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感嘆"一年又過去", 不如用好這10條賺錢心得!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個提問:有哪些時候你覺得賺錢如此容易?
多少人吭哧吭了幾百上千字圖文並茂,都不如最高贊回答,六個字:刷知乎的時候。
看來多少人跟我一樣,覺得賺錢「看著容易,實質太難」。
每天看著白富美踩著Jimmy Choo、穿著香奈兒、挎著LV包,為啥自己就踩著特步、穿著優衣庫、擠著地鐵,手裡還要攥緊了快擠扁了的早餐呢?
其實,賺錢這門事情對每個人難度不一,但是千篇一律的是:能賺錢的人都掌握了某些訣竅。
最近我聽了一個非常牛逼的銀行客戶經理的故事。
大家都懂的,銀行的各項KPI多如牛毛,大部分客戶經理只會慨嘆那是要命的節奏。
但是這個客戶經理不一樣。
她第一時間就研讀各項指標的權重,到底什麼高權重指標她最容易做到第一名。然後,拼盡全力爭取把那個指標做到全廣州市第一。
她不用像大多數客戶經理那樣吭哧吭哧地干,輕輕鬆鬆就成為支行裡面的明星。行長愛她愛的不得了,因為她是某個指標的標兵人物,獎金一定要重重地發。
就這樣,她根本就不需要付出120%的時間去和指標戰鬥,只是付出80%的努力做最重要的事情,就輕鬆擠入支行里獎金最高的行列。
你看,賺錢這件事無非就是三個字:抓重點。
你以為別人表面的輕鬆賺錢,可能是千錘百鍊的思考沉澱。
所以,當我最近看到簡七送我的《好好賺錢》這本書里這幾句話:
99%的人,都想過1%的人生——把擁有某個數字當做財務自由。
然而,真正的自由,是擁有對金錢的把控力。
簡直是戳心到想哭,這輩子我們不是不夠努力,只不過是不夠聰明。
這本書總結了無數條賺錢心得,我總結了10條特別值得分享給大家的,值得大家過年空閑的時候認真背誦100遍。
01. 把一個數字作為賺錢的目標,那叫做「刻舟求劍」
胡潤曾經發布了一個財務自由的門檻。對,就是那個愛發布富豪榜的胡潤——財務自由標準在一線城市是2.9億元,二線城市是1.7億元。
哪怕是每年賺個幾百上千萬的小老闆,也會感覺被這些數字壓迫得像個屌絲。
很多人一生就這樣勤勤懇懇地工作,用省吃儉用的奮力奔跑來追趕房價。終於,人老了,錢剩下了,在人生的尾巴給自己的「財務自由」四個字打了個勾。
然而,這樣的活法「自由」嗎?明顯不。
簡七分享了一個財務自由的公式:財務自由度=投資產生的被動收入/總支出
當這自由度的數字超過15%,你就覺得生活有了底氣;當超過了100%,恭喜你,這就是你的財務自由。
你不用耗盡生命去追求一個絕對值,用所謂「自由」桎梏自己一輩子。
02. 富人思維是:先考慮目標,再尋找資源
如果你想買房子,走了一圈看看房價,發現買不起,你會怎麼樣?
大部分人會選擇放棄,一部分人會選擇觀望,而可能最後只有1%的人會選擇還是要買。
而現實中,這1%就是我們身邊的富人。富人思維最大的特點就是目標導向。
在買房這件事上,他們的腦迴路是這樣的:是不是買房的時機?應該買怎樣的房?我最低要多少錢?我還差多少?我如何解決?解決過程會有意外,plan B是什麼?……
看到了嗎,富人思維=目標導向,窮人思維=量入為出。
窮人只會考慮「買不買得起」,富人只考慮「該不該買」。
03. 衝動消費就是變窮的元兇
告訴你一個很可怕的事實。
有營銷專家在分析了幾百萬條針對我們大腦的核磁共振成像數據之後,有一個驚人的發現:
當別人對我們推薦一樣東西,比如說一個牌子的口紅,你大腦中那個負責理性的區域就瞬間關閉了,而負責情感那一個區域卻產生了劇烈的活動。
那說明了什麼?
如果一個朋友推薦你買一瓶新飲料,你會很自然地產生一種口渴的感覺,並且強烈希望馬上買一瓶試試看。
這就是「衝動消費」這隻魔鬼。不妨想想看,自己平時被這個「朋友推薦」的坑陷害過多少遍?每次朋友一推薦產品,立馬就衝動購買了,甚至想都沒想過自己到底是不是需要。現在這種事情已經有了一個非常新潮的叫法,叫做「種草」。
一個會賺錢的人,首先是會判斷一筆錢花費得值不值得。抵制衝動消費,才能存下我們賴以用投資的本金,否則,一輩子月光,只怪你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慾望。
04. 富人的錢不是省出來的
有一個泰國的廣告。主角是個小男孩,他想買一個2500泰銖的天文望遠鏡,結果他天天鹹蛋白飯省吃儉用,存夠了2500泰銖。當他激動地跑到商店,結局卻猝不及防。
畫面中突然伸出一隻手,把2500泰銖,改為3500……
這就是殘酷的世界,貨幣貶值每天侵蝕著我們的財富,我們卻不知不覺。
所以,窮人的永遠用省錢對待財富;而富人同樣會省錢,但是他會把錢省出來,然後投到對抗通脹和自我增值的一切方方面面。
05. 10/50 法則
「躺賺」有三個重要因子:本金、利率、時間。
就是這三駕馬車,交錯作用,互相扶持,經過時間的發酵,把你送上「想干就干,想不幹就不幹」的自由之路。
但是本金從哪裡來?這裡給工薪階層的你介紹一個10/50法則:
每月從10%工資開始儲蓄,一般並不影響你的生活質量;
如果有獎金、加薪、意外收穫,用其中的50%來儲蓄投資,另外50%犒勞自己。
很多人都以為,好好工作就是賺錢。實質上,工資高不等於賺到錢。
年薪百萬「白骨精」,也可能被幾十個名牌包包,或者幾十個孩子的培訓班徹底毀掉。
利用上面的10/50法則,那些花錢不眨眼的人,就可以輕鬆踏出賺錢第一步:存下本金。
06. 對「風險」交費是賺錢的第一步
前面那個銀行客戶經理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做對一件事情必須抓重點。賺錢這件事上,重點是什麼?你可能想不到的兩個字是:風險。
所有錢賺回來都是有代價的。就像,一路高歌的比特幣價格讓多少人一夜暴富,同樣也能讓多少人一夜賠光。
中國人善於對商品定價,卻極少人知道風險也有價。
事實上,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就暗中標好了價碼。
這個饋贈,就是拿到高回報的機會,這個價碼,就是你要承受的風險。
上文那個客戶經理,萬一她賭錯了,權重大的指標做不到全市第一,那她所有指標平平,年終獎也只能拿得少。
在這裡,她一定是掂量過,自己能不能承受這個失敗的風險。關於賺錢這件事,思考順序都應該是這樣:先想失去,再想得到。如果那個失去你無法承受,那就別幹了。
07. 80%的努力放在20%的時刻
我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買銀行理財產品,客戶經理推薦的,腦袋一熱,買了。
買完之後,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合同沒看過,投資產品說明書沒有瞄過。
幾個月之後,突然聽說某大型銀行的10億理財產品都不能兌付了,心慌意亂,最終只能念念阿彌陀佛,但願它不要出事。
就像結婚前必須高標準嚴要求,結婚後要睜隻眼閉隻眼,選你的投資產品也是一樣。
在買之前的時刻,正是最關鍵的時候,又怎麼可以腦袋一熱就跟它閃婚呢?
該看的合同認真看,風險指標查清楚,最後才按回車鍵。80%的努力應該放在最關鍵的20%節點上。
只有把重點放在「選擇」上,你的選擇才不會辜負你。
08. 心態,是扼住命運咽喉的手
最近最熱的投資品可以說是區塊鏈和比特幣了。我有一個朋友,投了10萬,賺了200萬,興奮得手足舞蹈,把工作也辭了,全心全意做比特幣。
最近,因為比特幣的價格急轉直下,他眼看著200萬的資產縮水回幾十萬,心焦如焚,賣幣捨不得,不賣幣捨不得人民幣。這就是典型的貪婪加恐懼雙管齊下的心態。
要賺錢,首先要杜絕追漲殺跌,要杜絕追漲殺跌首先要克服貪婪和恐懼。
無論何時,賺錢千般好,但看平常心。
09. 沒有「被動收入」,就沒有說「不」的能力
我記得剛剛入職第一份工作,有一個讓人極度不舒服的公司文化:哪怕你餓得半死,不能自己離開去吃飯,哪怕你工作做完,不能自己提前下班。
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老闆基本上很滑稽地默認:提前走或者自己去吃飯的人就是績效差。有一天晚上凌晨,我旁邊的女生忍不住了,她拍案而起,決意離職。
看著她瀟洒的背影,我非常羨慕,誰沒有個拍桌子想衝口而出「老子不伺候了」的一剎那?
可是,她家境殷實,而我呢,炒了老闆只能喝西北風。
所以,從此以後我就決定:一定要賺足夠的錢,讓它們產生足夠的「被動收入」,才可能對世界有說不的能力。
有了「被動收入」,一個人才可以不需要出賣時間討生活,才能在按下辭職信的回車鍵時,一點都不擔心。
用錢賺錢,是比「用時間賺錢」,「用資源賺錢」更容易掌握的方法論,是一個有科學依據可依循的世界。它值得貫穿你的一生。
10. 最重要的在最後:不懂,不投
記住:賺錢是一件有代價的事情。無論代價是你的時間、情感、心血、資源還是金錢。
無論一件什麼吹得天花亂墜的大事業,如果你不熟悉,看不清楚,想不透徹,接觸了一段時間也沒辦法弄明白,請你謹慎投入。
盲人摸象只能是瞎比比,所以,不懂不投。
最後,在情人節之際,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賺更多的錢。賺錢不是一件值得可恥的事情。
有時候,有錢有實力,才有資格談愛情裡面最重要的兩個字:責任。
-END-
作者簡介:維小維,做投資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職場媽媽
○曾任四大、網易、寶潔等知名企業管理層○ 10年名企CFO及投資高管經驗○財稅投資領域行家,職場和管理領域達人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我的公號「維小維生素」找我。
推薦閱讀: