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養育0-3歲寶寶讀書札記——劉緒源《美與幼童》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這個不看朋友圈的人突然翻了一下朋友圈(想把微信顯示的那個紅點給去掉,輕度強迫症),看到朋友海鷗分享的劉緒源去世的文章,好奇她為何如此高評價他,而我又從未聽說過此人,於是點進去一看,立刻被他的一些觀點圈粉——和我的觀點接近,但是我自己又一直說不清道不明。於是,刷刷微信的小文章已經無法滿足我對於他整個思想體系的了解,便去圖書館借了書來看。

我記得我剛懷孕時,也想看些寶寶養育方面的書,百度一下,出來的各種心得、推薦都和身邊的朋友差不多:日本的《育兒百科》定本、鄭玉巧教媽媽餵養系列、崔玉濤系列。而這些主要是從寶寶身體健康與疾病處理的角度出發的,並不能讓我們理解嬰幼兒。我自己在養育峻峻(目前26個月)時就有很多好奇,好多時候實在很不理解他為什麼哭為什麼無聊為什麼這樣調皮為什麼總是要吃那麼髒的東西等等。有友人說他初當爸爸時非常希望有一種小設備能夠聽得到嬰兒的語言,並把它翻譯成成人能聽得懂的話。看來是差不多的困惑。觀察身邊的寶媽,大多以看微信公眾號里的育兒經驗為主,裡面的文章魚龍混雜,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體系性,缺乏對嬰幼兒養育過程中本質問題的回答。我個人在困惑中尋找書籍閱讀,覺得有兩本書對我這個白菜級的媽媽幫助還是比較大的(當然我才翻了十本不到,這個僅作為階段性的片面感想),一本是哈佛大學教授伯頓·L·懷特的《從出生到3歲》和劉緒源的《美與幼童》。前者比較適合從出生到一周歲半這段,對於理解嬰兒發展有一定助益,可以少買好多不必要的玩具,少走一些彎路,輕鬆愉快地和不會說話的娃娃度過這段美好時光,預防需求性啼哭、抱著睡搖著睡等令人惱火的問題;而後者對於理解兩周歲到七周歲的孩子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讓焦慮著是否要報各種早教班特長班興趣班的父母不那麼焦慮,讓不懂和語言及思維能力有限的嬰幼兒溝通的父母若有所悟,讓父母與孩子更有質量地相處。這裡重點寫寫《美與幼童》。

「當我們面對孩子,覺得他們天真、坦誠、率性、可愛……這時,我們其實還應充滿敬畏,因為他們太神秘、太神聖了,他們同時也是我們的祖先!」(劉緒源,2014,《美與幼童》,p.176)

我記得當初不敢去當小學老師就是因為「敬畏」,因為不懂幼童,所以我只能去教我懂的大學生。我們經常喊孩子「我的小祖宗」,的確是啊——從復演說的角度,兒童們身上處處顯現了人類發展史的痕迹,體現了前「軸心時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人類世界大思想家輩出的時代,人類理性形成的時代)的想像力、萬靈論、形象思維主導的原始人類特徵。如果幼童時代是我們從過去來到未來去的橋樑,它的關鍵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7歲以前的大部分細節、內容、情節都會被遺忘,但是他們曾經存在過的對孩子產生的身體、情緒、情感上的影響卻會進入潛意識無意識,作為人的直覺先於理性大於理性而存在。

值得強調的是,作者是從幼童審美的角度來看人、乃至人類的發展,不是「教育」、「培育」,更不是「培訓」。事實上,我們所理解的教育是很狹隘的,主要局限於「認知」層面的學習,局限於理性的方法與教導,超出理性和認知的部分我們卻無能為力。而人類的真正能力是需要調動全身心的,是包含理性、情感、情緒、身體多方面多層次的「默會」整體。所以,這個命題就變成,如果理解了審美——需要調動全身心的一種活動——是怎麼發生的,就能夠理解人的真正能力(尤其是智慧的直覺、想像力、創造力等)是如何發生髮展形成的。那麼人的審美是怎麼發生的呢?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他說,我們的審美從娘胎里聽著母親有節律地心跳、呼吸開始的。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不懂人類的語言,但是只要跟他講有節律的話、唱有節律的歌、打有節律的拍子——不管有沒有意思,他都覺得舒服、安全,有全身心的審美體驗。所以,兒歌在幼兒早期非常重要。節奏大於意義。到了後期,節奏「鬆開」,也就是說節奏開始泛化,比如一個故事多個重複的環節就是一個更廣泛意義上的節奏,如《小蝌蚪找媽媽》,這個節奏最後指向藝術創作;比如生活中的日升日落、春夏秋冬等各種規律/節律就是廣義的節奏,這個節奏最後指向科學創造。在2-7歲的時光里,「原始人類」主要是形象思維,依賴的主要是想像力,達成重形式的審美。所以不必特別計較孩子的不聽話、學壞樣、愛吹牛等大人眼中的壞毛病,這其實都是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愛、頑童和自然)之內的。理解孩子才能引導孩子,不然會不經意間扼殺孩子的想像力,鼓勵了孩子對於「惡」探索的好奇心,還以為自己是一個家教甚嚴的好父母。也因為2-7歲特別的思維方式,孩子的理性還沒有開始,過多的知識和理性訓練不是特別必要,一來小孩子在身心上還沒有成長到那一步,二來他會遺忘絕大部分細節和內容。反而是牢牢把握「節奏」、「形象思維」、「想像力」,給他足夠的這方面的素材,一來用以熏陶,二來用以給他做想像和創造的素材。

那麼,選擇什麼樣的素材以幫助拓展孩子的形象思維、想像力和審美能力呢?孩子的笑是從看人出洋相開始的。兒歌中荒唐的悲慘的結果都不必擔心。我當時還嫌棄寧波方言兒歌中有些感覺不雅甚至惡俗的內容(關於尿尿啊嗯嗯啊什麼的),老一輩的娓娓道來卻引來兩個孩子的爆笑,那時他們才一周歲多一點。對於內容和細節他們長大了就會忘,所以不必擔心內容是否不夠唯美高雅——事實上孩子很早就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摸自己的雞雞、肚臍、乳頭等,你跟他說你在幹什麼啊,他笑,他還對自己的尿尿和嗯嗯感興趣,比如《是誰嗯嗯在我頭上》就是針對小孩子的這個心理寫的。所以,在素材的選取上,大可開放大膽,不要帶著成人的教育視角和理性偏見去給小孩選素材,而是要用孩子審美的視角去選,他的節奏、節奏的鬆開、形象思維和想像的不可遏制,都要得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劉緒源的另一本書《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所提出的圍繞這幾大主題的世界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可以大量地讓孩子看。當然,生活實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從書本到書本的經驗是淺薄的,是片面的,是無法和先賢通靈的,更無法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事之太平的。

而後,這樣的想像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又如何轉化為成人後的獨立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呢?這些幼年期想像力素材豐富的孩子,到了上小學時,理性開始發展,他們會把學到的知識和自己過去長期浸染熏陶過程中形成「圖式」進行比對「檢視」,這種檢視是懷疑精神的開始,是獨立思考的第一步。這種檢視——雖然他們自己得出的結果會錯誤百出荒唐可笑,但確是他們真正內化了的學習,通過這樣不斷地檢視不斷地自我修正和迭代,他們最終會走向理性和思想的真正獨立。此時他們幼年時進入潛意識的形象思維和想像力與他們屬於自己的知識和理性一結合,便有了創造力。而家長和老師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這個自我真正的學習過程,不要對他們的開小差大驚小怪,不要對他們自己得出的錯誤結論和荒誕論斷蠻橫處理。你理解他們,你便知道那不是壞事,更知道該如何引導他們。

再補充一點,「孩子喜歡看孩子,但是不喜歡看熟悉的環境。」前半句說明孩子的審美需要內化,後半句說明內化後會產生無聊,有無限向外的需求。這推動了人的創造。我們經常擔心孩子會沒有創造力,其實這是人類原生的。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是,我們是在什麼時候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他們原生的內在的創造力給抹滅了,最後還大力呼籲和要求他們有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以上是對劉緒源《美與幼童》簡要邏輯的梳理,外加自己的一些理解。劉先生已與2018年1月10日過世,不當之處他已無法爬起來和我辯駁,但是他的作品擺在那裡,就是最真實最重要的聲音。在此感謝他帶給我的啟迪。


推薦閱讀:

老一輩土方法治病竟讓寶寶腫成豬頭?隔代育兒醫療問題大吐槽!
如何破解重組家庭的教育難題?
寶寶應該吃多少奶?怎麼判斷寶寶吃飽沒有?
別以大人的標準對待孩子,孩子的這些問題,你知道嗎
寶寶早睡早起,要這麼來訓練哦!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