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系與失敗學(唯識與榮格)

看過我失敗學內容的人,應該都清楚我強調的從來不是失敗,而是面對失敗的應對,屬於心理學範疇。去年出現了「佛系」一詞,似乎自帶「失敗」屬性,彷彿某種意義上的「喪文化」。但其實佛教懷疑的只是我們凡夫孜孜以求的那些內心蠢動,可以讓我們短時間身心愉悅,卻無法消解那背後隱藏著的人生之苦。簡單的說,那些得來容易的慾望之樂,不僅消失的也快,而且根本不足以緩解那深層的生命之苦。所以佛系比失敗學偉大得多。我強調的失敗學,是坦然面對失敗,為的是獲得真正的成功,這仍然是俗世意義上的,而佛教追求的是世間真理。「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懷增上慢」哪裡是「與世無爭」,相反,有著尋求真理的強烈衝動,所以「佛系」怎可能是消極而頹廢?

但從另一個層面上說,佛學與心理學有很多共同的地方,相互參照會對人生有更深入的體會。今天先舉一例,即唯識學與榮格學說的共通之處。

唯識學第八阿賴耶識是前六識與第七識的依據,也是宇宙萬法的本源。《成唯識論》卷四:「阿賴耶為依,故有末那轉,依止心及意,余轉識得生」,即是說明阿賴耶識是前六識(余轉識)與第七末那識的依據;而《攝大乘論》的「所知依」章提到《阿毗達磨大乘經》的一首偈頌:「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也說明阿賴耶識內藏一切存在的種子,是作為一切存在的所依,並含有流轉與還滅的旨趣。即一切事物,不管是善是惡,都以阿賴耶識為依歸,因為阿賴耶識攝藏一切存在或事物的種子,而這些種子遇到足夠的因緣或條件,便會現實地展現,成為在時間與空間之中的物體、現象,由此也說明第八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

榮格的集體無意識是超個人心理的基礎,會在意識及無意識的層次上,影響著每個人的心理與行為,榮格曾指出:「詩人們深信自己是在絕對自由中進行創作,但其實卻不過是一種幻想;他想像他是在游泳,其實卻是一股看不見的暗流在把他捲走」,文中的暗流即是指集體無意識,這正說明意識與個人無意識總是在不知不覺中依循集體無意識而作用的,這個現象與唯識第八阿賴耶識是前六識與第七識的依據相通。而集體無意識中包含著人類所共有的心理知見的基本架構——原型,是心靈運作和內在轉化的終極源泉,這個現象與唯識學第八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意義相通。

唯識學第八阿賴耶識是種子識,種子有本有與新熏二種,本有種子是與生俱來的,包含清凈與染污二種種子,新熏種子是後天業力造作所成,善業熏成清凈種子,惡業熏成染污種子;清凈種子的體性很弱,而染污種子具有強勢的主導性,是有礙於有情眾生理性抉擇與修行的障礙,有情眾生必須努力的是克服、滅除染污種子,不讓它進入我們的意識中,不讓它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肆虐;而對於原初體性較弱的清凈種子,則須聞熏習修行長養,使其壯大以制伏染污種子的現行。唯識學面對眾生天生本俱的染污種子強調轉識成智,轉舍阿賴耶識中的染污種子,轉得清凈種子以解脫煩惱,體證澄明寧靜境界。

榮格集體無意識的基礎是原型,原型是人類共有的感受方式,例如:人們對於生育自己的母親抱持著想讓他擁抱入懷、依靠他的情感,認為所謂的母親就是能夠包容一切,值得依賴的存在,這種感覺和看法是與生俱來的心理模式,所以原型可說是人類一切心理反應普遍一致性的先驗形式,這種心理結構的基本模式,是發自本能的心象,而非理智的發明。集體無意識中原型與生俱來的現象阿賴耶識種子本有的現象相通;而原型的種類很多,例如:阿尼瑪、阿尼姆斯、本我、情結、陰影、人格面具等,本我原型是心靈的指導,與阿賴耶識中含藏清凈種子相通,原型中的情結、陰影、人格面具等原型則與阿賴耶識的染污種子相通。

唯識學阿賴耶識的因相是一切種識,主要的作用是執持一切法的種子,使它們不會失去,一切行為過後,其影響力不會消失,且會以種子的形式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成唯識論》說:「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成唯識論》又說阿賴耶識:「此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異熟果故,說名異熟。離此,命根、眾同分等恆時相續勝異熟果不可得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果相」,這說明阿賴耶識能引生三界、五趣、四生等由善業和不善業帶來的異熟果,所以又稱為異熟識,也說明阿賴耶識為貫連前後期生命的識體,令得輪迴受生可能,如沒有阿賴耶識,則命根、眾同分等恆時相續的殊勝異熟果就不可得。而《八識規矩頌》也說阿賴耶識是「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確立了阿賴耶識輪迴的主體性,但阿賴耶識作為一輪迴主體的穩定性並非恆常不變,只要遇上外在的有力條件,它仍可被熏習而生起教化、轉化的活動,否則阿賴耶識的穩定性便流於自性的實體,而墮於常住論了。所以在唯識學中阿賴耶識是一輪迴的主體,累積含藏了個人生生世世的業力種子,使每個個體在每一期生命中以不同的生命樣態存在於世間,當然這也說明存在的有情眾生,每人的業力不同,阿賴耶識也不同。

榮格的集體無意識雖與唯識學阿賴耶識在宇宙萬法的本源意義、心靈內涵清凈染污現象具有相通性,但在阿賴耶識作為輪迴主體,眾生業力不同阿賴耶識也不同的面向上,集體無意識恰恰與之相異。榮格在《個人命運中的父親》一文中提出:

人類擁有的許多事物,不是他習得的,而是從祖先那兒繼承來的,他生下來時不是一張白紙,只是無意識罷了,不過他與生帶來了組織好的系統,並隨時可以人類的特殊方式運作,這有賴於幾百萬年的人類發展,就像鳥類遷徙與築巢的本能並非習得一樣,人類呱呱落地時也隨身訂下的他本性的基調,這不僅是個人的,同時也是集體的本性,這些遺傳的系統和青年與老年、生與死、子與女、父與母、交配等,自遠古以來便存在的人類情境相互對應,只有個人的意識是第一次經驗到這些事情,身體的系統與無意識則非如此,對它們而言,這些情境只不過是遠古以來就在本能中的慣性功能罷了。

顯然,榮格認為人類與生俱來的無意識是從祖先那兒繼承來的,是遠古以來就在本能中的慣性功能罷了,而此本能不僅是個人的,同時也是集體的本性,這麼說來榮格集體無意識的內涵是天生自然且人人平等的。人類心靈的最深層次上,人類毫無個體性特色可言。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原型與本能,人們只能在人格的其他部分尋找個體的特色。真正的個體性是個人為追求意識而掙扎的產物,榮格稱之為個體化過程。個體化是個人長期在心靈的弔詭中,有意識努力的結果。但是本能與原型卻是我們每個人的自然稟賦。所有人的稟賦都是平等的,每個人不論貧富、膚色、古今,都擁有它們,這個永恆的主題是榮格對人類心靈理解的基本特色。

因此,唯識學阿賴耶識與榮格集體無意識雖然在宇宙萬法的本源,及清凈染污性質同在的意義上具有相通性,但唯識學阿賴耶識由輪迴的主體性證成的是:有情眾生每人的業力不同,阿賴耶識也不同;而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由從世代祖先那兒繼承來的平等性證成的是:每個人不論貧富、膚色、古今,都擁有共同的集體無意識。顯然,阿賴耶識與集體無意識在與生俱來的原初性質是不同的,而阿賴耶識因每人業力不同,心靈清凈染污程度不同,強調體證世界存在的基本法則真理,以轉識成智,轉染污成清凈;集體無意識因每人與生俱來的心理模式相同,強調向內體證本我蘊藏的真理,自覺地努力個體化,建立自我與本我軸線,成為潛在的自己。

唯識第七末那識與榮格自我

唯識學第七末那識,世親的《唯識三十頌》對它的描述:

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四煩惱常俱,謂我痴我見,並我慢我愛,及余觸等俱,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系,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頌文的意思:第七末那識是依止阿賴耶識,以它為所緣而生起,它執取阿賴耶識的見分為自我,從而導致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種大煩惱;它恆審思量,恆時在周遍計度之中,以阿賴耶識為自我實體,視之為恆常不變的個體生命、靈魂主體,致它在無了期的生死苦海中流轉、輪迴、沉淪不已;末那識在證得阿羅漢位時、在滅盡定中、在出世間的道路中會變成無有,經長久修行在第八地時才能轉為平等性智。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著自我,所以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又因它思量著阿賴耶識,以阿賴耶識為自我,因而生起了人我分之別、主客之分等心理作用。

榮格對自我的定義是:「它彷彿是構成意識場域的中心,就它構成經驗人格這個事實而言,自我是所有個人意識作為的主題」,榮格的意思是:自我是意識的中心,而就其「自我是所有個人意識作為的主題」而言,自我展現意志、欲求、行動時也同時是對我的執取。而榮格對心靈的描述:

自我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意識中心,同時也是動態的意識中心,它是牽動意識內容並安排優先順序的能量中心,自我是決策及自由意志的所在。

依上文的描述,自我不但是意識的中心,它具有自由意志,也是決策的中心。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自我運用理性主導著我們的生活事務;自我能使我們的意識聚焦,賦予我們行為的意義和方向,因為有自我,所以當我們面對違反我們意願的事物時,自我便會操控意識內大量素材和能力,對環境作出對抗。而自我與心靈內容的關係則是:自我似一面鏡子,當心靈內容被自我掌握到、知覺到,它就成為意識的領域,而未被自我掌握到、知覺到的,便不屬於意識領域。榮格發現自我僅占心靈的一小部分,心靈中人類無法掌握的部分卻有如冰山,自我只是冰山的一角。

唯識學的末那識與榮格的自我有部分相通處:自我與意識相連繫,展現個體的意志、欲求、行動;末那識則與阿賴耶識相連繫,執取阿賴耶識的見分為自我。但是榮格意識所依據的自我是有局限的,當心靈內容被自我掌握到、知覺到時,它才成為意識的領域,而在整個心靈世界中,自我僅占心靈的一小部分。而唯識學裡的末那識是形成我執的基礎,我們常因我執導致生活虛幻、不真實,我執幾乎是心靈普遍的現象,要去除我執須經長久的修行。其次榮格的自我雖有執取欲求,但有某種程度的理性,也能作綜合性的工作,它的思想與行為通常有一定的軌跡可循,而唯識學末那識則只是盲目地執著,執取阿賴耶識的種子為自我。再其次榮格的自我具有理想,能追尋、建立價值,唯識學的末那識則為四大煩惱所包圍、操控,是染污性格,沒有理想。

唯識前六識與榮格意識

唯識前六識是前五識和第六意識,前五識是人的五種感覺器官,依於人色身中的五根,緣於萬法中的五塵而生起,但前五識只能了別自己界限以內的東西,不能越出自己的功能範圍以外,例如眼識只能緣色,不能越色而緣聲;耳識只能緣聲,不能越聲而緣香,其他各識亦然。

並且五識緣境,只是感覺而無分別的功能,分別色、聲、香、味、觸五境的內容,是第六意識的功能。第六意識具了別作用,不只能了別現在的事物,也能回憶過去的事物,和推斷以後的事物,第六意識的了別事物,常與前五識一齊作用,當前五識感知事物後,第六意識即以概念對前五識的感知加以概括,以回憶過往發生事物的概念為基礎,對現在的感知作出概念性的認識。第六意識的本分是運用名言分別,以分別一切言說、名相,加以比較產生認識作用,且能具體地對被認知的東西起心動念,它可與前五識同時生起,也可與其中一識一起生起,也可單獨生起,對有關的對象、所緣加以分析、了別。

榮格心理學中意識是一種覺識,一種清醒的狀態,一種觀察記錄周遭和內在世界活動的狀態,根據榮格在《基督教時代》一書中的說明,意識指的是人用眼、耳、鼻、舌、身觀察感覺周遭環境的覺識,又該書中提到「在許多不同的意識內容之間,有一個聯絡的網路,它們都直接或間接的連結到自我這個中央機體上,自我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意識中心,同時也是動態的意識中心,它是牽動意識內容並安排優先順序的能量中心,自我是決策及自由意志的所在。」這也可以看出意識的主體自我是決策及自由意志的所在,意識的覺識因自我的主導操控才產生有意義的行動,一旦自我分散注意力,意識雖能運作也能慣性反應,但無法作決策,就如在一條熟悉的道路上開車,意識可以對資訊監控、吸收、處理並作出反應,但發生狀況時,無法判斷決策。

比較唯識前六識與榮格意識內涵:唯識前五識與榮格的意識相通,都是覺識,都能覺察記錄周遭和內在世界活動;但唯識前五識的覺知須賴第六意識才能形成了別認識,而榮格意識的覺知須靠自我才能作成有意義的判斷及行動,在這樣的作用中,唯識第六意識與榮格的自我相通,二者都是主導者,都作為覺識的中心,產生覺知判斷,啟發自主性行動。

唯識種子現行與榮格心理投射

唯識學對心識的理解是:宇宙萬法,都是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變現而來的,種子如何變現呢?阿賴耶識自相是能藏、所藏、執藏,因相是一切種識,果相是異熟識。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因),生起現行產生果,先變現出第八阿賴耶識,這種子生出第八識,以種子為因,第八識是果,叫做「因能變」;再由第八識的種子變現出前七識,而第八識及前七識自識體上各各生出「相分」、「見分」二分,這第八識生出前七識,同時八識體各各生出相分、見分的變,是第八識識體的變,第八識識是種子生出的果,這種變叫做「果能變」。見分的見,是能了別的作用,見分就是我們的認識作用,也就是認識主體。相分的相,就是世間萬法各種事物的形相,相分就是識體上的事物形相,也就是認識客體;第七末那識執著第八識的見分,顯現為近似實有的我為相分,第六意識以第八識種子變現的宇宙萬法為相分,前五識以第八識種子變現的五塵為相分,這七識的認識客體都是來自第八阿賴耶識種子所變現,並不是直接認識外境事物的本質,第八識種子所變現的影像等同於外境的實物嗎?當然不等同,這原理就如同鏡子中的影像不等同於鏡子所照的實物一樣,因為同一個物體,平面鏡、凹透鏡、凸透鏡所照出來的影像絕對不同。心識識物的原理與鏡子照物的原理一樣,每一個眾生都有其獨具的阿賴耶識,內中儲藏著無量數的種子,這些種子遇到足夠的因緣條件,便會變現而成外在世界的種種存在物,每個人的阿賴耶識種子不同,所變現的影像不但與外境實物不相同,而且人人不同。例如一杯水,人類看這杯水是水,天神所見的是甘露,餓鬼將它看成膿血,同樣一杯水,三人所見不同,原因就在於三人心中阿賴耶識種子不同,所以唯識學的種子現行活動其實就是心理投射作用。

榮格人類心靈成長「意識五階段」中,成長的軌跡起於個體不斷地向外在世界探索,與外在世界建立關係,此時心理的主要作用為——投射,投射分為外射(一般以投射稱之)、內射、認同三種。外射的原理就如同投影機將影像放映到銀幕上一樣,影像來至投影機內部的軟片、燈光、透鏡等元件的組成。當然,任一元件有了變化,產生的影像亦會隨之改變,影像的變化取決於投影機內部元件的組成變化。人類心理的投射原理同於此,我們心理的內在狀況就如同投影機內部的元件,心理的內在狀況是什麼,投射在他人身上的影像往往如是,這和唯識學阿賴耶識種子現行的道理相似。當一個人把自己不想要的那一部分歸因到另外一個人身上,例如:對外表邋遢的人感到厭惡,甚至批評攻擊,就是壞的投射;而將自己喜愛的特質投射在另一個人身上例如: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好的投射,這也與唯識學同樣一杯水,人類、天、神餓鬼所見不同的情形一樣。心理機制在投射現象下,人們所見的客觀世界並非事物的本質,而是個人主觀心識的變現,內射、認同與投射現象一樣,因為人類的心理活動,在內射之前必先有投射,而在投射過程中,客體已蒙上了投射者主觀的色彩,所以內射進去的內在客體並不準確代表外在客體。認同是自體將先前內射的客體中有價值的性質納入自體形像中,不管認同好的內射物或壞的內射物,自體所認為客體中有價值的性質,其實也是自體主觀的心識變現。

唯識學的種子現行活動其實就是心理投射作用,榮格的心理投射也就是個體心靈主觀的心識變現,所以在心識的認識結構里,唯識學種子現行與榮格心理投射的原理是相通的。

唯識學對心識的理解是:一切萬有的存在都是八識轉變的結果,客觀世界的一切現象都來自識的異熟、思量及了別活動。阿賴耶識是總樞紐,含藏萬法種子,能令心識種子變異成熟,種子成熟即能變現出有情眾生與外在世界;末那識主思量,是阿賴耶識所生起,但反過來思量阿賴耶識,以阿賴耶識為自我,因而生起了人我之別、主客之分,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等種種心理作用;前六識主了別,形成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境相的分別與認識。八識的作用顯示主客內外一切事物與作用,都是心識變現的結果,並非先有外界或者身體,才有心識,而這也顯示出人對外界事物本質認識的真假、虛實、是非、對錯關鍵在於心識的內涵,心識清凈則萬法澄明,心識染污則全盤皆偏。

榮格心理學對心靈內涵的探索是:心靈結構主要由意識與無意識兩部分所組成,意識層的核心是自我,與外在世界接觸的介面是人格面具。無意識層的核心是本我,無意識層又分為個人無意識與集體無意識,個人無意識層的基本內容是情結,及平時隱藏不願意承認的陰影;集體無意識層的基本內容是人類共有的心理認知模式——原型,原型的核心是本我,集體無意識與意識之間的聯繫和溝通橋樑是阿尼瑪與阿尼姆斯。這心靈的全體就是人格的整體,心靈的各層次與各結構的運作由本我主導,但本我是隱微難察的超越心靈,而人類在社會化過程中,自我未察覺本我的存在,卻在社會適應的衝擊中產生諸多情結與陰影,繼而心靈在認識外境時,染污的情結、陰影不斷投射,以致心識所見扭曲失真,煩惱痛苦伴隨而至。這也顯示出人對外界事物本質認識的真假、虛實、是非、對錯關鍵在於心靈的內涵,當自我與本我建立起軸線則心識清凈澄明,反之則所見皆偏。

二者在心靈結構上或有部分不同,但在心識作用上都顯示了主客內外一切事物與作用,都是心識變現的結果,人對外界事物本質認識的真假、虛實、是非、對錯關鍵在於心識的內涵,心識清凈則萬法澄明,心識染污則全盤皆偏。

唯識真如

唯識學以阿賴耶識為心識的本源,阿賴耶識能變現宇宙萬法,但因每人業力不同,心靈清凈染污程度不同,阿賴耶識所變現的宇宙萬法亦不盡相同,但歸根結底皆是虛妄的心識所變現之境,所以唯識學的基本立論——「萬法唯識」,主張一切存在的事物皆是心識所變現,我們所見的萬事萬物皆非事物的本質。但有情眾生不了解宇宙與人生一切生滅變異的事理,而認定「五蘊假合」的身心為實我,認定一切「名稱言說」 是實法,於是就成了「我執」與「法執」。

唯識學在解脫生命困境的「解」上提出「唯識真如」——唯識無境、三自性、三無性等真理觀,三自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無性是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

依他起性是指:宇宙萬有都是仗因托緣生起的事物,一切事物沒有孤立生起或存在的,全是因緣條件的組合,就像房子是磚、瓦、木、石、水泥所組成一樣,既是組合就會隨著組合條件的改變而變化,只要其中一樣組成條件壞損,組成物就隨之變化,一旦房子的磚或水泥掉落,房子就可能倒塌,所以法無自性,即是沒有固定不變之性,只是暫時的現象,不是永恆的實體。

遍計所執性是指:我人對一切事物卻普遍執著計較,執著於五蘊和合的假我為實我,執著於條件組合的假有為實法,以為房子可以實存,以為生命可以恆在,甚至只是一條繩子卻當成是蛇,明明是個影子卻以為是鬼魅,這種以假為真、以無為有的執著便是遍計所執性,因為遍計所執性,所以我人時時妄想,處處計較,這一切執著妄想計較,不但遮蔽了我人的知見,造成所知障,也障礙了我人的情緒,造成了煩惱障。圓成實性是指:對於生命的偏執,一旦徹悟諸法因緣生,依他起的諸法皆無自性,真實的體性不是事相,而是超越相對的絕待真理,也就是我、法二空,這就是圓成實性,就好像覺醒之人了解世間一切不過就是共同的夢,洞察了現象的虛妄不實,毫不執著一樣。

唯識學三自性的意義是從萬法唯識緣起的角度來詮釋諸法空性,所以在三自性之後,為了強調諸法緣起性空便說三無性。依據依他起性說生無自性,依據遍計所執說相無自性,依據圓成實性說勝義無自性,生無自性是指萬法唯識所現,是依他而起,是待緣而生,否定萬法自生的可能性;相無自性是指境相差別是由妄計遍執而生,譬如鏡花水月,本身非真實的存在,只是情執所現,一切諸法既然如鏡花水月一般,現象就不是真實的存有;勝義無自性是指遠離染依他的遍計所執性,就能體會萬法凈依他的空無清凈,也就是一圓成實性的真如之境。

勝義無自性的真理思想,說明了圓成實性的真如之境一樣是立基於心識的作用,而真如不是一種外在的本體,真如是掃除心識染污之後所呈現的一定狀態,圓成實性是心識凈依他的狀態,是基於清凈因緣才能呈現的,因此它依然也是無自性,故稱之為勝義無自性。勝義無自性的真理觀說明了唯識學思想無執的中道義,中道是遠離空有二邊,無增無減,三自性與三無性展現了世間一切法,每一法都具足三性,唯識的理境是一無執的中道境義。

榮格本我

榮格心理學以無意識為心靈的本源,無意識心靈中存在著正負兩面內涵——原型、陰影、阿尼瑪、阿尼姆斯、本我等等,負面內涵受到壓抑時會在未來某些時刻出現干擾自我意識,對自我意識造成侵襲的控制,甚至造成精神疾病。無意識心靈中所貯存的光明、超越的正面能量,榮格稱為本我,本我是完整心靈的主體,是原型的最高核心,也是自我的原型根基,本我的特質與功用則如榮格所說:

我通常把「超規則的人格」描述為「本我」,並因此在自我與人格的全部之間進行明確區隔;眾所周知,自我僅僅延伸到意識心理,而本我所包括的既有意識成分,也有無意識成分。因此,自我與本我的關係就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在那個程度上,本我是超級的。本我在經驗上被感知不是主體,而是客體,這是因為它的無意識成分只能夠間接地,即通過投射進入意識。

榮格提出:在經驗上本我不容易被感知,所以人們總以為本我只是客體不具主體性,這是因為本我的無意識成分只能夠間接地通過投射進入意識,事實上本我是人類心靈的主體,對此榮格進一步說明:

「超規則的人格」是完完整整的人格,即一如他本來面目的人,而不是它顯現的樣子。無意識心理也屬於這個整體性,他儼然像意識一樣,有著自己的要求和需求。……我認為無意識是所有人共有的一種非個人心理,儘管它通過個人意識表達自己。

顯然榮格認為本我是超規則的人格,也是完整的人格;本我是個體內在經驗的現象,雖然只能經過投射才能被間接感知,但它是整體心靈的中心點,而它的功能即是要整合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對立衝突。

榮格學者 Robert H. Hopcke 綜合榮格論說指出:「發生的某些特殊事件所具有的某種特殊意義;困境之中由於神秘之手的干預而呈現出的枊暗花明之勢;同時性現象之中奇妙的巧合而引起的態度轉變——榮格將所有的這些心靈現象都視作本我的顯現」歷史上有名的例證如:法國哲學家笛卡兒(Descartes)提及,他在閃電的瞬間瞥見了神秘現象,因而有了所有科學秩序的發現;如英國作家Rober Louis Stevenson也說,他多年來尋思著一個說明他「對人的雙重存在的強烈感受」的故事,在苦思不得時,突然有一天在他的夢中情節突然呈現,他的《化身博士》一書也因而創作出。

而當自我不穩定時,本我會以最高的重整象徵出現,它時常以高等或理想人格現身,所以本我是真理的來源,個體化過程即是本我去照亮整個心靈系統,實現每個人獨特的個性,也就是達成——自我與本我的協作,自我與本我之間持續對話,也就是意識的中心和整體心靈的神秘調節中心―─本我之間的對話,這是榮格心理學的核心真理。在榮格的理論里,本我才是整體心靈的指導中心,自我不過是個人意識的中心,而榮格強調人類獨特的生命有無比的重要性和價值,所以個體化過程是在真實生活中努力去認識體察心靈與生俱來的潛能,使人格忠於自身深層的潛能,不要全然被自我意識所左右,也不要只認同於集體文化的角色,個體化是成為個人潛在的自己。本我是超越的心靈,能照亮整個心靈系統,實現每個人獨特的個性,使個體朗現本然的實在,是個體生命的圓滿呈現;自我在體驗本我,覺察與本我的感應過程中,須時時提策自我與本我保持協作對話,時時覺知本我的指導。

唯識緣起成就

唯識學轉識成智的目標是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但此四智並非內心本有,四智的清凈種子在阿賴耶識中僅是力量微弱的種子,無法朗照心識,須靠佛法聖言量的熏習才能成長茁壯,阿賴耶識是心識的本源,因其攝持前七識雜染有漏法所熏成的種子,所以阿賴耶識是雜染的;但阿賴耶識種子 有新熏與本有兩種,無漏種子是本有的,只是力量微弱,須依賴熏習而增強,不斷地熏習,不斷地增強,才能轉變成現行,再由現行熏成無漏種子,累積大量的無漏種子,阿賴耶識才能由染轉凈。修行方法是通過對真理的了解,轉變心識的雜染、分別、執見,真理的了解與修證本身是一種對治的作用;但了解真理,還是會被煩惱障、所知障所障蔽,所以還必須發菩提心、聞熏習、止觀、行波羅蜜等修行的力量去對治。唯識學的修行是在因緣所生種種境中思維、禪觀、轉化、踐行:

發菩提心即是發起成佛之心,誓願出離生死、誓願救助悲苦眾生、誓願護法護教。菩提心是大乘佛學的根本要義之一,一切大乘佛法有關的修行方式都與菩提心相應,因為沒有菩提心的支撐,無法走完大乘難行道的全程。於唯識學派的修行內容而言,世間凡夫都以主觀心識執取天地萬象,故常為日常生活事物所束縛,誤以為宇宙萬物是永恆不變,虛妄的認識使得凡夫起惑造業,進而生起煩惱,感受痛苦而輪迴生死。這些錯誤的知見皆來自無明,但根深蒂固的無明煩惱極難斷除,需要廣大的決心和長期艱辛的奮鬥,故鬚髮菩提心時時提策自己:誓願出離生死、誓願救助悲苦眾生、誓願護法護教。

聞熏習是唯識學修行的重要法門,轉識成智的目的是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的清凈無垢識,但阿賴耶是雜染的,如何能使雜染的種子轉成清凈的種子呢?清凈種子的來源是正聞熏習,正聞熏習是因為聽聞最清凈法界的等流正法而熏習善種子,善種子日益增多,染污種子相對變少,最後不起作用,清凈無垢識因之呈現。眾生經由聽聞清凈法界等流正法,並受其的影響,就會熏習成出世的清凈心種。唯識修行的重要法門——聞熏習,也就是聽聞佛法、長養善種子,通過聞熏習使有情眾生逐漸了解因緣所生法、法無自性、萬法唯識所變現等道理,以漸次制伏煩惱障、所知障。

止觀是在定中觀想思維自身的所緣,把心安住於所緣上觀修,使心達到念念相續的思惟狀態,讓心識堅固地憶念原初外在的所緣相,進而捨去原初的所緣相,然後對心識中的相似所緣(原初影像)做更深層、更細微的觀察和分別,以引發與觀慧相契合的正確見解。修行者於定中通過對所緣境的觀察及修習,能逐漸地改變一般世俗慣性的思惟模式,進而與所觀行相契合,在此階段禪觀者安定身心、集中注意力觀想,觀想因緣所生法本無自性、萬法唯識所變現世事如幻、一切法無我的道理,達到對無我道理的真實領悟,以破見惑;破見惑之後再進一步禪觀去除貪瞋痴,通過禪觀達到破除分別我執的修行。

六波羅密是:布施波羅密、持戒波羅密、忍辱波羅密、精進波羅密、禪定波羅密、智慧波羅密。六般若蜜是六種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方法與途徑,為大乘佛教修習的主要內容,佛教認為:布施可以轉化慳貪,持戒可以轉化毀犯,忍辱可以轉化嗔恚,精進可以轉化懈怠,禪定可以轉化散亂,智慧可以轉化愚痴。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基礎,不斷地努力去實踐,修行當中自然能得到智慧。

轉識成智的歷程中,通過對真理——因緣所生法本無自性、萬法唯識所變現世事如幻、一切法無我等道理的了解,加上發菩提心、聞熏習、止觀、行波羅蜜等修行力量的對治,在一切緣起法中體證真理、精進修行,以求解脫生命的困境,修得圓成實性、大圓鏡的境界。

榮格內在體證

榮格心理學的目標是自我與本我協作,本我是內在心靈所本有,人人內心就有一個本然的真理,修行自然不用向外求索,只須應用積極想像、夢的解析等方法去察覺認識心靈世界,讓無意識中的本我浮現,就可以發現真理,我們本來就有一個智慧的心靈,困境只是心靈一時的迷失、蒙蔽,只要經由理解而達到領悟,問題就能解決了,修行方法是向內覺察體證——

積極想像:榮格認為想像是積極的、有目的的創造,積極想像意味著意象有自身固有的生命,如果你的自覺的理性不加以干預,各種象徵性事件的發展會按照其固有的邏輯而發展。通過積極想像的方式,內心的意象會逐漸浮現出來、特別是內心深處的情結和陰影,通過積極想像與自己的無意識心靈做充分的接觸和溝通,內心深處的情結和陰影常能在面對與溝通中產生變化,治癒常常就在這種接觸和溝通的情況下悄悄發生。

夢的解析:夢以象徵性的形式出發,將無意識心靈中人們壓抑、害怕、焦慮、不願承認,卻會在某種情境下干擾、生起、影響生活的內容一一浮現,夢以象徵的符號呈現病人的壓抑、害怕、焦慮:夢中的「大河」代表病人治療過程中的困難與障礙;「河上沒有橋」,代表病人沒有找到快速治癒的方法;要涉水過河的急切心情,表明病人想戰勝疾病的決心;夢中的「淺灘」,則是一次安全橫渡的機會,是病人想通過治療,從疾病的折磨中解脫出來的途徑;夢中的「螃蟹」一直潛在水下,要拉病人下水,則是病人想到「癌」的恐懼。

但夢的功能不只在顯現補償作用,它還涵括超越意義,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對作夢者提出警告。例如《人及其象徵》中榮格提出的夢例:「我記得有個男人,跟一大堆狗屁倒灶的事情一直糾纏不清……有一天晚上,他在夢中看到自己從山巔跨出去,踩進了空蕩蕩的空中,他一告訴我這個夢,我立刻看出他的危機,強調那是一個警告,並勸他約束一下自己,我甚至告訴他,這個夢預示他會死於山難。」

通過夢的象徵,我們可以一窺無意識心靈,而以榮格的觀點,解夢必須以你所處的環境、事件、思考、情感、直覺、感官來探究夢裡的事物,並將事物看作一種象徵,探索夢引發作夢者什麼聯想?欲補償意識中忽略或不願見到的又是什麼?這些聯想與補償對作夢者此刻的生命想說些什麼?解夢的意義在藉助與作夢者最相關的夢的力量,從夢半模糊的象徵符號中,覺察本我通過夢欲對作夢者提出的警訊或預兆,從夢的解析中可發掘對作夢者具有療愈心靈與整合生命的元素。

榮格運用積極想像、夢的解析等方法,凈空心靈、回歸本我、探尋無意識心靈,與心靈對話,過程中對體驗、感受採取全然接納的態度,這是一種向內在真理來源——本我體證的修行方式,因為真理內在,人們只要放下外馳的心識及種種的投射,安住於當下,如實觀照、純然體驗,充分覺知本我的一切,如其所如,了了分明,即能與無意識心靈整合,活出潛在的自我生命。

唯識五位

修唯識行要經過五個階段,即唯識五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

唯識學轉識成智的成長曆程,成長機制來自生命的自覺,來自個體自覺知見錯誤導致生命困境,而生起欲斷除煩惱改變困境的動力,佛學講求「解」、「行」並重,轉識成智須先解——了解因緣所生法本無自性、萬法唯識所變現世事如幻、一切法無我,再由發菩提心、聞熏習、止觀、行波羅蜜等方法對治修持,修一分證一分果,經長久的修行努力,最後才證得清凈智慧,唯識學的修行力量起於生命的自覺,有的人很早自覺進入修行,有的人終其一生未曾自覺。唯識學心靈成長的動力來自生命的自覺,成長轉化的歷程是:

資糧位→通達位(初地)時,生命困境為有情生命心識中的分別我執(煩惱障)、分別法執(所知障)、俱生我執(煩惱障)、俱生法執(所知障),為遣除這諸多成道障礙,須思維禪觀唯識真理——唯識無境、三自性、三無性、……等,堅定修行:發菩提心、聞熏習、止觀、行波羅蜜等。經由發菩提心、聞熏習、止觀、行波羅蜜、……等修行能轉化心識中的分別我執(煩惱障)與分別法執(所知障)。

修習位的第二地→第八地時,生命困境為有情生命心識中的俱生我執(煩惱障)、俱生法執(所知障),為遣除這二種成道障礙,須對唯識真理更圓滿思維禪觀——進一步體證唯識無境、三自性、三無性等真理,更發大菩提心,不僅自覺還要覺他,不僅自利還要利他,不僅自度還要度他,反覆不斷修波羅蜜,反覆不斷禪觀等,經由反覆不斷修波羅蜜定,反覆不斷禪觀等修行,轉化心識中的俱生我執(煩惱障),修得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

第九地→究竟位時,生命困境為有情生命心識中的俱生法執(所知障),為遣除最後殘餘的細微成道障礙,須對唯識真理達無更圓滿的體證——唯識無境、三自性、三無性等,再反覆不斷修波羅蜜定,反覆不斷禪觀,並現身說法、以身作則、示現神通度眾生,經由反覆不斷修波羅蜜,反覆不斷禪觀,示現神通度眾等修行,能斷盡煩惱障、所知障種子,修得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轉識成智歷程經唯識五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一階位一階位漫長的修行,心靈一點一滴地成長,至通達位(初地)才將我們分別所起的煩惱障、所知障種子斷除;至第八地才將生命俱生而來的煩惱障、所知障的現行制伏,修得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至第十地才將俱生煩惱障、俱生所知障的種子斷除,而至究竟位才將俱生煩惱障、所知障種子斷盡無遺,才能得清凈圓明,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修行至此轉識成智,將有漏之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無妄想、無分別、無執著、無煩惱的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漫長艱辛的歷程,一路走來生命不斷地成長轉進,轉識成智的歷程真可謂心靈艱辛成長的歷程。但這一切轉變歷程須起於生命的自覺,個體生命若無知見錯誤導致生命困境的自覺,並生起欲斷除煩惱改變困境的動力,則終其一生心識始終在虛妄中,生命沒有轉化的契機。

榮格意識五階段

榮格個體化的成長曆程,成長機制前半段來自生命自然的演化,個體心靈不斷投射認識異質性的外在事物,人格在此中不斷成長,但人格面具、情結、陰影也在此中形成,後半段的成長則來自生命的自覺,有的人未至中年即自覺進入心靈的觀照,有的人終其一生未曾醒悟。榮格心理學個體化心靈成長的動力是:一至四階段來自生命自然的演化,第五階段來自生命的自覺,歷程是:

無分別階段:第一階段——幽冥參與,投射的對象是完整廣闊的世界。藉由認同周遭環境內的重要人物,以形成無意識的依附,並創造聯繫關係。認同的優點是個體在與認同物深度的依附關係下,發展成一個恪守認同的個體,造成穩定的和諧,缺點是妨礙了個體的發展,無法成為一個人真實的自己。

假象分別階段:第二階段——實體投射,投射轉向具體實物。第三階段——抽象投射,投射轉向抽象事理、神、真理。第四階段——自我投射,投射轉向自我。自我意識建立,個體逐漸成長。此時所認同的特質是集體性的,蘊含個體生命的獨特性還未誕生。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為適應社會、人文、教育環境,一些不被社會生活所接受的心理質素,被「自我意識」所拒絕的內容成為「情結」、「陰影」,而被「自我意識」所接受、認同的內容成為「人格面具」。自我、人格面具、情結、陰影共存於心靈中。

有意識的分離與合體階段:第五階段——意識與無意識有意識整合,投射轉向心靈的真實。此時的分離是把心靈的每一部分更清楚地區分出來,分解個人對心靈之外的現實角色或內容所仿製的認同,分解奠基於心靈本身最原初及最重要的人物對其內涵的認同,進而去了解個人的特質,並和他們保持距離。而另一個重要任務是合體,是讓由心靈湧現的新特質浮到意識層面,並加以整合為全新的整體。小心地、持續地注意來自無意識的原型意象,這些意象會出現在夢中、積極想像以及共時性事件當中,把這些新題材帶到意識功能以及每日生活的模式當中,仔細地關照無意識心靈,並且有意識地整合其內涵。

榮格個體化的成長階段,雖然前半段人生成長機制來自生命自然的演化,但成長中心靈的投射由第一階段渾然無知的幽冥參與,至第二階段的實體投射,投射轉向具體實物,而第三階段的抽象投射,投射轉向抽象事理、神、真理,而第四階段的自我投射,投射轉向自我。這樣的成長的機制雖是生命自然的演化,但過程中心靈不斷地提升,也驗證了人類心靈由具體而抽象的成長曆程,而憑藉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想像與夢境,由第四階段翻轉上第五階段,藉此認識無意識心靈世界,進而建立自我與本我的軸線,進行意識與無意識的整合,成為潛在的自己,榮格的意識五階段成長階次,其實是層級清楚且容易在生命中落實的。

但意識第五階段是否就是榮格理想中真理的朗現呢?榮格有生之年,官方說法只停在第五階段,但他在 1932 年舉行的昆達里尼瑜伽研討會中,卻清楚地承認東方成就的意識狀態,遠超過西方所知的一切。顯然榮格也意識到在西方思維下的意識第五階段,相較於東方意識尚有所不足,那麼其代表個體化完成的意識第五階段有何不足呢?美國心理學家 Ken Wilber 認為榮格的心理分析尚屬有機生命體層次,還未達一體意識層次,然而什麼是一體意識呢?Ken Wilber 在《沒有疆界》一書中分析:

在層次圖的底部(一體意識),人們體驗到他與宇宙本是一體,他的自我不只是這個有機生命,而是整個宇宙造化,再往上一層(有機生命整體層次、超人格層次)個人雖未感到與萬物同體,至少已能與自己的有機生命整合為一,他的自我意識便由宇宙整體縮小為宇宙的一部分,也就是他自己的生命體。

又說:「在一體意識內,個人是與無所不包的絕對整體認同,而超人格經驗,雖已突破有機生命的皮膚界限,卻未必能與絕對的整體認同」,以上分析可見,所謂一體意識當指人與宇宙合為一體,沒有界限、沒有區隔的境界,又如同 Ken Wilber 的說明「愈造作,離道愈遠,因為每一番造詣都是在一體意識中建造藩籬……只有完全屈服,不再造作,也不再不作,於是一體意識便自然生出」。而榮格心理分析的有機生命體超人格層次,如 Ken Wilber 所分析:

雖未與萬物同體,至少已能與自己的有機生命整合為一。而榮格意識第五階段經由意識與無意識整合的心靈,亦已超越與狹窄的心識或自我認同,而與宇宙整體縮小的宇宙的一部分,即自己的有機生命整合為一。

榮格學者 Murray Stein 整理榮格晚期零星發表的意識思想說:

第六階段可以被視為是認識到心靈與物質世界統合的意識狀態。不過,榮格在探索這些領域時動作十分謹慎小心,因為他在此很清楚的從西方所知的心理學,進入了物理學、宇宙學與形上學等,這些榮格並不覺得自己有資格發言或擅長的知識領域中。然而,他的思路卻引領他一步步的朝向這個方向,而且我們必須承認,他有勇氣遵循他的直覺而行。他與當代物理學家如Wolfgang Pauli的交談,便是企圖在心靈與物理世界之間,找出某種相關和對應關係的努力。

綜合 Ken Wilber 與 Murray Stein 的研究,可以說明榮格意識第五階段目的在發現本我,讓本我去照亮整個心靈系統,實現每個人潛在的自我,雖已進入超個人心靈層次,但尚未達至宇宙一體意識層次,而由榮格晚年其實已注意到東方意識有更高層次的發展,也思考到心靈不只是超個人意識的發展,心靈與物質世界統合是更大的轉進,相信如果假以歲月,榮格的意識心靈應該會邁向宇宙一體意識,達到沒有界限、沒有區隔,沒有造作,一切順任自然的意識境界。

唯識學與榮格心理學對生命困境的探討是相通,雖然二者在真理的理解、修行方法、成長曆程有所不同,但終極目標——對生命的安頓境界亦是相通的。二者在過程上或有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都希望將生命安頓於不被主觀虛妄心識所操控的境界——無妄想、無分別、無執著、無煩惱的生命境界。

作為西方心理學探索超人格先驅的榮格心靈意識境界,已能與自己的有機生命整合為一;雖然猶有未逮,尚未與萬物同體。榮格的意識心靈,有邁向宇宙一體意識,達到沒有界限、沒有區隔,沒有造作,一切順任自然的可能。而東方唯識學將有漏之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無妄想、無分別、無執著、無煩惱的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則可謂已至與萬物同體沒有界限、沒有區隔,沒有造作,一切順任自然的境界。而在漫長艱辛的歷程中,轉識成智的歷程須起於生命的自覺,個體生命若無知見錯誤導致生命困境的自覺,並生起欲斷除煩惱改變困境的動力,則終其一生心識始終在虛妄中,生命沒有轉化的契機。但個體化的過程第一至四階段,成長的機制雖是生命自然的演化,但整合自我與本我的特性會自然地發生,且在生命的每個階段持續地發展,過程中心靈不斷地提升,也驗證了人類心靈由具體而抽象的成長曆程,且憑藉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想像與夢境,由第四階段翻轉上第五階段,其實是層級清楚且容易在生命中覺察與落實的。

唯識學與榮格心理學,在幫助了解人類心理,增進心靈成長上,各具其意義與價值,以上管中窺豹,新年第一篇長文,徒增笑耳。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榮格與鍊金術》(上)
默瑞·斯丹:《紅書》為什麼這樣紅?
什麼是人格?世界有幾種人格?你是哪一種? | 自我成長
榮格箴言

TAG:唯識學 | 榮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