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不良的關係都是因為我們沒有良好的溝通技巧———熊出沒變形記觀後感

不能免俗,春節帶著孩子去看了熊出沒的大電影。

原本以為和平時一樣,購買一張成人票,小傢伙兒也能享受到一個空座,結果場內燈還沒暗,所有的座位就都座滿了,小傢伙兒只能在我的膝蓋上,看完全程。

平時空空的電影院,沒想到在春節期間還需要排隊入場,看來,電影已經是當今老百姓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娛樂節目了。

熊出沒變形記融合了環保,親情,以及科幻的元素,亮點不少,然而觸動我內心,推動我寫點什麼的,並不是這些變化,而是光頭強坐在垃圾堆上看到了父親帶來的記事本,痛哭流涕的鏡頭。

這個鏡頭是處於多種情緒衝擊的節點的,有失去變重新變大的機會的緊迫感和危險感,有失去父親的悲傷,有突然理解父親的溫暖感,幾種感覺激蕩在一起,一下引起了我情緒的共鳴,讓我的眼睛濕潤了起來。

光頭強在編劇的安排下,不僅沒有失去父親,還逢凶化吉,生活重新進入了正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並沒有編劇為我們導演我們的生活,我們只有依靠我們自己,來解決我們生活中面對的所有問題,才能最終獲得我們想要的生活。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陷入電影里光頭強遇到的不良的親屬關係。


1、我們在按照我們腦子裡的樣子,給對方美好的時候,要先將自己腦子的樣子,變成對方想要的那種美好。

並沒有給光頭強打招呼,光頭強爸爸就直接來到了光頭強家裡,並且,直接按照光頭強小時候日記本里的遺憾清單,來安排和光頭強在一起的生活。

每天給光頭強做大亂燉,每天陪光頭強玩盪鞦韆,每天陪光頭強放風箏。

直到光頭強無法忍受,指責父親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最終傷心的離開光頭強的家。

這一部分的情節非常寫實,很多人和別人相處,都是這種狀態。我們靠我們看到的訊息,再依靠我們的猜測,去推測,別人想要的什麼,然後再按照我們的猜測,去給別人,我以為他們想要的。最終,當別人無法忍受我們的時候,我們會抱怨,別人真不理解我,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放到電影里的情景,是惡劣的親子關係,我們滿腔熱血,最終換來孩子的不接納,我們以我們的行為,養了一個永遠也養不熟的「白眼狼」。

雖然這種問題很常見,但是要解決這種問題,並不難,解決辦法就是我們要明白,我們的感受僅僅是我們的感受,我們想要的,僅僅是我們想要的,而不一定是別人想要的。不管這個別人是自己的孩子,還是戀人,還是自己的同事或者是下屬,當我們想給我們的關係增加情感,增加對方對這段關係的美好感受的時候,我們只要多詢問,多溝通就好了。

光頭強爸爸在來光頭強家裡之前,可以先來個電話問問,最近有沒有空,爸爸好久沒見你了,想來看看你,給你帶些吃的喝的,陪你過幾天親子生活。

得到了光頭強的肯定答覆,再安排日程買火車票,沒有肯定的答覆,可以再等光頭強給安排日程。

光頭強爸爸到了光頭強家裡之後,也可以在給孩子安排日程之前,詢問光頭強的意見和感受,比如,爸爸最近不小心看到了你小時候的日記,好像有好多遺憾,爸爸那個時候沒有時間,覺得挺愧對於你的,現在爸爸空下來了,你還想和爸爸玩這些遊戲么?然後按照光頭強的答覆進行就好。

真的非常簡單,只要嘗試和對方溝通對方的感受,並尊重對方的感受就夠了。

很多八零後九零後的父輩們,都是經歷了兄弟姐妹一大家的家庭,在多子的家庭中,父母分攤給每個孩子的精力不夠,導致這一代人在長大的過程中享受了足夠的自由,但是卻感受不到被關心的感覺,並且這一代人長大的過程中,整個國家都是談誰對誰錯的模式,每個人只能約束和壓抑自己內心的感受,去跟隨時代大潮的腳步。

他們在在這樣的成長過程的影響下,拚命的想給孩子更多的愛,以不讓孩子再經歷自己曾經經歷的缺憾,也拚命的給予給孩子,他們以為孩子需要的一切,同時不具有能力和孩子溝通他們的感受,而只有能力談論對錯。

不管你已經是家長了還是將來會成為一個家長,希望未來你都不再會犯這個錯誤,不管是在面對自己的親人,孩子,同事,戀人,在我們想維護關係的時候,我們都可以詢問對方的感受,並尊重對方的感受。

雖然生活中我們並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根據別人的感受來做決定,但是尊重別人的感受,永遠不會錯的,不是么?


2,我們可以在情緒還不難受的時候,表達我們的感受,以避免過度壓抑自己的感受,形成情緒上的不良。

電影里有一段鏡頭,強子父親每天早晨都拿著鬧鐘叫他起床,然後進入一成不變的大亂燉早飯,再然後是坐鞦韆,然後是一起扭秧歌,然後是一起放風箏。

鏡頭反覆重複,到最後光頭強已經不想再吃亂燉了,把父親做的早飯偷偷的倒給熊二吃。

直到父親不小心毀了光頭強的放大器,光頭強才最終爆發出來,質問父親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自己想要什麼,要求父親回家和母親一起生活,不要來煩自己。

這一點也非常典型,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從最初的只能注意到自己的感受,自己餓了就哭,自己不舒服了也哭,以喚起身邊的人來照顧我們,然後慢慢的,我們開始知道身邊的人也會有感受,我們做了一些讓身邊的人不舒服的事情之後,身邊的人就會不高興,還會懲罰我們,這樣,我們慢慢學會了約束自己的行為,約束自己的慾望。

不少人,因為生長環境的問題,經歷的社會化的過程,是以對錯為標準的。你做了不符合標準的事情,教育你的人永遠告訴你的三個字是,你錯了,你要認錯,而不是告訴你,你這樣傷害了別人的感情,你要照顧到別人的感受,這樣別人和你相處才不會不開心。

於是我們的腦海里被注入了各種對錯,比如要孝敬父母,比如我們要遵守社會公德,等等,唯獨,我們並沒有被教育要注重別人的感受,注重我們自己的感受,並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於是,當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會嘗試壓抑自己的感情,讓自己遷就別人的想法,這個事情再發發生,我們再壓抑自己的感受,直到我們的感受被壓抑的已經非常強烈而無法再被壓抑,最終衝破我們腦子裡道德束縛爆發出來,成為傷害我們身邊的人的導火索。

其實,我們原本不必等待我們的感受最終被壓抑成傷害別人的怒火的,我們在感覺到不適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好好表達的,向引起我們不適的人表達。比如,對不起,我不想再吃亂燉了,我吃膩了,我們換個口味吧,再比如,爸爸,我現在在做一件事情,不能陪你玩了,等我晚些有時間了,我再和你一起玩,並不再配合自己父親的要求。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小孩子,你的確是沒有能力這麼做的,但是當你已經和光頭強一樣長大了,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傷的別人,就一定是你的責任了呢。


3、怎麼解釋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決定了我們怎麼看待這個世界,並最終決定了我們在這個世界裡如何行動

強子父親,在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將孩子成績差,解釋為孩子的業餘愛好導致,並一把火燒了孩子所有的心愛物件,最終孩子也沒有出人投地,還是做了一個伐木工。

孩子長大後,父親又重新將孩子當年的心愿,解釋成親情的遺憾,並主動嘗試去彌補孩子內心的遺憾。

光頭強在父親反覆「折磨」自己的時候,將父親解釋為了一個不照顧自己感受,不懂自己,就知道給自己搗亂的人,對父親發泄了自己的情緒,傷害了父親的感情。

當光頭強知道父親是為了滿足自己小時候的遺憾而做這些煩人的事情的時候,光頭強又把父親解釋成了充滿父愛的好爸爸,在垃圾堆里大聲哭嚎,找自己的爸爸。

我們都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解釋的奴隸。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解釋,協助我們更好的依靠我們的經驗去適應在這個世界上的生存,然而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解釋,並不一定能協助我們帶來我們想要的美好的結果。

嘗試去調節它吧,當我們意識到,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解釋,不能給我們帶來我們想要的美好的結果的時候。

至少,我們都是有選擇的自由的,不是么?


肥叔歡迎你的留言。


公眾號:百家心理

不定期更新心理學知識的科普文章。

關注後發送「九型人格」可以獲得九型人格測試。

發送「心理健康自評」可以獲得SCL90心理自評測試。

發送「書籍」可以獲得肥叔推薦的心理學書籍。


推薦閱讀:

個人幸福的秘訣
最恐怖的東西
剖析「人際關係」的一個不受待見的角度
對於「關係」的理解

TAG:親子教育 | 人際關係學 | 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