的,呈液態流動的液體狀的是油;沒有碳碳雙鍵的,即飽和的,呈固態的是脂。
豬油成分中大多為飽和脂肪酸甘油酯,故而常溫常壓下為固態。其在經胃腸等消化後分解成甘油、脂肪酸等成分被人體吸收。其中一部分會在人體內被進一步合成,如血液檢測中的甘油三酯。由飽和脂肪酸合成的脂質相較於不飽和的而言更容易在身體各處產生沉積,如在血管內壁堆積導致血管阻塞,產生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
此外豬油中還含有較高的膽固醇,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2015》,每100克豬油中膽固醇含量為93毫克,而每100克菜籽油、茶油、豆油、花生油等多數植物油的膽固醇含量均為0毫克。
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已被證實是導致血脂異常、血壓升高以及動脈硬化等癥狀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見長期以豬油為主要食用油這一習慣有害無益。
看到這裡,不少人或許會問,中國自古以來都有食用豬油、黃油等動物油製品的習慣,爺爺奶奶那一輩人也是吃豬油到老,也沒出多大問題,到了現在卻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是不是嘩眾取寵,博人眼球?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先說古人,古代人大多以務農為本,糧食尚且不足,更別提肉了。一年之中能吃幾回肉已是不錯,大多是在過年時才捨得殺雞宰羊。偶爾熬一回豬油,也得省著點慢慢吃,又哪能吃出病來呢?
再說古代醫療衛生水平低下,人平均壽命偏低,能活到五、六十已是長壽,而以上所述疾病多在老年凸顯,可見患病之難。故而古代人想因吃豬油患病,不僅得家裡有錢,還得長壽嘞。
爺爺奶奶那輩情況也大致相似,建國前到改革開放初期,能肆無忌憚吃豬油的家庭也不多見吧。
而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肉製品已是大多數家庭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而人們常吃的魚類、禽類、各種蛋、奶中都含有不少的飽和脂肪酸。在此等條件下若仍以豬油為主要食用油,久而久之,必然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當然,對於諸如對豬油有一定情感依賴、特別喜歡豬油的味道的此類人而言,馬上完全不吃豬油是很難做到的。對此個人建議是不要一次性戒掉,應當慢慢減量,逐漸以食用油替代,最終達到不吃或偶爾吃一次的狀態。
最後再說一句,關注中老年人健康狀況是我們這些做後輩的責任與義務,希望年輕人多多關心長輩身體,也祝大家的長輩都能健康長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